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團隊賦能,提升整體業績,你需要職場領導力的自我養成

2020-12-22 小爪子讀書

團隊中總有這樣一個人,他總是能給周圍的夥伴帶來方向感、能量感和信任感,並且帶動團隊,提升整體業績。

這樣的人,也許還沒有成為領導,但他絕對具備領導力。

也許你會問:領導力不是只有當了領導才需要具備的能力嗎?

其實不是的。

從職場價值的角度來說,領導力,不單指能夠管理更多員工的能力,而是提升周圍業務夥伴業績的一種能力

注意,這裡講的業務夥伴,包括你的部門同事、下屬、客戶,甚至包括你的上級。

那麼,領導力是天賦嗎?

不是,它是完全可以培養的。即使你還沒有成為領導,你依然可以養成這種領導力。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有哪些具體的工作方法,可以培養自己的領導力,給工作夥伴賦能。

首先,想要給團隊賦能方向感,可以通過鍛鍊自己的大局觀來實現。

工具一:先目的後措施、先分類後解決、先整體後細節

大局觀有這樣的一種思維方式:先了解目的後採取措施、先進行分類後挨個解決、先考慮整體後處理細節。

舉一個小例子:

年底了,公司讓五個同事一起設計一次促銷,給顧客送禮物。甲說:顧客購買滿1000,就送價值100元的鋼筆。所以我們重點討論一下送什麼牌子的鋼筆吧。乙說:現在誰還用鋼筆啊,我覺得送個滑鼠不錯。甲辯解:雖然現在用鋼筆寫字的人少了,但100塊的鋼筆比100塊的滑鼠更有價值感啊。這候丙說:滿1000,這個門檻太高了吧,我覺得800塊就差不多了。而且我覺得送100塊的券就行了。丁卻說:太浪費了啊,100塊錢就這麼送給顧客,大家有沒有想過成本?

大家有沒有覺得這個場景似曾相識?

有個老師跟我說過:職場上80%的扯皮都來自於沒有大局觀的指導。

的確,討論一個問題時,每個人關注的點是不一樣的。

大家一開始只會關注自己想到的各種細節,分散了注意力,所以很容易有爭辯。

如果此時有個人說:不如我們現在先停一下,一起來先看一下這幾個問題——

這次促銷的目的是什麼?這次活動的預算有多少?這次活動預期的銷售提升是多少?贈品選擇的原則是什麼?

對這四個問題,大家一起展開討論,很快就會一一取得共識。個別達不成共識的部分,可以交給更高一級決策。

這樣,就能幹淨利索地解決爭議。

在這個過程中,最後那個人運用的正是大局觀:

先探討和明確目的,再討論具體措施;先把問題按照目的、預算、目標和原則進行分類,再一個個解決;先整體地定義贈品選擇的原則,再進入具體選哪種贈品的細節。一旦你具備了這種思維方式,哪怕你在會場上不是職務最高的人,其他的同事也會不知不覺地進入你的思維軌道,聽從你的安排。

另外,當領導問你:你是怎麼看這個問題的?

他們想知道的,其實不僅僅是一個細節的答案,而是你看問題的思路。

如果團隊裡有一個有大局觀的人,對於提升整個團隊的工作效率,是有巨大幫助的。

所以,想要鍛鍊自己的大局觀,首先學會第一個思維工具:先目的後措施、先分類後解決、先整體後細節。然後把它套用到每一項具體的工作上,給團隊帶來方向感。

工具二:站在更高一級,思考問題

一般而言,企業不同級別的人員,在考慮工作重點時,需要關注的點是不一樣的:

企業基層員工主要考慮的是完成當前的執行細節;中層考慮的是完成某個任務或項目;高層考慮的是企業整體業務模式。從這個角度來看,如果你是基層員工,那麼你得從整個項目的高度,來看你目前的執行細節。

如果你是中層管理,那就不能滿足於僅僅考慮項目的進度,而應該從整個業務模式的高度,去安排你整個團隊的資源和進度。

這也是大局觀的一種思維方式。

在職場上,有兩種人:

有一種人,你和他在一起,總是感覺使不上勁,充滿沮喪,其他同事好像也儘可能地疏遠他。

另一種人,和他在一起時,如沐春風,幹勁十足,好像總是充滿正能量。

第二種人,他能夠鼓舞周圍的同事,提升整個團隊士氣,帶來能量感。

分享給大家,兩個最能提升能量感的動作:讚美和驅動。

動作一:讚美

這裡說的讚美,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奉承或拍馬屁,而是通過仔細觀察和了解別人的工作和事跡,發現別人的優點,給出的發自內心的評價。

一個典型的讚美公式,應該包括 「你做得很好」,「你為什麼做得很好」 以及 「我內心的感受」。

舉個例子:

你和同事一起去拜訪客戶,客戶提出了很多刁鑽的反對意見。但因為你們之前做了許多準備工作,所以客戶的這些反對意見都被你們一一化解。

結束之後,你可以對同事這麼說:

「小C,多虧你準備細緻,客戶有疑問的那幾個問題,基本上都在咱們之前準備的材料裡,和你配合真是開心。」

你看,這種把話說到心坎裡的讚美方式,是不是比「你真棒、你真努力」這種敷衍的反饋,更能帶給別人能量感?

所以,不要吝嗇你的讚美,而且要讚美得儘量及時。如果來不及當面說,事後儘快用微信或郵件書面表達,也是可以的。

當然,給同事能量感,並不意味著只能一味地讚美、表揚,不能批評。

批評與讚美遵循同樣的公式:你今天哪裡做得不好,為什麼我認為做得不好,以及我的內心感受。

要記住,職場上的一個原則是:正面和負面的感受,都表達出來。

動作二:驅動

給同事提升能量感,除了讚美,還有驅動。

從管理者的角度來說,最怕遇到這樣的團隊:領導把任務布置了,然後就沒下文了。接著就得挨家挨戶地去催進度。

管理者希望遇到的團隊,是這樣的:領導給出了明確的方向,下屬主動來溝通,並且告訴領導目前進展如何,還需要什麼幫助。

當然,如果下屬不僅超出預期,完成了領導交給他的任務,還會不斷地提醒上級有什麼可以注意的地方,那就更好了。

驅動力就是這樣一種推著老闆、同事、客戶、項目前進的主動力量。

建議你養成這樣一個習慣:工作每到一個節點,就主動與同事和上下級溝通,說清楚需要什麼樣的配合和協助,並且及時分享好消息。

提升驅動力還有一個很管用的技巧:就是要讓別人覺得,你要他做的這個事,就是他自己的重要事情。

比如,通過發起一個頭腦風暴,讓每一個項目組成員充分發表自己的觀點,引導大家往你希望的方向展開討論,避免過於發散而沒有結論。

這樣,團隊會感覺這個方案是他們自己提出來的,特別有成就感,同時,集思廣益也能避免思維死角。

還可以請來更高級別的領導為你站臺,或者乾脆把你的項目,變成他領導的項目中的子項目。

總之,調動各方力量,讓你的項目始終在大家的注意力之中,這樣,驅動組織前進會更容易。

建立信任感有很多辦法。

職場上的資源非常有限,很多不成熟的職場人,會有意無意地去搶別人的資源,來提升自己的業績。

但是一味地退讓,也會降低同一個團隊的同事對你的信任感。

那麼,怎麼去把握這個平衡度呢?

分享一個原則:阿克塞爾羅德策略

在《自私的基因》這本書中,科學家阿克塞爾羅德利用計算機進行了一系列模擬博弈比賽。最終他發現,勝出的博弈策略,既不是隨機策略,也不是永遠讓步策略,更不是惡意策略,而是一種寬容的以牙還牙的策略。

簡單來說,就是一方面不要讓別人覺得你琢磨不定,要讓別人對你有穩定的、行為上的預期

另一方面,你要先釋放善意。但如果別人做了對不起你的事情,你也要敢於捍衛自己的權力,為自己所代表的組織去爭取。

一個總是攻擊他人、搶別人資源的人,對組織是危險的。反過來,一個總是被別人把資源搶走的人,也難當大任。

好合作、有原則、敢反擊,才是真正有領導力的職場精英。

最後:

一個能讓團隊擁有方向感、能量感和信任感的人,能夠有效地幫助團隊提升整體業績,給周圍的到小夥伴賦能。

從方向感、能量感和信任感三個方面,鍛鍊自己的領導力,是一個職場人該有的精進之道。

共勉~

相關焦點

  • 這是4000+人的選擇| 五維教練領導力,在不確定的時代賦能管理,助力個體崛起
    「為了讓我們的學員通過自我清晰,應用非權力性領導力,提升團隊績效,不僅知道、學到,更要做到」這就是五維教練領導力誕生的整個過程,讓學員「不僅知道、學到,更要做到」的理念深深的植入了運營團隊的腦海裡,僅僅一二模塊四天的知識學習,是沒有辦法讓學員真正掌握教練領導力的精髓,配備23天教練健身房踐行,並為23天打卡計劃,就是我們的核心解決方案,這個方法不夠「聰明
  • 2020業績衝刺:成為優秀領導,讓團隊業績飆升85%
    在這套系統中,管理者只需要錄入團隊的月度業績目標、年度績效考核,團隊在規定時間內按照系統設定的目標來執行,最後再由管理者打分評級。員工能不能達成目標、完成業績考核,管理者通過這套系統就可以一目了然。而要想激發這種內驅力,領導者的注意力應該重點放在「領導力」提升方面,挖掘團隊的潛能,優化團隊的工作體驗和氛圍,輔以一定的技能培訓、專業輔導,以提升整體的能力素質。
  • 提升領導力,帶出好團隊
    2《團隊角色:在工作中的應用》作者:R.梅雷迪思貝爾賓讓你組建一個團隊,你知道需要招什麼樣的人嗎?你可能會說,我要懂技術的人,或者會做市場的人。這類需求你當然很清楚,但這只是團隊管理的一部分罷了。R.梅雷迪思貝爾賓博士和他的同事們經過多年的研究與實踐,提出了著名的貝爾賓團隊角色理論。
  • 崗位調動,如何快速提升自我能力,適應職場生活
    如果你被提拔為中層,那你會如何快速 適應新的職場生活呢?這是因為我的欲望是隨著環境 、追求、身份、對象等因素的不同而變化的。從員工到領導這不僅僅是一個身份地位的轉變,更牽扯到了你的思想、人脈、能力、對象、欲望等方面的變化。所以有人說人的欲望會隨著人的強大而增大。
  • 不受指揮的團隊,職場鬥爭險象環生,年輕的領導力壓群雄憑什麼?
    當你有多個敵人的時候,敵人很容易結盟,變成盟友,這樣就不是單單多出兩個敵人,而是他們背後的所有勢力資源和人脈關係。你面對的將是兩個以上的整體,毛主席曾描述鬥爭說「把自己人,搞多多,把敵人搞少」這樣鬥爭勝利就不遠了,勝利大大提升。
  • 橫向領導力,職場人高效辦公、升職加薪的必備技能
    這估計是不少職場人都走進的誤區:只要不需要自己負責任,哪怕走些彎路也沒有關係,畢竟這是領導下達的指令,我們只是一個普通職員而已。好像我們所做的一切工作都局限在自己的職稱上,如果我們單純地按部就班地領導說什麼就是什麼,那如何才能晉升到領導的崗位呢?我們又如何通過單純地執行獲得個人能力的提升呢?
  • 沒有領導力,你拿什麼帶團隊!領導力4維度、10原則、12手段
    四、領導力的四個維度 1.明道(價值取向)——內驅力 自我領導;想要領導好別人,先要領導好自己。 共啟願景;組織內部建立共同遵守的文化、願景、價值觀。 學習型組織。
  • BAL領導力模型:習慣是領導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書裡的說法有點高端,其實就是在說——拋開遺傳因素影響,領導者的後天自我發展,改變思維和行為,改變認知和決策機制,對於提升個人領導力和組織的組織力尤為重要。不管是提升意志力、消除偏見、提升記憶力,還是保持開放的、積極的、以成長為中心的思維方式等,這些都是大腦的認知功能負責的領域。關於情緒,凡是想要提高領導力的人,就必須發現情緒,並對應自己的情緒作出相應的處理。 其實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情商越高的人,情緒穩定性高的人,越有利於整個團隊、部門或者是組織提升協作能力和水平。
  • 中梁地產|榮譽時刻「夢想中梁感動北大」——卓越團隊&賦能團隊
    本期與大家見面的是在10月份「夢想中梁,感動北大」榮譽活動中湧現出的區域公司卓越團隊&區域集團賦能團隊。他們面對經營與管理的雙重壓力,仍能保持團隊士氣高漲、業績指標優異,他們真正做到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裡之外。
  • 優秀的人終將成為領導者,升職加薪,讓教練式領導力為你賦能
    普通人無法取得如賈伯斯一樣的成就,然而我們可以學習他的領導力,在生活中或職場上影響更多人。《教練式領導力》一書給我們提供了擁有教練式領導力的方法,通過學習,你也可以成為領導者。教練式領導力需要有高瞻遠矚的思維、有效的激勵方式做後盾。教練式領導力是一種新型的領導力方式,無須命令、強迫等手段,就能影響被教練者,最終幫助他人達到新的高度,同時也能擴大自己的影響力。
  • 提升能力謀發展,中世天合集團領導力培訓計劃正式啟動
    培訓開場宣誓「開展高層管理培訓是促進中世天合集團高質量發展的需要,各級管理人員要以此次培訓為契機,加強理論知識和業務方面的學習,積極提升自身能力,把所學知識與工作實際相結合,進一步提升管理能力,將自己打造成一個適應社會發展和企業需求的管理者。
  • 2020年第三屆卡特彼勒中國代理商女性領導力高峰論壇在深圳圓滿落幕
    從徒手拎起兩桶18升的機油送到長途客運站的青春奮進,到用數字和邏輯說話的專業化之路;從用農機補貼賦能小挖銷售的借力突破,到集眾人之力在疫情之下取得業績增長,每一次取得的成功,都是克服困難,超越自我的轉變,也都是撬動更多力量實現增長的突破之路。她總結自己一路走來的心得就是,要善於挑戰自我,集眾人之力,開啟新篇章!
  • 5本書,用遠見思維為職場賦能
    ,為每個階段的你推薦1-2本書,助你跑好這場職場馬拉松。在這個階段,你需要給自己制訂一份職場作戰計劃,並且找到這你擅長什麼、不擅長什麼、喜歡做什麼,以及不喜歡做什麼。團隊成員死氣沉沉,對待工作敷衍了事?為什麼有的人總是精力充沛,工作生活都能遊刃有餘?《高效的方法》給你一套來自哈佛大學和麥肯錫的績效倍增法,幫助團隊和個人徹底擺脫低效能狀態,實現高效的工作。
  • 職場充電|職場如登山,吳曉波頻道送你10本職場好書
    著名暢銷書作者、領導力專家艾麗卡·安德森將教你如何把自己打造成一個獲取新知識、新技能的專家,成為通過學習獲取高回報的高手。安德森還提供了一個簡單易行的提升「學習力」的方案——ANEW模型,並結合典型案例和有趣的練習,帶領我們消除知識焦慮、升級認知、切換思維、擁抱未來。你是否覺得工作永遠做不完,時間總是不夠?
  • 【「領」賦能之旅,「鷹」發展未來】「領鷹計劃」打造職業經理人才...
    2020年上半年,為優化完善項目職業經理人選拔提任機制,圍繞職業經理人的「一心三力六得」模型,公司組織開展了項目執行經理選拔,通過資格審查、筆試、業績評定、核心能力及領導力測評、競聘述職等環節,選拔出一批優秀的準執行經理進入到後備庫中
  • 怎樣帶好一個團隊?如何提升領導力?高效團隊管理的技巧(乾貨)
    許多的團隊管理者時常感嘆:現在的員工越來越難管理了,人心渙散,隊伍也不好帶了,其實,這裡面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在於管理者自身修為和境界的不足。本期的節目,談津就和你來聊一聊:怎樣帶好一個團隊?如何提升領導力?高效團隊管理的技巧。
  • 華爾街英語學員Minna:自我賦能,以行動促成改變
    華爾街英語學員Minna:自我賦能,以行動促成改變 2020-08-31 17:16:52   來源:網絡
  • 訪談丨基督徒職場人士分享:如何在職場傳福音?職場福傳需要注意什麼?
    日前,華東一位對職場傳福音有著自我思考的周弟兄在分享時提到以下幾點:一,不建議基督徒在職場上以一種張揚的方式傳福音「職場傳福音我傾向於價值觀的輸出,跟人交流中產生一種影響,而太張揚的方式去傳並不是很好,因為這涉及到觀念轉化的問題。」周弟兄說:「其實職場用很嗨的方式傳福音是錯誤的。
  • 乘風破浪的Leader,你的領導力怎樣?(文末附領導力測評問卷)
    細數過去的四輪比賽,姐姐們竟然組成過多達20個不同的團隊,尤其是各個隊的Leader,數次被推上評論的風口浪尖。姐姐們的領導力怎樣呢?一起去圍觀一下。在人才盤點時,他們往往會被盤在人才盤點九宮格的右下角(業績尚可,但素質不佳),甚至是左下角(不合適的人),成為那些需要被組織考慮調整的對象。回想當年,這些Leader因業務能力出眾,被晉升提拔,現在竟然成為了那個「不合適的人」。若仍留在管理崗位上,其上級、下屬、周邊同事,包括自己都會感到不適;可調整位置,又會有違「人情面子」,甚至導致離職。
  • 古人「吾日三省吾身」,而對現代孩子的教育,應強調「自我賦能」
    然而,在孩童教育上,我們不光要重視孩子對自身的反省,更應該強調的是孩子進行"自我賦能"把反省作為一個前提,讓反應為自我賦能來提供方向和目標。什麼是自我賦能?自我賦能,其全稱也就是:自己給自己賦予能力,通過自身的主動行為來達到提高自身技能知識本領的目標和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