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被爆後,中美一目了然!美媒不禁唏噓:希望中美關係儘快穩定

2020-12-23 海峽生活匯

【編輯/作者 海峽生活匯欄目 初陽/楊楊】

導語:今年中美關係是建交以來空前緊張的一年,在全球飽受疫情肆虐且經濟出現衰退之際,中美關係直奔冰點之際,中美企業夾在中間可謂是"心急如焚"。不同於美政府動用國家權力打壓中企,中方政府仍是一如既往秉持市場發展規則。

今年疫情早期期間,川普政府一再放出"誘人"的條件號召美企搬離中國,但中美局勢的緊張卻無法影響美企對中國市場的依賴。尤其是近日一份重要數據宣告後,中美高下立判!

美媒刊文曝光數據

根據新華社客戶端所報導,近日美媒《華爾街日報》刊文《中國再度助推美國企業增長》,其中將中美兩國在疫情之下經濟的一些數據曝光,引來多方高度關注。刊文中表示,縱使在疫情期間,歐美焦頭爛額之際,中方卻支撐著在華美企應對疫情所帶來的影響。其中包括可口可樂、通用汽車、以及國際一線化妝品牌公司雅詩蘭黛等眾多國際企業,在前面三個季度中業績都有所提升。

原因在於疫情期間中國龐大的消費者對汽車、香水、食物等產品的採購"非常大手筆"。其中雅詩蘭黛執行官表示,該品牌在全球銷售額同比下降9%,而在中國則增長了28%-30%,尤其是在海南取得重大突破;通用汽車三季度在華銷量同比增長12%,在美銷量則下降了10%;數據宣告後,中美高下立判!

美媒寄望中美恢復穩定關係

美媒還在刊文中強調,最新結果延續了今年內早期開始趨勢,當時中方疫情剛恢復之際,其他國家還現在疫情的水深火熱中,歐美也不例外,因此中方市場恢復常態對於美國企業來說才是重要的助力。而製藥巨頭沃博聯公司則在獲得中國大部分業務的支持下,僅成立兩年的中國合資企業正在迅速發展,同時該公司高管表示,將加速關閉美國門店,

美媒不禁唏噓,感慨一些美國企業甚至包括美國巨頭企業,在經歷了兩年多緊張的中美關係之後,最希望的是中美關係恢復穩定,以確保經濟增長而不是淪為地緣政治的犧牲品,而美方總統選舉結果或許是中美恢復關係的契機。美國大選在一波三折之後,縱使美媒已經宣布拜登勝選,但不服輸的川普仍然將美大選推向法律戰,到底"鹿死誰手"全世界還在觀看。

免責聲明:本文由《海峽生活匯》原創創作,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部分消息參考:新華社客戶端

相關焦點

  • 李顯龍:希望美國下任總統能穩定中美關係
    他對美國下任總統提出「三個希望」。當地時間28日晚,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參加了美國智庫大西洋理事會的線上視頻座談會,闡述了他對中美關係、美國總統大選的看法。
  • 中新時評:中美關係應重建健康穩定發展的戰略框架
    中新社北京12月12日電 題:中美關係應重建健康穩定發展的戰略框架中新社記者 邢一近來,隨著中國探月工程將從月球帶回採樣,一段塵封已久的中美往事被翻出。大選後的權力過渡期,華盛頓政商界對本屆政府的擔憂似乎正應驗,「一些對美國未來或全球穩定沒有意義的魯莽舉動」正在一一推出。蓬佩奧近日拋出「對華政策不可逆」的論調,並就此密集操作。包括限制中共黨員及其親屬獲赴美籤證、將多家中企列入國防部制裁名單、終止多項中美交流合作計劃等措施紛紛出臺。《紐約時報》等美媒指,本屆政府對華強硬立場或令新政府缺乏政治靈活性。
  • 學長說|做好穩定中美關係這道必答題
    正視問題,面向未來,中美之間重回健康發展軌道的突破口在哪?記者採訪了幾位留美人士,希望他們以往的經歷能夠為當前的中美關係增添一些暖色,希望他們的建言能夠對重啟兩國關係有所裨益。留學生是橋梁紐帶 中美合作交流具有強大民意支撐用劉麗彬的話說,自1992年從西南師大畢業後,他「一直做教育」。2001年到2003年,劉麗彬被公派到美國希望國際大學讀MBA。2017年底入職中國新高教集團擔任黨委書記、營運長。
  • 拜登如何對待中美關係?美媒:不會停止對華打壓,但言辭更加文明
    目前拜登已經取得了美國大選的勝利,距離他上任時間也越來越近,外界都十分關心他會如何對待中美關係,美國《哈佛商業評論》1月7號專門為此發表了一篇分析文章,作者認為拜登在兩國外交的言辭方面會更加文明,包括同中國在重要國際問題上展開交往,以及減少和強調懲罰性關稅,但是拜登也不會停止對華打壓,他可能還會延續川普政府的貿易保護主義措施。
  • 崔天凱大使:重建中美兩國關係合作共贏、穩定發展的戰略框架
    在全球化深入發展、中美利益緊密交融的時代,「新冷戰」和「脫鉤」根本沒有出路;中美兩國完全有智慧、有能力超越分歧,重建兩國關係合作共贏、持續穩定發展的戰略框架。 以下是講話全文。中國以更積極的姿態推進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籤署了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並將積極考慮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這將為包括美國在內世界各國企業提供更多合作機遇。 ——2021年是迎接後疫情時代曙光的關鍵之年,中美合作不能也不應缺位。 當前各國疫苗和藥物研發取得積極進展,給人們帶來更多希望和信心。
  • 崔天凱談中美關係前景:合作是中美兩國唯一正確選擇
    報導援引崔天凱在位於華盛頓的中美研究中心2020年會上的話說:「並非中方首先關閉美駐華總領館,也不是中方首先驅離美國在華記者。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回應美方的行為。」他說:「因此,如果美國政府願意逆轉這一進程,我們願意考慮。」
  • 王毅:重建中美關係健康穩定的戰略框架
    王毅表示,中美關係這艘巨輪承載著兩國17億多人民的福祉,也關乎世界70多億人民的利益。現在到了決定這艘巨輪下步航線的關鍵時候了。希望美方同中方相向而行,以堅持相互尊重為前提,以加強對話協商為途徑,以深化利益融合為動力,以夯實民意基礎為支撐,重建中美關係健康發展的戰略框架。  王毅說,中國對美政策保持穩定性和連續性。
  • 中經觀點:中美關係不應被蓬佩奧之流擾亂節奏(一談維護和穩定中美...
    肆意破壞中美關係,其惡劣言行世所罕見。當前,中美關係異常複雜嚴峻,而蓬佩奧之流難辭其咎。蓬佩奧是何等貨色?聽聽他去年4月在美國德州農工大學的演講就知道其德性了。曾經擔任美國中情局局長的他,談起當年如何訓練特工時大言不慚,不以為恥反以為榮地說,「我們撒謊、我們欺騙、我們偷盜,我們還有完整的培訓課程。」在成為美國頭號外交官後,蓬佩奧將中情局的下三濫「套路」變本加厲運用到了外交領域。
  • 如何看待當前的中美關係
    二、中美亟須構建新型關係 中美關係是當今世界最重要的雙邊關係。作為當今世界第一大和第二大經濟體,中美關係的好壞不僅關乎兩國人民福祉,而且也關係到地區是否和平穩定和全球治理的推進。冷戰結束後,儘管中美關係屢有波折,但兩國都能管控分歧,在諸多領域拓展合作。這是中美關係得以不斷向前發展的原動力所在。
  • 楊潔篪署名文章:尊重歷史 面向未來 堅定不移維護和穩定中美關係
    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是中美兩國的共同責任和使命,需要雙方正確看待和妥善處理彼此關係,形成和而不同的相處之道。正是基於這一點,中美雙方同意共同構建不衝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新型大國關係,本屆美國政府執政後中美雙方同意共同推動以協調、合作、穩定為基調的中美關係。
  • 展望拜登時期的中美關係——崔天凱出席中美研究中心2020年會
    本次年會以「美國大選後的中美關係前景」為主題,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哈佛大學教授格雷厄姆·艾力森(Graham Allison)在開幕式上進行對話,對話由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主席史蒂芬·歐倫斯(Stephen Orlins)主持。
  • 不讓綁架中美關係的陰謀得逞
    新華社北京12月9日電 題:不讓綁架中美關係的陰謀得逞新華社記者高文成美國政府日前出臺新規,收緊對中共黨員及其家屬赴美籤證政策,再次公然挑動意識形態對抗,肆意毒害中美關係。
  • 楊潔篪:尊重歷史 面向未來 堅定不移維護和穩定中美關係
    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是中美兩國的共同責任和使命,需要雙方正確看待和妥善處理彼此關係,形成和而不同的相處之道。正是基於這一點,中美雙方同意共同構建不衝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新型大國關係,本屆美國政府執政後中美雙方同意共同推動以協調、合作、穩定為基調的中美關係。
  • 李海東:中美關係呼喚傅高義式知華派
    在中美關係不同的困難階段,沉浸中國問題研究數十年的費正清、鮑大可、傅高義等都堅持著學者操守,支持構建穩定積極的中美關係。前兩者在冷戰頭20年裡儘管遭受美國國內極端反共勢力的詆毀,但始終主張與華交往的重要性。在上世紀60年代美對華政策大討論中,他們的理性權威聲音對塑造美改善對華政策輿論與政治氛圍作用顯著。在隨後數十年裡,他們堅持美對華接觸主張,在政策群體中始終較具影響力。
  • 中美關係:中美經濟相互依存度越來越高
    「美中經濟相互依存度越來越高」(高端訪談·中美關係)   ——訪美國耶魯大學傑克遜全球事務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史蒂芬·羅奇   中美關係是國際關係中最重要的雙邊關係之一。中美共同利益遠大於分歧,合作是雙方的唯一選擇。美國人如何「打量」中美關係?
  • 中國駐美大使楊潔篪在華盛頓暢談中美關係(全文)
    中國日報網站消息:中國駐美大使楊潔篪於美國東部時間24日中午應邀在美國華盛頓全國記者俱樂部就中美關係發表了演講。  楊潔篪說,中美關係在過去6個月中,一直受到世界的關注。兩國關係經歷了困難,雙方都表示願意改善關係,並採取了具體的步驟使得關係得到了明顯的好轉。本月初布希總統和江澤民主席互通電話,這一重要的通話應該成為未來關係改善發展的指導。
  • 王毅:中美應一道努力,爭取下階段中美關係重啟對話、重回正軌...
    新華社北京12月7日電(記者馬卓言)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7日在京同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董事會代表團舉行視頻交流。王毅表示,當前中美關係正處於一個關鍵的歷史當口。習近平主席在向拜登當選總統發去的賀電中指出,「推動中美關係健康穩定發展,不僅符合兩國人民根本利益,而且是國際社會的共同期待。希望雙方秉持不衝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精神,聚焦合作,管控分歧,推動中美關係健康穩定向前發展,同各國和國際社會攜手推進世界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這是中方對下階段中美關係的主張和期許,也希望能成為美國各界越來越多有識之士的共同認知。
  • 感受「習奧會」體認中美關係和平當家
    相信美中兩國有能力管控好分歧。華盛頓「習奧會」,是安納伯格莊園「習奧會」、中南海瀛臺「習奧會」的延續和深化,中美兩國關係由此而升華,力主和平發展全球露出笑臉。北京時間9月25日早5:30分,習近平主席抵達了訪美第二站——美國首都華盛頓,並將在這裡出席歐巴馬總統為其舉行的一系列國事活動。大約兩個半小時前,習近平主席抵達華盛頓。在酒店稍事休息後,他前往白宮,與歐巴馬總統會面,這也是兩國元首今年以來的首次會晤。
  • 崔天凱大使:中美關係不會也沒有必要回到過去
    我們相信,在全球化深入發展、中美利益緊密交融的時代,「新冷戰」和「脫鉤」根本沒有出路。中美兩國完全有智慧、有能力超越分歧,重建兩國關係合作共贏、持續穩定發展的戰略框架。——2021年是中國進入新發展階段的關鍵之年,將為兩國關係發展提供新動力。
  •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前院長崔立如:中美需尋求建立穩定的關係框架
    他表示,在中美關係的結構轉變過程中,需要對失衡關係狀態下的戰略競爭加以管理,以避免形勢失控而走向對抗。「從根本上講,要實現對戰略競爭的真正管理,取決於中美能否基於現實合理認識和妥善處理新格局下的戰略競爭,並尋求建立一種穩定的關係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