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黃埔區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八次會議開幕。廣州市委常委、黃埔區委廣州開發區黨工委書記周亞偉出席大會,黃埔區區長陳勇代表黃埔區人民政府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
大會由黃埔區人大常委會主任崔世剛主持。會議聽取了黃埔區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以及黃埔區人民法院工作報告和黃埔區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211名區人大代表肩負人民重託出席會議,認真履行憲法和法律賦予的神聖職責。
記者了解到,2019年,黃埔區積極應對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複雜形勢,完成地區生產總值3502億元,增速創六年新高,廣州開發區七項主要指標位居全國經開區第一。
2020年,黃埔區力爭落地總投資十億級項目30個、五十億級項目10個、百億級項目4個;打造知識創造、產業智造、貿易創新和開放合作四大高地,營造數字、流量、綠色新經濟形態;推動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全年新增高層次人才100名以上;推動黃埔高鐵站、知識城高鐵站建設,全面融入大灣區「1小時生活圈」;新增5所公辦中小學,新建8所幼兒園,新建健身步道30條……
高質量發展交出亮眼成績單
2019年,黃埔區經濟發展連創新高。完成地區生產總值3502億元,同比增長8.6%,增速創六年新高;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7936億元,工業增加值增速創六年新高;商品銷售總額8900億元,增長38%,增速創十年新高。固定資產投資1398億元,增長20.1%。財稅總收入1168億元,連續三年穩居千億級別。地區生產總值、實際使用外資等七項主要指標位居全國經開區第一。
2019年,黃埔區出臺5G、工業網際網路等產業政策,營商環境指數排名全國經開區第一,榮獲聯合國「2019年世界傑出投資促進機構大獎」,產業結構持續優化。據統計,去年黃埔區高新技術企業產值佔比提升12個百分點,新增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275家。五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3833億元,增長8.6%。
成績的背後是黃埔區科技引領、高質量發展的澎湃動力。該區引進重大優質項目164個,總投資超過3000億元,其中產出超百億項目12個。一批新動能核心骨幹企業投產,全區投試產重點產業項目達到60個。
「四區四中心」重大平臺建設不斷提速。知識城「一核兩心三區多園」城市格局全面鋪開,環九龍湖總部經濟帶啟動建設,康方藥業等54個產業項目建設加快推進,康盛生物等15個產業項目竣工;科學城展現新變化,「雙創」示範基地建設連續2年獲得國務院督查激勵,雪松等一批總部項目建成入駐,瑞松等 36 個項目投產,「五年大變化」邁出堅實步伐;黃埔港煥發新活力,大灣區航運研究院等90餘家航運機構落戶,廣物魚珠產城綜合體、中國軟體CBD總部開工建設,成為廣州人工智慧與數字經濟試驗區重要一極;生物島實現新提升,恆瑞研發中心等一批重點項目落戶,默克創新中心投入使用,啟動建設全國首個5G自動駕駛應用示範島。
2019年,黃埔區大灣區創新樞紐的地位進一步凸顯。黃埔區引進了中科院微電子所等10家大院大所,納米國家科學中心成為全國納米科技轉化主戰場,太赫茲國家科學中心構建全國最完整的太赫茲技術創新鏈條,打響「黃埔實驗室」品牌。新引進院士15名,高層次人才882名,居全市第一。新增國家級孵化器4家,3家孵化器獲國家考評優秀,60億元規模的中科院科技成果轉化母基金落戶。國家級高新區排名躍升至第7位,科技創新實力穩居全國經開區第一。
以此為基礎,黃埔區2019年創新成果更加豐碩。榮獲國家科學技術獎6項,增長50%;獲得中國專利獎21項,佔全市近一半,包括金獎1項;專利授權量1.76萬件,增長20%,PCT國際專利申請量756件、發明專利授權量2803件,居全國經開區第一。
打造四大高地發展三種新經濟形態
據介紹,圍繞北部牽引、中部建帶、南部成鏈,黃埔區將加快構建「四區四中心+一區一園」發展格局,強化多點支撐、多極帶動,在「雙區驅動、雙核聯動」中實現高質量發展。
打造知識創造高地。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重要承載區,推進大科學裝置先行啟動區、中試驗證和成果轉化區建設,高標準打造智谷、氫谷、藥谷、美谷、納米谷五大知識創造平臺。加快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家知識中心,推動知識城總規批覆,推進知識塔等項目建設,共建中新國際科技創新合作示範區。
打造產業智造高地。實施黃埔製造提質工程,培育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慧、生物醫藥三大世界級產業集群。打造以粵芯為核心的集成電路產業園,建設以立景創新為核心的翟洞智能製造產業園,以天基信息系統為基礎,推動低空軌道衛星產業化應用。打造世界頂尖的生物醫藥和生物安全研發中心,重點建設以GE、龍沙、百濟神州為核心的世界級生物製藥基地。推進科學城創新發展,打造世界領先的中國智造中心。
打造貿易創新高地。建設科學大道—開創大道、環九龍湖、魚珠灣等總部經濟帶,引進一批科技、金融、商貿等總部企業。推進專業物流園區集中布局,創建綜合保稅區,創建服務「一帶一路」的新貿易創新中心。
打造開放合作高地。加快新華穗港城、黃埔國際郵輪港、穗港澳航空產業基地等項目建設,加強中歐、中英、中烏、中以等「一帶一路」合作,推動中沙吉贊產業聚集區建設。
面對後疫情時期的需求變化,黃埔區還將以構建多元化應用場景為抓手,著力營造數字、流量、綠色新經濟形態,增強實體經濟發展韌性。
在數字經濟方面,建設國際數字樞紐,建設「雙千兆」城市。推進廣州人工智慧與數字經濟試驗區(魚珠片區)建設,打造數字經濟產業長廊。
在流量經濟方面,大力發展零售新業態,加速發展在線娛樂,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培育旗艦型金融企業。
在綠色經濟方面,建設國家新能源綜合利用示範區,加快烯灣科技、廣石化供氫中心落地建設,打造新能源汽車產業園,建設新材料產業園。打造智能交通,引進百度等智能網聯汽車龍頭企業。集聚燃料電池、石墨烯等檢驗檢測中心,打造國家檢驗檢測服務業集聚區。
決勝全面建成小康打贏三大攻堅戰
今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年。堅決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汙染防治的三大攻堅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必然要求。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推進鄉村振興「一二三四」工程,打造隆平國際現代農業公園「一個龍頭」,建設廣汕路、九龍大道鄉村振興「兩條主軸」,創建逕下、蓮塘、麥村「三個精品村」,實施水稻、水果、蔬菜、花卉「四個萬畝」農業發展計劃。高標準建設隆平院士港,打造現代農業科技「黃埔軍校」。全面完成陽山縣對口幫扶任務,加強黔南州東西部扶貧協作。
決戰全勝汙染防治。創建全市首個生態文明示範區,打贏藍天保衛戰,力爭南崗河、鳳凰河、金紫湧達到IV類水標準。
決戰完勝風險防範。打造廣東省生物安全與健康產業先導區,提升防災減災能力,建設海綿城市,構建與強降雨相適應的強排水體系。加強生產安全、食品藥品安全監管。
以「雙統籌」奮力奪取「雙勝利」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在這至關重要的一年,面對全球疫情和經貿形勢很大的不確定性,黃埔區將集中精力抓好「六穩」「六保」工作,努力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目標任務。
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2020年,黃埔區以「雙統籌」奮力奪取「雙勝利」,抓緊抓實抓細常態化疫情防控,增強逆周期調節的主動性,加大投資長遠謀劃的戰略性,以紮實有力的工作促進經濟社會健康發展。
完善全方位防控鏈條,築牢口岸入境「大門」第一道防線,守住村社、廠區、商場「小門」,管好開學複課學校「校門」。加強經濟運行精準調控,圍繞解決產業鏈受損、供應鏈受阻、資金鍊緊張等問題,引導出口轉內銷和供應鏈國產化替代,爭取國際訂單,落實消費券等鼓勵舉措推動消費回升。
據悉,黃埔區將擴大項目高強度投資,重點引進現代氫能源、寶能系列項目等一批重大項目,力爭落地總投資十億級項目30個、五十億級項目10個、百億級項目4個。以新型基礎設施、新型城鎮化、重大工程「兩新一重」建設為重點,全力推進「百大項目慶百年」,實現知識城固定資產投資超500億元,「三舊」改造固定資產投資超500億元,區屬國企項目固定資產投資超500億元,全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長30%左右,實現重點產業項目動工、投試產各60個。
(文章來源:中國商務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