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鐘燒錢超3萬,《章北海傳》豆瓣評分9.7,《我的三體》為啥那麼火

2020-12-26 騰訊網

以《我的三體》為範本,三體宇宙建立了一套從由易到難,從簡到繁的開發規劃。三體的IP正在步入更具系統性、立體性與持續性的開發節奏中。

作者 | 任彤瑤

編輯 | 張一童

2016年7月,《我的三體》製作團隊的編劇Dr.Baa來到了上海ChinaJoy的會場,此行他有一個目的:拜訪當時的《三體》版權方,遊族影業。

此時《我的三體》製作已經邁入第三年。這部由粉絲創作、基於劉慈欣科幻小說《三體》改編的像素風格同人動畫,從導演神遊八方的單打獨鬥起步,逐漸聚集起一個「用愛發電」的製作團隊。單集動畫長度也已經從剛開始的9分鐘,延長到了平均20分鐘——一個相當於專業國產動畫劇集的時長。

製作難度不斷上升,資金緊缺,人手不足,但作為一部沒有官方版權的同人作品,《我三》製作組無法對作品進行商業開發,也難以獲得投資,神遊與夥伴們都感受到了沉重的壓力。

「當時真的是要活不下來那種感覺。」神遊告訴《三聲》。曾經製作組向劉慈欣致信求助,大劉建議他們和版權方遊族談談。

借ChinaJoy的機會與遊族影業有了初步接觸,數小時後,Dr.Baa就接到了電話:遊族影業董事長林奇希望和他們面談。一同會面的還有時任執行董事的崔榮,後來三體宇宙內容開發的總負責人。

藍色空間號星艦

2014年拿下《三體》的全線改編版權,遊族影業隨後公布了系列電影的拍攝計劃。但面對一部開發難度極大的科幻小說,《三體》電影在此後兩年一再延後,並最終擱淺。電影之外,遊族也想知道,是否有其他更好的路徑和方式可以實現對《三體》的整體開發。

這是被《我三》製作組的激情和熱愛感動之外,遊族對這樣一部同人動畫感興趣的另一重要原因。見面不久後,神遊和《我三》核心製作團隊正式加入了遊族影業,在遊族的支持下繼續《我三》的製作。

林奇帶領團隊經過幾年探索後,決定於2018年成立三體宇宙公司,專門負責《三體》的IP開發,《我三》團隊也被歸至三體宇宙旗下。時任遊族網絡執行董事的許垚出任三體宇宙CEO,與創始團隊一起開始著手搭建三體宇宙的內容團隊,確定了一套從由易到難,從簡到繁的開發規劃,並建立起一套內容合作方式。

剛剛完結的《我的三體》第三季《章北海傳》,就是這個體系下的成果之一。在B站,《章北海傳》的總播放量超過2952.6萬,評分9.9,在豆瓣的評分也達到了9.7。除了技術上的提升,《章北海傳》中多段原創劇情的出現同樣受到了好評。

「我們對三體世界觀和核心氣質的梳理在《我三》中得到了一些展示和表達,這是對之前工作的一種正向驗證,也讓我們看到了前進的方向。」許垚告訴《三聲》。

01 | 技術爆炸

進入遊族後,神遊最大的感受是「穩定下來了」。

硬體得到了升級,製作流程也變得更專業。再也不是以前那樣做一集算一集,而是在更為規範的流程下,以季為單位整體規劃大綱。「就是有東西推著你走了。」

被納入三體宇宙後,公司保持了《我三》團隊建制的完整性與我三的原有特質,提供的是綜合支持。「就像很多觀眾說的,帶來的是技術上的爆炸,幫助他們將製作質量提高。」許垚告訴《三聲》。

到了第三季,《我的三體》的製作經費提高到了3-4萬元一分鐘,在專業的動畫團隊與技術支持下,製作團隊有條件在前作基礎上做更多改善。

細心的觀眾不難發現,第三季開頭數集,如紅岸基地與雷達峰,還是以大家熟悉的像素方塊搭建。到後期劇情發生地跨入太空,場景建模已經與其他3D動畫相差無疑,甚至更為精細。

紅岸基地

神遊告訴《三聲》,當劇情發展到進入太空,為了體現空間站與星艦的細節,製作組在角色設計上保留了像素風格的神韻,場景方面則逐步脫離像素質感。

製作組還重做了水滴摧毀人類艦隊的「末日之戰」。這無疑是整個《章北海傳》中技術難度最大、最重頭的一場戲:來自三體文明的武器「水滴」在太空中做急速的銳角轉彎與停頓,輕盈地擊穿一切阻礙,在壯觀的爆炸火光中將龐大的人類艦隊全數消滅。

水滴劇照

第二季開始三體宇宙已經介入了製作,《羅輯傳》中同樣呈現了「末日之戰」,但局限於製作經費與經驗,神遊與團隊對這個1.0版本的效果並不滿意。第三季的經費與技術在原來基礎上有了更顯著的提升,《我三》製作組在動畫的前期策劃階段,就開始了「末日之戰」2.0版本的製作籌備。

這場十分鐘的戲,《我三》團隊用了一整年的時間打磨。「網絡科幻劇集裡出現這樣一個比較大的,長達好幾分鐘的艦隊毀滅戰鬥,在國產動畫中基本上沒什麼人做過。」 神遊告訴《三聲》。

光是爆炸鏡頭就有三十多個,這些鏡頭都要預先統計,以提前從總預算中撥出一部分專門製作特效。而隨著整季建模水平的不斷提升,到真正開始正式製作末日之戰時,工作量變得非常龐大。製作組用上了所有的內部倉室,而且重做了多個破碎的艦體模型。

神遊對末日之戰最後的呈現效果是滿意的。「其他更多真的超出我們的能力範圍,可能要等更大的製作來完成,我們盡力了。」

02 | 有問題就問「三學家」

《章北海傳》主要講述的是三體三部曲中第二部《黑暗森林》的故事,時間線與第二季《羅輯傳》有很多重合。

神遊告訴《三聲》,之所以兩季都採取人物傳記的敘事方式,一方面是編劇與製作能力所限,難以展開多線敘事;另一方面是經過團隊討論,認為原著中這兩位角色的故事線區分比較明顯,可以單獨拎出製作。

剛開始寫作第三季大綱時,神遊和團隊延續了第二季做《羅輯傳》的思路。但他們很快發現,相比於第二季有明顯心態轉變的主角羅輯,章北海身上難以體現一種階梯性的成長,劇情缺乏吸引力。

被《三體》愛好者稱作「第五面壁者」的章北海在原著中沉默寡言,信念堅定,自始至終抱著清晰的覺悟推進人類逃亡計劃。「通常影視作品中主角都會有一個成長的過程,如果一個人從頭到尾都很牛,比較不符合劇本創作的邏輯。」神遊解釋到。

在《三體》原著中,對具體人物的個性、特徵的塑造著墨並不多,具體到章北海這一人物,《我三》的編劇變得更具挑戰性。製作組對已經做好的第一集進行了刪減,並把後續劇情的大綱全盤推翻重來。

《我的三體之章北海傳》劇照

如何在不違背原著的基礎上充實劇情與人物形象,成為了第三季劇本創作的一大難題。

「做第二季時,我們基本按照原著來,沒怎麼加。」提起第三季的劇情改編,神遊用「很虛」來形容心情,「第一次做這種東西,也不確定觀眾的反饋如何,我們就一點點慢慢來,也不敢有太多變動。」

「有問題就問三學家。」神遊笑著說。

「三學家」們是三體宇宙世界觀團隊的成員,他們和《我三》製作組共享同一辦公區域,交流密切。世界觀團隊的成員深度參與了第三季創作,為劇情的刪減與增補提供基於原著邏輯的意見參考。

早在三體宇宙建立之初,世界觀體系的搭建就被首先提上了日程。三體宇宙意識到,他們需要建立一個有持續、統一的世界觀以及視覺設定的基礎,確保不同形態和不同時期的三體故事能彼此關聯、相互印證,為後續的內容產品開發提供協同依據。

目前三體宇宙的世界觀團隊有五位核心成員,同時有一個科幻、科學和社科等領域專家組成的外部顧問團隊提供諮詢意見。他們的主要任務是對三體原著的世界觀、價值觀核心進行提煉,並系統梳理書中的核心時間線。同時,對原著框架下未來的社會、商業形態作一些推導。

在雙方合作下,原著中散落的信息得到了梳理與擴展,人物形象的留白也為《章北海傳》的修改帶來了空間。

《我的三體之章北海傳》官方海報

如被三體社區評為「十大高光場面」之一的章北海父親來信橋段,信件內容是編劇冰魂原創的,但事實上,信中的關鍵措辭,都能在原著前文,父親與章北海對視時的內心獨白中找到蹤影;星艦地球黑暗戰役的開啟與結束,都加入了「蘋果」這一標誌性意象,也能與原著中「伊甸園正在暗下來,毒蛇正在爬上人們心靈」的比喻相呼應。

刪減也是立足人物性格反覆考量的結果。不少原著粉絲對章北海與太空軍司令對話的橋段被刪感到遺憾。神遊覺得,這段長對話在原著裡更多承擔了一種解釋前因後果的旁白式功能,而視頻與小說是不一樣的載體。

「我們認為北海是一個人狠話不多的人。這個長篇幅的對話呈現在動畫裡,會和人物的形象不符,因此我把編劇寫的這部分否掉了。」神遊說,大家想看這一段肯定有道理,但他感覺不應該現在出現在這個時間點,「應該是通過其他劇情、別人的一些對話潛移默化地呈現。」

03 | 三體宇宙大開發

《我三》的成功表明,每一個三體宇宙下的產出,或許無法承載《三體》的全部內容,但可以在自己的領域內儘量推到極致。

這是一種精雕細琢的逐步拆解法,用周期、難度、投入相對小的方式或產品,為後續更大更重的開發積累經驗。

在世界觀團隊之外,三體宇宙還組建了一個內容創作團隊。這個團隊由數位高度熟悉《三體》,且有很資深的影視文創運營經驗的成員組成,他們以責編和製片的身份深度參與各形式的三體項目,為不同產品的前期文學創作提供幫助。

過去一年,三體宇宙授權並聯合出品的廣播劇、漫畫和藝術插畫集,均在內容創作團隊的幫助下順利面世。「我們不僅僅是授權與監製,也會共同創作出品。在符合世界觀和價值觀設定的前提下,滿足合作夥伴的具體產品需求。」許垚說。

《我的三體》工作環境

圍繞核心內容團隊,每個產品的合作方都為三體建立了相應的內容開發團隊。三體宇宙在開發中發揮了類似總編室的作用,以自有的核心團隊輻射不同類型的三體產品,幫助這些產出打磨得更完美。

以《三體》廣播劇為例,其製作投入是國內音頻行業罕見的。6季共80集的長篇連載,投入超過千萬,由業內頂級的配音團隊729工程負責配音。三體宇宙內容團隊與編劇團隊一起對劇本進行了多種調整,參考美劇的結構形式對原著信息進行取捨,並增加了多層次的音效,力求最大程度優化收聽體驗。

喜馬拉雅副總裁張永昶此前接受《三聲》採訪時表示,這是「耳朵裡的科幻大片」,所有可能性都會被用戶從聲音中提煉,幫助在想像中構建一個更為宏偉的宇宙。《三體》廣播劇成為去年喜馬拉雅「123狂歡節」最大的黑馬爆品,直至目前積累了1800多萬的收聽。

在構建內容體系的同時,三體宇宙在非常早期的階段就組建了團隊,開始搭建商務及衍生品開發體系。目前三體宇宙的商業衍生開發主要有三種模式:一是品牌合作授權;二是和文創開發商合作推出產品;三是根據不同的項目,單獨開發文創周邊。

《章北海傳》在劇本初創階段就得到衍生品團隊的全程跟進。他們會尋找劇本內容的關鍵點,據此設計產品,並在後期持續更新粉絲的需求。這種緊密合作使《我三》的衍生品有很高的上架效率:在《章北海傳》開啟連載的同時,如章北海的冰箱貼、太空軍徽章、軍牌等周邊也在三體的天貓旗艦店同步上線。

三體廣播劇海報

除了《我三》,三體插畫集、沉浸展、廣播劇等項目都有專屬的周邊。三體宇宙向《三聲》透露,19年三體宇宙積累了超過150個SKUs,市場回收價值超過5600萬。未來他們將進一步完善商業運營體系,做更多具有中長尾效應的衍生授權與IP開發。

04 | 接棒者

六年前的凌晨,神遊獨自完成了《我的三體》第一集的字幕工作,而如今,圍繞在《我三》製作組身邊的協力團隊已經有上百人,製作水平不斷攀升.。

但神遊也感覺,作為一個核心成員只有10人左右的小型製作組,他們的製作水平「基本到頭了」。「我們還是一個規模小,而且從業經驗比較少的團隊,不可能一下子從方塊像素變成電影,成本不是一個量級的,而且大家對我們的定位也不是這樣。我們還是能力有限的。」神遊告訴《三聲》。

一些在現有形式下無法完成的表達,將會交由其他團隊完成。他們將儘自己所能,完成屬於《我三》的這部分故事。

確定的接棒者已經出現。2019年,三體宇宙與B站聯合製作出品,由國內優秀的動畫製作公司藝畫開天承制,宣布將要推出一部全新的《三體》動畫,預計在2021年上映;今年年初,三體的大型沉浸展項目也在上海落地。

三體動畫番劇海報

但像神遊這樣的愛好者還將繼續帶來充沛的創作活力,特別是對於《三體》這樣一個有著無限延展空間的IP。「我們能通過UGC作品發掘到非常優秀的創作人,他們的靈感和思路都非常亮眼。」許垚告訴《三聲》。

三體宇宙與閱文集團合作的第二屆三體科幻徵文大賽也將在今年4月下旬啟動。去年的首屆徵文比賽,3個月收穫近320萬字投稿,投稿者來自中國各省市與海外地區,年齡跨度從12歲到51歲。

三體的IP開發逐漸走上系統化、立體化的道路,這也正是國內IP開發的趨勢。

2015年起,伴隨著網文影視改編的繁榮,IP概念開始在中國受到市場追捧。經歷高潮和低谷,在對迪士尼等國際公司的持續學習和不同項目的自我實踐中,中國市場對於IP的理解也在不斷變化。要維持一個IP的生命力需要長期運營,不僅需要穩定的價值內核與連貫自洽的故事,還需要具備多層次的表現形式與跨媒介商業化的能力。

除了不同內容品類的製作,針對系列故事的開發,許垚表示,對《三體》的開發會先打開主線,再對周邊的一些留白作延展。

「《三體》的原作者劉慈欣在整個過程中都有保持參與。感謝大劉,原著光時間跨度就是上千萬年,所以即使是主線開發,我們需要做的事情也足夠多。」

相關焦點

  • 《章北海傳》口碑斬獲9.9的背後,不只因為「三體」這個大IP
    基於IP《三體》開發而成的動畫作品《我的三體之章北海傳》自上線以來,熱度持續高漲,截至3月16日播放量已超千萬,同時在豆瓣與B站兩個平臺上均獲得超9分的評分。《我的三體之章北海傳》之所以能夠將關注度與口碑雙雙攬入懷中,不僅是因為背靠著「三體」這一大IP,該作品在原著內容上進行的改編創新,以及利用「方塊人」風格來創作動畫的形式也成為打開市場的鑰匙。
  • 已播國漫評分榜:《鬥羅大陸》7.5,6部評分上9.0,最高評分為9.6
    又是不務正業的一天,今天小屋荷要帶大家來看看已播國漫豆瓣評分排行榜。 因此,有一部分評分也高的動漫,並不會出現在上面。 排在第一,評分最高的國漫為《我的三體之章北海傳》
  • 玩家用《我的世界》製作《三體》電影!豆瓣評分高達9.6!
    《三體》這個由國人寫出的史詩級科幻小說,一直都被讀者期盼著能影視化,但是原定於2016年上映,由張番番指導的三體電影早已淡出我們的視線,它也似乎被我們遺忘了。《三體》影視化就那麼難嗎?其實從特效、理論等方面來說它是有點難,但是今天小編要說的是,這個《三體》曾在以另一種方式影視化,那就是用遊戲製作!用什麼遊戲製作呢?那就是《我的世界》(以下簡稱Mc),這個像素遊戲也能拍電影?是的它可以,而且拍出來了《三體》,還把它拍到了第三部:《我的三體之章北海傳》,目前這個視頻在豆瓣擁有9.6的評分!在B站,更是超過5萬人評論,有9.9的高質量評分。
  • 2020年國漫豆瓣評分排行榜前十
    目前豆瓣評分排行榜前十的動漫:我的三體之章北海傳 (2020) 豆瓣評分9.6我的三體之章北海傳的劇情簡介 · · · · · ·故事發生在從近未來到兩百年後的歷史跨度上,地球文明被三體用一種叫做智子的超級科技鎖死,
  • 從B站UP主到《我的三體》導演:一位粉絲製作人和他的三體往事
    《我的三體》改編自著名科幻作家劉慈欣的小說《三體》,由B站UP主神遊八方自2014年開始創作,16年加入三體宇宙,從同人轉向官方,第三部《我的三體之章北海傳》(以下簡稱「《章北海傳》」)在豆瓣評分高達9.7,B站也收穫了9.9分的高分,是B站國創區評分最高、也是評分人數最多的一部動畫,達成了「百萬追番」成就。
  • 光線要拍新《三體》?「三體宇宙」遠不止於此
    再加上年初刷爆朋友圈的9.7分動畫《我的三體之章北海傳》、去年發布PV的《三體》動畫、播放量超千萬的《三體》廣播劇與漫畫、插畫集、實體展等形式,在大銀幕內外,一個更加宏大立體的「三體宇宙」正在悄然崛起2.動畫今年年初,《我的三體之章北海傳》在B站正式上線,便持續刷屏,總播放量達到3134.5萬次,更憑藉B站9.9分、豆瓣9.7分的過硬口碑成功出圈,被媒體廣泛報導,直言:「《三體》終於被拍出來了!」
  • 2020年的前7個月,有12部豆瓣超過8分的國產動漫播出了
    以豆瓣評分排列:TOP12:《如果歷史是一群喵第四季》,戲說歷史動畫,豆瓣評分8.1。網友「小魯胖子呀」評價:這一集也太短了平均不到15分鐘,但是依舊耽誤不了它好看呀,這大半夜的追動漫真是看得我熱血沸騰,強烈推薦。TOP10:《星辰變第二季》,古裝仙俠動畫,豆瓣評分8.1。
  • 從B站UP主到《我的三體》動畫導演:神遊八方的「前進四」人生
    等了兩年,《我的三體之章北海傳》終於喊出了這句令三體迷期待已久的臺詞。 從六年前通過遊戲《我的世界》還原《三體》小說的人物場景,到後來的專業動畫製作,《我的三體》系列動畫已經製作了三季,不僅視效升級速度堪稱「技術爆炸」,內容也由完全忠實原著走向原創改編。
  • 《三體》章北海:自然選擇,前進四!
    《三體》第二部以兩個人物為主線——羅輯和章北海。前者通過參悟宇宙社會學的基本公理,最終領悟了黑暗森林法則,延續了地球文明;後者依靠深不見底的思想為人類與三體世界的末日之戰做準備,最終為人類文明在宇宙中保留了火種。
  • 光線「彩條屋」創始人接盤《三體》電影:「科幻第一IP」何時能上大...
    無論是看起來頗為短暫的製作周期,「新人」出品方,還是主創班底,都讓三體粉絲們捏一把汗:主演陣容以電視劇演員為主,導演張番番此前的幾部影片《信箱》《密室之不可告人》等豆瓣評分均未過及格線。
  • B站歷史上最火的國漫是哪部?《霧山五行》還差那麼一點!
    在B站國漫的歷史上,9.9分的國漫作品僅是五部,《羅小黑戰記》、《虹貓藍兔七俠傳》,以及《我的三體之邏輯傳》和《我的三體之章北海傳》,還有就是今年的《霧山五行》。《我的三體》屬於小眾系列作品,除了評分以外播放量和追番量都不太高,《虹貓藍兔》就更不用說了,高評分多因為90後的情懷。
  • 十年之後,我親眼看見了三體危機
    他就是《我的三體》第三部的主角,那個帶領人類逃向宇宙深處的亞洲太空軍政委,章北海。編輯 | 金夢恬記者 | 鄒思遠文 | 鄒思遠 重構《三體》:羅輯與「黑暗森林」、章北海與「前進四」大多數人都是從B站首頁推薦點進《我的三體》的。
  • 2020年上半年豆瓣評分最高的10部國產劇,2部評分超9分
    這裡為大家盤點2020年上半年豆瓣評分最高的10部國產劇,入選的標準是單集時長超過25分鐘,評分人數1萬+,豆瓣評分截取於發稿時,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劇荒了。第9名,怪你過分美麗 豆瓣評分8.1分作為高以翔的遺作,他的最後一部作品能夠是《怪你過分美麗》大概也是為他的演員生涯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 十月文化宣布承制《三體》,電影真的要來了嗎?
    真人電影遙遙無期,《三體》的其他改編項目卻遍地開花。同人動畫《我的三體》目前已經更新了三季。 由神遊八方主導的同人動畫《我的三體》三季評分平均9.8分。作為非官方的項目取得的成績非常耀眼。無論是劇本還是配音,我三都相當之優秀。第三季《我的三體之章北海傳》更是將作品推上了一個全新的高度。另外,當下最期待的正是B站出資由藝畫天開創作的官方項目《三體》動畫化。藝畫天開的前作《靈籠》足以證明其動畫製作實力。《三體》正式PV也於去年11月上線,網上對於藝畫天開還是非常看好的。
  • 網飛將製作《三體》英文系列劇集 劉慈欣擔任製作顧問
    9月1日,中國著名作家劉慈欣的科幻作品《三體》三部曲的版權方三體宇宙和遊族集團與全球最大付費流媒體平臺網飛共同宣布,已達成協議將聯合開發製作《三體》英文系列劇集,原著作者劉慈欣與英文譯者劉宇昆(《三體Ⅰ》和《三體Ⅲ—死神永生》)將共同擔任該系列劇集的製作顧問。
  • 網飛將製作《三體》英文系列劇集,劉慈欣擔任製作顧問
    9月1日,中國著名作家劉慈欣的科幻作品《三體》三部曲的版權方三體宇宙和遊族集團與全球最大付費流媒體平臺網飛共同宣布,已達成協議將聯合開發製作《三體》英文系列劇集,原著作者劉慈欣與英文譯者劉宇昆(《三體Ⅰ》和《三體Ⅲ—死神永生》)將共同擔任該系列劇集的製作顧問。
  • 最好看的6部科幻片,其中一部還沒上映,豆瓣評分將超9.7
    1.環太平洋:雷霆再起:比想像中好太多了,彌補了第一部故事編排上面的問題,並且創作了更鮮明的人物和更複雜的故事,雖然失去了第一部的氣勢,但是依然娛樂性很高,東京大戰依然是值回票價。景甜宇宙第三部,也是最好看的一部。戰鬥燃爆,特效一流,場面宏大,劇情熱血。說像奧特曼的朋友,你確定你真的看過奧特曼嗎?2.復仇者聯盟:從頭燃到尾!各種給力!唐尼大眼睛各種吐槽!
  • 繼《我們與惡的距離》,又一黑馬臺劇爆火,豆瓣評分已超9分!
    繼《我們與惡的距離》,又一黑馬臺劇爆火,豆瓣評分已超9分!2019年的臺劇,可以說是驚喜連連!和HBO合作的《我們與惡的距離》,交出了豆瓣評分9.5的答卷;和Netflix合作的《罪夢者》,打造出了口碑平平,但話題度頗高的臺劇,而就在去年年底,繼《我們與惡的距離》後,和FOX合作的又一黑馬臺劇來襲,豆瓣評分已超9分,劇情全程高能反轉!
  • 豆瓣評分最高的,五部國產動漫,沒想到排名第一的竟然是它!
    現如今的國漫已然在悄悄的崛起之中,很多的優秀作品,隨之而出,那麼今天咱們就一起來看下在豆瓣的評分中的熱度最高前五個動漫到底花落誰家!排名第五位的是,精靈世紀,那麼他的豆瓣評分為:9.3分,這部國產動漫是由2006年初時上映的,當初播出的時候,在全國掀起了一陣機器熱潮,可謂是家喻戶曉,小朋友們的最愛,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這部動漫漸漸的消失在了人們的視野,可以說現在的很多00後都沒有看過,甚至不知道這部動漫,呵呵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