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朝三大重臣佟國維、葉赫那拉·納蘭明珠、赫舍裡·索額圖,在康熙前中期發揮了巨大作用,而且都身居宰輔之位。國舅爺佟國維為上書房首輔大臣、明珠為明相、國丈索額圖為索相,都是風光一時的大人物。
三人雖然位高權重,但是伴君如伴虎,血緣親疏與家族背景可以成為仕途的明燈,但也很有可能成為「被整頓」的藉口,就如同股票一般,高收益高風險,沒有人能夠倖免於此。
按照關係背景,佟國維可以說是「鍍金身材」,身為國舅爺,得到了皇室的高度重視,即便最終得罪了康熙,仍然落得壽終正寢、帝王樹碑的高規格待遇。中規中矩的明珠被罷官免職,雖然有短痛但也沒有長久之憂。最是索額圖可憐,國丈卻被活活餓死在宗人府之中。
他們三人的故事,都在「九子奪嫡」之中發生了改變。
佟國維——八爺黨的死忠
佟國維,滿清高層之中少有的率先使用漢姓漢名的滿人。佟國維姓佟佳氏,滿洲八大姓氏之一,佟佳氏家族枝繁葉茂,分支龐大,在正藍旗、正白旗、鑲黃旗中均有分布,因為在朝堂之上佔有一定勢力,遂有「佟半朝」之稱。
佟佳氏與愛新覺羅氏有著深厚的聯姻,故而佟佳氏也無形之中成為「半皇姓」,比較有名的有孝康章皇后(佟國維姐姐、康熙帝生母)、滿清第一皇貴妃孝懿仁皇后(佟國維女兒、康熙第三皇后),最有名的大臣毫無意外的就是這位既是國舅爺、又是國丈的佟國維了。
佟國維是武將出身,這怕是很多人都沒想到的,憑藉家族背景的他迅速上位。受封一等侍衛之後,在康熙平定三番之時親手抓住了吳三桂之子吳應熊,隨後平步青雲。並且跟隨康熙西徵葛爾丹。兩次徵討葛爾丹,佟國維失去了哥哥佟國綱,一極其慘重的代價除去了康熙的心腹大患。從此後,佟國維在康熙朝中的地位逐步確立。
佟國維是皇八子胤禩的死忠,他對胤禩的能力肯定是空前的,並且毫不猶豫的站在了胤禩之後。政治鬥爭之中,那是不能站錯隊伍的,一念之差,天堂地獄。佟國維努力一輩子,最終因為站錯了隊被排除在了核心權力之外。
「爾乃國舅,又為大臣。皇太子前染瘋疾,朕為國家計,安可不行拘執?後知為人鎮魘,調治全愈,又安可不行釋放?朕拘執皇太子時,並無他意。不知爾肆出大言,激烈陳奏,果何心也?」——(佟國維保奏胤禩之後被康熙訓責)
佟國維的失利源自第一次廢太子後的百官舉薦新太子風波。佟國維樂觀的預期了未來的發展,錯誤的琢磨了康熙的心思,最終在保薦八爺黨的事件當中被康熙下套,最終落得罷職還鄉的下場。
但是,政治利益的交換永遠是趨向對等的。佟國維的下臺是康熙對八爺黨的一次威懾,作為犧牲品的佟國維順理成章的將自己的三兒子隆科多推進了權力中心,而康熙也是默許了這個結果,這就說明佟國維此次的失利並非是康熙針對其本人,而是胤禩是在難入康熙法眼。
佟國維的晚年還是很幸運的,子孫得以延續家族輝煌,自己安享晚年。佟國維壽終正寢之後,康熙皇帝為佟國維夫婦所樹碑文,雍正帝即位之後,追贈太傅,諡號端純,並且親自手書「仁孝勤恪」榜,表於墓道之內。連續獲得兩代帝王讚譽的殊榮,佟國維此生足矣!
納蘭明珠——沒於朋黨之爭的奇才
納蘭明珠,來自大家族葉赫那拉氏,滿洲正黃旗,清代第一詞人納蘭性德的父親。明珠人送外號「萬花筒」,比喻他才識廣博,裝著一肚子歷史,是康熙的「活史書」。納蘭明珠是英親王阿濟格的女婿,睿親王多爾袞、豫親王多鐸的侄女婿,不僅如此,明珠的親姑奶奶是皇太極的生母,自己又是葉赫部落直系貴族,出身顯赫,還是純粹的皇親國戚。明珠習慣於揚長避短,身為滿人的他卻不能像老祖宗那樣擁有爆炸的戰鬥力,所來很是慚愧。
但是當上天給了他一個聰明的腦瓜之後,明珠便毫不猶豫的將它他發展到了極致。明珠仕途十分順利,幾乎全是文職。由於腦子裡有貨而且才思敏捷,明珠還經常被康熙外派調研、監察。有來的明珠做到了兵部尚書職位,對於部隊軍容軍紀很是看重,並且嚴加整頓,獲得了康熙的好評。
明珠敏銳的政治眼光讓他在康熙朝前中期建立了不小功勳,如堅持裁撤三番、堅持統一臺灣、堅持抗擊沙俄,並且在歷次徵戰與談判當中發揮重要作用,遂得到康熙重用,最終身居宰輔之位。
明珠的倒臺在於其貪得無厭,當時的他與另一位權臣索額圖鬧得不可開交,相互碾軋,爭取利益。為了抵擋索額圖勢力,明珠結黨營私,建立黨羽,並且通過賣官鬻爵來擴充自己的勢力,也正是因為此,明珠被自己的貪心拉下了水。
康熙二十六年,直隸巡撫于成龍密奏康熙,揭發明珠賣官鬻爵的行為,康熙隨後徹查,於次年將明珠罷官。後來再西徵葛爾丹之時,明珠表現突出而被官復原職,但是被排斥出了權力中心,並且再也沒有被重用過。
做了二十年逍遙官之後,明珠病故,康熙鑑於其早年的貢獻,派遣皇子前往祭奠,明珠的一生也就此終結。明珠的倒臺是貪心所致,是與索額圖相互碾軋所致,根本原因是結黨營私。了解康熙的人很清楚,康熙一輩子最忌恨的就是臣子間的結黨。上到皇子,下到大臣,不知道又有多少人因為在康熙朝結黨營私而被懲戒,我們馬上要說的索額圖亦是如此,而且下場十分慘烈。
索額圖——政治鬥爭的犧牲品
索額圖是孝誠仁皇后的叔叔,太子胤礽的姥爺,大清國國丈,滿洲正黃旗。赫舍裡氏在康熙朝初期就有一位頂尖重臣,那便是順治皇帝留給康熙的輔政大臣之一索尼,索額圖則是索尼第三子。
索額圖繼承了索尼的意志,緊密的團結在康熙身旁,除鰲拜、平三藩、徵討葛爾丹,索額圖都功不可沒,他本人也是官運亨通,參與軍國大事。因為同朝除了一位納蘭明珠,索額圖也加緊了自己結黨的步伐,時時刻刻要與明珠一較高下。
明珠的倒臺為索額圖提了一個醒,他翹起來的尾巴也逐漸的收了回去。但後來明珠有被官復原職,朋黨之爭亦被轉移到了地下進行。此時皇子們逐漸長大,奪嫡的形勢逐漸形成,索額圖作為太子母親的叔父,自然不能看著自己的孫子失勢,於是大力協助,成為太子黨的的堅定份子。
東山再起的明珠比以往小心了很多,他堅定的站在自己堂妹的兒子胤禔身後,與太子胤礽和他身後的索額圖相互較量。胤禔不會是太子人選,這是肯定的,所以明珠的做法更像是在自娛自樂。索額圖則不然,胤礽的太子之位雖然風雨飄搖,但他人就堅信皇上只是在考驗儲君。
康熙的確是在考驗胤礽,只不過他是在時不能討得康熙歡心,而且一次次的讓康熙失望,終於,康熙不想在胤礽的身上浪費時間,索額圖也因為其特殊的身份而被牽連。福無雙至,禍不單行。康熙身邊的紅人高士奇因為長期不滿索額圖對他的輕蔑,果斷叛逃到了明珠陣營之中。
四十二年五月,上命執索額圖,交宗人府拘禁,諭曰:「爾為大學士,以貪惡革退,後復起用,罔知愧悔。爾家人訐爾,留內三年,朕意欲寬爾。爾乃怙過不悛,結黨妄行,議論國事。皇太子在德州,爾乘馬至中門始下,即此爾已應死。爾所行事,任舉一端,無不當誅。——《清史稿》
康熙四十二年,索額圖被宗人府拘禁。康熙說了一堆,實際上都是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所謂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康熙之時想找個藉口打擊索額圖。原因也不複雜:康熙不喜歡胤礽,更加不喜歡在胤礽身後結黨營私的索額圖。
就如同緊跟八爺黨的佟國維倒臺一樣,索額圖也因為太子而失勢,而且他的影響十分惡劣。康熙一直將其當成是太子犯錯的始作俑者,以至於當康熙感到不安之時,尤其是太子表現極差,甚至讓人聯想到謀朝弒君之時,索額圖首當其衝。
後數年,皇太子以狂疾廢,上宣諭罪狀,謂:「索額圖助允礽潛謀大事,朕知其情,將索額圖處死。今允礽欲為索額圖報仇,令朕戒慎不寧。」並按誅索額圖二子格爾芬、阿爾吉善。他日,上謂廷臣曰:「昔索額圖懷私,倡議皇太子服御俱用黃色,一切儀制幾與朕相似。驕縱之漸,實由於此。索額圖誠本朝第一罪人也!」——《清史稿》
太子被廢之後,康熙再次公開表示索額圖的罪狀,其中就明言索爾圖曾經攛掇胤礽做悖逆之舉,索額圖身居高位,在康熙的再三警示之下,不僅不思悔改,而且變本加厲,常常引導太子做出僭越行為,康熙不禁怒罵:索爾圖確實是康熙朝第一罪人!
從三人的對比之中我們不難看出,佟國維倒臺是因為奪嫡、明珠倒臺是因為結黨,而索額圖是既結黨又奪嫡,而且直接將矛頭對準了康熙。帝王怎能容忍權臣有如此悖逆的行為與心思,於是索額圖的黨羽被殺光,其本人也被宗人府囚禁至死,一世英名盡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