當我們在談論菖蒲時,我們其實在談論「中國的當代藝術」

2021-01-19 騰訊網

圖說:石墨和作品《如戲》 官方圖 下同

當人們在談論菖蒲時候,關注點肯定不僅在菖蒲的模樣。那麼,他們究竟在關注些什麼?

本周,一場名為《有美一人——與宋代菖蒲的對話》的展覽在上海視覺藝術學院美術館開幕。不少上海知名藝術家齊聚一堂,以菖蒲為介質,完成一系列獨具個人風格的作品,用當代藝術手法解讀宋代文人的古老雅趣。

圖說:石墨講述作品《如戲》創作

主辦方SIVA當代水墨藝術研究院執行院長石墨教授表示,此次展覽旨在以菖蒲為切口,探討中國當代藝術的精神實質。在他看來,中國傳統藝術當代性轉型,對古老的雅趣的當代解讀,是一個大有可為的長期課題,值得中國藝術家沉澱思索。同時,該展也為「傳統文脈當代演繹」系列展覽「打頭陣」。

簡單來說,這是一場鼓勵藝術家們「借題發揮」的中國當代藝術展覽,而不是一場園藝選美。

中國當代藝術要深耕本土文脈

本次的參展者以海派藝術家為主,他們深耕於在自己的藝術領域,此次以菖蒲為主題創作,他們都將鮮明的個人風格移植進來。

圖說:朱剛、石墨作品《如戲》

展廳內有個很特別的迴廊,藝術家石墨在牆上激情飛舞的墨線與朱剛的戲曲人物速寫相得益彰,他們挑選了一個奇怪的空間來演繹他們的菖蒲暢想,就像是京劇舞臺上的西皮流水和鼓點,配合著舞步和水袖,時而低緩,時而激昂。作者表示,湯顯祖「獨寫菖蒲竹葉杯,蓬城芳草踏初回。」人生如戲,殊不知這場戲未曾有劇本,也無可排練,其結局又將如何?

《塵世樂園》是劉玥的裝置作品,一根豎立的黑色鐵路枕木上,種著幾縷青翠的菖蒲,桃紅色的螢光圈住這抹綠意,周圍繞著低矮的銀色「山丘」。荒誕的假山水圍繞著萬丈紅塵。眼前這盆妖豔的菖蒲,還是北宋文人案頭的那盆菖蒲嗎?在展廳的另一端,白砂石鋪就的枯山水中,孤零零地落著一枚寺院的瓦當,瓦當上長著綠油油的菖蒲。牆上3幅抽象水墨,其實是用檀香焚燒出來的,大熙這件裝置《心外無》與劉玥的《塵世樂園》相映成趣。

圖說:張雷平講述《聽草》創作

林曦明、龐飛兩位隔代的藝術家合作的《心·物—風雅傳承》亦非常吸睛。一組古老的,用於種植修整菖蒲的工具,鐵劑斑駁,被裝裱在畫框中,在展牆上錯落排開,像當下最流行的文獻展。張雷平的作品很詩意,是把菖蒲栽種在海螺和貝殼中。這些來自大海的花器,是藝術家孩提時的收藏,它們聽慣大海的濤聲,今時感受澗邊菖蒲的呼吸,《聽草》一名由此而來。

圖說:大熙《心外無》

藝術家何曦平時繪畫把魚蟲花鳥置放於水缸中,標本化的工筆刻畫隱喻了當代生存狀態。此番他將一盆菖蒲關在了透明玻璃鋼罩中,試圖用影像記錄不澆水不曬光後一盤植物從生到死的過程……

宋代蘇軾為何選擇菖蒲壓過牡丹?

帝王家種的是牡丹花,有錢人家也種的是牡丹花,蘇東坡把低賤的菖蒲,抬舉到可以跟牡丹芍藥之類分庭抗禮,甚至壓過一頭。他不是在跟「花」較勁兒,而是跟當時的審美觀和藝術觀較勁。

圖說:劉玥《塵世樂園》

蘇東坡將菖蒲這種不開花的野草重新包裝、設計,歌詠它的生命和精神,在新環境裡完全賦予它一種新價值,而這種價值歷經千年而不衰,至今仍被認可。他的的做法折射出的,是中國人把玩當代藝術的精神。甚至這種文人審美在後世影響帝王廟堂,成為新的主流審美。

圖說:林曦明、龐飛作品《心.物—風雅傳承》

目前大多數人接觸並效法的所謂「當代藝術」,許多是在西方這棵大樹上長出的一支分杈——西方藝術在當代叛逆解構的對象,是他們祖法,並不源於中國的古代藝術。因此,正如不少參展者所言:「是時候翻看自己的歷史,探一探自己的根脈,有很多傳統藝術可以變革和演繹。」

圖說:何曦《僵持》

石墨表示,長期以來,中國當代藝術習慣於模仿和跟隨西方當代藝術的語言、形式乃至孤立地去模仿他人的腔調。中國當代藝術缺乏真正誕生於我們的環境,延續中國傳統文脈、具有反思精神的藝術。任何一種新銳藝術的出現都源自文脈。宋代文人的菖蒲審美就是從中國傳統文脈中旁逸斜出,雋永高潔,獨美一方。「這個展覽的目的,就是是希望借古代的菖蒲文化,探索今天中國當代藝術的前行方向。」

展覽將持續到2020年1月8日,免費向公眾開放。(新民晚報記者 樂夢融)

相關焦點

  • 當我們談論華格納時,還可以談論什麼?
    ▲羅傑·斯克魯頓音樂原不是他的首要課題,在藝術、建築、美學等領域,他早已留下許多暢銷作品,如「牛津通識」的皇皇大系之中,《美學》一冊即由他執筆。暫且不論這樣的辯護是否充分,至少有一點是發人深省的:當我們談論華格納時,我們尚有許多重要問題可以、也應該去談論。斯克魯頓的視點,相當必然地首先落在了哲學的脈絡上。
  • 《3811》| 當我們談論女性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3811》| 當我們談論女性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2020-12-21 11: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今天,當我們談論江南文化時,到底在談論什麼
    當我們談論「江南」時,到底在談論什麼?青年作家王佔黑打了個比方,「今天我出門遲了,因為家裡的水管凍住了。鄰居讓我把水龍頭打開,讓它不停滴水。」江南文化是流動的,這是王佔黑的言下之意。擔任主持的蘇州大學教授季進拋出話題,「在全球化的語境之下,中國文學尤其是江南文學如何彰顯自己的特色?」
  • 武俠片一百年:當我們在談論「武俠」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文 | 楊一欣或許,當談論「武俠」時,我們不僅在回憶一種情結,也是在想像一個理想化的世界,一個理想化的自我。所有觀眾都願意相信山高水長,後會有期,他們也願意相信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抬眼看去,遠方仍然有那樣一個看不大清的江湖。
  • 當我們談論男高音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在演唱《軍中女郎》時,石倚潔即興發揮唱了19個高音C。這一段晦澀難懂的詠嘆調在網上迅速躥紅,也讓石倚潔收穫了一大批歌劇「粉絲」。高音C,也再次作為男高音評判的標準被人提起。 魏松 但是,對於中國歌劇演員而言,想要演好作為外來藝術的西方歌劇,不僅要掌握高難度的演唱技巧和豐沛的情感表達,如何攻克語言關也是一個十分現實的問題
  • 當我們談論2020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當我們談論2020時,我們在談論什麼?相信每個人都有著不同的答案。對絕大多數人而言,網球並不是生活的重點,柴米油鹽哪一樣不更重要?這顆黃綠色的小球不過是酒飽飯足後的消遣品。但對另一些人來說,網球卻又是全部,是工作、是熱愛、是心之所向,是避風港、是每天續命的咖啡。
  • 當我們談論2020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當我們談論2020時,我們在談論什麼?相信每個人都有著不同的答案。對絕大多數人而言,網球並不是生活的重點,柴米油鹽哪一樣不更重要?這顆黃綠色的小球不過是酒飽飯足後的消遣品。但對另一些人來說,網球卻又是全部,是工作、是熱愛、是心之所向,是避風港、是每天續命的咖啡。
  • 當我們在談論瑞幸咖啡的時候,我們談論什麼?
    當我們在談論瑞幸咖啡這個現象級的企業時,我們該談論什麼?是不到一年22億美元的估值,9個月燒錢超8億,還是與星巴克差異化的行業模式設計,高效的新零售實踐以及品牌塑造方法論?
  • 羅點點:當我們談論死亡時, 我們在談論「尊嚴」
    有一次,她與幾個醫生朋友聚會,談論起死亡,大家的想法慢慢改變了羅點點對死亡的看法,死亡不應該「不依不饒」,「我們不希望在ICU病房,赤條條的,插滿管子,像臺吞幣機器一樣,每天吞下幾千元,最終『工業化』地死去。」那樣死去,太較勁,也很難堪,自然規律不可違背,死亡真的來臨,插再多的管子,做最倔強的救治,其實都是徒勞的。
  • 當我們談論塔克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原因無他,紅隊確實與我們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紅隊的球員也格外受我們的關注,這一點是不容置疑的。雖說某個xx總經理發表了xx言論,但從純粹的籃球角度講,塔克是值得我們喜愛的那一類球員。教練和隊友都喜歡這種球員,他知道自己該做什麼:盡全力防守住對方的核心,卡位、拼搶籃板球,並在出現空位時投進三分球。你必須承認紅隊獨特的戰術體系將他的作用最大化,同時憑藉他的強壯度,他的下肢力量和他精準的預判,使他成為紅隊的防守核心與聯盟最好的防守球員之一。有些人是需要發光的。儘管這光不夠耀眼,不夠絢爛,可足夠熾熱,像火炬,感染每一個人。
  • 僑報社論:當我們談論馬拉度納時,我們在懷念什麼?
    當我們談論馬拉度納時,我們在懷念什麼?我們在懷念一個真正的足球天才,他不是足球流水線上的標準件產品——身高只有1米65,身材矮胖,但是在球場上,他魅力四射,映襯得那些又高又壯的對手蠢笨而呆滯。只要他觸球,球就像黏在他腳上一樣,無論他怎樣推拉盤扣,球始終不離左右。何謂球感?看看鼎盛期的馬拉度納就全明白了。
  • 當我們談論反食品浪費法時,我們在談論什麼?_新聞中心_中國網
    殷立勤 攝中新社北京12月25日電 題:當我們談論反食品浪費法時,我們在談論什麼?中新社記者 梁曉輝反食品浪費法草案正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草案一系列初步規定,包括明確反對「大胃王吃播」「禁止誘導超量點單」「食品浪費要收費」等,一經公開便成為社會談論的焦點。
  • 當我們在談論盲盒的時候,我們在談論什麼
    當我們在談論盲盒的時候,我們在談論什麼.m4a10:25來自混沌研究所POPMART泡泡瑪特,這家以「盲盒」為核心產品玩法的內地潮玩公司,即將於2020年的最後一個月份裡實現在港股聯交所發行上市。當時,POPMART的一些設計師與市場人員做了專場的演講,帶領我們真切地感受到了潮玩消費領域的崛起。正如很多的中國製造一樣,早期的泡泡瑪特也是以渠道商為主,後逐步滲透到供應鏈上遊,待到時機成熟之時,最終走上品牌之路。泡泡瑪特的創始人曾表示,當時店裡銷售飛漲的產品正是名叫Sonny Angel的日本潮玩IP。
  • 我們談論悲痛以度過它
    他們全部都用不同方式去面對......對於一個家庭而言,這是件很巨大的事情,但他們不去談論。然而,我想看看如果他們嘗試去面對它時,會是怎樣一回事。」試問房間裡如果有一頭大象,我們真的會看不到嗎?有一些明顯而巨大的哀痛,我們談論它,是為了渡過它。如果每次都假裝其不存在,終有一天,房間裡的那頭大象會大到把整個房間都摧毀。
  • 當我們在談論籃球時,到底在談論什麼?
    當我們在談論籃球時,究竟在談論什麼?當看到努力工作的「十佳員工」卻因老闆的一時興起就被辭退時,有多少社畜能不為之動容呢?當我們把關注點放在傳播邏輯而不是信息內容上時,恰恰是對徐靜雨懂球論的最好反駁。不論是徐靜雨的支持者還是批評者,某種程度上都過於關注徐靜雨本身,而忽視了徐靜雨現象的核心問題——權力關係。
  • 當我們談論牛扒時,我們在說些什麼?
    事實上我們真的吃了……而且還是頂級大廚們做的……我們的理念是:每個人都要有獨屬於自己的牛扒!導演:說人話!簡單來說就是,你去西餐廳吃一塊牛扒,可能你要走好多家西餐廳才能夠找到對你胃口的牛扒,而你在家裡做一塊牛扒,很可能廚房燒掉了你都找不到自己理想的味道,而現在,這些事,我們替你做!
  • 帷幕落下終有時:當我們談論「梅羅」的時候,究竟在談論什麼?
    起初,當這兩顆新星冉冉升起的時候,我們滿懷期待;當他們如日中天的時候,我們驚喜萬分。如今,當他們各懷滄桑、即將老去的時候,我們再度談論起「梅羅」,可否想過到底是在談論些什麼?不過梅球王始終是更加「賢良淑德」的那一個,不但調整身心重新投入比賽,為俱樂部繼續攻城拔寨,而且還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發話:「在這麼多爭議之後……我為自己的錯誤承擔責任……團結一致的激情和雄心是我們達成目標的唯一方式……毫無疑問我做的所有事都是以希望俱樂部利益最大化為出發點。」
  • 當我們談論林書豪的時候,我們究竟在期待什麼?
    當我們談論林書豪的時候,我們在期待什麼?首先,物以類聚,人以群分。轉會至休斯頓球隊,更是進一步拉近了林書豪與中國球迷的距離。而隨後不久他申請中國臺灣地區的護照,更證明了他心中的故鄉是中國臺灣,而非大陸地區。如此推論下去,林書豪「歸化」已然是無稽之談。
  • 當我們談論密息會,我們在談論什麼
    黃昏時,把羊群趕上山,羊群在山林裡亂竄宛若萬馬千軍殺奔上來。叛軍不知是計紛紛下山迎戰。而明軍的主力卻從洱源方向悄然上山,暗度陳倉,直搗叛軍巢穴。 最後,都督郭英破寨,普顏篤自焚,高大惠逃走,被白族人殺死。 高海和他的土兵們在戰鬥中驍勇無畏,戰後得到傅友德的嘉獎。
  • 球隊打掃休息室、羽生結弦巡遊沒垃圾,我們談論這些,在談論什麼
    稍早時的4月,家鄉仙臺為羽生結弦舉辦的慶祝遊行,就因此刷過一次屏。當時,近12萬人聚集在仙臺這條主幹道上,現場是這樣的~人山人海人山人海,更有很多粉絲為了佔據最佳位置,都是提前一夜在街邊露營打地鋪的。但是讓人沒想到的是,活動結束僅僅半個多小時後,現場的街道就變成了這樣子:幾乎沒有垃圾!12萬人像春風拂過一樣,幾乎沒有留下任何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