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陽沽酒客突然想寫下的這個標題,其實並不突然,因為當你經歷了很多以後,你還不能總結,那麼繼續入坑必死無疑。初心這個東西,未必就是完美的象徵。中國人內心的東西總是不會直接地表達。過世的曾仕強先生,在他生前所有的視頻教給大家在東方生存的哲學,其實看起來很多和稀泥,也是自私的表現。
長久以來,自私都是貶義詞,即便今天你去查最新版的新華字典,它也不會給「自私」配上小紅花。但是安.蘭德(Ayn Rand,1905——1982)則恰恰寫了一本驚世駭俗的書籍《自私的美德》,這個俄裔美國作家、思想家及公共知識分子。她的主要中心思想及哲學就是所謂的客觀主義理論,亦即一種「理性的自私,合理的自利」和強調自由競爭資本主義的原則。她的獨特思想和哲學在全世界都具有廣泛而深入的影響。
不過來到中國的影響就被很多「道學者」所不齒,即便是普通人也不太敢對其言之鑿鑿的肯定。所以今天我談自私也是一種美德,可能並不會被大多數人接納,儘管跟安.蘭德的內容完全無關。沽酒客認為西方思潮再怎麼影響,還是得回到中國的土壤裡來。
先說一個讓你驚掉下巴的事情,第一個肯定自私是美德的人,可能大家都不知道,就是孔老夫子,很多人認為儒家是博愛而大公無私的,為什麼會這樣呢?還記得以德報怨這句話嗎?今天我們常常用這句話來誇耀被道德綁架後不計前嫌的人,實際上,孔子的原話,很長一段時間被無情的閹割了。後面的才是精髓。
以德報怨,是我們常聽到的一句話了,人們通常理解的「以德報怨」什麼意思呢?就是說,孔老夫子教我們,別人欺負你了,你要忍,被打碎牙齒也要往肚子裡吞,別人來欺負你,你反而應該對他更好,要用你的愛心去感化他,用你的胸懷去感動他。這就讓人感覺很有點肅然了。想想看,如果我一巴掌呼過去那個被打的人還笑笑說打得好啊,你越打我我就要對你越好……遇到這種情況我也會感動到傻眼,這多好一孩子,多偉大的情操啊……
甚至暗合耶穌告訴你被打了左臉,還得主動給人打右邊的臉,事實真的如此嗎?中國的老祖宗如此賤格?拜託,可能嗎?孔子是萬世師表,又不是沙雕。
以德報怨原句:「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出自《論語·憲問》。
「以德報怨」不過是孔子的一句設問,並不是結論。原來在孔子這句「以德報怨"」的後邊還跟著另外一段話,子曰:「以德報怨,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孔子的一個弟子問他說:「老師,別人打我了,我不打他,我反而要對他好,用我的道德和教養羞死他,讓他悔悟,好不好?」孔子就說:「你以德報怨,那『何以報德』,別人以德來待你的時候,你才需要以德來回報別人,可是現在別人打了你,你就應該『以直報怨』,以正直的態度去對待人,不卑不亢,事情該咋辦咋辦,以一個正確客觀的態度去解決。可見別人打了你,你就應該「以直報怨」,「直」字的意思是有不同意見的,有人解釋成對等,雖然存在爭議但是沽酒客比較認可。
今天看到的傳統觀念,未必是當初的真相,跟西方直來直去,個人主義的那種感覺來說,東方文明一向被認為是謙遜忍讓的,同樣是被人欺負。事實上是封建統治者想要順民的結果,一路下來,到了最後舔狗的滿清也輸得一塌糊塗。就是他們自己都相信了以德報怨而忘記了對等的關係。
你看即便我們認為很自我的西方人,安.蘭德寫了這個把對「自私」吹捧的書,也被西方很多人不接受,所以他曾經在書裡自己設問:「你為什麼要用「自私」一詞來表示性格中的善良品質?這個詞彙讓那麼多人反感,他們對該詞彙的理解並不是你想表達的意思?」對那些提出這個問題的人,作者的回答是:「為了讓你們害怕這個詞彙。」
人們對「自私」一詞的一般理解不僅是錯誤的,而且還代表一種具有毀滅性的知識,與其他任何單一因素相比,這種錯誤理解是造成人類道德發展停滯不前的更重要原因。
首先我們做一個假設,你居住的環境,受到了破壞,這種破壞可能是來自於長期持續的噪音,或者是其他影響公共秩序的東西,但是這個時候,你因為想出頭,而沒有人配合只能作罷,大家看起來是自私,其實是一種弱懦和縱容,與自私無關,自私就是要在自己正當的利益被損害的時候,必須站出來去制止繼續被侵害的行為。而今天在這種行為下,往往成了自私的表現。何況一個人去出頭,別人跟著沾光,出了問題,又不幫你,你恐怕再衝動,也不願意去頂雷吧。所以就惡性循環下去。
第二是關於借錢與不借錢的話題。其實這兩種都是有自私的成分在裡面,至少不借錢的往往會被冠上自私的名號。為什麼有的人不借錢給其他的人,原因很多,但是這是人家的權力,不是義務。當然對於以前受過恩惠,現在對方有難處,而自己又完全有能力幫助的那種人,還是不肯借錢的,那不是自私,那是忘恩負義的卑鄙之徒。只是你管不了罷了。
當然借出去的錢,成了覆水難收,這也是讓借錢的人,很難受的事情,這就如同你幫助一個人未必圖回報,但是起碼你應該有個讓我繼續信任你的點吧。
還有人曾對沽酒客說,自己買了一輛車,用來上下班,下班的同事有的人搭了一次兩次便車後,就成為了習慣,而且明明他家比自己的還遠,還習慣讓自己每天先送他,而且毫無表示。自己買車也是自己的辛苦錢,沒有義務給誰當免費司機,我不欠誰的。所以從此以後,朋友就想方設法的下班跟這個同事錯開,讓他無車可乘坐。同事沒有便宜佔了,自然說他自私,背地裡嚼舌頭,但是朋友說,他現在覺得自私讓自己心情很愉快,以前倒是天天有人說謝謝,可是,不是每一句謝謝都能抵擋高額的油費和車輛磨損。
還有一些人看起來是朋友,但是每次出去他都比你會算計,總是希望你付出,沽酒客曾經遇到某個人,吹噓自己多有錢,但是出來玩從來沒有買過一次單,總是貪圖別人的便宜,對於這種人最好的辦法就是自己自私一點。
在《自私的基因》裡曾經這樣寫道:「如果一定要把達爾文主義簡單概括為『自私的某物』,那這個某物只能是基因。基因是複製的單位,而生物體是載體的單位。」這也就是說,我們理論上去推崇無私和高尚,究根結底其實也只是一群天然自私的基因的混合物,或者更直接的說,我們的身體之所以存在,只是為了讓某些有價值的基因更長久的傳承下去而已。誠如道金斯所說:「如果你也和我一樣希望為了共同的利益,建立一個人與人之間慷慨大度、相互無私合作的社會,那你就不能指望從生物的本性獲得什麼助益。」
可是很多人並不會去贊成這種說法,但是實際上他們做得比誰都徹底。我們可以不算計誰,但是不能不保護好自己,一個自己都保護不好的人,身邊人肯定也過不好日子,打腫臉充胖子的人,往往也讓家人遍體鱗傷。所以有效的自私行為,不僅僅是自我保護,更是一種應有的「美德」。
除了上帝,沒有人能站在道德的高度去綁架誰,開示誰。你大約可以在儘量不麻煩和影響別人的情況,多對自己好一點,自私一點。或者這樣我們的生活會更加釋然。
今天在沽酒客看來,中國第一個褒揚「自私」的人是就是孔子,那麼就並不奇怪和矛盾了,不懂自私焉能無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