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談於歡案、崑山龍哥案:要把防衛人當普通人

2020-12-26 央視網

  中新網9月3日電 據最高人民法院官方微博消息,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主任姜啟波3日談及「於歡案」、「崑山龍哥案」時指出,要把防衛人當普通人,不能強人所難。正當防衛的具體適用,蘊含著價值判斷和事實認定問題,必須結合具體案件情況作出準確認定。

  最高人民法院3日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於依法適用正當防衛制度的指導意見》和典型案例。在回答記者提問時,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主任姜啟波表示,正當防衛制度與人民群眾的正義觀、安全觀密切相關。

  姜啟波指出,近年來,「於歡案」「崑山龍哥案」等涉正當防衛案件引發廣泛關注,億萬網民參與討論。這一方面反映出,進入新時代,人民群眾對社會的公平、正義、個人權利、安全等有了新的認識和更高期待;另一方面也暴露出,對正當防衛制度的適用,在司法理念上要進一步提升,在具體規則上要進一步明確。

  姜啟波表示,意見緊緊圍繞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這一目標要求,對依法適用正當防衛制度應當堅持的理念、應當把握的規則,特別是司法實踐中容易把握出現偏差的問題,作出了明確規定。對此,他談到三點。

  第一,要嚴格公正辦案,捍衛法治精神。實踐中,「人死為大」的觀念在社會上仍然根深蒂固。電梯勸阻吸菸猝死、私自爬樹摘楊梅墜亡等事件之所以會成為訴訟案件,明顯是受到這一觀念的影響;有的涉正當防衛案件在處理時之所以出現偏差甚至嚴重失當,也與此有關。這種不問是非、不分對錯一味強調「人死為大」的觀念顯然與法治原則不相符。因此,意見首當其衝要求,必須把握立法精神,嚴格公正辦案,切實矯正「誰能鬧誰有理」「誰死傷誰有理」的錯誤傾向。目的是要捍衛法治精神,讓司法有力量、有是非、有溫度。

  第二,要把防衛人當普通人,不能強人所難。正當防衛的具體適用,蘊含著價值判斷和事實認定問題,必須結合具體案件情況作出準確認定。實踐中,個別案件的處理結果與社會公眾的認知出現較大偏差,很大程度上是由於辦案人員脫離防衛場景進行事後評判,而沒有充分考慮防衛人面對不法侵害時的特殊緊迫情境和緊張心理。這就勢必導致對正當防衛的認定過於嚴苛,甚至脫離實際。因此,必須堅持一般人的立場作事中判斷,即還原到防衛人所處的具體情境,設身處地思考「一般人在此種情況下會如何處理」,堅持綜合判斷原則,不能對防衛人過於嚴苛,不能強人所難,更不能做「事後諸葛亮」。

  第三,要堅持法理情統一,不能簡單司法。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在第七次全國刑事審判工作會議上指出:「司法絕不能背離人之常情、世之常理。要將法律的專業判斷與民眾的樸素認知融合起來,以嚴謹的法理彰顯司法的理性,以公認的情理展示司法的良知,兼顧天理、國法和人情。」司法實踐中,個別涉正當防衛案件的處理看似於法有據,但結果得不到社會認同,一個重要原因在於有關辦案人員沒有充分考慮常理、常情,導致對法律規定的理解和適用與人民群眾對公平正義的一般認知出現偏差。基於此,辦理正當防衛案件,要注重查明前因後果,分清是非曲直,確保案件處理符合人民群眾的公平正義觀念,真正實現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的有機統一。

相關焦點

  • 兩年前「崑山龍哥被反殺」事件當事人家屬:一家人很好 想平靜生活
    9月3日,最高人民法院頒布了《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於依法適用正當防衛制度的指導意見》,對準確把握正當防衛的起因、時間、對象條件等提出了十方面規則。該意見隨後引發熱議,大家也想到了之前發生的多起涉正當防衛的案件,其中包括2018年「崑山龍哥被反殺案」中正當防衛保護自己的於海明。9月3日北青-北京頭條記者聯繫到了於海明的家屬,其表示,經歷過2018年的風波後,他們現在的生活已經歸於平靜,一家人都挺好的。
  • 因土地承包起爭執,男子殺3人逃12年被判死刑:我可是正當防衛
    2007年12月,馬青付和高家3人因為土地承包糾紛爭執鬥毆。期間,馬青付拿著單管獵槍,朝著天空放了一槍,隨後連開3槍,射向了對面的3人,一人當場死亡,其餘2人在送醫途中死亡。這3人系常桂香的2個兒子和1個孫子,案發後馬青付潛逃,常桂香和當地警方沒有放棄,12年後,將其抓獲。
  • 「正當防衛」新司法解釋出臺22天 「陝西反殺案」將宣判
    後來,「崑山反殺案」發生,輿論認為該案與王浪案有相似之處,便將王浪案稱為陝西版「反殺案」。 輿論認為兩案的相似之處有三:第一,都是被害人主動挑釁;第二,兇器都是被害人提供;第三,案件雙方受害人都是當地有名「社會人」——「紋身男龍哥」和「社會男雷哥」。
  • 崑山龍哥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泛指欺負老實人被反殺的壞人
    崑山龍哥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泛指欺負老實人被反殺的壞人時間:2020-04-29 16:45   來源:小雞詞典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崑山龍哥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泛指欺負老實人被反殺的壞人 泛指欺負老實人被反殺的壞人。
  • 住宅遭非法入侵可以實行防衛
    來源:新京報最高法、最高檢、公安部發布「正當防衛」認定新規,對正當防衛起因、時間、對象條件等提出十方面規則住宅遭非法入侵可以實行防衛昨日,最高法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於依法適用正當防衛制度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及7個典型案例。
  • 「正當防衛」還是「防衛過當」?有人總結了一百個案例…
    @北京人不知道的北京事兒 今天中午發了一篇「砍人丟刀反被砍死的崑山紋身哥『輝煌』歷史戰績」的微博,微博內文稱:砍人丟刀反被砍死的崑山紋身哥「輝煌」的歷史戰績:劉海龍,2001年7月在北京市東城區因犯盜竊罪被判四年六個月;2006年9月7日因打架被行拘五日;2007年3月因犯敲詐勒索罪被判九個月;2009年5月11日因犯故意毀壞財物罪被判三年
  • 「兩高一部」:非法侵入他人住宅可實行防衛,認定防衛過當有兩個條件
    2020年9月3日上午,最高人民法院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於依法適用正當防衛制度的指導意見》和典型案例。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主任姜啟波介紹,1997年刑法施行以來,有的案件對正當防衛制度的適用,存在把握過嚴甚至嚴重失當等問題,近年來「『於歡案』『崑山龍哥案』等涉正當防衛案件引發廣泛關注,億萬網民參與討論。
  • 弘揚社會正氣 法不能向不法讓步——最高人民檢察院第一檢察廳廳長...
    近年來,正當防衛問題引發社會廣泛關注,反映了人民群眾對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的普遍訴求。「民之所欲,法之所從」,明確正當防衛的界限標準,回應群眾關切,是當前司法機關一項突出和緊迫的任務。日前,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正當防衛不捕不訴典型案例,最高檢第一檢察廳廳長苗生明就相關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 傳播數據挖掘案例:「崑山龍哥反殺案」報告
    但是本研究以崑山龍哥反殺案為例,重點關注在此次對司法體制的輿論衝擊(良性越軌行為)中民眾、官方媒體以及商業媒體等不同微博主體的主題內容、主題演化以及行為特徵。根據理論框架,在崑山龍哥反殺案的事件中,民眾普遍對我國刑法中有關「正當防衛」的判罰的既有規則表示不滿,並且提出質疑和改變的需求,這種行為可以被當作一種越軌行為,理由如下:第一,法律本身就是社會的規則,質疑它、否定它甚至要推翻它本身就已經構成了越軌行為;第二,因為使用輿論手段幹預司法,該行為本身是不符合判決獨立原則的。
  • 媒體:及時公正辦理涉正當防衛案件,才能鼓勵更多人挺身而出
    後來才想到,無論杜秋還是矢村的開槍行為,都算不上正當防衛,那時候看到壞人被正法,只覺得心情舒暢,不去細想,但是「正當防衛」這個法律名詞算是深深扎進腦海裡了。之後親近司法,才知道「正當防衛」並非易事。一是刑法規定的正當防衛有明確的條件,防衛的對象必須是正在進行不法侵害的人,防衛還不能超過必要限度。
  • 2020年9月3日(星期四)上午10:00《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
    要準確理解和把握正當防衛的法律規定和立法精神,對於符合正當防衛成立條件的,堅決依法認定,切實矯正「誰能鬧誰有理」「誰死傷誰有理」的錯誤傾向,堅決捍衛「法不能向不法讓步」的法治精神。二是立足具體案情,依法準確認定。要立足防衛人防衛時的具體情境,綜合考慮案件發生的整體經過,結合一般人在類似情境下的可能反應,依法準確把握防衛的時間、限度等條件。
  • 崑山「反殺案」:讓案件討論回歸「就事論事」
    爭議的焦點主要在於:騎車男子的追砍行為是否屬於正當防衛?如果說這時的意見分布仍然是二元對立的話。那麼當紋身男子被曝光涉嫌涉黑、13年間在牢獄中度過了將近10年之後,輿論的意見分布開始打破原先「勢均力敵」的二元對立,而壓倒性地支持騎車男子追砍行為屬正當防衛,而紋身男子「龍哥」的死純屬「活該」。
  • 最高法公布7起涉正當防衛典型案例 含福州趙宇案等
    中新網9月3日電 據最高人民法院官方微博消息,最高人民法院3日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於依法適用正當防衛制度的指導意見》和七起涉正當防衛典型案例。具體案例如下:汪天佑正當防衛案——正當防衛起因條件的把握基本案情被告人汪天佑與汪某某系鄰居,雙方曾因汪某某家建房產生矛盾,後經調解解決。
  • 別人先動手打你該怎麼辦 正當防衛的「度」應該這樣把握
    警察過來處理要將當事人帶走時,他們還會認為是對方先出的手,他們還手屬於是正當防衛! 那麼接下來我們就看一下正當防衛是什麼樣子的! 在第十三屆全國人大第三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中,對租賃合同也做出了詳細的規定。筆者作為一個剛剛畢業的學生,站在承租人的角度來看——《民法典》如何保護我們!
  • 崑山紋身男砍人不成反被殺案:騎車男屬無限防衛,無罪!
    崑山紋身男砍人不成反被殺案:騎車男屬無限防衛,無罪!
  • 「兩高一部」出臺《意見》對依法準確適用正當防衛制度作出全面...
    本報全媒體記者程丁攝今年8月28日,距離轟動全國的崑山反殺案發生已經過去兩年了。或許,許多人已經忘記防衛人於海明是誰,但公眾對正當防衛案件所要體現出公平正義這一樸素期盼卻從未停止。這一天,最高法、最高檢、公安部聯合印發《關於依法適用正當防衛制度的指導意見》(下稱《意見》),用二十二個條文,對依法準確適用正當防衛制度作出了較為全面系統的規定。
  • 被反殺"龍哥"牽出"天安社":成員聚會東北口音嘈雜
    8月29日晚8時許,事發地仍可見血跡,不少過路行人駐足圍觀,討論8月27日晚的砍人事件。新京報記者 吳靖 攝崑山「龍哥」以被反殺的形式結束了他的一生,生命停留在36歲。在他命喪街頭後,除了公共輿論場上的「正當防衛」與「防衛過當」之爭外,他的更多人生經歷與生前畫面被扒拉出來。草蛇灰線的網際網路時代,你永遠無法預測某個事件的走向。「龍哥」死後,一個網絡組織天安社離奇走紅。有人指出,「龍哥」正是天安社成員。天安社是個什麼組織?
  • 「陝西反殺案」追蹤:18秒反擊,正當防衛與否惹爭議
    庭審中,辯護律師徐昕認為王浪的行為屬正當防衛,公訴方則提出王浪防衛過當。酒吧監控視頻 來源:王浪父親王天賜提供隨著現場監控視頻曝光,對王浪行為的定性也引發網友討論。為此,王浪父母在今年3月20日前往北京,向最高法及最高檢提交新材料,希望借「崑山反殺案」的先例,為兒子爭取正當防衛的判決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