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玩梗破圈比拼,星巴克氛圍組能贏麼?

2021-01-16 市場部網

營銷變得越來越難,到底怎樣才能實現病毒化的社交傳播呢?「玩梗」無疑是一項有效實現傳播破圈的營銷手段。通過「造梗」、「玩梗」,能夠持續捲入大眾討論,實現傳播話題的不斷發酵。

可以說,成功的「玩梗營銷」,是品牌傳播中最具性價比的方式之一,如今來看,「玩梗營銷」已經成為品牌在社會化媒體傳播中的必修課。

我們先來看看近期幾個「玩梗營銷」案例,然後時有趣再總結一下玩梗營銷的實操及注意事項。

一、星巴克「氛圍組」營銷

星巴克氛圍組營銷最初來源於一張網絡圖,有人在網上好奇,那些成天坐在星巴克拿電腦的人到底是誰?結果有人說那是「星巴克氛圍組」。

這本來只是一個傳播不錯的網絡搞笑梗,在微博上#原來星巴克還有氣氛組#話題閱讀達到1.7億、討論數2.1萬。

但沒想到的是星巴克官方開始接梗了,官微公開在網上招聘「星巴克氛圍組」,從而引起了另一波輿論狂歡,形成更大層面的破圈傳播效應。

這次星巴克的「玩梗營銷」,亮點不僅在於成功嫁接了熱點信息,實現了更大程度的傳播破圈,還在於品牌把原本的一條偏負面的公關危機信息,成功轉化為了一次品牌的「網感」傳播,獲得了更多的用戶好感。

二、老鄉雞的「土味玩梗」營銷

時有趣已經在以往文章中多次分享過老鄉雞的案例,去年老鄉雞不僅年初通過一場「200元發布會」實現了朋友圈刷屏傳播,年中還進行了「嶽雲鵬代言」接梗營銷,今年1月還推出了一次「土味年終盤點」營銷。

老鄉雞本身的營銷動作有明顯的策略鋪排,但其傳播破圈多是依靠內容本身的「魔性」。去年的「200元發布會」自然不用說,在嶽雲鵬代言傳播中,老鄉雞董事長來了一次「報菜名」,喊話德雲社。

60後董事長玩網絡梗天然可以吸引大眾流量的關注,雖然普通話不標準,但依舊充滿喜感。事實上,能這樣放下身段做營銷的董事長也不算太多了。

總而言之,擅長「玩梗」、會說段子,已經成為老鄉雞的一大社交標籤,未來也將成為值得期待的社交營銷品牌。

三、楊國福找張亮代言營銷

去年8月,有網友在明星張亮微博下吐槽「張亮麻辣燙」存在麻醬亂收費等問題,結果此「張亮」非開創麻辣燙品牌的「張亮」,因此明星張亮回復了一句「去吃楊國福啊……」

新梗由此誕生,明星張亮的回覆受到了網友們的關注,但楊國福麻辣燙更是趁熱打鐵接下網絡梗,向明星張亮發起代言人的邀約,引爆了社交話題。

在楊國福的微博發出後,網友們開始狂歡,並幫楊國福想好了各種「廣告語」,比如說「楊國福,張亮都說好吃!」、「我是張亮,麻辣燙我只吃楊國福」……當然,從結果來看,無論是張亮還是楊國福,都因這場烏龍梗而得到了大量關注。

除了以上舉得三個例子外,「玩梗營銷」在社交媒體平臺已經比較常見,這種營銷手法的最大特點就是有機率「以小博大」,通過「梗」的內容運用撬動更大規模的傳播能量;此外,「玩梗營銷」還能夠加強品牌IP和人設的打造。

例如老鄉雞董事長束從軒就通過一系列的「玩梗」塑造出了其人設IP,還有大量品牌藍V帳號的運營中,都通過一個個「埋梗」、「接梗」的內容中,強化了其品牌調性與人設。

玩梗營銷在執行過程中通常需要注意以下四個方面:

第一,理解「梗」文化;

許多傳統企業會把「網絡梗」當做一種不嚴肅、不正經的表達,事實上這偏離了「梗」的內涵。企業在做「玩梗營銷」前需要理解當下網絡文化,不管是「梗」還是「段子」都是一種年輕化的表達,對於品牌的年輕化有推進作用。事實上,未來品牌在傳播上需要不斷地與用戶玩在一起,而「玩梗」是一種拉進品牌與用戶關係的方式。

第二,玩梗需要及時響應;

「玩梗營銷」其實需要一種傳播內容的眼球效應,只有「新鮮梗」才能引發大眾轉發和熱議,這也就意味著梗需要新鮮及時、緊跟當下娛樂話題。而這一方面需要營銷團隊對當下社會話題具有相當的敏銳度,另一方面需要營銷團隊可以對品牌話題有快速相應的創作能力,並且在文案物料創作中嫁接網絡梗,甚至創造網絡梗。

第三,玩梗需要適度;

由於「玩梗」有可能吸引大量的人進行討論,這就需要品牌注意玩梗的尺度,一旦尺度過火,很可能把「玩梗營銷」變成一場嚴重的公關危機,這也是不少品牌的坑之所在。尤其是關於女性話題、惡性社會事件、爭議性社會議題等內容,並不適合企業去做玩梗營銷。

第四,玩梗需要連結品牌;

純粹的「玩梗」最多只能當一個段子手,而非成為品牌的營銷人,品牌在「玩梗營銷」時需要將社交討論熱度連結到品牌價值中,而不僅僅是製造娛樂話題、吸引眼球而已。通常來說,「玩梗營銷」大多數品牌廣告的一種,重心在於品牌價值的曝光,而對商品銷售促進作用可能有限,因此需要從品牌認知、品牌傳達的角度去思考「玩梗營銷」的目的與方法。

「玩梗營銷」通常看上去容易,但實際執行、內容創作上有不少難度,玩得好可以實現品牌與傳播的雙重破圈,但一旦玩砸,則可能帶來一場災難性的公關危機。傳統企業想玩好「營銷梗」,不僅需要一個優質的合作夥伴,還需要控制公關風險,在風險可控的情況下獲得傳播效益最大化。

本文素材和導圖均來自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玩梗破圈界比拼,星巴克氛圍組能贏麼?
    「玩梗」無疑是一項有效實現傳播破圈的營銷手段。通過「造梗」、「玩梗」,能夠持續捲入大眾討論,實現傳播話題的不斷發酵。可以說,成功的「玩梗營銷」,是品牌傳播中最具性價比的方式之一,如今來看,「玩梗營銷」已經成為品牌在社會化媒體傳播中的必修課。我們先來看看近期幾個「玩梗營銷」案例,然後時有趣再總結一下玩梗營銷的實操及注意事項。
  • 不只是星巴克,氣氛組早已包圍了我們的生活
    但如果一切到此為止,這顯然僅僅只是一此平平無奇的官微與粉絲同樂戲碼,但接下來星巴克不僅接住了這個梗,更選擇順勢「造梗」, 將「星巴克氣氛組」 變成了現實。近日,星巴克官微發文稱,「經深思熟慮,立即招募官方氣氛組30人!招募時間在12/21-12/27日,任期一周」。在這篇招募公告發出後,從微博到微信的各大社交媒體中也出現了相當多消費者的響應,希望成為「星巴克氣氛組」的一員。
  • 星巴克官方招募氣氛組,看上了朋友圈的私域流量?
    文 | Innocent Roland「一直沒太弄明白,就是坐在星巴克裡面拿著筆記本電腦的那群人,到底是什麼職業,直到今天有一個朋友他告訴了我答案,他說:『那是星巴克氣氛組』。」如果要評選這兩天朋友圈最受歡迎的「笑話」,以上這段文字即使不能位列第一,也至少能躋身前三。
  • 「熱點傳遞」「星巴克氣氛組」後續來了,是一次有預謀的炒作嗎?
    甚至還上了#原來星巴克還有氣氛組#這個熱搜,不過最值得一贊的還是星巴克,直接在官方微博上發表了一個招聘通知,內容如下。不得不說這次星巴克打了一手好牌,有大量人去星巴克諮詢這個事情真實可靠性。一下子星巴克「氣氛組」人群越來越多,甚至為了能夠享受星巴克優惠,很多人在朋友圈裡進行官宣,妥妥的利用人們私域流量帶動星巴克經濟。
  • 星巴克「氣氛營銷」上熱搜,飲品店的氛圍營造該怎麼做?
    周末逛街不經意間瞥到星巴克的落地玻璃窗邊坐了一位優雅的外國人,面前擺著一臺筆記本電腦,不緊不慢的喝著咖啡,凝視著熒幕…… 緊接著,上班的時候就被同事分享了一條最近微博上有意思的話題『原來星巴克也有氣氛組』,迷惑的上微博瞧了瞧,閱讀居然直奔2.4億!
  • 假面騎士01:笑出聲的官方玩梗 伊茲吐槽掰騎不破 你是大猩猩麼
    假面騎士01最新一話中,官方果斷開啟了一波玩梗的操作,其中文戲裡面的核心亮點就是伊茲吐槽掰騎不破,來看看是怎麼回事吧。結果不破直接一句暴力強拆不就好了,對於這種電子系列的產品,不破這話直接被伊茲吐槽了,你難道是大猩猩麼,配合當時拳擊金剛的變身音效還有不破急眼的顏藝,非常的應景和帶感。這方面日本觀眾也果斷吐槽,這張嘴的形象和顏藝,和急眼的大猩猩簡直是一模一樣。
  • 破圈是什麼意思 破圈梗意思內涵用在什麼場合介紹
    破圈是什麼意思 破圈梗意思內涵用在什麼場合介紹  破圈是什麼梗?這是什麼意思呢?本篇文章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下破圈梗介紹,對此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可以來看看。  破圈是什麼梗  破圈指某個人或他的作品突破某一個小的圈子,被更多的人接納並認可,多用於飯圈或者演藝圈。
  • Live丨Z世代的「託」原來叫氣氛組
    最近「氣氛組」可以說是非常流行了,如被聘請去網紅奶茶店排隊的,被稱之為「XXX奶茶氣氛組」;在娛樂場所中製造熱鬧氛圍的工作人員被稱之為氣氛組……其實,不難解釋,「XXX氣氛組」如果換一個比較接地氣的詞語,即託兒。 一個「星巴克氣氛組」微博上了熱搜。
  • 玩梗走心兩不誤,美克美家「被迫營業」構建內容梗營銷場
    繼攜手騰訊視頻《心動的信號》合作之後,美克美家以「幸福生活官」的身份,聯合騰訊《幸福三重奏3》把營銷玩出圈。相信不少人看完《幸福三重奏3》之後,對於三組明星夫妻居住的幸福小屋印象深刻,最大的感受就是「高顏值」、「舒服」、「有質感」。可以說美克美家的加入,在一定程度上為節目增色不少。我們不妨來盤一盤美克美家這波娛樂營銷「出圈記」吧。
  • 知乎與B站:不同的社區氛圍,相同的「破圈」坎坷
    在破圈行動中,B站是最激進的,爭議最多收穫也最為明顯;代表著高質量知識分享的知乎,表現得更為糾結掙扎;阿北的豆瓣依然佛系,似乎對於破圈從不在意。也難怪,這段時間會有那麼多文章和評論在探討B站、知乎「向左向右」的話題,但是,這兩家的破圈行動有什麼差異嗎?
  • 在星巴克「氣氛組」面前,直播「氣氛組」只能算弟弟
    沒想到星巴克將計就計,決定招募官方氣氛組,還趁機打響了聖誕節營銷戰,可謂一箭雙鵰。玩笑歸玩笑,事實上,很多消費者確實願意在星巴克辦公,畢竟一杯三十多元的咖啡,就能買來一下午的暖氣和WIFI,還有適合辦公的氛圍,也值了。
  • 自黑、內涵、蹭熱點……「玩梗」品牌最好命?
    投稿來源:藍鯨渾水「一起爬山」、「網抑雲」、「爺青結」……「玩梗」逐漸成為網絡生活中的流行符號。前不久,《中國青年報》公布的一組調查數據顯示:在參與調查高校大學生中,有超過七成的人願意主動「玩梗」,超過半數的人喜歡通過「玩梗」與朋友產生共鳴。
  • 「玩梗」品牌最好命?
    「一起爬山」、「網抑雲」、「爺青結」……「玩梗」逐漸成為網絡生活中的流行符號。前不久,《中國青年報》公布的一組調查數據顯示:在參與調查高校大學生中,有超過七成的人願意主動「玩梗」,超過半數的人喜歡通過「玩梗」與朋友產生共鳴。與此同時,「玩梗」也逐漸成為備受網友歡迎的品牌營銷手段。
  • 666、我裂開了被微信做成表情包 鬥魚梗文化又破圈
    來源:中國新聞網原標題:666、我裂開了被微信做成表情包 鬥魚梗文化又破圈最近,微信表情包上新了6個「靈魂小表情」,分別是翻白眼、666、讓我看一眼、嘆氣、苦澀和我裂開了,被網友刷屏。最早出自鬥魚CSGO主播冬瓜之口,後來《英雄聯盟》主播PDD經常在打遊戲時調侃自己「我裂開了,我炸了」而被帶火,從此成為了出圈的電競梗火爆全網。鬥魚脫胎於視頻網站A站的生放送頻道,一直以來以有趣的彈幕互動氛圍見長。在此之前,聊天對話以及表情包中經常出現的「秀」、「蒂花之秀」、「秀得我頭皮發麻」等各種「秀」同樣起源於鬥魚。
  • 諧音梗、真香梗、打工人梗…品牌玩梗最為「致命」
    年輕人喜歡造梗和玩梗,因為梗自帶笑點和槽點,利於釋放情緒、緩解壓力,而且梗通常出自某個網絡社區或圈層,玩梗不僅能建立年輕群體的流行語境,也能快速找到共鳴者,完成身份認同。
  • 杜絕JOJO飯圈化,抵制JO小將需要從玩梗做起
    壞消息是現在JO圈也出現了飯圈化,尤其是有一批無腦玩梗的人到處敗壞JO圈人的素質,這種人被稱為JO小將,這是一個讓人聽起來很難受的新詞。不得不讓人感嘆,圈子還是小了好,什麼時候火了,什麼時候就會出現低質量粉絲。JOJO動畫第五季黃金之風播出之前,JOJO梗雖然到處都在玩,但是熱度遠遠不及今天。
  • 星巴克「啡快」登陸餓了麼 同享會員積分
    來源:金融界網站在餓了麼上,買星巴克除了點外賣,還有了第二種選擇,到店自取。 7月29日,主打「在線點、到店取」的星巴克「啡快」服務登陸餓了麼快速自取頻道。加上「專星送」,星巴克兩項在線點創新服務,已在餓了麼集齊。這也是2018年餓了麼與星巴克達成合作後,對消費者服務的又一次升級。 對於消費者來說,直接通過餓了麼APP首頁「快速自取」頻道,就能迅速找到附近的星巴克門店下單。收到取餐通知後,到店憑藉收到的口令即可領取,大大節省等待時間。
  • 玩梗正當時|品牌如何才能玩轉「梗營銷」?
    怎樣才能玩好「梗營銷」?如今網際網路上的流行梗層出不窮,不少品牌通過「玩梗」實現了品牌自身的廣泛傳播,但是在眾多「梗營銷」的案例中,也不乏翻車的狀況。2、適度玩梗,忌過猶不及「梗營銷」營銷做得好的品牌有不少,但玩梗翻車的反面案例也有不少。
  • 嘗試解讀《我的世界》6組「梗」圖,為什麼全網都在種豆得瓜?
    不知何時起,「梗」文化成為了網絡上年輕人的一種潮流。然而這個世界上,卻沒有什麼詩詞歌賦、成語梗詞是《我的世界》無法駕馭的,全世界的「梗」都被mc玩家們玩得風生水起,那麼問題來了。作為mc界的玩梗達人,你能猜出下面這些是什麼梗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