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易經:歸隱既是無奈,也是美德;更是一種自然而然的事

2020-12-16 老劉頭記事

大家好,很高興老劉今天又和大家見面了,感謝大家在百忙之中點開這篇文章,希望你們每天都可以開開心心的!這是一個沉重的話題。歸隱,和歸去、隱沒、消失,等等,有牽連。但按照《易經》的思想,這又是無法避免的。有來必有去,有得必有失,有明必有暗,有生必有死……歸隱,同時是一個自然的話題。雁來了,雁又去了,這是歸;花開了,花又落了,這是歸;人來了,人又走了,也是歸。剪不斷的煙雨濛濛,數不清的花蕾粉紅;綠樹掩隱林中小徑,雀鳥快活是林中的精靈。但當青果代替花蕾的時候,春天已經悄然離去…

春天不知帳然,悵然的是留戀春天的人。當累累的葡萄呈現瑩瑩的淡紫,當串串的荔枝映紅了晚霞,夏天已經完成使命,在人們品嘗甜美的時候消失……夏天沒有遺憾,遺憾的是朦望蕭瑟的人。當光滑的額頭不再光滑,修起了歲月的溝壑;當濃密的黑髮不再濃密,還未聰明但已經絕頂;青春就已經歸隱了……這,就是人生。

《易經》說的「歸」,則有婚嫁的意思。嫁,也是歸也是一種人生的歸宿。天地不交合,就不會有萬物;男女不婚嫁,就不能傳宗接代。嫁,是天經地義。在古代,女人的婚嫁被看成是最大的「歸去」,所以有許多的講究。比如,女人的主動,就違反了夫唱要隨的原則,被認為不正,以致兇險。不像現在的女人,在山坡上高鹼:愛你愛到天荒地老,要啃就啃你一口。春秋時代,還流行正夫人的妹妹從姐姐嫁去為妾的風俗。雖說衰的身份低下,不像正夫人,但只要堅守本分,也不會有災難。

想嫁的人,往往嫁不出去;不急於嫁人的,往往就有許多人登門說親。用這個事例想說明的是,歸,不是歸隱的路。表面的華麗,並非內在的圓滿。身份高貴,品行高尚,而衣著樸素,則有圓月的光輝。如果是女人,如果想嫁人,品德永遠比打扮重要。這是古人說「歸」的要義。前進到了盡頭,就要返回了。山登上了頂巔,就要下來了。

人到了老年,就要離開工作退休了。有才華的人出現,你就要主動讓位了。這都是歸隱!歸隱既是無奈,也是美德;更是一種自然而然的事。有過一個著名的公報,說:儘管我們國家的制度不同,但我們的目的地是相同的。我們都是要把我們的國家與人民帶到一個富裕與文明的未來。這叫殊途問歸。當你要歸隱的時候,你要擊高歌。歌唱自然而然,歌唱韻味悠長。既然,一切事物和人,都回到應該回到的地方——歸隱。那我們何不目光放遠,事先籌謀?

《周易》中的智慧高深,但想要讀懂卻並不容易,老劉身邊的朋友經常會跟我抱怨,說《易經》全篇都是古文,艱深晦澀,感覺像是在看天書一樣。

每次遇到這種問題,我總是向他們推薦這個全注全譯版本的《圖解易經》

我老爹已經看了不下10遍了,經常對我念叨說這本彩圖的周易讓他受益匪淺。

很多人看過之後也向我反映都是完全沒了因為文言文導致的閱讀困難的問題。

讀它,不是乾巴巴的註解、說教,而是會聯繫生活。

600多幅彩圖,按圖索驥,用圖解文的方式,全面系統地為我們講授學習《周易》所需要的基礎知識。

它從五行、天幹、地支、太極和八卦的講解,再到《周易》中的象、數、理的介紹。

在尊重原著內容的基礎上,還原最真實的《易經》,並且通過結合實際的例子來告訴你如何去分析問題,《周易》64卦不再是冰冷冷的符號,而是變成讓我們聽得懂、學得會、用得上的大智慧著實讓我受益無窮。

不必花費力氣啃文言文,也不用具備易學專業知識,僅僅閱讀它就能輕鬆入門讀懂《易經》,掌握精髓。

下面是購買連結:書不貴,一次讀懂中華文化的群經之首,讓成功多一次可能!把這本大智慧帶回家吧!

相關焦點

  • 勞動是一種美德,也是一種基因印記
    勞動,既是個名詞,也是個動詞。如果是動詞的話,其詞面意思,就是勞作和行動。人類從非洲大草原走出來,就離不開勞動,尤其是直立行走後,騰出的雙手,就是為勞動而準備的。勞動,主要是指體力活動,但同時,也指智力活動。勞動,是在人類基因中就已經寫好的密碼。
  • 與安.蘭德無關,自私也是一種美德的中國式解讀
    過世的曾仕強先生,在他生前所有的視頻教給大家在東方生存的哲學,其實看起來很多和稀泥,也是自私的表現。長久以來,自私都是貶義詞,即便今天你去查最新版的新華字典,它也不會給「自私」配上小紅花。但是安.蘭德(Ayn Rand,1905——1982)則恰恰寫了一本驚世駭俗的書籍《自私的美德》,這個俄裔美國作家、思想家及公共知識分子。
  • 張海濤:數字易經是讓更多人輕鬆解讀易經的「人的說明書」
    也基源於此,從《易經》中簡化而來的「數字易經」也遭到了不少人的誤解,今天我們請到了數字易經的傳承人,臺灣數字易經創始人張耀宗大師大弟子張海濤先生,來為我們解讀究竟什麼是數字易經? 筆者:張老師,數字易經與我們傳統的《易經》有什麼關係?
  • 《易經》提醒:宇宙有一種神秘力量,每個人都有,可以趨利避害
    在很多人看來,《易經》都是封建迷信的代名詞,這種刻板印象著實是一種悲哀。《易經》當真是科學的對立面嗎?這只不過是對易經的一種曲解,倘若你曾真正深入拜讀過《易經》,你就會理解,它並非封建迷信,而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超科學產物。
  • 【易經解讀】iPhone7型號風水及手機號碼吉兇
    9月5日20:00金沐將聯合鳳凰網星座頻道推出關於iPhone7型號風水及手機號碼吉兇解讀的全球直播,各位貴人可通過手機APP鳳凰新聞-直播頻道參與互動。為何一周是七天,為何天上北鬥星有七顆,《易經》上為何說「七日來復」,《黃帝內經》為何將女人和「七」進行關聯,為何婚姻會有「七年之癢」?……金沐將陸續為各位解答。
  • 電影《弱點》:善良不只是一種美德!
    《弱點》:善良不只是一種美德!《弱點》:這是一部由真人真事改編的電影,當我第一次觀看時,就覺得它走進了我的心裡。遇見這部電影,對於我來說是一種幸運。是的,當一個人在這世上走的久了,走的遠了,就會迷失自己,能量也會慢慢被消耗殆盡。看過這部電影之後,仿佛可以使人「滿血復活」,重新感受到生命的力量!世界的美好!而這一切的功勞要歸於電影中傳達的善良!善良已經不單單是一種美德了,它更是一種力量,一種重生!我們每一個都需要它!
  • 勤快不是一種美德
    我覺得這個話題非常有意義 幾乎點出了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勤勞到底是不是美德? 奮鬥是不是絕對的好事?勤勞是一個漢語詞彙,拼音是qín láo,指辛勤勞作,努力生產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勤勞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出自《書·金縢》:「昔公勤勞王家,惟予衝人弗及知。」
  • 《易經》裡最棒的9句話,也是名言警句,涵蓋古人的大智慧
    我年輕的時候,曾讀過很多西方的勵志書籍和心靈雞湯,但深入閱讀之後才發現,就勵志而言《易經》才是我們的心靈寶庫。孔子稱讚《易經》「潔淨精微」,雖然只有簡單的四個字,卻含義深刻,我對此的理解是和人的心理有關,讀《易經》讓人的心靈得到升華,達到一種寧靜、平和的狀態,總之,是一種內心最為強大的狀態。一句話來說,讀易經會讓人非常受益。
  • 屍兄:結局將歸隱山林的五大角色,小金剛承諾在先,他是被逼無奈
    屍兄:結局將歸隱山林的五大角色,小金剛承諾在先,他是被逼無奈。屍兄漫畫現在基本是要完結了,因此關於主角和反派的命運十分的關心,相當重視他們之後的命運。有不少角色已經戰死,很多強者被徹底地打廢,不過有很多強者在接下來的劇情中是會隱居山林的。
  • 易經告誡:不管與什麼人交談,少說自己3件事,福氣才會越來越好
    易經告誡:不管與什麼人交談,少說自己3件事,福氣才會越來越好《易經》是大道之源,群經之首,揭示了人天的奧秘,《易經》含蓋萬有,對中國的哲學,文學,政治,法律,天文,曆法等產生了重要的影響。經常喜歡在背後討論是非的人,其自身多半也是一個是非之人。每個人都有一套評判事情的標準,我們無法改變,別人喜歡說人是非他的事,我們無需如此。沒有人喜歡經常妄議是非之人,這樣只會導致朋友越來越少。二、少說抱怨、負能量的話《易經》困卦說:「有言不信,尚口乃窮也。」
  • 易經告誡:不管與什麼人交談,少說自己3件事,福報將源源不斷
    易經告誡:不管與什麼人交談,少說自己3件事,福報將源源不斷《易經》是大道之源,群經之首,揭示了人天的奧秘,《易經》含蓋萬有,對中國的哲學,文學,政治,法律,天文,曆法等產生了重要的影響。經常喜歡在背後討論是非的人,其自身多半也是一個是非之人。每個人都有一套評判事情的標準,我們無法改變,別人喜歡說人是非他的事,我們無需如此。沒有人喜歡經常妄議是非之人,這樣只會導致朋友越來越少。二、少說抱怨、負能量的話《易經》困卦說:「有言不信,尚口乃窮也。」
  • 《易經》中短短12字,卻辛辣無比,說透了多少人的無奈!
    《易經》中短短12字,卻辛辣無比,說透了多少人的無奈!《易經》被譽為我國的一部千年奇書,它「奇」就「奇」在包羅萬象,用簡單的語句就解釋了世間萬物的運行規律,《易經》注重平衡,卻又通過打破平衡來創造新的平衡,有人說《易經》是東方智慧的最大集成者,也是我國儒學、道學的根源,要想了解東方人的思維方式,只需讀懂《易經》,而一旦讀懂《易經》,利用裡面的智慧,就可以在任何時代縱橫馳騁,所以有人就說讀易經,得天下!
  • 易經忠告:與人聊天時,再親的人也少說自己這3件事,是有原因的
    在中華文明誕生的初期,《易經》作為一本揭示天地道理的著作,同樣也給我們留下了關於說話警示。許多關於言行的道理在《易經》中我們都能找到。《易經》中揭示了有三件事在與人交談中一定要少說。我們人類也是自然天地中的一部分。《易經》揭示的道理,無不讓身處自然的我們受益匪淺。古代帝王將相,文人墨客;現代企業家,科學家無不在《易經》中吸取智慧。
  • 易經:你的忍耐力越大,承載力越大,能成就的事也會越大
    我從《易經》訟卦的規律,告訴大家:一個人能忍別人不能忍,就可以成別人不能成之事。你的忍耐力越大,承載力越大,能成就的事也會越大。1、所有的爭訟,都是勢能的消耗。一個人做事進入順利和吉利的狀態,需要什麼?需要積極進取的勢能,在背後助推。
  • 易經名家徐詠畯——「人和」興邦
    2020年祖國飽受考驗,在此非常時期,國家與人民的團結一心正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堅韌,而公益行動更是代表了這一歷史淵遠民族的仁愛美德。徐詠畯先生常年往來於兩岸,以顧問及老師的身份為眾多優秀個人與企業提供諮詢、授業解惑。危難時刻徐先生尤為心繫祖國,希望能用中華的傳統思想啟發鼓勵更多同胞。
  • 易經告誡:與人交談時,關係再好也少說自己這4件事,是有道理的
    易經告誡:與人交談時,關係再好也少說自己這4件事,是有道理的第一件事:別私聊對方家人的毛病在我們身邊,我們常常看到,我們和某個人關係很好,但是對方的家人卻很反對我們在一起,或者我們會對對方的某個家人感覺反感。有時候,我們甚至看到了對方某個家人做了一些讓我們非常厭惡的事情。
  • 解讀易經的智慧二(2、乾卦六龍)
    特別是當我們跟西方人交流得多了以後,我們更是充滿了疑惑,因為歐美人對龍的觀感是不好的,多半認為龍是很邪惡的。但是我們任何地方都要把龍的形象顯示出來,甚至於把自己的子女都當做龍子龍女來看待。「君子」指的是「君」降到三維空間後的樣子,我們也可以借劉豐老師解讀說的是「君」的投射。《道德經》有句話說:「言有宗,事有君」。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這個「宗」指的是意識自由度的終極源頭,是投影源;是太極的其大無外,是N維N趨於無窮大境界;是無極境界;是天人合一境界;在佛家指的是無上正等正覺境界,在基督教指的是唯一境界,與神同在境界。
  • 中華五千年的《易經》,不僅僅是算命風水,更是人生的大智慧
    易經是我們老祖宗留下來的文學寶藏,裡面藏著的不僅僅是風水算命,還深藏著人生的大智慧。易經一共有三部分,易經最早分為:夏代的易學是《連山》,商代的易學是《歸藏》,周代的易學當然就是《周易》。目前《連山易》和《歸藏易》已經失傳,我們現在看到的易經也只有《周易》一種了,更是被稱為「群經之首」。
  • 易經中非常經典的4句話,每天多讀幾遍,好運不請自來
    易經是中華文化的偉大寶庫,裡面的知識和智慧,可以說是人類研究宇宙人生的一部寶典,其中含有大量的密碼,多少代人皓首窮經,也是略知一二。易經素來就被稱為「大道之源」,裡面擁有很多哲學辯證的思想,但是歸納起來又十分的言簡意賅。
  • 李霄鵬早已到了瓶頸期,選擇郝偉既是無奈也是明智
    李霄鵬早已到了瓶頸期,選擇郝偉既是無奈也是明智暫且不說沒有拿到過一個冠軍,你看看李霄鵬治下的魯能,明顯在精氣神上是一個下降的趨勢,球員們也是貓一陣虎一陣,哪場比賽都夠輕輕鬆鬆?哪場比賽不是提心弔膽?李霄鵬作為土帥,作為山東魯能泰山的大哥有著他自己的優勢是值得讚賞的,但是他同樣有自己的固執,有自己偏信的東西,這些東西在某些方面可能毀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