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抽檢24批次食品不合格,涉鹹鴨蛋、蜂蜜等

2020-12-23 騰訊網

中新經緯客戶端10月15日電 據湖北省市場監管局官網消息,14日,湖北省市場監管局公布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公告(2020年第26期),不合格樣品24批次,涉鹹鴨蛋、蜂蜜等。

來源:湖北省市場監管局

湖北省市場監管局指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規定,近期組織對武漢、黃石、十堰、襄陽、宜昌、荊州、荊門、孝感、黃岡、隨州、恩施、仙桃、天門等地的食用農產品、糧食加工品、餐飲食品、水果製品、豆製品、茶葉及相關製品、蛋製品、蔬菜製品、飲料、肉製品、糕點、水產製品、糖果製品、澱粉及澱粉製品、乳製品、炒貨食品及堅果製品、薯類和膨化食品、蜂產品、食鹽、冷凍飲品、酒類、罐頭、餅乾、其他食品、方便食品共25類食品1230批次進行抽檢。抽樣檢驗項目合格樣品1206批次,不合格樣品24批次,具體情況公告如下:

總體情況。飲料42批次,不合格4批次;蜂產品11批次,不合格4批次;食用農產品292批次,不合格3批次;餐飲食品124批次,不合格3批次;蛋製品61批次,不合格2批次;蔬菜製品55批次,不合格2批次;炒貨食品及堅果製品13批次,不合格2批次;水果製品82批次,不合格1批次;豆製品80批次,不合格1批次;糕點28批次,不合格1批次;澱粉及澱粉製品22批次,不合格1批次;糧食加工品195批次、茶葉及相關製品76批次、肉製品40批次、水產製品24批次、糖果製品23批次、乳製品21批次、薯類和膨化食品12批次、食鹽9批次、冷凍飲品6批次、酒類5批次、罐頭4批次、餅乾2批次、其他食品2批次、方便食品1批次均未檢出不合格樣品。具體信息詳見附件。

不合格產品情況如下:

(一)陽新九洲大潤發商貿有限公司銷售的韭菜,氯氟氰菊酯和高效氯氟氰菊酯、氯氰菊酯和高效氯氰菊酯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檢驗機構為湖北省食品質量安全監督檢驗研究院。

(二)當陽市玉陽辦事處東群路29號(凱旋名邸)3棟1單元000116鋪遊爭鳴個體工商戶銷售的標稱湖北龍之泉農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紅薯澱粉,菌落總數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檢驗機構為湖北省食品質量安全監督檢驗研究院。

(三)當陽市玉陽辦事處長坂路(金葉小區)黃小亮個體工商戶銷售的標稱宜昌傳匯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榨廣椒,防腐劑混合使用時各自用量佔其最大使用量的比例之和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檢驗機構為湖北省食品質量安全監督檢驗研究院。

(四)湖北黃商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東方名都購物中心銷售的標稱襄陽源益佳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酸梅湯,脫氫乙酸及其鈉鹽(以脫氫乙酸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檢驗機構為湖北省食品質量安全監督檢驗研究院。

(五)湖北黃商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明珠購物中心銷售的標稱襄陽源益佳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水蜜桃(飲料),脫氫乙酸及其鈉鹽(以脫氫乙酸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檢驗機構為湖北省食品質量安全監督檢驗研究院。

(六)湖北黃商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羅田黃商生活超市居然之家店銷售的標稱武漢稻香春食品廠生產的琥珀桃仁,過氧化值(以脂肪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檢驗機構為湖北省食品質量安全監督檢驗研究院。

(七)當陽市玉陽辦事處廣州路21號郭珍(個體工商戶)銷售的標稱宜昌傳匯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榨廣椒,防腐劑混合使用時各自用量佔其最大使用量的比例之和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檢驗機構為湖北省食品質量安全監督檢驗研究院。

(八)湖北西貝鳳蘭餐飲管理有限公司漢街分公司使用的筷子,陰離子合成洗滌劑(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鈉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檢驗機構為湖北省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

(九)武漢友誼國賓酒店管理有限公司使用的筷子,陰離子合成洗滌劑(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鈉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檢驗機構為湖北省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

(十)湖北洪山賓館集團有限公司使用的盤子,陰離子合成洗滌劑(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鈉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檢驗機構為湖北省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

(十一)鍾祥市萬商超市銷售的標稱襄陽市資山生態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姿山豆筋,山梨酸及其鉀鹽(以山梨酸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檢驗機構為武漢食品化妝品檢驗所。

(十二)湖北威市集商貿有限公司銷售的標稱湖北海峰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大籽全綠葡萄乾,黴菌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檢驗機構為武漢食品化妝品檢驗所。

(十三)荊門市東方百貨大廈掇刀購物廣場銷售的標稱荊門蛟龍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鹹鴨蛋,菌落總數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檢驗機構為武漢食品化妝品檢驗所。

(十四)宜昌雅斯東山購物廣場有限公司銷售的標稱湖北柏果食品開發有限公司生產的鹹鴨蛋,菌落總數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檢驗機構為武漢食品化妝品檢驗所。

(十五)劉傑(個體工商戶)銷售的五花肉(豬肉),恩諾沙星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檢驗機構為武漢食品化妝品檢驗所。

(十六)襄城區悅佳生活生鮮超市銷售的標稱武漢市如梅食品商貿有限公司生產的椒鹽蘇月(熱加工),酸價(以脂肪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檢驗機構為湖北省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

(十七)武穴市家得利超市銷售的標稱武穴市龍林供銷蜂業專業合作社生產的純蜂蜜野生蜜,諾氟沙星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檢驗機構為湖北省食品質量安全監督檢驗研究院。

(十八)湖北省美佳商貿有限公司翔豪分公司銷售的標稱湖北大別畢蜜蜂業有限公司生產的百花蜜,諾氟沙星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檢驗機構為湖北省食品質量安全監督檢驗研究院。

(十九)英山縣淨源飲用水有限公司生產的飲用天然山泉水,銅綠假單胞菌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檢驗機構為湖北省食品質量安全監督檢驗研究院。

(二十)湖北三座山飲品有限公司生產的飲用天然礦泉水,界限指標-偏矽酸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檢驗機構為湖北省食品質量安全監督檢驗研究院。

(二十一)十堰市新合作超市有限公司三堰購物廣場銷售的標稱竹谿縣順達農業專業合作社生產的武當蜂語·蜂蜜,諾氟沙星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檢驗機構為湖北省食品質量安全監督檢驗研究院。

(二十二)湖北壽康永樂商貿集團有限公司東正鄰裡中心銷售的宴美村黃豆芽,4-氯苯氧乙酸鈉(以4-氯苯氧乙酸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檢驗機構為湖北省食品質量安全監督檢驗研究院。

(二十三)孝昌縣平凡超市銷售的標稱武漢市蔡甸區新宇起食品廠生產的酒鬼花生,過氧化值(以脂肪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檢驗機構為湖北省食品質量安全監督檢驗研究院。

湖北省市場監管局指出,對抽檢中發現的不合格產品,已責成武漢、黃石、十堰、襄陽、宜昌、荊門、孝感、黃岡等市場監管部門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等規定,及時啟動核查處置工作,依法開展調查處理。(中新經緯APP)

相關焦點

  • 威遠縣食藥監局抽檢70批次食品 全部合格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有關規定,為切實加強生產企業質量監督管理,保障人民群眾食品安全。威遠縣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對全縣18家生產企業的32批次的產品、流通領域37批次節令性食品,1批次餐飲環節食品(共計70批次)進行監督性抽樣檢測。其中抽檢合格樣品70批次,不合格樣品0批次。
  • 山東抽檢:思農原蜜、鳯凰山等4批次蜂蜜不合格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2017年3月1日,山東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官網發布山東省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通告2017年第6期(總第85期)。據通告,該局近期對蜂產品進行了專項監督抽檢,共抽檢蜂產品79批次,不合格樣品4批次。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個別項目不合格,其產品即判定為不合格產品。本次抽檢的蜂產品食品主要為蜂蜜、蜂王漿等。
  • 福建通報24批次抽檢不合格食品
    摘要:近日,福建省市場監管局公布2020年第45期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共抽檢食品2448批次,其中,不合格24批次。   中國食品安全網訊(記者朱定榮)日前,福建省市場監管局公布今年第45期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涉及24大類食品2448批次,包括:糧食加工品、食用油(含油脂及其製品)、調味品、肉製品、乳製品、飲料、方便食品、罐頭、速凍食品、薯類和膨化食品、酒類、蔬菜製品、水果製品、炒貨食品及堅果製品、蛋製品、水產製品、澱粉及澱粉製品
  • 陝西省市場監管局抽檢食品10批次不合格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2月26日,陝西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官網發布通告稱,陝西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組織食品安全監督抽檢飲料、蜂產品、方便食品、餐飲食品、水果製品、茶葉及相關製品、糕點、糧食加工品、乳製品、蔬菜製品、特殊膳食食品、調味品、食品添加劑、水產製品、速凍食品15大類食品518批次樣品,其中飲料、蜂產品、方便食品、餐飲食品4大類10批次樣品不合格,檢出微生物汙染、濫用獸藥、
  • 上海抽檢6批次食品不合格涉鹽水牛肉、韭菜等
    據「上海市場監管」微信號消息,9日,上海市場監管局發布2020年第46期省級食品安全抽檢信息,抽檢樣品共計1658批次,其中合格1652批次、不合格6批次,涉鹽水牛肉、韭菜等。上海市場監管局介紹,本次抽檢信息涉及21大類食品,包括:糧食加工品,食用油、油脂及其製品,調味品,肉製品,乳製品,方便食品,罐頭,冷凍飲品,速凍食品,糖果製品,茶葉及相關製品,酒類,蔬菜製品,水果製品,炒貨食品及堅果製品,水產製品,澱粉及澱粉製品,豆製品,蜂產品,保健食品,食用農產品等。抽檢樣品共計1658批次,其中合格1652批次、不合格6批次。
  • 北京16批次食品抽檢不合格 涉豆製品、飲料、糕點等
    北京12月1日訊 近日,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最新一期食品抽檢信息。通告顯示,在本次抽檢的肉製品、調味品、酒類、水果製品等21大類食品1254批次樣品中,合格樣品1238批次,不合格樣品16批次。
  • 北京抽檢19批次食品不合格涉饅頭、牛肉等
    據北京市場監管局官網消息,11日,北京市場監管局發布2020年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的公告(2020年第52期),抽檢25類食品2749批次樣品,其中合格樣品2730批次,不合格樣品19批次,涉饅頭、牛肉、姜等。
  • 福建省市場監督管理局:14批次食品抽檢不合格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及其實施條例等規定,現將該局開展全省食品安全監督抽檢相關信息公布如下: 本次公告的監督抽檢信息涉及13大類食品247批次,包括:糧食加工品、調味品、肉製品、飲料、罐頭、冷凍飲品、速凍食品、水果製品、蛋製品、水產製品、豆製品、餐飲食品、食用農產品。合格233批次,不合格14批次。
  • 湖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30批次食品抽檢不合格
    據公告,湖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近期組織對武漢、黃石、十堰、襄陽、宜昌、荊州、荊門、鄂州、孝感、黃岡、鹹寧、隨州、恩施、仙桃、天門、潛江等地的30類食品1544批次進行抽檢。抽樣檢驗項目合格樣品1514批次,不合格樣品30批次。
  • 杭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35批次食品抽檢不合格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據杭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網站2020年12月15日發布的通告,市本級抽檢的1748批次食品樣品中不合格35批次。近期,杭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對食品生產環節、流通環節、餐飲服務環節的食品進行了監督抽檢。其中,食品生產環節抽檢了炒貨及堅果製品、糕點、速凍食品等23類共計763批次樣品。合格758批次,不合格5批次。食品流通環節抽檢了食用農產品、糕點、速凍食品、調味品等13類888批次樣品。抽樣檢驗項目合格樣品859批次,27批次食用農產品、2批次冷凍飲品不合格。
  • 武漢市漢陽區抽檢6類食品41批次樣品 全部合格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近日,武漢市漢陽區人民政府網站發布《漢陽區市場監督管理局 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公告(第13期)》。本次抽檢涉及食用油、速凍食品、糖果製品、炒貨食品及堅果製品、糕點、蛋製品6類食品共41批次。其中抽樣檢驗項目合格樣品41批次,不合格樣品0批次。
  • 黃石市食藥監局抽檢食品8批次不合格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近日,黃石市食藥監局官網發布抽檢信息公告稱,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及其實施條例等規定,市局近期組織抽檢了 糕點、茶葉、餅乾及餐飲食品等4類食品的73批次樣品。一、總體情況:糕點15批次(其中13批次合格,2批次不合格),餐飲食品55批次(其中合格49批次,不合格6批次),茶葉2批次及餅乾1批次全部合格。
  • 河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25批次食品抽檢不合格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記者陳娟女) 2020年11月30日,河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網站發布關於25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的通告。據通告,近期,河北省市場監管部門抽檢19類食品1035批次樣品,檢驗合格1010批次,不合格25批次。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個別項目不合格,其產品即判定為不合格產品。
  • 陝西省市場監督管理局:5批次食品抽檢不合格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記者陳娟女) 2020年12月1日,陝西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網站發布關於5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的通告(2020年第44期)。通告稱,近期,市場監督管理部門組織對炒貨食品及堅果製品,方便食品,食用油、油脂及其製品,保健食品,餐飲食品,豆製品,澱粉及澱粉製品,蜂產品,酒類,罐頭,食品添加劑,食鹽,薯類和膨化食品,調味品,蔬菜製品,速凍食品,肉製品,乳製品,食用農產品,糧食加工品,飲料,糕點,水產製品,水果製品24大類食品593批次樣品進行了食品安全監督抽檢,其中炒貨食品及堅果製品,方便食品,食用油、油脂及其製品3大類5批次樣品不合格
  • 山東省菏澤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抽檢463批次食品 13批次不合格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記者 徐遠官) 2021年1月11日,山東省菏澤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網站發布2020年第9號食品安全抽檢信息。為進一步保障食品安全,該局對糧食加工品、食用油、調味品、蜂蜜、酒類、罐頭、糕點、茶葉、速凍食品、豆製品、澱粉製品、餐飲食品、食用農產品等食品大類463批次產品進行了監督抽檢,其中不合格產品13批次,檢出了腐黴利、多菌靈、氟苯尼考、大腸菌群、鋁的殘留量、陰離子合成洗滌劑不合格等問題。針對抽檢中發現的不合格產品,屬地縣、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對不合格產品進行立案查處。
  • 福建省市場監督管理局:17批次食品抽檢不合格
    本期公告的監督抽檢信息涉及15大類食品2298批次,包括:糧食加工品、食用油(含油脂及其製品)、調味品、肉製品、乳製品、飲料、罐頭、茶葉及相關製品、酒類、水果製品、蛋製品、豆製品、餐飲食品(含餐飲具)、食用農產品、其他食品(地方特色食品)。合格2281批次,不合格17批次。
  • 江蘇省蘇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13批次食品抽檢不合格
    :總體情況:本次公告的監督抽檢信息共計299批次,抽樣檢驗項目合格樣品286批次,不合格樣品13批次。其中,食用農產品106批次,8批次不合格;速凍食品70批次,2批次不合格;調味品70批次,2批次不合格;糧食加工品53批次,1批次不合格。本次抽檢中調味品以蘇丹紅Ⅳ、苯甲酸、阿斯巴甜、糖精鈉、脫氫乙酸、鉛等為主;糧食加工品以脫氧雪腐鐮刀菌烯醇、過氧化苯甲醯、鉻、總砷、滑石粉等為主;速凍食品以過氧化值、鉻、氯黴素、胭脂紅等為主。
  • 廣東省海豐縣市場監督管理局:24批次食品抽檢不合格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記者 徐遠官)  8月19日,廣東省海豐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官網發布食品監督抽檢信息稱,今年六月份以來,海豐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組織對全縣範圍內包括生產環節(含小作坊)、流通環節、餐飲服務環節和食用農產品環節的食品進行監督抽檢工作,共抽檢1340批次食品,合格為1316批次,不合格為24批次。
  • 陝西省安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9批次食品抽檢不合格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陝西省安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網站12月14日發布關於200批次食品合格和9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的通告。、豆製品、方便食品、蜂製品、糕點、酒類、糧食加工品、肉製品、食用農產品、食用油、油脂及其製品、蔬菜製品、水果製品、調味品15大類食品209批次樣品進行了食品安全監督抽檢,其中餐飲食品、澱粉及澱粉製品、食用農產品、蔬菜製品4大類9批次樣品不合格,檢出汙染物限量、食品添加劑、餐具洗消殘留超標、農藥殘留等問題。
  • 貴陽市市場監督管理局:8批次食品抽檢不合格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記者陳娟女) 2020年12月4日,貴陽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網站發布2020年第47期市級食品安全監督抽檢公告。據公告,8批次食用農產品抽檢不合格。對抽檢中發現的不合格產品,貴陽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已責成轄區市場監管部門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相關規定,採取下架、召回、立案調查等措施,查明不合格食品數量、原因,制定整改措施,防控食品安全風險,並同步做好後期的跟蹤複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