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模擬作文|長興中學繆伊寧:透過六便士看月亮

2020-12-23 錢江晚報

透過六便士看月亮

長興中學高一一班繆伊寧

指導老師:梁磊

林語堂曾說:「有勇氣做真正的自己,單獨屹立,不要想成為別人。」在成長的過程中,每個人都有過特立獨行的夢想,都渴望過成為一個獨一無二的人,可是在外界環境的影響下,我們似乎漸漸改變了自己,大多數人有意無意地變成了社會期待我們變成的人。

到底是什麼改變了我們,可能就像帕斯卡的那句話一樣:「我們服從多數人的意見也許不是因為他們更合理而是因為更強而有力。」人是社群性的動物,沒有人不渴望被承認。所以,當個人與家庭社會產生激烈的衝突時,當所有人都覺得你不合適,覺得你沒有希望成功時,你是會堅持到底還是放棄?這是一個沒有最優解的問題,因為不走出那一步,我們永遠也不知道我們的選擇和別人的觀點誰對誰錯。

個人與家庭社會的衝突,有時候也許是理想與現實的衝突。在《月亮與六便士》中,那個放棄一切追逐夢想的證券經紀人,他獲得了許多也失去了許多,但於他而言,這個選擇,是無愧於心的。這個看似極端的故事,折射出來的是理想與現實的衝突,是如何選擇。但大多數的人做不到如斯特裡克蘭一樣放棄一切,我們能做到的,往往是兩權相害取其輕,尋找一個平衡點。恰如分科的選擇,許多人選擇的並不是最喜歡的,而是最合適的,真正能夠做到堅定的選擇自己所嚮往的,少之又少。可是,這樣的選擇真的不好嗎?

成長,也許就是構建理想並實現的過程。小時候,我們的夢想也許天馬行空,因為那只是一個夢,並不需要考慮現實的因素。可隨著年歲的增長,我們開始規劃自己的人生,開始有短期和長期的目標。也許我們的目標很現實,但那卻恰恰意味著我們有自己的理想了。

有夢想誰都了不起,但要知道,做自己從來就不意味著不聽取別人的意見,也從來不意味著只選擇自己所夢想的。大家都渴望追尋月亮,可是月光是到處可見的,即使是最深的黑暗也會有微弱的月光,即使在滿是六便士的路上月光也會傾瀉而下。當我們的稜角被社會磨平時,也許我們並不會泯然眾人,反而會發出溫潤而不刺眼的光

若將人生比作一場漫長而刺激的賽車比賽,自己比作賽車手,那麼我們不該忘記,身旁還坐著領航員。領航員告訴我們前方的路況,告訴我們如何行駛,可是方向盤,始終握在我們的手上。

2020浙江高考作文: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坐標,也有對未來的美好期望。家庭可能對我們有不同的預期,社會也可能會賦予我們別樣的角色。在不斷變化的現實生活中,個人與家庭、社會之間的落差或錯位難免會產生。對此,你有怎樣的體驗與思考?寫一篇文章,談談自己的看法。

【注意】①角度自選,立意自定,題目自擬。②明確文體,不得寫成詩歌。③不得少於800字。④不得抄襲、套作。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月亮與六便士》用象徵主義理論,解讀了月亮與六便士的意義
    在滿是六便士的街上,他抬頭看到了月亮,此後便再也看不到六便士了。《月亮與六便士》是英國作家毛姆以畫家高更的原型為素材寫就的。月亮代表的是理想,六便士代表的是現實。每個人的一生都會在月亮與六便士之間搖擺,但所有人都應該為自己活一次。
  • 月亮和六便士:那些關於數碼消費上的買買買!
    來源:新浪眾測作者:落梨如雪前言還依稀記得十年前的夏天,高考語文出來一道《仰望星空與腳踏實地》的命題作文,自此人們對星空和大地的思考就多了起來,一個代表理想,一個代表現實;一個代表先鋒,一個代表保守;一個代表月亮,一個代表六便士。
  • 《月亮與六便士》:抬頭看月亮,低頭撿便士
    英國作家毛姆的經典名著《月亮與六便士》講了一個追求理想生活、挑戰傳統的生活觀和價值觀的故事,深遠地影響了在生活中奔波的我們。小說以著名大畫家高更為原型,講述了主人公斯特裡克蘭在四十歲時,突然拋妻棄子到巴黎學畫畫。在追尋自己理想的過程中,他窮困潦倒,吃盡苦頭。
  • 《月亮與六便士》:能否將月亮深藏,借著月光擁有一地的六便士?
    「滿地都是六便士,他卻抬頭看見了月亮。」— —毛姆《月亮與六便士》被譽為文藝青年的夢想之書,是毛姆最著名的小說之一,作者以法國印象派畫家保羅·高更為原型,由「我」以一個旁觀者的角度冷靜描述,一步一步講述特裡斯克蘭的一生,主要由特裡斯克蘭在倫敦、巴黎、大溪地的生活,閱讀過程覺得特裡斯克蘭可恨可惡又可憐。
  • 《月亮和六便士》:面對人生選擇題,你選金錢還是夢想?
    世間遍地都是六便士,他卻抬頭看到了月亮!說起英國作家,有一位不得不提,那就是威廉·薩默塞特·毛姆。他是一個特立獨行但精神穩定的瘋子,一生歷經無數坎坷。威廉·薩默塞特·毛姆可就是這樣一個喪到極致的人卻寫過一部讀了使人熱血沸騰的小說,那就是1919年出版的《月亮和六便士》。這部已經歷經百年的小說,至今仍影響著無數心懷夢想的年輕人,鼓勵他們去大膽逐夢。
  • 《月亮與六便士》:我是毛姆,但毛姆不是我,在月亮與便士間抉擇
    文丨大腳滿地都是六便士,他卻抬頭看見了月亮     ——《月亮與六便士》《月亮與六便士》是英國小說家威廉·薩默賽特·毛姆在1919年創作的長篇小說,這部小說以法國印象派畫家保羅·高更為創作原型,描述了一個平凡的倫敦證券經紀人查爾斯·斯特裡克蘭,為了追尋精神世界的安寧
  • 《月亮與六便士》給我們的啟示
    「滿地都是六便士,他卻抬頭看見了月亮。」一、《月亮與六便士》梗概銀行家查爾斯,人到中年,事業有成,為了追求內心隱秘的繪畫夢想,突然拋妻別子,棄家出走。他深知:人的每一種身份都是一種自我綁架,唯有失去是通向自由之途。
  • 《月亮與六便士》名言警句解讀(1~23句)
    導讀:《月亮與六便士》,豆瓣9.0分,8W評論《月亮與六便士》,20世紀文學經典。《月亮與六便士》,21世紀榮登作家暢銷書桂冠。追逐夢想就是追逐自己的厄運,在滿地都是六便士的街上,他抬起頭看到了月光。【解讀】 「六便士」,相當於人民幣六角錢,代表物質。「月光」,代表理想。六便士,在地上;而月光,在天上。大多數人窮其一生,為了生活生存,只低頭追逐地上的「六便士」,而很少抬頭望望天上的「月亮」。
  • 《月亮與六便士》理想與現實的抉擇
    《月亮與六便士》是英國作家毛姆所著,查爾斯·斯特裡克蘭德追逐理想好似在為自己贏得一場厄運,在滿地都是六便士的街上,他看到了月亮。「仰望月亮時,莫忘腳下的六便士」文章以第一人稱『我』來寫,由「我」的角度慢慢推進文章的進程。
  • 《月亮與六便士》:關於故事矛盾性和現如今格格不入的闡述
    儘管這個故事從另一方面去看,有極其崇高的理想和個人在一生中尋找自我價值的意義,但故事其真實性,不得不讓人把注意力從思想高度轉移到現實世界中來。外名為《the moon and sixpence》,中文翻譯為《月亮與六便士》,單是譯名就勝外文一籌,讓人在漢字的魅力下,給予這本書最大的期望。
  • 高考模擬作文|諸暨市草塔中學程薇而:在錯位中思考
    在錯位中思考浙江省諸暨市草塔中學高二7班 程薇而指導老師:邊建松白落梅說:「在人生的渡口我駛入山海,一心所向世界盡頭,或是遊走於一小巷,聽雨聲淅瀝,望湖與山色,攜一人而白首,或是行走於大江南北,以四海為家,看人情世故,擇一夢而追趕。就像行走在深夜裡,滿地都是六便士,此時人聲鼎沸,嘈雜交織,有人為家庭謀生而低頭撿起便士,有人為社會地位而拾起虛榮浮世,而我心如靜湖,只因將個人期望看得通透,在我心裡,有一片你未曾見過的廣闊星空,有一輪始終照亮我前行的明月。
  • 《月亮與六便士》:人到中年,卻還能有勇氣拋家棄業,追尋月亮
    《月亮與六便士》這本書在豆瓣上的評分很高,有8.8分。這本書很有吸引力,讓人一旦開始看,就會停不下來。這本小說的作者是毛姆,一位非常有才華的作家。這本書的創作來源是來自法國後印象派畫家高更的作品。一個簡單卻離奇的故事,一個超乎常人理解的人物,探討了生活與藝術之間的關係,從而延伸出一個普遍的人生問題:月亮還是六便士?月亮,顧名思義,代表藝術、理想、精神和真理;六便士代表生命、金錢、物質和世俗生活。
  • 從女生的角度來讀《月亮與六便士》
    《月亮與六便士》是英國小說家、戲劇家威廉.薩默賽特.毛姆創作的長篇小說,成書於1919年。至今100年過去了,這本書不但沒有沉默,反而被翻譯成62種語言,風靡於英國、法國、中國、義大利、美國、加拿大等100個國家,全球銷量超過6000萬冊。
  • 夜讀|《月亮與六便士》:滿地都是六便士,他卻抬頭看見了月亮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作文導寫,ID:gh_b47952ece65e】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書籍簡介《月亮和六便士》是英國小說家威廉·薩默賽特·毛姆的創作的長篇小說,成書於1919年。
  • 《月亮與六便士》:庸俗尋找六便士VS瘋狂追求藝術夢,前者輸了?
    而毛姆的這本《月亮與六便士》,暢銷百年,經久不衰,就在於這本書,成了砍向每個讀者冰封之心的斧頭。它逼著我們去思考:你應該被夢想照亮,還是被金錢照亮?書的腰封上說:「人世漫長得轉瞬即逝,有人見塵埃,有人見星辰」。而查爾斯就是那個終其一生都在追求星辰的人。
  • 《月亮與六便士》,一本值得你用心去閱讀的好書,強烈推薦
    毛姆被稱為「英國莫泊桑」,他的代表作有戲劇《圈子》,長篇小說《人生的枷鎖》、《月亮和六便士》等。《月亮和六便士》是毛姆的最有名的著作,以法國印象畫家高更為原型。小說問世後,情節入勝、文字深刻在文壇轟動一時,人們爭相傳看。即使毛姆去世多年,這本書在中國仍然不斷地被翻譯再版。
  • 《月亮與六便士》:奔向月亮的人,要準備好孤注一擲
    「在滿是六便士的地上,你抬頭看見了月光。」提到英國作家毛姆,我們最先想到的是這部在文壇轟動一時的《月亮與六便士》。這部著作是根據法國畫家保羅·高更的一生為原本而創作的一篇小說。書名中的六便士是代表著我們賴以生存,養家餬口的支撐,而月亮是身處滿地雞毛中的自己理想中的那道光。思特裡克蘭德身為證券經紀人的時候,一家人衣食無憂,妻慈子孝,和睦融融,過著人人羨慕的生活。
  • 月亮與六便士:生活不能脫離六便士,斯特裡克蘭也從未脫離世俗
    《月亮與六便士》這本書很多人理解的月亮是我們為了生活捨棄的理想,而六便士則是我們無法擺脫的世俗,這種世俗包括感情、家庭、孩子、責任、麵包等一切羈絆。斯特裡克蘭曾為了追求理想,放棄了世俗,拋棄了妻子孩子和對家庭的責任,也放棄了曾經優越的生活,寧願過著窮困潦倒的生活去尋求內心的月亮,他對藝術的這種狂熱和追求也讓人敬佩。
  • 經典永遠是經典,月亮與六便士,你會選擇什麼?
    「滿地都是六便士,他卻抬頭看見了月亮。「有時候這句話成為很多人追逐夢想尋找希望的名言。這句話就是出自於毛姆的《月亮與六便士》。這本書相信很多人都已經讀過,就算沒有讀過這部作品,我們也肯定聽到過這本書的名字。
  • 有人安於尋常,有人投身理想:析《月亮與六便士》給人的現實思考
    而談起這一話題,就不得不提英國作家毛姆的小說《月亮與六便士》,這本小說試圖通過主人公查爾斯·斯特裡克蘭的人生經歷來探究人存在價值與意義的終極命題。月亮與六便士之間的對立恰巧是安於日常與投身理想之間的矛盾:低頭撿拾六便士便看不見天上皎潔的月亮,抬頭望月便錯過了地上能夠解決溫飽問題的六便士。其實安於日常與投身理想只是不同人對於生活的不同追求,不能簡單地以孰好孰壞來定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