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集安:讓旅遊業成為帶動全民致富的重要抓手

2020-12-27 文旅中國

集安市位於吉林省南部,邊境線長203.5公裡,與朝鮮慈江道的「一市三郡」相望。集安地處於東北亞中心區域,是吉林省「長吉圖」開發開放先導區的輻射範圍內,是「白通丹」經濟帶上的節點城市,是我國對朝三大鐵路口岸之一,是全省唯一一個擁有公路、鐵路、水運多種對朝通關模式的縣市。集安在創建跨境旅遊合作區和邊境旅遊試驗區都具備基礎條件和區位優勢。

堅持不懈推動赴朝旅遊——集安邊境遊起步較早,在1991年便開通了集安至妙香山、南浦的3日、5日遊線路,2001年朝方關閉口岸,集安赴朝旅遊中斷。之後的多年間,集安市始終將恢復開通赴朝旅遊作為豐富旅遊產品體系,提升旅遊綜合實力工作重點,努力通過各種途徑尋求突破。先後多次組成以市委書記、市長為團長的代表團赴朝進行友好訪問,通過雙方多次友好協商,2013年11月2日,朝鮮國家觀光總局與集安市籤訂了《集安—滿浦一日遊協議書》,雙方約定2014年正式開通赴朝旅遊。2014年4月28日,集安市恢復開通集安—平壤五日遊線路。2014年5月,集安市與滿浦市正式籤訂赴朝一日遊合同,8月7日,集安—滿浦一日遊線路正式開通。赴朝旅遊的開通,延長了遊客在集安的逗留時間,間接帶動了集安市餐飲、住宿、購物、娛樂等方面的消費,對於完善集安市旅遊產品體系、提升旅遊形象、擴大旅遊影響力都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高層次規劃建設邊境旅遊項目——依託體制機制創新產生的活力,集安市加大對鴨綠江流域界江、界湖旅遊資源開發力度,努力通過精品項目建設,打造最具風情、最有特色的鴨綠江河谷黃金旅遊帶和鴨綠江葡萄產業帶。實施了集安邊境經濟合作區建設項目,總投資100億元,規劃總面積8.08平方公裡,是集安市對外開放合作的綜合性平臺和互市貿易中心,設置了口岸服務區、倉儲物流保稅區、進出口加工區、綜合服務區、旅遊新區五大功能區。目前,集安市沿鴨綠江自上而下正在規劃和建設的景區主要包括雲峰湖景區、青石風情小鎮、國東大穴景區、羊魚石第一漂景區、鴨綠江國境鐵路大橋景區、濱江文化長廊、萬畝油菜花海、太極灣國際旅遊度假區等8大景區。其中,羊魚石第一漂景區、國東大穴景區等項目均為民間資本開發的旅遊項目,由於旅遊體制機制的創新,為集安旅遊業帶來了穩定投資環境,並以此吸引了大量社會資金參與旅遊產業開發建設。

高標準建設邊境風情小鎮——青石風情小鎮位於鴨綠江文嶽電站庫區,距集安市區23公裡。小鎮擁有邊境、生態、農業三個方面的複合型旅遊資源,隔鴨綠江與朝鮮民主主義共和國相望,具有發展邊境文化旅遊的優勢。我市於2014年聘請北京巔峰智業公司對青石鎮進行青石風情小鎮項目規劃編制工作。結合當地區位優勢和資源優勢,將青石鎮規劃建設成為以養生度假為核心,以葡萄產業旅遊為特色,以生態休閒和邊境風情體驗為重點,創意山、水、田、園主題休閒產品,融合小城鎮慢生活、生態休閒、文化體驗、水上娛樂等功能於一體的鴨綠江河谷葡萄文化主題休閒養生旅遊度假小鎮。項目總規劃面積17.5萬平方米,分為「兩帶兩片區」。(兩帶:中心濱水景觀帶、鴨綠江風情帶;兩片區:城鎮生活區、休閒度假區)。

積極申報邊境旅遊試驗區——國務院《關於支持沿邊重點地區開發開放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見》提出探索建設邊境旅遊試驗區。2016年6月和7月,國家旅遊局、吉林省旅遊局分別下發了《國家旅遊局關於申報設立邊境旅遊試驗區的通知》和《吉林省旅遊局關於申報設立邊境旅遊試驗區的通知》,圍繞邊境旅遊試驗區申報工作,2017年3月,集安市參加了吉林省旅遊發展委員會舉辦的邊境旅遊試驗區創建工作培訓會,詳細了解邊境旅遊試驗區建設實施方案撰寫方向以及側重點。目前,集安市已完成邊境旅遊試驗區相關申報材料的整理,並上報至吉林省文化旅遊廳等待審批結果。

集安市希望一是將集安赴朝旅遊作為全省重點旅遊產品,在邊境旅遊基礎設施建設、旅遊宣傳推介等方面得到幫助扶持。二是推進邊境旅遊試驗區、跨境旅遊合作區等申報工作,通過「兩區」申報,在林地土地審批、資金、境外勞務人員引進等方面給予多項政策支持,推動集安縣域旅遊經濟快速發展,並通過全域旅遊建設步伐,使旅遊業成為帶動全民致富的重要抓手。

集安旅遊景點眾多,富有鮮明的地方特色——

公路口岸邊境國門景區讓讓旅遊者領略到塞北江南的秀美景色,中朝邊境的異域風情,更多的則是國門的莊嚴神聖。集安公路口岸邊境國門建築面積1700平方米,長50米、寬13米、高29米,五層混凝土框架結構,其中,負一層具備現場查驗、行政辦公、視頻監控、遊客觀光等多種功能,是目前東北地區整體跨度最大、建設標準最高的邊境國門,被譽為「東北第一國門」。在充分發揮好出入國境主卡口作用的同時,初步估算年接待遊客量將達到50萬人次。

鴨綠江國境鐵路大橋是國家3A級旅遊景區,位於集安市區以東15公裡,為紅色旅遊類景區,是集安市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景區於2011年7月正式對外開放,佔地面積1740平方米,包括長廊、碉堡、界碑、紀念碑、國門、鐵路大橋六部分,其中鐵路大橋是景區主體部分。抗美援朝期間,國境鐵路大橋為運送中國人民志願軍和重要軍事物資起到了很大作用,被譽為「抗美援朝第一渡」。

鴨綠江羊魚石第一漂景區是國家3A級旅遊景區,是國內在界江漂流的唯一旅遊線路,漂流江段總長12公裡。自2011年投資建設以來,共投資4000餘萬元,先後建設了船舶碼頭、遊客中心、餐飲住宿、停車場、生態採摘林地以及綠化、美化、亮化等設施。

集安市博物館始建於1964年,2009年完成異地新建,2013年正式對外開放,是我國乃至世界唯一的以展示高句麗歷史文化為主的專題博物館。博物館整體外觀為八瓣蓮花狀,體現了高句麗喜蓮尚石的特點。館內設置文物庫房、陳列展覽、日常辦公等區域,現有原始社會、高句麗、渤海和遼金時代文物藏品1.1萬餘件,其中國家一級文物37件、國家二級文物101件。

長壽王陵為高句麗第二十代王長壽王(394年—491年,413年—491年在位)之陵,建於公元5世紀,距今1500餘年,是現存最為完整的石結構陵墓,外觀呈截尖方錐形,有「東方金字塔」之美譽。長壽王陵陵園設計完美,石造工藝精細考究,堪稱高句麗積石結構陵墓的巔峰之作,充分反映出高句麗人的聰明才智。

好太王碑是高句麗第十九代王「國岡上廣開土境平安好太王」(374年-412年,391年-412年在位)的墓碑,是中國現存最大的石碑之一,被譽為「海東第一古碑」。立於公元414年,距今1600餘年,是其子高句麗第二十代王長壽王為其所立。好太王碑的發現,確認了自中世紀以來為世人遺忘的高句麗文明及中心之所在,在東北亞考古遺蹟中佔有重要地位。

集安市對丸都山城的保護利用工作十分重視,先後投資3700餘萬元,對城牆進行了保護修繕,恢復了蓄水池遺蹟。在修繕文物遺蹟的同時,完善了基礎服務設施,依託該區域自然景觀,將丸都山城打造成為集自然風光、文物遺址展示與利用等為一體的高句麗特色考古遺址公園,進一步展示高句麗喪葬文化,促進集安文化旅遊事業快速發展。

下活龍村隸屬於集安市麻線鄉,是吉林省第一批省級鄉村旅遊重點村,該村依託山水資源和漁文化,全面打造下活龍村漁·塢鄉村旅遊品牌,規劃建設綜合服務區、漁獵體驗區、漁塢主題民宿3個區域。村集體成立了「集安市下活龍旅遊服務有限公司」,全面整合鄉村旅遊資源,通過採取眾籌形式,籌集資金開展精品民宿認領改建,引進專業民宿運營管理公司,全面做好民宿的統一經營管理。同時,聯合通化師院鄉村振興學院和集安市職業教育中心共同打造了「農創園」,成為下活龍村鄉村振興戰略落地的重要平臺。

五女峰國家森林公園坐落在鴨綠江畔,長白山南麓的老嶺山脈。是國家首批20個重點風景示範園之一,4A級旅遊景區。共有較大山峰26座,其中5座山峰最為壯觀,公園由此得名。園區內有十四大景區,現已開放了老虎巖,峽谷,觀峰臺,高句麗採石場、五女峰、洞天皓月、仙人臺、美容泉、小江南、抗聯遺址、老嶺松濤、植物園等12大景區,56處自然景觀和人文景點。春季,暖風和暢,山花爛漫;夏季,草本豐盛,滿目蒼翠;秋季,霜染楓葉,萬山紅遍;冬季,銀裝素裹,玉樹瓊花。 (露薇)

相關焦點

  • 「國字號」成旅遊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重要抓手
    豐富供給 滿足大眾需求   A級景區、國家級旅遊度假區、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等「國字號」旅遊品牌,是我國旅遊產品體系的重要支撐,是推動旅遊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抓手。   隨著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名單公布,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已有168家。
  • 「國字號」如何成旅遊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重要抓手?
    豐富供給 滿足大眾需求A級景區、國家級旅遊度假區、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等「國字號」旅遊品牌,是我國旅遊產品體系的重要支撐,是推動旅遊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抓手。隨著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名單公布,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已有168家。
  • 太行山旅遊業帶動保定貧困縣脫貧
    駱駝灣村今年10月,國家發改委、文化和旅遊部印發《太行山旅遊業發展規劃(2020-2025年)》。太行山不僅是駱駝灣的地理空間,更成為村子脫貧致富的能量源泉。比如,參與旅遊業。來太行山旅遊的人越來越多,周邊群眾直接成為旅遊業從業者,僅顧家臺、駱駝灣兩村旅遊從業人員就達127人,其中包括2014年建檔立卡貧困戶50人,每年戶均增收25200元。再比如,開民宿。
  • 2020通化·集安鴨綠江河谷冰葡萄酒節盛大開幕
    12月8日,2020通化·集安鴨綠江河谷冰葡萄酒節在集安市盛大開幕。本屆活動宗旨是,通過中國特優區打造,區域公用品牌培育,與國內科研院校開展技術合作,進一步實現鴨綠江河谷產區葡萄酒產業提質增效,實現葡萄產業一二三產融合發展。
  • 山水集安、北埠丹東——尋古探幽邊陲行
    韓、朝竟然屬於全民研究,專家、百姓觀點趨於一致。而中國則屬於象牙塔式探究,只有少數學者偶爾介入,而大眾多屬於略有知曉或是漠然視之。而我和一些人一樣,屬於一知半解都沒有達到的歷史愛好者,哈哈。查看歷史圖譜.
  • 2020集安·鴨綠江河谷冰葡萄酒節,約嗎?
    充滿浪漫氣息的季節悄然而至,每逢冬天我們都翹首以盼,等待著那個專屬於集安的 " 冰酒節 " 的到來。自 2016 年起,集安市已舉辦了 4 屆 " 中國風土 通化山葡萄酒產區高峰論壇暨集安鴨綠江河谷冰葡萄酒節 " 活動。
  • 辛國榮在石灘鎮調研時強調 以產業發展帶動百姓增收致富
    辛國榮在石灘鎮調研近日,區委書記辛國榮前往石灘鎮調研鄉村振興及脫貧攻堅工作時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論述,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發展產業,持續改善人居環境,紮實推進鄉村振興,全力繪出生態美
  • 舉辦世界盃能帶動一個國家的旅遊業
    從當年6月開始,來自全世界各地的球迷紛紛湧入南非,盡享夏日狂歡,在足球的紐帶下,南非的旅遊業也也因此受益。整個2010年,南非的遊客人數相較去年上升21%,這其中世界盃的功勞顯而易見。在傳媒日漸發達的當下,通過足球獲取地域認知,以足球為載體宣傳國家特色已成為全世界文化共融的重要手段。
  • 「吉林銀行杯」籃球聯賽開幕
    8月26號晚六點,我市「吉林銀行杯」籃球聯賽在全民健身中心舉行。此次聯賽由集安籃協主辦,集安市籃球俱樂部、吉林銀行承辦。為擴大比賽影響力,提倡重在體育運動交流,此次聯賽共有十支男隊參賽,將進行90場強強對抗。聯賽賽程安排緊密,賽事精彩紛呈,將進一步吸引廣大籃球愛好者積極參與,促進我市體育運動進一步蓬勃發展。
  • 汝陽縣小店鎮: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全民參與甜蜜致富
    汝陽縣小店鎮: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全民參與甜蜜致富 2020年11月29日,冬日暖陽,工信部定點扶貧示範點小店鎮李村甜瓜小鎮召開六村捐贈儀式暨全民種瓜啟動大會。此次活動旨在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關於農業農村發展,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對小店鎮特色產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 秋分啦,來支正宗的集安邊條參吧!
    一起領略集安邊條參的風採!1 簡介     集安邊條參人參的一種,現主產吉林集安市,屬於長脖蘆品種,生長較緩慢, 一般生長6-8年後才能採挖。集安人參栽培有400餘年歷史,是清朝中期貢參主產區之一。清末,新開河流域園參即成規模,在國內馳名,並在國外享有盛譽。    集安園參分為邊條參和普通參兩種,以邊條參為主。
  • 立足優勢推動現代農業發展 打造品牌帶動群眾增收致富
    立足優勢推動現代農業發展 打造品牌帶動群眾增收致富 2020-12-19 14: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讓茶葉產業帶動鄉親致富
    原標題:讓茶葉產業帶動鄉親致富   12月17日,記者見到覃小洪時,他正纏著一頭繃帶,這是他16日晚上忙完
  • 2020通化·集安鴨綠江河谷冰葡萄酒節盛大啟幕
    12月8日,2020通化·集安鴨綠江河谷冰葡萄酒節在歷史文化名城集安盛大開幕。這屆冰酒節活動旨在通過中國特優區打造,區域公用品牌培育,與國內科研院校開展技術合作,進一步實現鴨綠江河谷產區葡萄酒產業提質增效,實現葡萄產業一二三產融合發展。
  • 扶貧產業園讓群眾致富有抓手
    園區採用「黨支部、村委會+合作社+貧困戶+市場」的產業扶貧帶動模式,統一負責產前、產中、產後服務,連續三年為貧困戶分紅10餘萬元。示範園全年開展生產,帶動貧困群眾和周邊群眾就業增收。
  • 馬建堂在第五屆吉林國際冰雪產業博覽會開幕式上的致辭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黨組書記馬建堂(2020年12月26日,吉林長春)■馬建堂尊敬的陳曉光副主席,尊敬的胡和平部長,尊敬的景俊海書記、韓俊代省長,尊敬的江澤林主席,尊敬的韓子榮副主席,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大家上午好!
  • 集安古體詩愛好者張軍:寫了一百多首關於家鄉集安的詩
    這味道是發酵出來的,瀰漫在集安的山水中,讓集安人浸潤在古人的怡然自得中。張軍就是在這樣的浸潤中描繪集安的。在他看來,家鄉的美景是寫不盡的。翻開張軍的朋友圈,裡面都是他寫的古體詩。每一首幾乎都是寫家鄉集安的,再配上幾張照片,蘊意自然而然顯露出來。
  • 2020 通化 · 集安冰葡萄酒節昨日開幕
    12 月 8 日下午 16 時 30 分,2020 通化 · 集安冰葡萄酒節在集安香洲花園酒店舉行盛大開幕式。本次冰葡萄酒節活動著重冰酒文化交流。集安是中國山葡萄之鄉,山葡萄種植歷史已有 40 餘年,種植面積達到 2 萬畝,年產量約 2 萬噸,是中國最大的山葡萄生產基地和全國山葡萄標準化綜合示範區。當地種植的北冰紅葡萄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個壓榨出紅色汁液、適合釀造冰紅葡萄酒的山葡萄品種。
  • 【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太倉打通鄉村振興「雙向道」 帶動沿線...
    近年來,瀏河鎮加快農村公路建設,鋪就了一條條以便民惠民為目標、服務農村田園經濟、助推當地產業與旅遊業的「美麗鄉村路」。目前,瀏河全鎮農村公路104.365公裡,其中鄉道48.691公裡、村道55.674公裡,編織起龐大便捷的鄉村交通網絡,打通鄉村振興「出」與「進」的「雙向道」,不僅改變了村民的出行方式,更帶動沿線產業提檔升級,促進鄉村經濟的發展。
  • 黑龍江雙城市萬隆鄉搭上水產養殖致富快車
    &nbsp&nbsp&nbsp&nbsp由「傳統」向「特色」轉變&nbsp&nbsp&nbsp&nbsp&nbsp萬隆鄉是雙城市重要商品糧基地。玉米是傳統主打產品,為了適應市場需求,該鄉以市場為導向,大力發展適銷對路、優質高效的經濟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