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享四時 | 立春始,萬物生

2021-02-22 中國手藝網

2021年2月3日22時59分,迎來 立春 節氣。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之首。古籍《群芳譜》對立春解釋為:「立,始建也。春氣始而建立也。」

從立春時節開始,太陽直射點從赤道開始向北回歸線移動。北半球的溫度、降水、光照時長都開始增多,一切都是萬物生長的前奏。

由 中國手藝網 出品的「樂享四時——二十四節氣中的美好生活」 在立春節氣準時與大家見面,本期邀請高巍、沈雁英、顧小玲、張景嚴、肖海燕、魏藍六位嘉賓,看短視頻小課堂,學立春節氣知識!

  立春有三候 

一候:東風解凍

東風送暖,大地開始解凍。

二候:蟄蟲始振

立春五日後,蜇居的蟲類慢慢在洞中甦醒。

三候:魚陟負冰 

再過五日,河裡的冰開始溶化,魚開始到水面上遊動,此時水面上還有沒完全溶解的碎冰片,如同被魚負著一般浮在水面。

高巍:民俗專家,北京民間文藝家協會顧問。

立春日迎春,迄今已經有三千年的歷史,官方和民間都有多種迎春方式。


報春:立春之前,會有人敲著竹板小鑼,唱著贊春詞,挨家挨戶送春牛圖。


人家一般會回贈一點小錢,意思是已經知道春天來了,會抓緊耕種。


打春:地方長官會象徵性地下地耕種,並打春牛,意味著民間可以開始耕種了。


打春牛,就是打春,意思是新的一年依然要勤耕不綴,預祝來年豐收。

沈雁英: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原副院長、主任醫師,教授,營養師。

古諺語:「百草回芽,舊病萌發,故春季一定要注重養生。

春季陽氣初生,宜食辛甘發散之品,不宜食酸之味。

「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覺。」

「春困」使人身體疲乏,精神不振,應保證充足睡眠、作息規律、適量運動、少熬夜,多食含維生素B的食物。

力戒暴怒,更忌情懷憂鬱,做到心胸開闊,樂觀向上,保持心境愉悅的好心態。

張景嚴:百年湘菜曲園酒樓行政總廚

春餅:吃春餅成為立春時節的一個重要食俗,不僅普遍流行於民間,而且過去在皇宮中,春餅也經常作為節慶食品賞賜近臣。

春盤:最初是做好春餅、配上生菜,放在盤中,稱為「春盤」。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人們在立春節時要吃一種五辛盤。所謂「五辛」就是指五種辛味蔬菜,李時珍枟本草綱目枠中指出,五辛菜是「蔥、蒜、韭、蓼、芥」等菜,摻和在一塊吃,也取「迎新」之意。

最初的春餅是用麵粉烙制或蒸製成的一種薄餅,清代詩人袁枚描繪其「薄若蟬翼,大若茶盤,柔膩絕倫。」傳說吃了春餅和其中所包的各種蔬菜,可以使農苗茁壯、六畜興旺。

春卷:以薄麵皮包餡、用油炸制而成。早在南宋時期,就有「薄皮春卷」和「子母春卷」的不同類別。

現在作為一種風味食品,色澤金黃、外皮酥脆、肉餡鮮嫩、香氣誘人的春卷已經成為世界性食品,在有中國餐館的地方就有春卷,春卷甚至被看成中國食品的代表。

咬春:明《酌中志》:「立春之時,無貴賤嚼羅卜,曰『咬春』。」立春咬春,大家一起吃蘿蔔。


一方面冬天進補吃了太多的油膩,加上冬天活動不開,所以導致體內的廢物堆積,蘿蔔可以消食,幫助體內清理廢物。同時蘿蔔味辛,可以發散行氣,正好對應著春天的陽氣生發,幫助人儘快恢復活力。

剪紙貼窗花,是民間過年不可缺少的習俗之一。牛年又逢「打春牛」,剪一幅「雙牛」窗花,共賀新春!

歲朝清供花,指的是春節時的清供之花,一年伊始,辭舊迎新,又是一年春來到。迎春、吉祥平安、福瑞、歡慶,就是歲朝清供花的主題。


繁花添福壽【春節插花】

花材:連翹、百合、蝴蝶蘭、毛茛、松、山茶、火龍珠

寓意:立春預示著農曆新年即將到來,迎春連翹最先綻放迎接春天,象徵著新生的希望,百合、蝴蝶蘭、毛茛寓意著幸福美滿、事事順心,四季常青不老松代表著長壽,山茶也是鬧新春的應季花卉。用熱鬧美好的花卉插制一個祝賀新春的瓶花,祈願新年平安長壽、幸福美滿!

碧玉妝成一樹高

萬條垂下綠絲絛

不知細葉誰裁出

二月春風似剪刀

一天之計在於晨

一年之計在於春

立春花開 微風陣陣

耕耘播種 可愛的人兒多勤奮

皇帝親自郊外迎春

率領文武眾群臣

恭恭敬敬把香焚

祈求上蒼 保佑子孫

風調雨也順

家家戶戶來要春

捲起春餅大口吞

意氣風發 抖擻精神

做事要認真 多誠懇

最美中國人

一年之計在於春。春天是萬物更生的時節,是積蓄能量的季節,讓我們迎著漸暖的春風,播下心中的期許,付出辛勤的耕耘,去收穫美好生活的碩果。

樂享四時 | 「冬至大如年」二十四節氣文化體驗活動來啦!

相關焦點

  • 立春,萬物復甦,四時之始
    立春節氣是怎麼來的?以下分享二十四節氣立春的由來及傳說。  立春節氣的由來  自秦代以來,我國就一直以立春作為春季的開始。立春是從天文上來劃分的,而在自然界、在人們的心目中,春是溫暖,鳥語花香;春是生長,耕耘播種。  時至立春,人們明顯地感覺到白晝長了,太陽暖了。
  • 廿四節氣之立春養生
    劉麟提醒您:   今日立春【立春】🔺廿四節氣:  廿四節氣之首,四時之始。
  • 立春至,萬物始!四季養生由此開始
    立春,為二十四節氣之首,立,是「開始」之意;春,代表著溫暖、生長。
  • 立春時間2020幾點幾分 2月4日打春時間 立春傳統習俗吃什麼
    立春,二十四節氣之一,又名立春節、正月節、歲節、歲旦等。立,是「開始」之意;春,代表著溫暖、生長。上古「鬥柄指向」法,以北鬥星鬥柄指向寅位時為立春。現行的「定氣法」劃分節氣,以太陽到達黃經315°時為立春。幹支紀元,以立春為歲首,立春意味著新的一個輪迴已開啟,乃萬物起始、一切更生之義也。秦漢以前,禮俗所重的不是陰曆一月初一,而是立春日。
  • 立春時節話養生
    「立」是「開始」的意思,立春是從天文上來劃分的,春是溫暖,鳥語花香;春是生長,耕耘播種。《立春》詩云:「東風帶雨逐西風,大地陽和暖氣生。萬物蘇萌山水醒,農家歲首又謀耕。」今天就和公安醫院毛喆醫師來聊一聊立春:
  • 萬物生芽今日始:"立春"來啦!知道今天該做什麼,該吃什麼嗎?
    立春揭開了春天的序幕,表示萬物復甦的開始。此刻,泥土中躍躍欲試的小草,正等待著「春風吹又生」;而「春到人間草木知」,則形象地反映出立春時的自然特色。《內經》所謂「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春季的養生保健要注重「生」字,要順應陽氣的升發,顧護陽氣。立春就意味著冬藏結束,萬物萌發,故養生的一年之計也在於春。中醫專家指出,這一節氣的養生,要注意開始養陽氣。
  • 立春,養生奇書——遵生八箋《四時調攝箋》
    立春二十四節氣之一,立春後進入下一個流年,立春也代表二十四節氣的周而復始 立春木旺:木: 木旺得金,方成棟梁。木能生火,火多木焚; 強木得火,方化其頑。木能克土,土多木折; 土弱逢木,必為傾陷。木賴水生,水多木漂; 水能生木,木多水縮。
  • 立春丨萬物舒醒 鳥語花香
    丁酉年臘月十九,2018年2月4日,05點28分,立春。
  • 立春丨萬物復甦,抓住寶寶成長好時機!
    春氣始而建立也。」立春時節,氣溫回升,雨水增多,大地回暖,鳥語花香。  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中第一個節氣,從秦朝起,國人就將立春視為春天的開始,萬物從冰凍之中甦醒過來,彰顯出勃勃的生機。  「陽和起蟄,品物皆春」,在立春過後,柳條開始展露嫩芽,桃樹打起了花骨朵,燕子北飛築巢,萬物即將迎來嶄新的開始!
  • 明日立春丨萬物舒醒,鳥語花香
    春氣始而建立也。」自秦代以來,中國就一直以立春作為孟春時節的開始。所謂「一年之計在於春」,春是希望,萬物復甦;春是溫暖,鳥語花香;春是生長,耕耘播種。此時,竹擁溪橋麥蓋坡,土牛行處亦笙歌。例如漢章帝元和二年,曾經下詔三公日:「方春生養,萬物革甲,宜助萌陽,以育時物,其令有司,罪非殊死,且勿案驗,及吏人條書相告,不得聽受,冀以息事寧人,敬奉天氣。」古人認為,春天陽氣生發,萬物開始生長,如果唯獨人類除外,便不合情理,所以《禮記·郊特牲》有「春饗孤子」之句。《春秋繁露·治水五行》中亦有:「立春出輕繁,去拘留,除栓桔,開閉閡,通障塞,存幼孤,矜寡獨。」
  • 驚蟄、立春、夏至、白露,從四時節氣感知《東邪西毒》的醉生夢死
    二、立春:用萬物初始折射故事的開局「每年總有幾個月,人們好像總不願去死,整個月裡面,只有一個人來找我。他的名字叫慕容燕,自稱慕容公子的後人。他和黃藥師在姑蘇城外的桃花林一見如故。那天黃曆上寫著『初四,立春,冬風解凍』,就是說,是一個新的開始。」
  • 知節氣 | 今日立春
    立春,二十四節氣之一,又名立春節、正月節、歲節、歲旦等。立,是「開始」之意;春,代表著溫暖、生長。上古「鬥柄指向法」,以北鬥星鬥柄指向寅位時為立春。現行的「定氣法」劃分節氣,以太陽到達黃經315°時為立春。幹支紀元,以立春為歲首,立春意味著新的一個輪迴已開啟,乃萬物起始、一切更生之義也。秦漢以前,禮俗所重的不是陰曆一月初一,而是立春日。
  • 立春 | 一元復始
    故《立春》詩云:「東風帶雨逐西風,大地陽和暖氣生。萬物蘇萌山水醒,農家歲首又謀耕。」(左河水)。在氣候學中,春季是指候(5天為一候)平均氣溫10℃至22℃的時段。立春這天「陽和起蟄,品物皆春」,過了立春,萬物復甦生機勃勃,一年四季從此開始了。
  • 立春吃「春」,百病不生
    立春,為二十四節氣之首,又名正月節、歲節、改歲、歲旦等。這一天,萬物復甦,生意勃發,一派祥和景象。傳統的農耕時代,人們以立春為歲首,舉行祭祀活動。拜神祭祖、納福祈年、驅邪攘災、除舊布新……許多暗藏著美好祝願的活動在神州大地上遍地開花。
  • 脈診之道——四時正脈象解二
    人氣之生在寅,應春也。日之始在子,二日相交之位也。陽進陰退故而急。陽始至高故而變,鉤毛相衡而陰陽等。陽至子為故而絕。故陰陽二氣可見者應生長收也,其不可見者應之於伏藏。二氣交媾始有化生故曰土。見三藏二也。
  • 立春|萬物蘇萌山水醒,農家歲首又謀耕
    立春,二十四節氣之首,又名立春節、正月節、歲節、歲旦等。立,是「開始」之意;春,代表著溫暖、生長。上古「鬥柄指向」法,以北鬥星鬥柄指向寅位時為立春。圖片來源:高品圖像幹支紀元,以立春為歲首,立春意味著新的一個輪迴已開啟,乃萬物起始、一切更生之義也。
  • 立春 || 萬物向榮,一年之計在於春
    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中最為重要的一個節氣,它既是年與年的分界線,也是月與月的分界線。自今日始,新的一年與新的一月已然開啟。一年一換,過去人們相信他可掌管人世間一年的吉兇禍福,因此,在立春當日,應進行 「拜太歲」 ,迎春納福,祈求健康、財富和平安。(如果錯過了,正月初八和十五也是拜太歲的好時機)。2021年的太歲君是楊信大將軍。鞭打春牛《事物記原》記載:「周公始制立春土牛,蓋出土牛以示農耕早晚。」
  • 立春
    立春是漢族民間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立」是「開始」的意思,自秦代以來,中國就一直以立春作為春季的開始。立春是從天文上來劃分的,春是溫暖,鳥語花香;春是生長,耕耘播種。這一日,風從東方來,「東方為春,春者,萬物之所出也。」
  • 立春 ——鬥建向寅 三陽開泰
    春節作為一個節日,其歲時實質就是立春。採花枝上寶幡新看遍秦山楚水春村舍不知時節換傍簷百舌苦撩人——陸遊《立春》立春為寅月(即正月)之氣,泰卦初生,乾下坤上,天地交而萬物通也,五行木旺。三陽之生,陰消陽長,萬物昌盛,吉亨之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