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母作為一國海軍力量的象徵,其發展動態也備受各國關注,目前美國擁有11艘在役核動力航母,這也成為其炫耀的資本。我國對於航母的研製也從未鬆懈過,在擁有了第一艘航母遼寧號之後,在去年又擁有了山東艦,使得我國成為擁有雙航母的國家,隔壁印度也是羨慕不已。
但我國也並沒有滿足於此,因為我們現在還沒有核動力航母,這將是一條漫漫長路,需要我們付出更多的努力,而為了能夠實現這一願望,最關鍵的就是要有高科技人才。隨著我國近年來國際地位的不斷提高,也吸引了不少國外的人才來華定居,這其中就包括被稱為絕世天才的瓦列裡·巴比奇。他是著名的航母設計總師,參加過蘇聯時期所有航母的設計建造工作,包括有基輔號、瓦良格號以及烏裡揚諾夫斯克等,在這位航母總師的帶領下,蘇聯航母實現了從無到有的過程,其建造速度更是讓北約極為震撼。
但是隨著蘇聯的解體,這位曾經功勳卓著的人才也開始面臨失業的困擾,他所在的黑海造船廠被分配給了烏克蘭,烏克蘭因為國內經濟不景氣,就將從蘇聯手裡繼承的武器拿去變賣,但這只是解了燃眉之急,對於本國經濟的長足發展並沒有太大的幫助。受到經濟條件的限制,黑海造船廠也運轉不起來,很多人都相繼失業,許多大型船艦的建造計劃都被擱置。而瓦列裡·巴比奇不忍心看著自己的傑作在造船廠每天經受風吹日曬,但自己又沒有能力改變現狀,於是最終選擇辭職離開,改行當了一名作家,生活開始變得平淡無奇。
後來中國的發展吸引了很多烏克蘭的專家來到了這裡,他們漸漸愛上了這個地方,當得知瓦良格號在中國得到了重生之後,瓦列裡·巴比奇也來到了中國,並在這裡定居下來。而他也表示願意獻出自己的畢生所學,來實現自己當初未能實現的核動力航母夢。當時烏裡揚諾夫斯克號核動力航母因為美國的幹預最終被拆解,這也成為他心裡的一大遺憾,而在中國,他有更多的條件來實現自己的夢想,他決定定居在這裡,也意味著我國核動力航母的建造指日可待。
當美國得知這一消息後,表示這下麻煩可大了,稱自己太大意了,如果能夠提前將這位人才收攬到美國,將會是一筆巨大的財富,但美國並沒有想到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