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胎十月,一朝分娩,準媽媽們在歷經各種「磨難」之後,終於可以卸下「包袱」輕鬆一下,可有時偏偏不能盡如人意。28歲的小美剛剛順產生了一個8斤多的胖寶寶,全家人都非常高興。可是,就在產後第二天,小美發現自己的腿不聽使喚,稍稍一動,就會引發下半身的劇烈疼痛,別說走路了,連翻身都困難,用她自己的話來形容就是——「已經痛到懷疑人生了」。
開始小美以為是生孩子「累著了」,查房時,家化產科主任楊金平給她做了詳細的檢查,告訴她,這並不是「累」的,而是恥骨聯合分離症。
恥骨聯合?分離?小美和家人聽的是一頭霧水,好好的骨頭咋分離了呢?楊金平介紹說,恥骨聯合間隙一般在4-5mm,隨著孕期激素水平的變化,可以增寬至6-8mm。這種輕微的增寬是對胎兒順產有利的,但不能超過10mm,一旦≥10mm,就可以診斷為恥骨聯合分離症了。患者會感覺到恥骨聯合部位劇烈疼痛,坐立不安,甚至延伸到腹、背部以及下肢,造成活動障礙。因為多見於順產產婦,所以,這種情況常會誤認為是產後的正常狀態而被忽視,導致病情的延誤。除順產外,外傷(如突然滑倒時,單側臀部著地或橫向劈腿過大)也可以造成這種病症。
恥骨聯合分離症是啥病?據介紹,恥骨聯合部疼痛,行動無力,上下臺階及單腿站立、彎腰、翻身等動作,均可引起疼痛加劇;嚴重者可導致單側或雙側下肢難以負重,活動受限,甚至是無法行走。局部有壓痛、叩痛,髖關節外展(旋)受限,恥骨聯合加壓或骨盆擠壓分離試驗呈陽性。X線片檢查可見恥骨聯合間距離明顯增寬,超過5mm,有的甚至可以達到30~50mm,並有上下錯位現象。錯位嚴重的,可觸摸到恥骨聯合分離的間隙。
醫生用骨盆兜給小美做了固定,並建議她到婦科門診進行治療。婦科門診負責人寧方霞給小美採用生物刺激反饋儀進行產後康復電刺激治療,並請了康復二科醫生給予患者手法復位等治療。10天後,病人不但疼痛消失,還能夠行走自如,恢復如初。
據了解,寧陽縣第一人民醫院婦科門診配備的生物刺激反饋儀是康復治療、電刺激和生物反饋相結合的治療儀器。該儀器無創、無痛,可對盆底功能進行篩查和監測,做出標準評估,並根據患者檢查情況,制定出合理的治療方案;對恥骨聯合分離等引發的疼痛、肢體活動障礙及產後康復有顯著療效。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王坤 通訊員 李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