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人類歷史上偉大的古文明,就一定繞不開那個距今已有五千多年歷史的古代埃及世界。長長的尼羅河自南向北注入地中海,哺育著生活在尼羅河岸邊的古埃及人,由此點燃了人類文明的聖火,創造出至今依舊輝煌燦爛的文明。
2019 年歲末,埃及中文第一導師——王大力教授
再次陪同知行視界的知友們共同開啟
古埃及文明探索遊學。
經過11個小時的飛行,學員們在11月30日凌晨順利抵達開羅,「知行視界」為大家安排了簡單又不是隆重的歡迎儀式,隨後接送大家來到距離金字塔最近的酒店——米娜宮,安排大家早餐休整,開啟輕鬆愉悅的遊學之旅。
這座擁有150年歷史的米娜宮大酒店,曾接待過歷任英國首相、美國總統、中東各國君主……二戰時期著名的開羅會議也在這裡召開。
建造米娜宮的是埃及第一位接受過西方教育的君主伊斯邁爾,他一手建立了當時世界上最龐大的埃及鐵路系統,見證了蘇伊士運河的通航,在1869年為邀請各國權貴到開羅遊玩沙漠和金字塔而建造了這家奢華酒店。
米娜宮傳奇般地居于吉薩金字塔腳下,從酒店陽臺向外望去,雄偉的吉薩金字塔就在眼前,巨大的三角形輪廓在深藍色夜空中神秘而令人敬畏,令人神往……
古埃及最豐富和珍貴的藏品都集中在開羅埃及博物館,是世界著名博物館之一。所以古埃及文明探索遊學的第一站就選擇從開羅埃及博物館開始。
埃及博物館是由被埃及人稱為「埃及博物館之父」的法國著名考古學家奧古斯特·馬裡埃特於1863年在開羅靠近尼羅河河道的布拉克設計建造的,因為以收藏法老時期的文物為主,埃及人又習慣地稱之為「法老博物館」。
一位考古學家曾說:「圖坦卡蒙法老的黃金面具、黃金棺材和黃金寶座這三樣珍貴文物,無論拿其中哪一件,都能勝過世界上任何一個博物館中最值得誇耀的文物」。這三件寶貝被稱作埃及博物館的鎮館之寶。所以「知行視界」古埃及文明探索遊學的第一站就選擇和埃及亞歷山大大學考古學系教授,酷愛中國文化,曾在中國留學,並先後接待過多位中國國家領導人並陪同講解埃及歷史文化的王大力老師一起來揭開它們的神秘面紗。
圖坦卡蒙黃金面具裝嵌青金石和其他寶石,重達11公斤。被考古學家稱為「無與倫比的稀世珍寶」。面具造型簡潔,線條凝鍊,完全按照圖坦卡蒙生前的原型塑造。為什麼一定要和原型一模一樣呢?這是因為,只有這樣,神靈才能認出他,助他復活。
不管是埃及博物館內從遠古、中古時代,到帝國時代輝煌燦爛的歷史及精湛的藝術品,還是孟菲斯博物館中拉美西斯二世的巨大雕像,都蘊藏著古埃及偉大的文明和璀璨的文化。再加上本次遊學教授王大力老師細緻、精彩的講解,使我們對古埃及文明的了解又深了一層。
"世人怕時間,時間怕金字塔",越是年代久遠的文物,越是留給人們更多的神秘感。有著數千年歷史的古埃及金字塔正是古埃及人留給世人的迷思,被稱為「地球偉大文明的遺囑」。它神奇複雜的內部結構、恐怖的詛咒、離奇的猜測、令人驚異的考古發現,以及連現代科技也無法解釋的種種「尷尬」,無不使這令人產生由衷敬畏的千古之謎更平添了幾分神秘。
2019年12月1日,古埃及文明遊學的第二天,學員們跟隨王大力教授來到了喬塞爾階梯金字塔和紅色金字塔,通過實地接觸與學習,感受到了埃及金字塔的厚重、莊嚴和滄桑。撫摸著一塊塊古老的巨石,細細體味和享受著心中湧起的那份濃厚敬仰的歷史感。
喬塞爾金字塔(Pyramid of Djoser)又稱為階梯金字塔(step pyramid),是埃及第三王朝法老喬塞爾的陵墓,估計在公元前2667年至前2648年建造,也是埃及第一座金字塔。
喬塞爾階梯金字塔與先前古埃及的任何建築都不同,它是第一座石造的建築,建立這樣一種石造建築的過程比之前需要更加密集的勞動力,這表明國家的人力、物力,以及對資源的控制,都達到一個嶄新的水準。
古埃及第三王朝建造的梯形金字塔,強調世俗的權力;到了第四王朝建造的,才是真正的金字塔,以宗教儀式為中心。隨後,王大力教授按照歷史的脈絡,帶領學員們參訪埃及第四王朝時期的金字塔。
在我們的印象中,埃及金字塔的形狀總是非常固定,是一個標準的三角錐體。但是埃及最近剛剛向遊客重新開放的彎曲金字塔卻有些特別,它坐落於距離開羅以南30公裡的代赫舒爾,為法老胡夫的父親,斯尼夫魯法老所建。這座金字塔是埃及最古老的金字塔之一,建於公元前2600年左右。由於從底座至頂部存在兩個不同坡度,因此被稱作彎曲金字塔。
這是斯尼夫魯法老所建的第一座金字塔,由於坡度太陡,修建低層部分後出現了不穩定現象,因此工匠不得不中途改變了坡度避免坍塌。彎曲金字塔反映出古埃及金字塔修建歷史上一次重要轉變,即從階梯金字塔轉向了外表光滑的金字塔。
如今,我們不僅可以近距離欣賞這座金字塔,還可以通過一條長達79米的狹窄隧道,進入這座有著4600年歷史的金字塔的墓室之中。
紅色金字塔是埃及第四王朝法老斯尼夫魯的陵墓,是世界上第一座真正的金字塔,當紅色金字塔完工時,它也成為世界上最高的建築物,直到後來的胡夫金字塔才超過它。目前紅色金字塔是埃及第3大金字塔,僅次於胡夫金字塔和卡夫拉金字塔。
第五王朝法老烏納斯金字塔從外表看沒有嚴格金字塔的形狀,它是古王國時期最小的金字塔,目前仍然保留著完好的金字塔堤道。這個金字塔因內部的墓地而聞名,法國考古學家馬伯樂於1881年首次進入金字塔內部的墓室,發現墓室的牆壁上刻有文字,也就是人們稱的「金字塔文」。除了發現大量的文字外,墓室裡還找到一具有頭骨、右臂和脛骨的木乃伊。
吉薩金字塔群,古埃及第四王朝的三位國王在公元前2600 年—公元前2500 年建造了三座大金字塔,胡夫金字塔(Khufu)、哈弗拉金字塔(Khafra)、門卡烏拉金字塔(Menkaura)及大獅身人面像(Great Sphinx),這是古埃及金字塔最成熟的代表作品。
胡夫金字塔是古埃及第四王朝的法老胡夫的金字塔,主要作為其陵墓,也是世界上最大、最高的埃及式金字塔。塔高146.59米,因年久風化,頂端剝落10米,現高136.5米,相當於40層大廈高。
每一個金字塔都有一個名字,胡夫的金字塔名為阿赫特胡夫,意為「胡夫的地平線」,表明他與太陽神等同,像太陽一樣死後落於地平線之下。
面對歷經五千年歷史滄桑、位居七大奇蹟之首的胡夫金字塔,學員們被震撼了,仿佛古埃及人正在用這樣偉大的建築,挑戰著我們的現代科技,藐視著人類的當代文明。
如果金字塔是埃及古老歷史的象徵,那麼矗立在金字塔前著名的獅身人面像則是埃及文明的見證。現存最著名的獅身人面像是在基澤法老哈夫拉墓前一尊石雕像,多少年來,正是這尊雕像,伴隨著埃及走過了一個又一個世紀,經歷了一代又一代歷史,如今它雖是百孔千瘡,幾度風化,卻依然挺立, 傲視群雄。
獅身人面像斯芬克斯高二十米,長五十七米,面部長約五米,頭戴「奈姆斯」皇冠,額上刻著「庫伯拉」聖蛇浮雕,下頜有帝王的標誌下垂的長鬚,一隻耳朵就有二米多長。
斯芬克斯是當時為了建造金字塔採石的時候,剩下了一塊質量不好的石頭,清理現場覺得很費勁,於是就地把它造成了巨大的雕像。
深入理解異國文化最好的方式,就是走入當地人的生活之中。所以王大力教授帶領學員們,來到埃及本地人家中,體驗地道的埃及農家生活方式,讓學員們獲得親身的體驗。
開羅街頭有很多當地人拍婚紗攝影,學員們碰到結婚的一對,熱情的新郎新娘邀請大家一起合影。
開羅,是"世界之母",是"千塔之城",被譽為沙漠國度中的閃亮綠寶石。在這裡,我們讀懂了兩千多萬人的生活百態,看到了五千多年歷史的緩緩行進。博物館、金字塔、米娜宮,時間在此停滯,給人以滄海一粟的感嘆。三天的開羅之行開啟了古埃及文明探索遊學的序幕,下一站:亞斯文,出發!最精彩的尼羅河之旅即將開啟……
為高品位圈層創造享受型文化遊學服務
知行視界 文化遊學
選擇可信賴可託付的遊學夥伴
開啟輕鬆愉悅驚喜的遊學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