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香禾糯,品嘗一方山水田園裡的古老味道

2020-12-22 千年等到你

在原生態的自然環境下,還有更為獨特的稻魚鴨共生的耕作模式。黎平侗族人種稻必須養魚,魚在田間遊動,可疏鬆土壤促進水稻生長,放鴨子進田,可取食稻田裡的害蟲,排出的糞便又是水稻最好的肥料。

九月侗鄉,糯禾飄香。黎平侗寨裡掛滿了金色的稻子,摘禾,烤魚,晾禾,金色的侗寨美成一幅畫。

香禾糯一年只產一季,產量稀少,營養和口味也更好。其蛋白質含量 ≥7.0% ,以及人體必需賴氨酸含量都超過一般優質稻米。

養育一方的糯稻

幾千年來,香禾糯不僅養育了一代代的侗家人,如今,也仍然是當地人脫貧致富的支柱產業之一。

這種深藏大山之中的「糯稻中的大熊貓」出山之後,成為非常受歡迎的珍貴食材。這也為以種植香禾糯為生的貧困農戶們,帶來了重要收入。

56歲的吳培奶,同那深深植根於黎平土地上的香禾糯一樣,她的家裡世世代代植根於黎平,一代又一代地種植著這古老的糯稻。從前香禾糯不為人知,如今卻成為了吳培奶一家人的生活支撐。

秋收時節,黎平縣高構村第一書記林文全,帶領當地團隊為高構村豐收的香禾糯收集相關的資料,以便對接外面的企業來做線下的採購和電商平臺的線上銷售。

△高構村第一書記林文全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侗家人熱情淳樸,香禾糯米不僅是養人養胃的飽腹之米,它還蘊含著厚重的民族文化,富足了人民,涵養著精神。

一碗香禾糯,品嘗一方山水田園裡的古老味道,讓米飯的滋味回歸自然,返璞歸真。

香禾糯是侗族地區的傳統農作物,歷史悠久,是侗族人的主食。具有上千年歷史,被國內外學界稱為「特種糯」中最具民族地域特色的品系之一。

深藏山中的糯稻之王

香禾糯是侗族人特有的糯稻品種,其蛋白質和人體必需賴氨酸含量都超過一般優質稻米,並具有氣味香醇、糯而不膩、營養豐富、口感極好等特點,素有「一家蒸飯滿寨香」的美譽,被稱為「糯中之王」。

每到做飯的時間,侗族寨子裡總是隱隱浮動著甜絲絲的香氣,清香沁心。揭開蒸籠蓋子,熱氣騰騰,鼻子瞬間被香氣喚醒。

香禾糯蒸出的米飯,既粘又軟、油質多,噴香可口。每一粒米飯肉眼可見的亮鋥鋥的,飽滿有韌性。

它是煲粥、製作餈粑、湯圓、甜酒等各種傳統糕點的上等原料,平時煮飯煲粥時,混入一些香禾糯,米飯的口感也會提升很多。

春節期間打餈粑,用香禾糯做出的餈粑,口感更彈韌,香氣也更清甜。

品嘗生態田園

香禾糯是貴州特有的珍稀水稻品種,聯合國糧農組織界定其為世界 「特產稻」,並且獲得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認證。

相關焦點

  • 從江香禾糯 香飄大市場
    這就是「香禾糯」。從江苗族侗族農民利用當地特殊水土資源和氣候環境栽培選育,千百年來傳承至今。「香禾糯」特色水稻品系完全採用稻鴨魚共生模式等自然農法和天然有機農業耕作方式栽培,被稱為「糯中之王」。7月的黔東南大地,驕陽似火,記者走進從江縣的山野鄉間,感受這裡的稻浪翻滾,滿目深綠,水田裡魚兒嬉戲,糯禾香氣充斥四野,豐收的喜悅綻放在苗侗人的臉上。
  • 快來江津這個鎮遊玩,與田園山水相依,感知四季更迭之美!
    快到江津永興鎮,與田園山水相依,感知四季更迭之美!如今,永興早已煥發出青春靚麗的容顏一年四季都可以在此邂逅詩意的山水田園美景春之永興:油菜花開金燦燦陽春三月,花開黃莊大片油菜花海,次第綻放美如畫作,恰似金色童話踏青、賞花、拍照不負好春光滿目金黃香百裡,一方春色醉千山。
  • 每日工作參考|傳統耕種+品牌打造,貴州從江香禾糯香飄大市場
    如今,從江縣採取扶持鼓勵優惠政策,在高增、貫洞、往洞、鬥裡、西山等19個鄉鎮實施「侗鄉稻魚鴨複合系統」26.08萬畝,其中香禾糯種植面積達5.2萬畝,引進包括月亮山九薌在內的2家香禾糯加工企業,並籤訂香禾糯訂單生產面積2.93萬畝,產業規模不斷壯大。
  • 脫貧攻堅一縣一業丨從江香禾糯
    從江香禾糯是貴州省從江縣特有的地方優質特色水稻品種,口感香甜、油質多、軟而黏、黏而不膩,回味甘純,營養豐富。獨特的自然生態環境、特定的生產方式、優良的品質加上獨具魅力的人文特徵和悠久的歷史文化,孕育了「從江香禾糯」這一特色品種。
  • 田園秋色「展」畫卷 | 看梁平稻田秋日美景,風吹稻浪,陣陣禾香!
    田園秋色「展」畫卷 | 看梁平稻田秋日美景,風吹稻浪,陣陣禾香!金秋時節,蟠龍鎮扈槽村阡陌交錯,與村舍相映成趣,形成一幅美麗的山水田園風景圖。稻田泛黃、田野鋪金碧藍的天空與金色稻田交相輝映田野上一片忙碌的景象陣陣歡笑聲在稻田裡迴蕩
  • 蘆山擬建「禾茂田園」鄉村振興示範基地
    2019年12月31日,蘆山縣飛仙關鎮首屆年豬文化旅遊節在三友村禾茂組的「川西藥谷·禾茂田園」廣場開幕。從雅安駕車不到30分鐘,就能到達「川西藥谷·禾茂田園」。過去,這裡曾因交通閉塞,發展遲緩。
  • 山水田園詩鑑賞技巧
    中國山水田園詩淵源流長,詩人們以自然山水或農村自然景物、田園生活為吟詠對象,把細膩的筆觸投向靜謐的山林,悠閒的田野,創造出一種田園牧歌式的生活,藉以表達對現實的不滿,對寧靜平和生活的嚮往。山水田園詩屬於寫景詩的範疇,這類詩歌的主要特點就是「一切景語皆情語」,亦即作者筆下的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觀情愫,或者借景抒情,或者情景交融。
  • 禾杆蓋珍珠:食物交融幻化出奇異味道
    「雞煲蟹」「疍家臘鴨扎」「禾杆蓋珍珠」「瓦鐣雞」「狗仔鵝」等正是數百年來白坭人流傳下來的傳統美食,無論從食材的內容還是食材的烹飪技藝,都是古老而獨特的。 2019年開始,白坭西江公園舉辦首屆白坭西江非遺美食文化節,每年吸引著周邊城市的居民數十萬人,西江公園裡人頭攢動,現場香味四溢,疍家臘鴨扎、禾杆蓋珍珠等白坭本地美食,讓遊人一飽口福,盡嘗西江特色美食。
  • 年味 | 讓孩子品嘗我們兒時的味道,手工年糕軟糯在嘴、甜香沁心,一起重溫愛的味道...
    包裝精美,採用真空獨立保存,保證收到的人都能感受到送禮人的細心。 小小一塊年糕,承載著每個地區獨特的文化與記憶,不僅各有各的賣相,也各有各的吃法,可甜可鹹可酥可軟,只要烹得對,年糕比肉香,花尾渡紅糖椰汁年糕,年糕軟糯不粘牙,紅糖和椰香完美結合,是新年期間非常值得一試的美味!推薦指數:★★★★★推薦吃法:蒸、煎喝山泉水吃有機肥長大的大白蘿蔔,清甜無渣,水分特足!
  • 從江香禾糯:一畝稻花十裡香 一家蒸飯十家香
    稻魚鴨共存的耕作模式使得產量稀少的香禾糯彌足珍貴營養豐富、口感極佳香禾糯是當地侗族農民千百年來利用當地特殊水土資源和氣候環境栽培選育,並傳承至今的一種特色水稻品系。從江縣地處雲貴高原東南邊緣,苗嶺山脈向廣西丘陵山地過渡地帶。縣內山區丘陵佔全縣土地面積的98%。縣境內最高海拔為1676米,最低海拔137米,相對高差1539米。不同海拔梯度,形成了不同的局部小氣候,高海拔地區多霧、陰冷、熱量低,低海拔地區溫熱、雨水充沛。
  • 偷得浮生半日閒,帶孩子在最美的山水田園詩裡,感受田園之美
    不如我們避開人群,走進廣袤的大自然,帶孩子去附近鄉間,一邊吟詠經典的田園詩,一邊感受田園詩意吧。一.享受登山的樂趣01.《題鶴林寺僧舍》(唐)李涉終日昔昏醉夢間,忽聞春盡強登山。「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色彩搭配令人嘆為觀止:漠漠水田,白鷺翩飛,陰陰夏木,黃鸝歌唱,色彩對比強烈,畫面清新自然,宛若欣賞一幅優美的山水田園畫卷。02.《渭川田家》(唐) 王維斜陽照墟落,窮巷牛羊歸。
  • 周縣長「嚴選」力薦香禾糯 一位杭州扶貧幹部的「粽情重意」
    用一句話總結:這裡是全國侗族人口第一縣,長江、珠江「兩江」上遊生態屏障,黔、湘、桂三省(區)交界區域;是國家級重點貧困縣,國家風景名勝區;是全國十大生態產茶縣,「糯中珍品」香禾糯的原產地。
  • 種香禾糯,從江縣高增鄉村民笑了
    「我今年跟著合作社一起種香禾糯,分到1萬6千多塊錢,這個比我自己種穀子,找錢多了。」領到分紅貧困戶吳老拾在一旁興奮說道。據了解,此次合作社是對2019年香禾糯項目進行分紅,共計將放分紅資金35萬元,共涉及農戶79戶,其中貧困戶16戶。
  • 第三百二十六期 江南是一幅水墨畫 江南是一首山水田園詩
    記憶中的江南是一首和諧雅致的山水田園詩,洋溢山的沉靜和田園的秀麗。從地理位置上說,我現在生活的城市——蓮都,確實也地處江南,但是,不知什麼原因,感覺總是不能很深地賞玩到它古典的江南韻味。這裡沒有青石板路和斑駁的古牆,沒有隱逸在弄堂盡頭的寂寞茶館,更沒有撐著油紙傘默默地走在江南雨巷的幽怨女子。
  • 走進廣西全州的賓館,品嘗美味八寶禾花魚
    想必全州的許多朋友也到這裡品嘗過吧。品種繁多的自助早餐吃自助早餐的人挺多的高檔的賓館,卻還有28元的自助套餐,有位朋友第一次到這裡吃,吃後不停地說,實惠,味美!一位朋友請我去這裡吃28元的套餐時,還發現一塊桂林地方名菜——八寶禾花魚的獎牌,便改了主意。據一些資料記載,全州養殖禾花魚始於漢代,宋朝就曾作為貢品獻給皇上,這也是廣西全州縣第一個通過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
  • 桂林:「生態田園」半程馬拉松賽在山水如畫的四塘鎮舉行
    2020年10月31日,2020年桂林臨桂區四塘鎮扶貧主題活動,「生態田園」半程馬拉松賽在山水如畫的四塘鎮舉行。賽道設計完美,融於桂林山水、田園風光之中。起點設在四塘鎮陳宏謀文化廣場,終點設在狀元橋的田心村,沿途經過豐收季節萬畝金黃稻穗的田野、奇峰林立的山澗、古橋、古門洞的古老村莊,來自全市、縣、區的近400名選手參加了角逐。
  • 石筍山下嘗山香 達溪之畔品河鮮丨阿義飯莊:在田園餐桌邂逅山鄉味道
    樸實無華的門頭看得出頗有些年份,但店內空間不小,包廂、客座一應俱全,簡單整潔還不失小情調,筷子間夾著的是山間美食,抬眼看到的就是秀麗山水。廚房內各類食材擺放在桌上,等待食客挑選。應季的蔬菜仿佛還帶著泥土的印記,與翠綠的葉形成鮮明的對比。
  • 田園街巷裡 崑曲聲聲慢(解碼·城市味道)
    朱一韻攝核心閱讀劇場舞臺上、田園鄉村中、街巷茶社內,崑山人的生活,處處曲聲,濃濃戲韻。在古老崑曲藝術的滋養下,崑山的崑劇院團得到發展、觀眾群體日益年輕化、政策規劃逐漸完善。這座古老與現代交相輝映的城市愈發「入戲」,崑山人的生活也更加「有戲」。
  • 格桑花、禾雀花盛放 黃沙蜆上市 這才是江門春天的味道!
    當下正是採摘桑果的大好時機,開平市大沙鎮新和村的桑果園裡,或紅或紫的桑果掛滿枝頭,吸引了來自江門甚至珠三角等地的遊客興致勃勃地採著桑果。大沙鎮是開平市的桑果產地之一,在江門小有名氣,這裡雨量充沛,山水資源豐富,得天獨厚的自然地理環境使得桑果長勢良好,果品出色。而休閒採摘帶動當地生態旅遊的發展,也讓村民嘗到致富增收的甜頭。
  • 王維: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山水田園詩的集大成者!
    自南北朝的謝靈運與東晉陶淵明開創了山水田園詩的先河之後,到詩歌發展的最高成就唐朝時,就湧現了一批優秀的山水田園派的詩人,他們往往寄情於山水之間,多愛寫一些田園生活或是山水景物的詩,其中以盛唐的孟浩然、王維為代表,而又以王維的成就略高,後世評價王維的詩是「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能以畫理通之於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