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氣來了 空氣溼度在40%~70%時人體感覺較舒適

2021-01-11 東方網

原標題:暖氣來了 空氣溼度在40%~70%時人體感覺較舒適

某商場溼度為38%

某住戶家中溼度為51%

300路公交車溼度為48%

  西安新聞網-西安晚報訊 (記者關穎)昨日是供暖第一天,室內暖暖的讓人們感覺較為舒適。溫度的冷暖讓人們能夠直接感受到,可是你關注到溼度的變化了嗎?冬季溼度達到多少人體才會感到舒適?記者帶著溼度計測量了一些場所的空氣溼度,並諮詢了相關專家。

  供暖第一天市民家中

  暖暖的室內 空氣溼度達到50%

  「前幾天總覺得口乾舌燥,像是要上火,臉上也幹得都掉皮了,真讓人難受」,前一陣子乾燥少雨的天氣,讓市民劉女士感到苦惱,雖然也喝水,但總感覺室內室外都乾乾的,讓人很不舒服。

  據專家介紹,環境溫度在18℃~25℃,空氣溼度在40%~70%時,人體感覺是較為舒適的。而氣溫的變化對空氣溼度也是有一些影響的,比如夏季氣溫過高,空氣溼度就會下降,冬季較為寒冷的時候,水汽較宜凝結,則感覺較為溼潤。

  昨日是供暖第一天,下午4點左右,記者帶著溫度溼度儀來到市民張女士家中,「之前一直開著窗戶通風呢,就怕家裡太乾燥了,感覺室外是不是溼度能大一些。」經過儀表的測量,張女士家中室內溫度17℃,空氣溼度達到了50%。張女士告訴記者:「每年到了供暖季,都會感到家裡特別乾燥,溼度也會降到30%左右,常常要採取些措施,來給空氣加溼,才會舒服些。」

  人流較大的商場

  半通風狀態 空氣溼度在38%

  室內人較少,在人流量較大的室內商場,空氣的溼度會有變化嗎?隨後,記者來到了鐘樓附近的一個商場裡,這裡人流較大,在停留了數分鐘後,記者觀察測量儀的變化,發現氣溫上升到了20.5℃,而空氣溼度則有所下降,降至了38%。

  隨後,記者走出商場,在雖然通風,但人流較多的地下通道裡,停留了大約10分鐘左右,雖然只有一牆之隔,但通道中的空氣溼度就升至了44%左右。

  室外噴泉邊

  水汽滋潤 空氣溼度達到54%

  西大街一廣場的噴泉處,記者拿出溼度測量儀,看看在水汽較為充足的地方,溼度會不會也有變化呢?原本在較冷的室外,下午2點左右,經測量的空氣溼度為46%,而在噴泉邊等待了5分鐘左右,儀錶盤上的數據就發生了變化,室外氣溫下降至了13℃,空氣溼度一路上升,達到了54%。站在噴泉邊,也的確感到有些潮溼。

  空調公交車上

  密閉空間 空氣溼度在50%

  空調公交車上,密閉的空間,又開放著暖氣,車上的空氣溼度會不會較低呢?記者搭上了一輛空調公交車,在乘坐了大約10分鐘後,觀察發現,測量儀上的指針發生變化了,氣溫升到了20℃左右,而空氣溼度則在50%。

  空調室內使用加溼器

  20分鐘空氣溼度上升約20%

  在使用空調的室內,記者通過溫度溼度儀測量得出,室溫溫度為21℃,空氣溼度達到了48%,而在使用了加溼器20分鐘後,在室內氣溫不變的情況下,空氣溼度則有了明顯的變化,直接升至了62%。

  預防「暖氣病」 保溼有技巧

  隨著供暖期的到來,人們都希望暖氣燒得熱些,但暖氣在驅寒的同時卻也會給人們帶來「暖氣病」。醫生提醒市民,供暖期要注意室內通風並增加空氣的溼度,預防「暖氣病」。

  陝西省第四人民醫院呼吸內科主任韓豐立說,每年供暖開始後,都會有不少感冒、咽部不適等上呼吸道疾病患者扎堆就醫。這是因為供暖開始後室溫驟然升高,人們又習慣於緊閉門窗禦寒,造成室內空氣流通不暢,呼吸系統的抵抗力下降,引起煩躁不安、鼻咽乾燥、頭暈眼花等「暖氣病」,其中以兒童、老年人最為高發。他建議,室內溫度最好保持在18℃~22℃之間,而且一定要乾濕平衡,這樣人體感覺會比較適宜。如果室內溫度過高,可以放一個加溼器,每天至少要開窗一次,每次15分鐘左右,減少室內的病毒和細菌的產生。兒童剛剛進屋,不要馬上將衣服都脫掉,一下子穿得很少,家長應該讓兒童有個適應的過程。此外,心腦血管疾病患者也要注意防寒保暖,應在穿戴整齊後再出門,以防寒氣侵襲而致病。

  為了防止「暖氣病」,許多市民想到了購買能增加溼度、大量釋放氧氣的綠色植物,韓豐立表示,仙人掌、吊蘭、富貴竹和巴西木等都是冬季室內養花的最佳選擇。仙人掌可以在夜晚呼出氧氣,使空氣溼潤溫和;吊蘭、巴西木等大葉綠色植物可以從葉子中蒸發出更多水分,增加室內溼度;富貴竹等觀賞綠色植物也有很好的「消毒」功能。但是,室內植物不宜太多,一般一個房間一兩盆即可,並且要常給植物澆水。

  針對「暖氣病」,注意補充水分也非常重要。韓豐立介紹,市民應該多吃果蔬。蔬菜、水果的含水量一般超過70%,即便一天只吃500克果蔬,也能獲得300多毫升水分。另外,日常飲食講究的也是幹稀搭配,從三餐中獲得1500~2000毫升的水分並不困難。因此,不妨充分利用三餐進食的機會來補水。每天除喝水之外,選擇一些果蔬和不鹹的湯粥,補水效果都不錯。另外,補水過程中還要少吃鹽。記者 龔偉芳

 

聲明:凡註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即與東方網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處理。
電話:021-60850000

相關焦點

  • 空氣溼度影響人體健康
    其實,影響我們身體健康及身心健康的並不僅僅是溫度,空氣溼度也是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空氣溼度是指空氣的潮溼程度,用來表示空氣中水汽含量距離飽和的程度。研究表明,最有益於人體的健康溼度範圍為45%至60%。如果空氣中的溼度低於45%,會造成室內乾燥,導致皮膚、咽喉、呼吸道乾燥,容易引發哮喘等呼吸道疾病。
  • 相對溼度與人體舒適度
    而生活在陝北和新疆等乾燥地區的人,一般住在窯洞或土窩子裡面,是為了適應空氣溼度小、風大、沙塵暴多等惡劣氣候環境。氣溫和溼度是決定人們感覺舒適的兩個重要氣象要素。人們常說的天氣悶熱,就是氣溫在30℃以上,相對溼度大於70℃時人們的感覺。相對溼度大時,人的皮膚蒸發量小,有利於皮膚保溼,生活在潮溼地區的人們皮膚相對較好,就是這個原因。
  • 如何調節室內溫溼度,會讓人感到舒適?
    【天極網家電頻道】夏季,人們總是會因為溫度和溼度的變化影響身體的感覺,而調節空調的時候,也總是掌握不好,怎樣的溫溼度更利於全家人的健康。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什麼樣的溫溼度,更能為人們提供更舒適的起居生活體驗呢?
  • 空氣溼度含量對人身健康有什麼影響
    過高的空氣溼度很造成人體的悶熱不適,調查研究表明,當室內空氣相對溼度達90%以上,26℃的室內溫度會讓人感覺31℃的悶熱體感。乾燥的空氣能以與人體汗腺製造汗液的相等速度將汗液吸收,使我們感覺涼快。可是溼度大的空氣卻由於早已充滿水分,因而無力再吸收水分,於是汗液只得積聚在我們的皮膚上,使我們的體溫不斷上升,悶熱難當。
  • 冬季供暖後 室內溼度多少人體才最舒適?
    室內舒適度涵括了室內溫度、室內溼度以及室內空氣健康等多項指標,而對於北方供暖的小夥伴們來說,舒適的室溫隨時能享受,但是室內的溼度可就難以保證了。筆者這幾天也正在犯難,家裡的溫度高達25℃,回家就得穿短袖短褲,但是室內的溼度卻很低,可以說非常的幹,試想我都受不了,剛出生的寶寶怎麼會覺得舒適?
  • 人體適宜溼度:45%—65%
    人體適宜溼度:45%—65% 青島晚報電子報   2013.07.16 星期二     一般來說,當室溫在8—18℃時,人體就會向外界散熱,加上室內微風吹拂流通,室內相對溼度在40%—60%之間,你會感到身體舒適健康。
  • 冬季供暖期間,室內溼度多少合適?室內乾燥時怎麼加溼?
    每到冬季的供暖季節,由於家中有暖氣的原因會導致我們家庭中特別的乾燥。特別乾燥以後會導致各種各樣的疾病發生,而且平時也感覺很不舒服。所以我們有必要了解一下對室內加溼的一些措施。例如現在有朋友問這樣一個問題:室內有暖氣比較乾燥,如何對室內加溼?
  • 為什麼我們需要重視空氣溼度?房間溼度低對人有何危害?
    我們日常生活中說的空氣溼度是指相對溼度,指空氣中水汽壓與飽和水汽壓的百分比。也可表示為溼空氣中水蒸氣分壓力與相同溫度下水的飽和壓力之比。通俗解釋就是指空氣中的水汽含量。長期保持室內溼度恆定,對人的健康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現代很多人都很重視溫度的變化,而往往忽略了溼度對人的影響,研究表明在不同的溼度條件下,人體的散熱方式是不一樣的,因此溼度對人同樣重要。夏天,室內溼度過大時,會抑制人體散熱,使人感到十分悶熱、煩躁。冬天,室內溼度大時,則會加速熱傳導,使人覺得陰冷、抑鬱。
  • 應用於室內空氣監測儀中的溫溼度傳感器
    室內空氣汙染物主要來源於裝修裝飾材料中的板材,油漆,牆漆,膠水,新家具,粘合劑等容易產生危害人體健康的汙染物。近年來,由於霧霾爆發頻繁,PM2.5汙染也成為室內空氣汙染的主要汙染源。>~2000ppm:感覺空氣渾濁,並開始覺得昏昏欲睡;2000~5000ppm:感覺頭痛、嗜睡、呆滯、注意力無法集中、心跳加速;
  • 新風系統會影響室內溼度嗎?如何保持適宜的室內溼度?
    夏天開空調、冬天用暖氣的時候,室內的空氣總是特別的乾燥,我們的皮膚很容易變得乾燥,不舒服。一般來說,大家會使用加溼器來增加室內的溼度,也有人說,新風系統可以增加室內溼度,是不是這樣的呢?認為新風系統能增加室內空氣溼度,理由主要是因為全熱交換器。
  • 拋棄傳統空調,紐恩泰空氣能泵讓家庭一年四季舒適自在!
    南方沒有暖氣,所以大多數家庭都是靠睡電熱毯和開空調取暖。使用這兩種設備取暖,不僅耗電量高,而且採暖體驗還非常差,用久了之後,室內空氣會非常乾燥,人待在家裡會感覺十分難受。  不過近幾年來,隨著科技的發展,不管是空調、電熱毯,還是小太陽、壁掛爐都逐漸被一種名為「空氣能熱泵」的採暖設備淘汰。空氣能熱泵不僅可以給家庭提供如北方集中供暖的採暖體驗,而且非常節能省電。
  • 室內溼度大影響健康?專家教你選購合適的除溼機
    南城每逢回南天多雨,洗衣服不幹,被子感覺潮潮的,身體和情緒受到了不小的影響,不少家庭都選擇購買除溼衣來改善室內環境。除此之外,還有什麼因素會影響室內溼度?如何選擇適合的除溼機呢?室內溼度大的現象有哪些?
  • 房間一暖空氣就乾燥?2020智能小取暖器把舒適春天搬進房間
    受寒潮影響,我國多地極端降溫和大風同時來襲,專家介紹,大風會讓人體體感溫度較實際氣溫更低,這就是所謂的「風寒效應」。正因為氣溫太低,許多賣魚的商販為防止魚被凍死,還給它們加入了取暖裝置。魚都有取暖設備了,所以……你準備好取暖神器了麼?
  • 溫度和溼度:影響人體舒適度的最大CP
    夏日,陽光直射,空氣中溫度驟然升高,不適感襲來。但是,和高溫一起組CP(組合)來搞事情的,還有一個空氣溼度。  中國氣象局公共氣象服務中心首席專家吳英表示,在氣象要素中,對人體舒適度有影響的主要是溫度、溼度、風和太陽輻射,其中影響比較大的是溫度和溼度。
  • 什麼是「健康溼度」?如何影響人體健康?
    什麼是「健康溼度」?如何影響人體健康?,它表示當時空氣中水汽含量距離飽和的程度,用相對溼度百分比來表示。當空氣溼度低於45%時,室內空氣乾燥,鼻腔和肺部呼吸道黏膜的水分會大量蒸發,黏液分泌減少,人體主觀感覺皮膚和呼吸道乾燥,咽喉發乾甚至鼻腔黏膜充血,容易引發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以及其他呼吸道疾病。
  • 你知道室內空氣溼度對健康有哪些影響嗎?不要只會用加溼器了
    空氣溼度,是指空氣中水蒸氣的含量。氣象部門所指的空氣溼度,是指地面1.5m-2m這個範圍內的空氣溼度,通過專用的測量儀器進行評估。今天我們要說的是室內空氣溼度,畢竟大部分人長期待在室內,尤其是家庭環境的室內空氣溼度,對人體健康尤為重要。
  • 空氣溼度90%是什麼概念
    空氣溼度90%是什麼概念?最近正值家鄉雨季,溫度計顯示空氣溼度非常高,地理小生來給大家科普一下:空氣溼度上限值不應超過80%,下限值不應低於30%。相對溼度90%,會抑制人體散熱,使人感到十分悶熱、煩躁。
  • 氣溫幾度時孩子最易感冒、哮喘?溼度對人體有何影響?上海降溫啦,來...
    根據研究,氣溫和溼度與感冒的發病密切相關,當氣溫變化幅度超出正常人體條件能力時,會導致免疫功能下降,從而使病毒易侵入人體,但不同年齡的人群的耐受程度不同。14歲以下的兒童對低溫的耐受程度較差,感冒高發期在10.9℃左右。成人與老人對低溫的耐受程度差不多。
  • 用好溼度表能防病
    入冬以來,無論是北方的暖氣還是南方的空調都會使室內空氣變得很乾燥。老人由於身體機能衰退,對室內環境的要求更高,尤其是患有呼吸系統疾病的老年朋友,更對溼度非常敏感。對此,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四醫院耳鼻咽喉科副主任醫師李虹建議,老人不妨在居室中放個溼度表,可以為環境隨時「把把脈」。溼度,是指一定體積空氣中水汽的含量。
  • 想知道家裡的溫溼度情況,該怎麼辦?
    隨著環境汙染和生態破壞的加劇,溫度溼度的變化也越來越頻繁了,如何知道家裡或辦公室裡的溫溼度情況那? 本文來分享下這方面經驗。人體舒適溫度搞清楚人體舒適溫度是多少?溫度範圍18-25攝氏度,人體都會感覺舒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