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說起蛋撻,最出名的恐怕非肯德基的「葡式蛋撻」莫屬,酥脆的撻皮、軟糯的撻心讓人印象深刻。關於肯德基的食品有一個段子,老北京沒有雞肉卷、奧爾良也不產烤翅,可葡式蛋撻真的是葡萄牙的特色美食。
最正宗的蛋撻當然來自葡萄牙,葡式蛋撻的發明者是Andrew Stow,他在一次葡萄牙的旅行中發現當地人吃的「蛋撻」特別的好吃,和他在英國吃的蛋奶餅很像。雖然沒有食譜,但他根據自己的藥學知識背景結合英國蛋奶配方進行試驗,反覆研究配料並學習葡式蛋撻中撻皮的製作,不斷改良了5次配方,最終創造出了經典的「葡式蛋撻」。
他將葡式蛋撻與英氏蛋奶餅融為一體,既有葡式風格,又有英倫口味。裡面的奶蛋羹更像是英式蛋奶餅,而又薄又輕的撻託和加熱成焦糖色的蛋羹,頂部保留了葡式蛋撻的標誌特色:微微發焦的不規則紋路。這樣的蛋撻奶香四溢,外酥裡嫩,色澤誘人更受歡迎,從此他成功地售賣起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蛋撻。
正宗的葡式蛋撻必須是純手工製作,葡式蛋撻的精髓便是它的酥皮。葡式蛋撻的酥皮需要有清晰的層次,使其有酥脆的口感,所以很考驗甜點師的開酥技術。材料的選用也十分考究,甚至需要對不同人的口味對撻水進行特殊的調製。
所以,就有了後來的故事。世紀之交,肯德基從安德烈手中買下了葡式蛋撻的配方,將美味的蛋撻帶到了世界各地。肯德基的葡式蛋撻基本保留了原版的味道精髓,唯一的區別可能是原版的焦糖味道更濃罷了。
溫暖的4月,周末的下午坐在草坪上,吃一塊蛋撻那絕對是一種美妙的享受。蛋撻好吃,可做蛋撻可是一件苦差事!光是擀蛋撻皮就能讓你懷疑人生,所以現在在家做蛋撻基本都是買現成的蛋撻皮和蛋撻液,然後放進烤箱等待叮的一聲就完了。經典的葡式蛋撻口味令人百吃不厭,而長江後浪推前浪,一大波網紅口味的蛋撻正在刺激著食客們的味蕾~
肯德基老爺爺絕對是引領美食風尚的弄潮兒,既經典的葡式蛋撻後在臺灣市場推出了抹茶雲朵蛋撻。微苦的抹茶奶油內陷搭配酥香的外皮,每顆蛋撻上還有一顆棉花糖,光看著就覺得好誘人啊!聽說抹茶控們都已經淪陷了,什麼時候內地也能吃到啊!
前兩年爆紅網絡的髒髒包、髒髒奶茶、髒髒蛋糕引領了一陣萬物皆可「髒」的風潮,被稱為史上最「黑心」的蛋撻。其實髒髒蛋撻依舊沿用了髒髒美食系列中的巧克力粉,酥脆的蛋撻液中加入巧克力醬,烤制出爐時在撒上細膩的巧克力粉。一咬就爆漿的蛋撻,你想嘗試嗎?
這款流心芝士蛋撻簡直讓芝士控們尖叫,酥脆的撻皮包裹著芝士,一口咬開散發著熱氣的芝士流淌出來。滋溜一下吸進嘴裡,香滑的芝士和醇厚的奶香唇齒留香。除了趁熱吃外,流心芝士蛋撻還可以冷凍食用,據說會有冰淇淋一般的口感!
對於榴槤這種食物很多人是又愛又恨,在喜歡它的人眼裡就像聖物,但對於受不了這種味道的人來說,恨不得很遠的味道聞到味就繞著走。雖然聞起來很難聞,但是吃起來可是真香啊。當榴槤的味道融入到蛋撻中時,那是一種別樣的味道。
椰蓉是一種神奇的的餡料,愛吃椰蓉的人都知道,這東西咬上一口唇齒留香。看著這焦黃的表皮、就十分的誘人。如果你是一個愛吃蛋撻的人,那一定要試試椰子撻。
港式蛋撻也叫酥皮蛋撻,港式蛋撻的餅皮用的是牛油和麵粉做成,在香港比較流行,所以就叫做港式蛋撻。蛋撻雖在香港流行,深受香港人的喜愛,但其實它在香港的歷史非常短,它進入香港的時間還沒有一個準確的說法。有人說在20世紀40年代的時候香港已經出現了蛋撻。在後面的二三十年裡蛋撻在茶餐廳開始盛行,那時候的蛋撻個頭都很大,一個蛋撻可以滿足一頓下午茶。而且味道比起現在的蛋撻來要更加香甜,口感更加鬆軟。
香甜的水果和蛋撻真是完美的搭配,無論是黃桃、藍莓、菠蘿、芒果,都非常適合作為蛋撻的餡料,水果的加入讓蛋撻的口感更好吃。
吃一口餡嫩皮酥的蛋撻,才是這個春天該幹的正事。
自己在家其實也可以試著做一做蛋撻
美好的味道出自自己之手是不是會更有成就感~
蛋撻皮6個擺入烤盤
放入預熱好180℃的烤箱烤約20分鐘至金黃香酥
奶鍋倒入淡奶油200ml、蜂蜜40ml、白砂糖100g
開小火慢慢熬煮至呈琥珀色
關火,倒入每日堅果250g
撒入鹽3g,迅速攪拌均勻
取出烤好的蛋撻皮,擺上堅果
稍微晾涼後即可享用
鹹蛋黃表面塗少許白酒,放入烤箱
180℃烤制5分鐘,取出備用
紅豆沙分成約25g每份
包裹烤好的鹹蛋黃
蛋撻皮提前10-15分鐘
從冰箱取出解凍,待稍軟後去掉錫膜
將豆沙蛋黃餡放入蛋撻皮中
輕輕收口搓圓
在包好的蛋黃酥表面
刷層蛋黃液,撒上黑芝麻
放入預熱好的烤箱
200℃烤制15-20分鐘至顏色金黃
取出即可享用
榴槤肉取出,放入蛋撻皮中
將口對摺捏合,放入烤箱200℃烤制10-15分鐘
揭下錫紙,在表面刷上蛋液,繼續烤制5-8分鐘
取出擺盤即可享用
你最愛的蛋撻口味是?
燒烤界的扛把子,用微波爐就能搞定~
萬能蛋撻皮居然把菠蘿派也承包了!
時間省一半,發豆芽就是這麼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