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ceX公司CEO埃隆·馬斯克一直致力於把自己的想像變為現實,最新消息顯示,SpaceX的載人發射火星任務很可能不會從陸地出發。
眼下,埃隆·馬斯克旗下的這家航天公司正在招聘海上作業工程師,幫助開發用於星級飛船的海上浮動太空港,這是SpaceX下一代的運輸系統設計之一。這個運輸系統不僅僅用來設計載人往返火星,還可以往返月球,甚至是地球上任何他們想去的地方。
SpaceX的海上太空港示意圖
馬斯克美國當地時間本周二在社交媒體上針對SpaceX招聘海上作業工程師發表了一條內容:「SpaceX正在為火星、月球和繞地球的高超音速飛行建造漂浮的、超重量級的太空港。」
其實,基於海洋的太空港計劃並不新鮮,SpaceX早已討論過這種可能性。
例如,2017年推出的星際飛船動畫馬斯克(Starship animations Musk)就描繪了從海上平臺發射的巨型火箭宇宙飛船二人組。本月早些時候,馬斯克在社交媒體上說,SpaceX正考慮在三個發射點執行其首次星際飛船任務——佛羅裡達州的太空海岸;靠近Boca Chica村的南德克薩斯設施,目前正在建造和測試星際飛船原型的地方;以及SpaceX的海上平臺。
目前看來,南德克薩斯州似乎在離岸太空港的選址方面處於領先地位,SpaceX的招聘通知將布朗斯維爾指定為未來的工作地點。
很顯然,現在這個想法已經足夠成熟,SpaceX正專門招聘人員來實現這個想法。
馬斯克周二還透露了該計劃的一些細節。例如,有一名用戶問,馬斯克的這個離岸太空港是否將翻新石油鑽井平臺,以用來發射星際艦船的乘客。
「差不多!」馬斯克直言不諱。
SpaceX星際飛船的設計圖
馬斯克還表示,海裡的太空港不會距離海岸線很近。他表示:「我們需要離得足夠遠,以免打擾人口稠密的地區。發射和著陸的聲音並不小。」
他提到的著陸是超重型火箭的第一級助推火箭,上面擁有幫助100名乘客的星際飛船離開地球表面的31個引擎。超重型火箭升空後不久,這一級助推火箭就將返回地面進行垂直接觸,就像SpaceX的獵鷹9號和獵鷹重型火箭的第一級助推器現在所做的那樣。
據馬斯克介紹,這款星際飛船將搭載6個自己的引擎,並有足夠的動力將自己從月球和火星發射出去,這兩個星球的引力都比地球小很多。這些引擎都是猛禽系列,但是要比推動獵鷹9號和獵鷹重型火箭的那些引擎更加強大。
星際飛船不會是第一個從海洋平臺發射的火箭。Sea Launch公司已經從一艘特別建造的船上發射了Zenit系列火箭,最近的一次發射出現2014年。不過馬斯克說:「Zenit火箭要比SpaceX的星際飛船系統小一個數量級,而且不會返回和著陸。」
這些海上作業工程師將為德克薩斯州南部本已熙熙攘攘的大氣層添磚加瓦,星際飛船原型正在迅速組裝和測試中。美國當地時間本周一,SpaceX對一艘星際飛船的推進劑箱進行了壓力測試,以期為未來的太空飛行器設計提供參考。
這次測試的效果還不錯,馬斯克說:「油箱沒有爆炸,只是在壓力增加到7.6巴時洩漏了。這是一個很好的結果,意味著我們找到了更優秀的不鏽鋼。我們正在開發自己的合金,以期更進一步。在爆炸前洩露的結果並不壞。」
到目前為止,只有一艘星際飛船的原型離地,那是一艘短粗的單引擎飛船,名字是「星鬥(Starhopper)」。該飛船在去年退役前進行了幾次短暫的試飛。但是SpaceX正準備進行一次不載人的試飛,將SN5原型機發射到南德克薩斯州150米高的天空中。
本來SN4原型機被設計用來準備這次飛行,但是SN4原型機引擎測試後不久就爆炸了。
SpaceX的代表說,如果發展順利,我們可以在明年的某個時候看到第一次執行任務的星級飛船,這可能是商業通信衛星的發射。
當然,這些海上平臺也可以用於地球上的運輸,馬斯克談到了超環線(Hyperloop)地球運輸的可能性。據馬斯克表示,地球到地球的旅行試飛遲早都會進入測試階段,而且很有可能在未來兩三年內開始。
如果按照SpaceX星際飛船每小時27000公裡的速度來計算,從紐約到上海只需要39分鐘。不過現在的問題是,暫時看來發射平臺只在南德克薩斯州附近的海面上搭建,而要接受重型星際飛船也需要獨特的平臺和設施,因此乘客如何到達發射平臺,再如何發射到目的地,都是目前無法解決的問題。
此外,在地球大氣層內的阻力和引力下,星際飛船能否達到27000公裡的時速也是一個未知數。
而且目前搭乘星際飛船飛往太空的都是經過專門訓練的太空人,普通人是否有足夠的身體素質享受「地球一小時交通圈」的速度,同樣是個未知數。
當然,地球一小時交通圈的價格,可能也不是所有人能夠承受的。
因此,SpaceX的未來地球一小時交通圈的計劃看起來很美好,但是面臨的阻礙非常多。
這些巨大的海上太空港平臺,主要任務恐怕還是執行未來載人飛往月球和火星的任務。
【來源:都市快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