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與六便士》:能否將月亮深藏,借著月光擁有一地的六便士?

2020-12-10 小蘭愛讀書

「滿地都是六便士,他卻抬頭看見了月亮。」— —毛姆

《月亮與六便士》被譽為文藝青年的夢想之書,是毛姆最著名的小說之一,作者以法國印象派畫家保羅·高更為原型,由「我」以一個旁觀者的角度冷靜描述,一步一步講述特裡斯克蘭的一生,主要由特裡斯克蘭在倫敦、巴黎、大溪地的生活,閱讀過程覺得特裡斯克蘭可恨可惡又可憐。

在倫敦,特裡斯克蘭作為一個股票經紀人,生活穩定舒適,四十歲那年,沒有半點猶豫,突然拋棄原配夫人和一對兒女,只身前往巴黎去。他夫人及周遭的人都一致認為他是帶上一女人逃到巴黎去。說真的看到這裡,對他只有不解,到底是什麼讓他如此決裂。

後來才知道原來他是自己去的巴黎,只為了畫畫,並沒有所謂的女人。不過他在英國偷偷學習畫畫兩年多,家人沒有絲毫察覺,也許他們的婚姻家庭生活不像外人看來那麼和諧幸福!

在巴黎,特裡斯克蘭生活窮困潦倒,斯特羅夫也許是伯樂,預見其畫作將是藝術奇蹟。在他病倒快死時,斯特羅夫把他接到家裡悉心照料,使他得以康復。但特裡斯克蘭病好後,與斯特羅夫的夫人布蘭琪好上,當時第一感覺他真是無恥至極。特別是後來他完成他畫作後,執意離開,布蘭琪.斯特羅夫卻自殺死了。他面對布蘭琪.斯特羅夫自殺死亡,他只說我不需要愛情,沒有時間談情說愛。跟布蘭琪.斯特羅夫一起,只是因為畫畫需要,一點內疚都沒有,他真是人性冷漠至極,無恥可惡!更可惡的是他不在乎別人的看法。

在大溪地,他窮困潦倒,被靈魂需求牽引到鄉下桃源土著村落,與愛塔結婚,生兒育女。愛塔是他的天堂,愛塔給予他足夠獨處空間,讓他可以忘我地畫畫。也許他愛過愛塔吧。

在土著鄉下,最後幾年,儘管眼睛瞎了,他還是創作,似乎終於徹底地將內心的感受表達出來了,終於找到了內心的安寧,糾纏他的魔鬼終於被驅走,孤獨而痛苦的靈魂終於得到了安息。他的繪畫神奇美妙,充滿天地混沌初分的原始魔幻,釋放天地原始混沌的天然,在他死前他的藝術達到巔峰! 最後魔幻巨作隨著烈焰,化為縷縷青煙,同天地合為一體,斯特裡克蘭就是一個天才,不可理喻的天才。

斯特裡克蘭追求偉大夢想,不惜拋棄一切,直到最後,這點他很偉大!但如果人生只有夢想,不在乎別人的意見,人情淡漠,其他一切都是藝術的工具。被天上的月亮迷住了,對腳下六便士視而不見,這實在要不得,畢竟生活不止是詩和遠方,還有瑣碎和苟且!

相較於對理想的追求,我想,我們更需要銘記的是:人性是複雜的,卑微與偉大、惡毒和善良、仇恨和熱愛是可以相安無事並存在同一顆心裡。如果可以,我們不一定要擁有月亮,我們能否將月亮深藏心中,只借著月光擁有一地的六便士?

相關焦點

  • 《月亮與六便士》用象徵主義理論,解讀了月亮與六便士的意義
    在滿是六便士的街上,他抬頭看到了月亮,此後便再也看不到六便士了。《月亮與六便士》是英國作家毛姆以畫家高更的原型為素材寫就的。月亮代表的是理想,六便士代表的是現實。每個人的一生都會在月亮與六便士之間搖擺,但所有人都應該為自己活一次。
  • 《月亮與六便士》名言警句解讀(1~23句)
    導讀:《月亮與六便士》,豆瓣9.0分,8W評論《月亮與六便士》,20世紀文學經典。《月亮與六便士》,21世紀榮登作家暢銷書桂冠。追逐夢想就是追逐自己的厄運,在滿地都是六便士的街上,他抬起頭看到了月光。【解讀】 「六便士」,相當於人民幣六角錢,代表物質。「月光」,代表理想。六便士,在地上;而月光,在天上。大多數人窮其一生,為了生活生存,只低頭追逐地上的「六便士」,而很少抬頭望望天上的「月亮」。
  • 《月亮與六便士》:為了夢想,你可願放棄繁華?
    第一次決定讀《月亮與六便士》,是因為眾所周知的那句:滿地都是六便士,他卻抬頭看見了月亮。 《月亮與六便士》的主人公——查理斯·思特裡克蘭德與我們普通人不同的是,他為了那皎潔的月光,不惜與六便士劃清界限——與塵世間決裂,拋家棄業,毅然決然地進入另一個沒有安逸只有窮苦的世界。 也許在很多人看來,最美滿的人生不過於:家有餘財,口有餘糧,身康體健,兒孫滿堂。
  • 《月亮與六便士》:奔向月亮的人,要準備好孤注一擲
    「在滿是六便士的地上,你抬頭看見了月光。」提到英國作家毛姆,我們最先想到的是這部在文壇轟動一時的《月亮與六便士》。這部著作是根據法國畫家保羅·高更的一生為原本而創作的一篇小說。書名中的六便士是代表著我們賴以生存,養家餬口的支撐,而月亮是身處滿地雞毛中的自己理想中的那道光。思特裡克蘭德身為證券經紀人的時候,一家人衣食無憂,妻慈子孝,和睦融融,過著人人羨慕的生活。
  • 《月亮與六便士》:我是毛姆,但毛姆不是我,在月亮與便士間抉擇
    文丨大腳滿地都是六便士,他卻抬頭看見了月亮     ——《月亮與六便士》《月亮與六便士》是英國小說家威廉·薩默賽特·毛姆在1919年創作的長篇小說,這部小說以法國印象派畫家保羅·高更為創作原型,描述了一個平凡的倫敦證券經紀人查爾斯·斯特裡克蘭,為了追尋精神世界的安寧
  • 《月亮與六便士》:抬頭看月亮,低頭撿便士
    英國作家毛姆的經典名著《月亮與六便士》講了一個追求理想生活、挑戰傳統的生活觀和價值觀的故事,深遠地影響了在生活中奔波的我們。小說以著名大畫家高更為原型,講述了主人公斯特裡克蘭在四十歲時,突然拋妻棄子到巴黎學畫畫。在追尋自己理想的過程中,他窮困潦倒,吃盡苦頭。
  • 《月亮與六便士》,一本值得你用心去閱讀的好書,強烈推薦
    毛姆被稱為「英國莫泊桑」,他的代表作有戲劇《圈子》,長篇小說《人生的枷鎖》、《月亮和六便士》等。《月亮和六便士》是毛姆的最有名的著作,以法國印象畫家高更為原型。小說問世後,情節入勝、文字深刻在文壇轟動一時,人們爭相傳看。即使毛姆去世多年,這本書在中國仍然不斷地被翻譯再版。
  • 有人安於尋常,有人投身理想:析《月亮與六便士》給人的現實思考
    而談起這一話題,就不得不提英國作家毛姆的小說《月亮與六便士》,這本小說試圖通過主人公查爾斯·斯特裡克蘭的人生經歷來探究人存在價值與意義的終極命題。月亮與六便士之間的對立恰巧是安於日常與投身理想之間的矛盾:低頭撿拾六便士便看不見天上皎潔的月亮,抬頭望月便錯過了地上能夠解決溫飽問題的六便士。其實安於日常與投身理想只是不同人對於生活的不同追求,不能簡單地以孰好孰壞來定論。
  • 《月亮與六便士》給我們的啟示
    「滿地都是六便士,他卻抬頭看見了月亮。」一、《月亮與六便士》梗概銀行家查爾斯,人到中年,事業有成,為了追求內心隱秘的繪畫夢想,突然拋妻別子,棄家出走。他深知:人的每一種身份都是一種自我綁架,唯有失去是通向自由之途。
  • 一篇文章,5分鐘帶你看完《月亮與六便士》:人生從來沒有對錯
    而再次翻開《月亮與六便士》,每一章每一個字都充滿魔力,吸引著我不得不再次拜讀。我驚豔於毛姆犀利的文筆,他對人性的剖析是那樣深刻,那樣到位。高高在上的月亮,沉睡心底的理想,這是一個極易惹起爭議的話題。往往擁有理想的是大多數人,實現理想的卻是極少數人,為什麼?一方面,我們總是過分在意別人的看法,總是輕易臣服於世俗的意志,以致那美好的理想輕易地湮沒於瑣碎的生活和繁忙的工作裡。
  • 從女生的角度來讀《月亮與六便士》
    《月亮與六便士》是英國小說家、戲劇家威廉.薩默賽特.毛姆創作的長篇小說,成書於1919年。至今100年過去了,這本書不但沒有沉默,反而被翻譯成62種語言,風靡於英國、法國、中國、義大利、美國、加拿大等100個國家,全球銷量超過6000萬冊。
  • 《月亮與六便士》:關於故事矛盾性和現如今格格不入的闡述
    外名為《the moon and sixpence》,中文翻譯為《月亮與六便士》,單是譯名就勝外文一籌,讓人在漢字的魅力下,給予這本書最大的期望。書名唯美而浪漫,可故事卻殘酷無比,主人公斯特裡克蘭有著幸福的家庭,而他卻為了實現自我價值,在中年之際,拋家棄子,毅然投身於畫家這一行業中。
  • 《月亮與六便士》:庸俗尋找六便士VS瘋狂追求藝術夢,前者輸了?
    而毛姆的這本《月亮與六便士》,暢銷百年,經久不衰,就在於這本書,成了砍向每個讀者冰封之心的斧頭。它逼著我們去思考:你應該被夢想照亮,還是被金錢照亮?書的腰封上說:「人世漫長得轉瞬即逝,有人見塵埃,有人見星辰」。而查爾斯就是那個終其一生都在追求星辰的人。
  • 《月亮與六便士》:人到中年,卻還能有勇氣拋家棄業,追尋月亮
    《月亮與六便士》這本書在豆瓣上的評分很高,有8.8分。這本書很有吸引力,讓人一旦開始看,就會停不下來。這本小說的作者是毛姆,一位非常有才華的作家。這本書的創作來源是來自法國後印象派畫家高更的作品。一個簡單卻離奇的故事,一個超乎常人理解的人物,探討了生活與藝術之間的關係,從而延伸出一個普遍的人生問題:月亮還是六便士?月亮,顧名思義,代表藝術、理想、精神和真理;六便士代表生命、金錢、物質和世俗生活。
  • 《月亮與六便士》理想與現實的抉擇
    《月亮與六便士》是英國作家毛姆所著,查爾斯·斯特裡克蘭德追逐理想好似在為自己贏得一場厄運,在滿地都是六便士的街上,他看到了月亮。「仰望月亮時,莫忘腳下的六便士」文章以第一人稱『我』來寫,由「我」的角度慢慢推進文章的進程。
  • 毛姆的《月亮與六便士》:夢想偉大而崇高,現實卻平淡無奇
    《月亮與六便士》是毛姆在《人性的枷鎖》後發布的又一著作。在《人性的枷鎖》出版後,有人評論這部書的主角道:終日仰慕月亮,卻忽略了腳下的六便士。毛姆非常喜歡這句話,便以《月亮與六便士》作為下一部小說的書名。
  • 《月亮和六便士》:追夢的生命是一個從「召喚」到「歸程」的圓月
    ——毛姆《月亮和六便士》《月亮和六便士》是英國小說家威廉·薩默賽特·毛姆1919年創作的長篇小說,以法國印象派畫家保羅·高更為人物原型,講述一個原本平凡的倫敦證券經紀人斯特裡克蘭,突然拋妻棄子,放棄了優渥幸福的生活,遠走巴黎學畫,終於在南太平洋的大溪地島,把自己的生命灌注在筆端,達到夢想的境界,實現自己生命價值的故事。
  • 高考模擬作文|長興中學繆伊寧:透過六便士看月亮
    透過六便士看月亮長興中學高一一班繆伊寧指導老師:梁磊林語堂曾說:「有勇氣做真正的自己,單獨屹立,在成長的過程中,每個人都有過特立獨行的夢想,都渴望過成為一個獨一無二的人,可是在外界環境的影響下,我們似乎漸漸改變了自己,大多數人有意無意地變成了社會期待我們變成的人。到底是什麼改變了我們,可能就像帕斯卡的那句話一樣:「我們服從多數人的意見也許不是因為他們更合理而是因為更強而有力。」人是社群性的動物,沒有人不渴望被承認。
  • 經典永遠是經典,月亮與六便士,你會選擇什麼?
    「滿地都是六便士,他卻抬頭看見了月亮。「有時候這句話成為很多人追逐夢想尋找希望的名言。這句話就是出自於毛姆的《月亮與六便士》。這本書相信很多人都已經讀過,就算沒有讀過這部作品,我們也肯定聽到過這本書的名字。
  • 影響千萬人的小說《月亮與六便士》到底講了什麼?
    上一篇文章中,懵董菌剛剛解讀了毛姆的《刀鋒》,刀鋒之外,《月亮與六便士》是一部影響了千千萬萬各個年齡段讀者的作品。《月亮與六便士》採用了毛姆慣用的第一人稱視角,通過作者自己的觀察和別人的講述,描繪了「一個奇葩朋友」的故事:斯特克裡蘭德是個40多歲的證券經紀人,某一天他突然拋棄妻兒,離家出走去巴黎學畫畫,幾年裡,因為畫的畫賣不出去,他不得不忍受貧窮和飢餓,甚至差點病死;有好心的朋友救助他,他卻搶了朋友的妻子;最後,他定居在一個太平洋小島上,過著離群索居的生活,並完成了一幅又一幅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