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的長拳快練,才是太極拳自始至終所要追求的結果

2020-09-05 太極拳天下第一門

為什麼說太極拳的長拳快練,才是太極拳自始至終所要追求的結果呢?

在最原始的祖本「老三本」《太極拳譜》中,記載的搭手樣板是「活步搭手」,也就是二人很快速的搭手練法,而搭手與練拳架是一致的,「走架即是搭手,搭手即是走架」嘛,所以,按《太極拳譜》說的高級成熟階段,無論是二人搭手還是個人走架,都必須要做到快練,也就是長拳快架。

而我們比較常見的定步推手,只是個半成品而已,只是通向活步快速搭手的過程。同樣,與其相匹配的練拳方法就是慢騰騰的太極拳練法。再明顯不過的道理,這只是太極拳的一個入門過程,既不是太極拳的全部,更不是太極拳的高級階段和結果。


太極拳的全部功夫程序就如同修公路,先畫出路線,然後實實在在地夯實,慢慢沿著畫好的線路踏踏實實地修築,最後全程完工通車,任意馳騁。

剛開始確定公路線路的時候,就必須得按照汽車快速行駛的軌跡要求來規劃公路線路,拐彎轉角之時必須要圓滑走圓弧,否則的話,修成的公路只能走慢車,跑快車的話,必然會翻車。

太極拳功夫程序也是這樣。必須先用長拳快練劃出行拳的軌跡,也就是所謂的「招熟」,然後再慢慢地按照行拳的軌跡走架、扶架子練內功,拓寬和增長內勁勁路;最終勁路暢通無阻,仍歸於快速如意馳騁。

太極拳的起始規劃與最後結果都是要做到快的,這一點從一開始拳架的勢勢相承、圓轉無滯的編排形式就可以證明,用勁越大,拳勢圓轉運行越快。但要做到長拳的快如流水,卻也離不開中間過程的「慢功夫」。


太極拳的功夫都在盤拳架之中

太極拳的長拳快練本是一氣呵成,無有定式,綿綿不斷。普通習太極拳者都是從目前的普通拳架入手的,有招式名稱,每一式有一個招牌的定式。

終日盤拳架的任務就是先練出每一式的勁路,一式一式,步步向前。然後悟出式式相連不斷、內勁一氣貫穿、忘卻招式、圓轉如意的長拳心法,則走架「修路之工程」才算是完工矣。此後,道路暢通,快慢從心所欲,任意馳騁矣。

今日太極拳之弊端與改進

太極宗師楊澄甫,早期下工苦練之時,也練過快拳架,故其後期只練慢架不是錯,因其心中有快架的歷練、根基,心中無滯圓融,快慢從心所欲。但其後期之傳人只學了練慢架,不知有快練,也沒有快練的方法傳承,那就是學的不全面,就像是沒有畢業的學生,沒有學完全部的課程。

今日的太極拳跼面,就是只有慢練的畸形、不全面的太極拳。

太極拳本是少年兒郎習武健身的第一優良拳術,不是外家拳術的理念可比。上個世紀二十年代,趙堡的和慶喜老先生用家傳的「和式太極拳」理念——耍拳,短短幾年的時間,就培養出了好幾位宗師級的傳人。「耍拳」的理念,符合少年的性情,又符合太極大道自然而然、順應萬物之本性、順勢而為的精神,不知不覺間練就身手敏捷、全體輕靈的功夫。看「耍拳」之名,就可知不會是慢慢騰騰的樣子,而是如玩耍一般輕快自然。


仍然以修築公路來比喻太極拳的全部功夫課程。要修一條公路有三部分的分工:圖紙設計,具體施工,完工後的使用。按照本文開頭時的說明的話,設計與完工後的使用相當於太極拳的快練長拳,只有中間過程的具體施工相當於太極拳的「慢工夫」。確實的是,太極拳的「慢練法」,是太極拳的練功法,改造身心素質的特有手段,同時也是養生健身的好方法,這是它的優點,最適合中老年人的養生術。但也絕不可因此就閹割了太極拳的老少皆宜、能快能慢的整體功夫。

太極拳的長拳快練,才是太極拳自始至終所要追求的結果。

太極拳的慢練法,只是一種練功法,《十三勢歌》曰,「想推用意終何在,益壽延年不老春」,即指這種慢練法。但作為太極拳的撐門面功夫,絕對還是長拳快練、快打。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一人一太極,利萬物而不遺才是太極大道的精神。太極拳能快能慢,老少皆宜,才是太極拳的整體面貌,只有一種「慢騰騰」練法的太極拳,絕不會是祖先創拳的本義,也只能淪為一種畸形的、不全面的拳術。

愛好太極拳的朋友們,看一看是不是這麼個理?如果是,那就頂起來啊,讓我們一起愛護太極拳,保護太極拳,讓太極拳健康的發展。

相關焦點

  • 楊家太極拳武學體系—太極長拳(馬偉煥)
    至於太極長拳,郝金祥老師等皆知,唯練者不幾人,一般以為是另一種套路。或許是知者不多,因而在社會上出現了太極長拳五十八勢,一零八勢太極長拳和一二九式太極長拳等等,亦各有師承出處。楊氏門人曾習練長拳的為數不少,但都很慎重,珍惜之,不容易像「行功架」八十五式太極拳那樣便於普及推廣。外界亦難賭其真貌。 太極長拳在理法和拳勢方面和原初的「十三勢行功架」是一致的,並無守秘奧之處。
  • 練太極拳常見的主要錯誤,你還在犯嗎?
    任何人練太極拳開始都會有各種各樣的錯誤,不斷地糾正錯誤,水平就會不斷提高,糾正錯誤的過程也是個鍛鍊的過程,所以練太極拳不能怕出錯而縮手縮腳,要大膽動。太極拳是身心並練的運動,心靜則氣順,前人在說及修養時有句話叫「偷得浮生半日閒」,我們在練拳時要偷得半小時閒,拋開一切雜念,專心練拳。太極拳區別於其他運動的特點之一是對性情、心境的陶冶。
  • 【求真】簡化太極拳之父李天驥大師:「你們毀了我的太極拳,我的形意拳不能再毀在你們手中」.
    這是老師在70年代末教育我們一位同學所說的話,原因是我的這位同學將要代表北京參加全國比賽,這次比賽必須是選拔 五項才成,我的這位同學一時湊不上五項,就想拔形意拳,他來請示老師,恰巧我在老師家,老師對這位同學不客氣的說:「你們已經毀了我的太極拳,我的形意拳 不能再毀在你們手中」。老師為什麼要這麼說呢?
  • 你練的太極拳六合了嗎?為什麼說練太極拳一定要六合?
    據統計,全世界有3億人在練太極,因其中老年人居多,所以,有的人也稱之為老年拳。太極拳真的不適合年輕人鍛鍊嗎?實際上,太極拳很適合年輕人鍛鍊,也很適合文化人來鍛鍊。從普通程度的認知而言,人們認為只有身體運動,才是鍛鍊,實際上太極拳的鍛鍊,分為身體鍛鍊和心理精神的鍛鍊。但人們往往偏重於身體鍛鍊,而忽略心理精神的鍛鍊。在太極拳練功過程中我們經常會發現,做一些快的動作容易,而做好一些慢的動作反而不容易。這是因為我們的身體和大腦思維不能很好的協調,動作開始容易,而中間過程不能有效控制。
  • 揭秘太極拳之一:太極拳的核心是什麼?
    當然不是,有朋友也許還會嗤笑一聲,說那是太極操。好吧,你練的不是太極操,你有名家指點,神馬四大xx,八大xx是你師爺或者師父,你的動作經過他們糾正過,你練的就是太極拳?我只能說很遺憾,你比劃的,還是太極操。那麼,你練過神馬渾圓樁,神馬壓腿踢腿,你師父教的,練完再比劃太極套路,你練的是太極拳?對不起,我只能說,你練的,還是太極操。
  • 練太極拳與不練太極拳的人,人生有何區別?
    練太極拳的人與不練太極拳的人,人生到底差在哪兒?從一天來看,兩者似乎沒有任何區別;從一月來看,差異也是微乎其微;從一年來看,差距雖然明顯,好像也沒什麼了不起的;但是三年五年之後,身體和精神狀態的差距就很大了;等到十年之後再來看,兩者之間的差距也許就是一種人生對另一種人生不可企及的鴻溝。 練太極拳對身體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為了自身的健康著想,即使再忙,也要練套太極!
  • 我們該怎樣去練太極拳?
    太極拳首先要解決為什麼要練的問題,至少要了解兩個方面:了解太極拳,了解自己。概括地說,太極拳是一種調節氣血、調動人體潛能、攻防兼備的內家拳。其功用是動中求靜,激發真氣,以柔克剛。也就是說,練這種拳,第一位的是強身健體,其次才是防身自衛。健身是本,防身是末。為健身者可練,為防身者也可練。
  • 在陳家溝,感受太極拳文化
    2020年10月8日,在河南焦作舉行的黃河文明與太極文化研討會暨《世界太極拳藍皮書》發布會上,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顧秀蓮表示,太極拳和太極文化作為黃河文化重要組成部分,契合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對更高精神層次的追求,「是黃河文化中重要的瑰寶,是黃河智慧的動態符號,是黃河獻給世界人民的美好禮物之一。」
  • 怎樣才能練好太極拳?
    腰帶弧形運動,練太極拳要以腰為主,這是練太極拳的人經常說的。傅老師又說:不但太極拳的練法講究以腰為主,中國其他流派的,西洋武術以及其他一些體育競技運動也都講以腰為主。比如舉重,光靠兩臂的力量不行,要靠腰勁。但太極拳和其他武術和運動項目的用腰不一樣,練太極拳要由腰帶動四肢和身體其他部位沿弧線慢慢轉動,不是直來直去的,每一個動作都由腰來帶轉,使腰身與腳手的動作連在一起。
  • 練太極拳半途而廢的原因在哪裡?
    北京晉僖太極養生館張晉僖老師教學拳照為什麼在追求太極真諦的修煉人群中淺嘗轍止、半途而廢者甚多?要害是習練者心不沉,意不靜。首先,習練者對太極拳修煉必須有一個正確的認識。陳鑫拳論曰「 運用在心,此是真訣」,「身法端凝莫測,收斂精神,別無他訣,心平氣和則得」。
  • 太極仁拳談太極拳和陳式太極拳
    《太極仁拳談太極拳和陳式太極拳張三丰王宗嶽由此而悟出太極拳技擊之道:太極拳柔之勝剛弱之勝強。傳張三丰創立了太極拳。陳鑫則從萬事萬物皆有陰陽兩面的太極之理悟出了陳式太極拳技擊之道:太極拳有剛有柔,剛柔並濟。傳陳王廷創立了陳式太極拳。因此陳式太極拳不是太極拳。
  • 李經梧:練太極拳講悟性
    古人是先明白太極拳拳理後,再一招一式地學套路,等學完套路後,既起到了強身健體的作用,又能技擊。而我們現在呢?絕大多數人是先學套路,馬馬虎虎地學完,然後再回頭悟拳理,這是與古人不同之處。我認為要想練好太極拳,必須先明白太極拳的拳理,讓拳理在自己的身上能具體地體現出來,這才是我們的最終目的。下面我只就怎樣悟拳理,以及練習太極拳過程中意氣神的要求,談談我個人的粗淺看法。
  • 漫談習練太極拳的標準要求
    ,這一類型的練拳者,得氣快,祛病健體效果顯著。 防禦技擊型的人在當今社會上習練太極拳的人群中大約也佔到了四分之一。他們把實戰技擊作為追求的最高目標,在練太極拳的基本功、太極拳套路、太極站樁功的基礎上,側重於太極拳推手、太極拳對練、太極拳散打的訓練,在傳統太極理論指導下,跟著師父一步一個腳印,由易到難,循序漸進。
  • 什麼是太極拳?練習太極拳要學理論嗎
    太極拳是中華傳統武術和傳統文化之瑰寶練的是:十三勢,即捧捋擠按,踩挒肘靠,進退顧盼定。以達到以意領氣,以氣運身,提高柔韌性、整體性、連貫性、協調性、平衡性。做到形神合一,天人合一,自然而然。它的拳理即:陰陽、虛實、開合、剛柔。 特點是:中正安舒、輕靈圓活、鬆柔慢勻、開合有序、剛柔相濟。它的思維方式是反向思維,返璞歸真,順者凡,逆者仙,全在陰陽顛倒顛。它具有技擊防身、養生健身和表演娛樂的功能。
  • 楊氏活步108式太極長拳的特點,邁步必跟,退步必撤
    後來李瑞東和王蘭亭等先生合創「太極五星捶」,於是此活步108式太極長拳就作為隱蔽的套路流傳下來,故而所會之人少之又少。而筆者太師爺胡萊儀先生聽說張彬儒不僅功夫超凡,亦繼承了當年楊露禪祖師所傳的老架太極拳,於是前往北京拜師學藝,前後在北京兩年左右。
  • 太極拳怎麼練才「藏」?
    沒有太極拳功夫自然就做不到像楊露禪太極宗師揚名立萬了,我們捫心自問是太極拳不好呢?還是怪我們沒有領悟太極拳的本質呢?諸多問題困擾著我們每個修煉太極拳人的心。為了出太極拳功夫,許多人就盲目的追求苦練,結果呢!太極拳功夫不但不長,反而損害健康,真是出力不討好,造成英年早逝,百病纏身。我們走近太極拳大師們時,為什麼他們多是長壽之人呢?而且太極拳功夫又是那麼高呢。
  • 你適合練太極拳嗎?打太極拳有啥好處?
    太極拳講究「動靜之機」,靜中有動,動中寓靜,而氣血的補充和滋長,恰恰在動靜之間得以實現。4、修養身心太極拳的套路練習過程中,要求我們舉手投足、前進後退、動靜開合、呼吸轉關,都要順其自然,充分的去體會和感知自己的身體,要求我們不要刻意的去違反自然規律和人體規律,要在循序漸進中增益功夫、增強能力、增加應對、提升智慧。
  • 看完我的《新太極拳經》,太極拳內功內勁的練法訣竅,從此不求人
    本太極拳經從老拳論中摘取數條,已道盡內勁、內功練法之精義,寥寥數語,精簡而純粹。多言則數窮,反令人不知所從。本來古聖先賢說的已經很明白了,通過字裡行間的意境去意會、想像,就可以明白太極拳的大概神韻。老前輩們都已經把太極拳內功內勁的練法精義,反覆地解釋了無數遍。說來說去,也始終只是一個事——丹田內勁、內功的練習方法,陰、陽、太極三層境界的實際踐履功夫。
  • 如何從一上手就開始練真正的太極拳?
    有人就是這麼幹的,學了24式簡化太極拳,再學36式,42式,楊85;學了拳,再學太極扇,完了學劍,學刀。忙的不亦說乎,生活運動倒也很充實。但是,必須要提出一些問題來思考清楚,回答明白。練了這麼多,學了這麼多,啥是太極拳?太極拳的規律是啥?每天練那麼多,練出太極的功夫了嗎?
  • 學練太極拳的過程,關鍵是不斷地「修正」拳架,如是,功力提升快
    但是,現在的問題是,大多數的太極拳愛好者,只經歷了太極拳的學拳階段就直接過渡到練拳階段,這樣,一輩子練太極拳但一輩子都體無不到太極拳的真正妙處,所以,學拳的人很多,但是,許多人練著練著,就感覺沒有味道了;於是或者停練了,或者天天到處學更廣泛的拳架子—-以學習各家各派之套路多少為榮。 一個套路學完了,並不等於已經完全掌握了這套太極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