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非常開心的事,就是收到中書協草書委員會委員何開鑫老師從成都寄來的快遞,其中,有先生草書大作一幅!天哲數次在展廳裡欣賞,這是第一次零距離欣賞,完全不一樣的感覺,好比一仙女,原本可望而不可及,今天下嫁給本人,能不喜悅?
既然得之不易,欣賞之餘就得好好學習研究!
天哲對於學習書法的態度一直是研究型學習!何謂研究型學習?此文順帶簡單介紹學習金字塔!學習金字塔是美國緬因州的國家訓練實驗室研究成果,它用數字形式形象顯示了:採用不同的學習方式,學習者在兩周以後還能記住內容(平均學習保持率)的多少。它是一種現代學習方式的理論。其最高境界,也是最後一種在金字塔基座位置的學習方式,是「教別人」或者「馬上應用」,可以記住90%的學習內容。
天哲將通過六個方面學習分析此幅作品:一,字法之天真爛漫。二,線條節奏、動感。三,大小等變化。四,行的收放對比。五,墨色輕重對比。六,體勢變化、轉換。
天哲曾經在一篇文章中說:何開鑫老師的狂草有個最大的特徵,就是魏碑入草。魏碑是運動狀態,草書是跑步狀態,何老師是魏碑入草,就是專業的運動員在賽道上跑步!其力量感、運動感、衝擊力、感染力無疑就是專業的長跑運動員,在賽場上帶給人們的感染力與業餘的馬拉松愛好者是有天壤之別的!
有了前文的基礎,我們發現,先生此幅草書,把魏碑字法天真爛漫形體多樣全然呈現。天哲以為,一幅好的草書作品,每個字的形體都是不一樣的,沒有一個刻板呆坐且變化多姿。我在抖音上曾經見過一些作者寫大草,功力不謂不深厚,評論區中一片叫好(對於一位高手而言,外行人都叫好可能是諷刺)。我發現,作者把每個字都寫得方方正正,顯然是接受了大量唐楷的影響(其實唐楷高手恰恰不是那樣),放眼望去,全篇作品,每個字都是正方形、長方形。書法是藝術,特別大草、狂草作品,大部分字形體都一樣,哪裡有藝術性?再看先生草書,每個字都如運動員,不是一個項目的運動員,幾乎集齊了各種運動狀態的運動員!有的抱頭縮坐,有的展肢跳躍(向上、向下跳躍的姿勢各有不同),有的傾斜狂跑,有的急急小步跑,有的如體操運動員,前空翻,後空翻,等等!
線條充滿節奏感、運動感!線條的運動與筆法相關聯,與字體的運動是不一樣的藝術語言,但卻有相同的特徵!比如此作「中」字一豎,線條起筆運行後,有粗有細,有快有慢(前慢後快),有中鋒有側鋒(中鋒為主,加一點側鋒),如一條飄揚之彩帶,隨風起舞,但結實有力量。再比如「處」字的線條,有中鋒右側縫更有明顯的絞轉筆法,有徐有急,有圓轉有折筆,但又陰陽頓挫,豪放自如!
字體的大小變化,在這裡便很容易看出,年、中、映、處、春風等字大而放,今日、此門、人面桃花、面不、笑等字小而收。行與行之間,收放相間,同時參與墨色輕重、疏密等對比,同時在每個字的體勢上不斷轉換、變化,時而左傾,時而右傾,甚至於有些字看上起右傾,但是,局部線條卻又在左傾,比如「風」字,整個字在右傾字內的部件右傾,不斷調整切換!
天哲發現,書法界那些高手,像何開鑫老師這樣的草書高手,基本上都是學習金字塔的高手!草書最為難,如果不善於高效學習的人,是無法在草書創作中,將各種藝術表現元素豐富表達出來的,而且是和諧統一的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