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吃「春」,百病不生

2021-03-05 心靈雞湯吧

一陣春風,吹走嚴寒,消化冰雪。

不知不覺中,春天來臨,在這個臨近春節的時候。

立春,為二十四節氣之首,又名正月節、歲節、改歲、歲旦等。

這一天,萬物復甦,生意勃發,一派祥和景象。

傳統的農耕時代,人們以立春為歲首,舉行祭祀活動。

拜神祭祖、納福祈年、驅邪攘災、除舊布新……

許多暗藏著美好祝願的活動在神州大地上遍地開花。

立春祭,是立春這日,祭祀春神、土地、太歲的節日,我們在用不同的儀式,過著立春,也用各種的習俗,寄託我們的祝願。

鞭春牛、帖春牛圖、戴春勝,古人創造了一個個頗有寓意的習俗。

「春日春風動,春江春水流。春人飲春酒,春官鞭春牛。」

鞭春牛是立春的特色活動,每個地方形式或有不同。

將泥土塑成的小牛,或送入一戶戶人家,或打碎後供人喜奪,或在牛肚塞五穀,人們搶到五穀,再放回自己糧倉,寓意新的一年五穀豐登,倉滿糧足。

在堂屋的牆上,貼一張以黃紙為底的春牛圖,黃底寓意黃土,春牛指農事。

貼春牛圖,帶有農民對新的一年農事的祝願。

「勝」是古時候一種飾品,由女子製成,有各種鳥蟲、花卉圖案。

立春這天,古人在頭上戴春勝,意在禳兇邪、求吉利。

立春是新一年農耕的開端,貼春牛、鞭春牛,都是人們在藉此,寄託新一年農耕的祝願。

民間諺語講:

立春是農事、生活的開端,是新一年的開始。

立春除了富有寓意的習俗以外,立春食也是當日一大特色。

盤春、咬春、立春飯等,都是立春當日,最適合吃的美食。

盤春是立春節極具特色的食物之一,並非是味道的不同,而是形式跟寓意上的獨特。

盤春一般是指將蔬菜、水果、餅、糖果等放在盤中,饋贈給親友或自食迎春之用。

杜甫詩《立春》中有一句:

「春日春盤細生菜,忽憶兩京梅發時」,說的就是盤春。

咬春許多人應該不陌生,說咬春,其實是咬蘿蔔。因為蘿蔔味辣,取古人「咬得草根斷,則百事可做」之意。

明《酌中志》有言:

可見立春「咬春」的習俗,深入了古時各個不同階級、身份的人心裡。

同一個節日,在不同地區,往往表現得也不同。

除了咬春、盤春,有些地區的習俗還有吃立春飯、春卷、春餅等。

雖說方式不同,但寓意卻是一致的。

立春開始,東風吹,冰雪融,萬物復甦,百蟲甦醒,冰河化解,魚兒沿著碎冰遊曳。

立春之意,立,是「開始」之意;春,代表著溫暖、生長。

春回大地,一切好運都不會來遲。

今年的立春,與春節靠得很近,我們在過歡樂年之前,先感受到春意來臨。

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

春天是最好下決定、定目標的時候,告別過去的寒冷風霜,如同春風化雪一般。

新的一年,我們一定好好生活。

立春亦如立人生,美好的春天行將而至,靜待闔家團圓,一樹花開。

願我們在新的一年,身康體健,百病不生。

所有的不幸,已成過往序章,所有的好事,都如約而至,成為好的開端。

立春吃「春」,百病不生。

作者:渡蘭君,本文首發於公眾號渡蘭(ID:dulantea)。用美文,做你心靈的擺渡人。

相關焦點

  • 立春時間2020幾點幾分 2月4日打春時間 立春傳統習俗吃什麼
    立春習俗有哪些迎春  迎春是立春的重要活動,事先必須做好準備,進行預演,俗稱演春。然後才能在立春那天正式迎春。迎春是在立春前一日進行的,目的是把春天和句芒神接回來。鞭春牛  浙江地區迎春牛有其特點。迎春牛時,依次向春牛叩頭。
  • 立春:養生之計在於春
    立春是從天文上來劃分的,春是風和日暖,鳥語花香;春是萬物生長,耕耘播種。故《立春》詩云:「東風帶雨逐西風,大地陽和暖氣生。萬物蘇萌山水醒,農家歲首又謀耕。」(左河水)。從立春交節當日一直到立夏前這段期間,都被稱為春天。
  • 今日立春丨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2021年2月3日,農曆臘月廿二,太陽到達黃經315°,立春至。      立春是「四立」之一,反映著冬春季節的更替,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立春標示著萬物閉藏的冬季已過去,開始進入風和日暖、萬物生長的春季。在自然界,立春最顯著的特點就是萬物開始有復甦的跡象。所謂「一年之計在於春」。     立,是「開始」之意;春,代表著溫暖、生長。
  • 春度春歸無限春——立春節氣話養生
    即立春後,一天之內的天氣會有急劇的變化,有時早晨是旭日東升,春風和煦,中午或許還陽光暴曬,氣溫驟升,但傍晚則有可能寒流突至,寒氣逼人。加之,我國地域遼闊,對二十四節氣的響應程度也很不一樣,在江南一帶如我的老家湖南洞庭湖確有「春來一日,水熱三分」;而在廣東、海南則是「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唐.白居易《憶江南》)」。
  • 立春 || 萬物向榮,一年之計在於春
    春立於冰雪鶯難至之時,所謂"玉潤窗前竹,花繁院裡梅",春就在冰雪中靜靜地培育。不待冰消雪釋,便柳色早黃淺,水文新綠微了。立春是一個時間點,也是一個時間段。中國傳統將立春十五天分成三候。,從上一年冬至開始數九,今年立春在第五個「九」的最後一天,故名「春打五九尾」。
  • 廿四節氣之立春養生
    🔺從節氣意義上講:春天始於立春,終於立夏。其中: 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春為廿四節氣之首,為四時之春之始。恰如詞人辛棄疾筆下所述:「春意歸來,看美人頭上,梟梟春幡。無端風雨,未肯收盡餘寒。」🔺天人相應,和諧共生①春行風令,風性開洩……《內經》上說:「風者,百病之始也。」
  • 今日立春,除了吃春卷,還要做這些
    立春又名立春節、正月節、歲節等,立,是「開始」的意思;春,代表著溫暖、生長。立春是新一年的開端,寓意著冬天結束、春季到來。今日立春具體時間:22點58分39秒。早在漢代就有立春吃生菜迎春的習俗。魏晉時期,人們用五種味道辛辣的蔬菜組成「五辛盤」來「咬春」。到了唐代,五辛盤變成了味道更好的春盤。立春這一日,民間講究要買個蘿蔔來吃,叫做咬春。因為蘿蔔味辣,取古人「咬得草根斷,則百事可做」之意。
  • 樂享四時 | 立春始,萬物生
    立春日迎春,迄今已經有三千年的歷史,官方和民間都有多種迎春方式。報春:立春之前,會有人敲著竹板小鑼,唱著贊春詞,挨家挨戶送春牛圖。人家一般會回贈一點小錢,意思是已經知道春天來了,會抓緊耕種。「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覺。」「春困」使人身體疲乏,精神不振,應保證充足睡眠、作息規律、適量運動、少熬夜,多食含維生素B的食物。力戒暴怒,更忌情懷憂鬱,做到心胸開闊,樂觀向上,保持心境愉悅的好心態。
  • 立春
    立春是漢族民間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立」是「開始」的意思,自秦代以來,中國就一直以立春作為春季的開始。立春是從天文上來劃分的,春是溫暖,鳥語花香;春是生長,耕耘播種。這一日,風從東方來,「東方為春,春者,萬物之所出也。」
  • 立春 | 一年之計在於春
    「立春」是一年中第一個節氣,一般在公曆2月3日至5日。立有開始之意,立春也預示著一年農事活動的開始,臺灣地區將立春定為農民節。《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關於立春說:正月節,立,建始也,五行之氣往者過來者續於此,而春木之氣始至,故謂之立也,立夏秋冬同。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指四季開始,春種、夏長、秋收、冬藏概括了黃河中下遊農業生產與氣候關係的全過程。氣候學以每五天的日平均氣溫穩定在10度以上的始日劃分為春季開始,立春時真正進入春季的只有華南。
  • 2018年立春是什麼時候 立春吃什麼+立春習俗+立春詩詞
    立春是什麼時候  2018年立春時間:2月4日 05:28:25,農曆2017年十二月(大)十九。【描寫立春的詩句】【立春祝福語】  2019年立春時間:2019年2月4日 11:14:14,農曆2018年十二月(大)三十。
  • 立春之日丨一年之際在於春
    立春2018年2月4日《漢宮春 · 立春日》 南宋·辛棄疾   春已歸來。  看美人頭上,嫋嫋春幡。  無端風雨,未肯收盡餘寒。這一日,風從東方來。老話說:「東方為春,春者,萬物之所出也。」舊俗立春前一日,有兩名藝人頂冠飾帶,稱春吏。沿街高喊:「春來了」,俗稱「報春」。
  • 【24節氣◎立春】陽和起蟄,品物皆春.
    可見立春後是疾病多發的季節。春天的多發病有肺炎、肝炎、流腦、麻疹、腮腺炎、過敏性哮喘、心肌梗塞、精神病等。因此對於有肝炎、過敏性哮喘、心肌梗塞等的患者要特別注意調養預防。 ◇不要過早減衣「春不減衣,秋不戴帽」。立春氣溫還未轉暖,不要過早減掉冬衣。
  • 立春是什麼意思含義 立春的風俗習俗立春吃什麼傳統食物
    2月4日,迎來立春。立春為正月節,立為建始,春木之氣始至,故稱為「立」。  立春作為「二十四節氣」之一,與立夏、立秋、立冬一樣,反映著一年四季的更替。立春,意味著萬物閉藏的冬季已過去,開始進入風和日暖、萬物生長的春季。「春」也意味著萬物生長、春耕播種,所謂「一年之計在於春」。
  • 立春與年畫中的春牛圖
    今日立春。立春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立春象徵著春天的來臨,也預示著一年的農事活動即將開始。我國古代在立春這日有一系列的迎春活動,如迎春、祭芒神等,其中重要的儀式「鞭春牛」是將事先準備好的土塑的春牛牽至府前,由專人鞭打土牛,故立春又叫「打春」。「鞭春牛」個習俗實際上是官府通過鞭打土牛的這種形象手法,策勵人們一年之始要勤於農事,其中也包含了人們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的美好願望。
  • 立春到了,俗語「立春下雨是反春」是啥意思?立春下雨有啥說法?
    因為在以前春節就是從立春節氣這天開始的,因此立春也叫立春節、正月節、歲節等。立春的立是「開始」的意思,而「春」則代表著溫暖、生長。而且民間還把立春當作是春天的開始,認為立春到了,春天也就到了。也是由於立春的重要性,在民間也有很多和立春節氣相關的預測天氣、農事的俗語和農諺。俗語「立春下雨是反春」說的又是什麼意思呢?立春下雨又哪些說法?
  • 2月4日立春俗語立春下雨是反春啥意思 立春下雨好不好呢?
    2月4日立春俗語立春下雨是反春啥意思 立春下雨好不好呢?時間:2020-02-03 21:23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月4日立春俗語立春下雨是反春啥意思 立春下雨好不好呢? 立春到了,俗語立春下雨是反春是啥意思?立春下雨有啥說法? 不知不覺中,春節就要過完了。
  • 二十四節氣丨立春:春釀正風流
    立春之日,不在五九最後一天,便在六九第一天,前者叫「春打五九盡」,後者叫「春打六九頭」。因此,立春又叫「打春」「鞭春」,是宣布一年農事生產正式開始的開耕典禮,故又有「一年之計在於春」的說法。實際上,在秦漢以前,禮俗所重的歲首並非農曆正月初一,而正是立春。
  • 立春養生丨過節吃多了?腸胃炎別過來!24節氣中醫保健知多少
    立春意味著新的一個輪迴已開啟,新的一年之始。古人對歲首很重視,立春要祭春神、祭太歲,敬天法祖,由此便產生了辭舊布新、迎春祈福等一系列祭祝祈年文化活動。家庭聚餐,吃!走親訪友,吃!!朋友聚會,吃!!!吃的食物多而雜,很容易侵犯腸胃,一不小心胃腸炎怎麼辦?這次,我們現在從腸胃炎、食療及精神起居、這幾方面解讀立春養生。
  • 【24節氣之立春】最是一年春好處 絕勝煙柳滿皇都
    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廣步於庭,被發緩形,使志生;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逆之則傷肝,夏為寒變,奉長者少。春三月是指從立冬到翌年立春前,包括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六個節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