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除了享有「世界第一運動」的美譽,是全球體育界最具影響力的單項體育運動之外,他還是一個極其掙錢、極其「撈金」的運動。從門票、球衣,到場地布置,無不充斥著金錢的味道。足球比賽時數萬名觀眾的注意力全在場上22個隊員身上,球員身上所穿的衣服就成了大眾眼神的焦點,多麼好的傳播效果啊!可以說,一件球衣於球員來說是戰袍,於球迷來說是珍藏品,於贊助商來說它就是一個廣告窗。
商業足球的年代,球衣胸前廣告似乎已經司空見慣,不足為奇。尤其是作為歐洲頂級豪門,胸前的廣告位置更是顯眼,算是足球和商業的完美結合。足球運作是需要花大錢的,廣告商業合作必不可少,正是有了這些金主爸爸的真金白銀,才會有各種王朝的誕生。
但是,就有那麼一支球隊在這足球世界的商業化浪潮中宛如一汪清水,他們像是凜然正氣的武士,不奢華但足夠強大,不一定最好但有自己的性格,他們就是城市的精神象徵,他們就是——巴塞隆納足球俱樂部。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聊巴薩精神和胸前廣告的那些故事。
俱樂部由來
1899年10月,甘伯在《Los Deportes》雜誌投放了一則廣告,希望找到志同道合的球員來成立一支球隊。
11月29日,甘伯和其他11人(瑞士人奧特·康佐、英格蘭人沃爾特·維爾德、約翰、威廉·帕森斯、德國人奧特·邁爾、加泰人路易斯·德奧索、巴託梅烏·特拉達斯、恩裡克·杜克爾、佩雷·卡波特、卡雷斯·普約爾和約瑟夫·廖貝特)走到一起成立一個足球俱樂部,它以這座城市為名,並採用象徵這座城市的徽章作為隊徽。
甘伯希望建立一個能夠面向所有人的組織。他所設想的俱樂部是可以成為社會大眾的聚集地,在這裡他們將自在地談心,會員們能夠自由地治理這個俱樂部,就像是一個民主社會。作為對加泰隆尼亞的回報,甘伯向巴薩灌輸了一種特質——永遠忠於加泰隆尼亞。
加泰特質、民主、競技多元化和廣泛性,時至今日,甘伯的原始價值觀依舊在支撐著巴薩。
隊徽
自巴薩成立之日起,俱樂部就有自己的隊徽,球員們以身著巴薩隊徽為榮。巴塞隆納足球俱樂部成立初期採用的是巴塞隆納市的市徽,只不過他們在市徽上又加上了象徵冠軍的月桂花冠以及一隻蝙蝠,在圖案的周圍寫上了俱樂部的名稱和成立日期。
巴薩目前的隊徽可以追溯至1910年,在甘伯帶領俱樂部從1908年的低谷中走出後,他開始推進全新且獨特的隊徽的設計工作。新隊徽是從設計競賽中挑選出來的。隊徽頂部的設計包括了聖喬治十字,代表了加泰隆尼亞的守護神;同時也出現了巴塞隆納的盾形紋章和加泰隆尼亞區旗;底部的設計包含了紅藍色條紋和中心的足球。整個隊徽是巴薩足球風格的核心體現。
自1910年之後,隊徽設計改動很少,一般只是出於美化目的稍作修改,最大的變動是因為政治因素。弗朗哥去掉了右上角四個深色條紋中的兩個,改變了俱樂部縮寫字母的順序,隊徽中部綬帶的顏色也有所改動。1949年俱樂部50周年慶典時,右上角的深色條紋恢復;1974年,隊徽基本恢復到1910年的設計。2002年,新的隊徽面世,由設計師塞拉伊馬設計,他取消了F.C.B.中的點,減少了盾牌兩側尖角的數量,整體風格更簡潔、明快。
2018年,隊徽跟隨時代的發展作出調整。但無論如何更新,隊徽設計始終忠於這幾項元素:巴塞隆納,加泰隆尼亞,俱樂部以及足球。
這次設計的特點包括:增加了整體的平衡感;加強了紅藍元素;增大了足球這個中心和標誌性元素的空間;形狀和顏色更加統一;去掉了俱樂部的首字母縮寫"FCB"。
不僅僅是一家俱樂部
「不僅僅是一家俱樂部」是巴塞隆納俱樂部的口號,簡單的幾個字,代表了俱樂部的價值觀。從這句口號誕生至今,已經50多年了。不論是否巴薩球迷,都對這句話印象深刻。巴薩的這句口號,不僅體現在比賽中,也適用於球場外,廣泛覆蓋在各種領域。
1968年,當時的巴薩主席在一次公開場合中說出了這句口號,他向人們表達了一種誠實的意願。在弗朗哥獨裁統治的歷史背景下,這句話的含義是巴塞隆納俱樂部不僅僅是一家體育俱樂部,也是表達加泰隆尼亞身份的一種強有力方式。
50年來,這句口號傳遍了五大洲,逐漸成為巴薩品牌的組成部分。如今,在巴薩的各個場合,這句口號都會出現,它所體現的含義早已超越了文字內容本身,逐漸成為巴薩歷史的象徵。
一句看似不會引起爭端的話,被賦予了巴塞隆納球迷熱愛自己俱樂部的含義,但是這個比喻引起了另一種解釋,巴薩超越了一般性體育運動的意義,成為受壓迫的加泰隆尼亞的民族主義象徵。在那個時期,這成為了僅有能夠公開表達的方式。
加泰隆尼亞人的胸口是不賣的
巴薩俱樂部1899年成立,在長達百年時間內,巴薩球衣的胸前都是空白,從未出現過廣告。當時無論大小的球隊,胸前都是掛滿廣告,花花綠綠的,各色各樣的廣告顯得尤為刺眼。
在加泰隆尼亞人看來,這支球隊是他們的驕傲,也象徵著他們的精神。
加泰隆尼亞人並不避諱他們的歷史是一部反抗史:從13世紀開始,加泰隆尼亞地區就開始尋求獨立,歷經塔瑪拉王朝、波旁王朝的鎮壓後相繼失敗。1899年創立的巴薩正誕生在加泰隆尼亞民族主義復甦的時代背景之下,並迅速成為了加泰隆尼亞地區獨立精神的象徵。背負這樣的政治使命也讓俱樂部管理層和普通球迷都希望俱樂部保持純粹性,不受商業因素影響,這也是過去巴薩一直堅持非營利性的會員制並且拒絕出賣胸前廣告的最重要原因。
一直以來,胸前的空白是巴薩人引以為豪的地方,巴薩球迷認為無論球隊怎麼缺錢,也不需要依靠出售胸前廣告維持生計,因為加泰隆尼亞人的獨立性格和自尊心是不容侵犯的,純潔的球衣是他們的精神寄託。所以,巴塞隆納是不賣胸口的!他們在球衣衣領內就印下了他們的信條:Mas que un club(不止是一家俱樂部),而在衣領背面就是加泰隆尼亞地區的區旗。
在足球世界過去的商業化浪潮中,巴薩也恰恰憑藉自己的特殊性,總是能夠從加泰隆尼亞的財團中獲得注資,擺脫經營上的尷尬。
結束「裸胸」時代
1、聯合國兒童基金會
2006年9月7日,巴薩宣布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合作(unicef),在紐約總部籤約了第一個合作條約,至此,巴薩球衣胸前的空白成為了歷史。
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英文縮寫UNICEF也放在了巴薩球衣的胸前。巴薩不僅不收取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任何費用,而且還每年向該組織提供150萬歐元的資金。穿著印有unicef球衣,巴薩在2009年獲得了史無前例的六冠王,巴薩夢三橫空出世。
巴薩首次嘗試在胸前放公益廣告,在當年也是得到無數巴薩球迷支持的,畢竟,公益性的廣告,可以更好地體現球隊的社會價值。
2、卡達基金
2010年12月底,巴薩和卡達體育投資公司籤訂了胸前廣告贊助合同,合同期限為5年,共計1.5億歐元。
至此,巴薩球衣胸前廣告生意正式開啟。
此前合作的聯合國兒童基金UNICEF依舊會出現在巴薩球衣上,巴薩會考慮把UNICEF放在球衣的背面,更是會把俱樂部每年收入的1%捐贈給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同時還會聯手聯合兒童基金向全世界的兒童提供教育和體育方面的幫助。
在卡達投資期間,巴薩胸前廣告曾經變化過一次,從卡達基金標誌變化為卡達航空的標誌。
在巴薩與卡達體育投資公司籤署的協議中,有一個特殊條款。該公司有權在合作的第三年,建議巴薩改變胸前廣告位的Logo。卡達首都多哈的國際機場,將會在2014年被擴建為全球第二大機場。為了與杜拜機場競爭,卡達體育投資公司建議巴薩將球衣上卡達基金的標誌換成了卡達航空,而巴薩也同意了卡達方面的要求。在2013—2014賽季後,巴薩的胸前一直印著卡達航空的標誌。
3、樂天株式會社
2016年11月16日晚俱樂部正式宣布日企樂天株式會社以四年每年最低5500萬歐元的贊助費成為2017-2018賽季起巴薩球衣胸前廣告贊助商。
另外如果巴薩獲得當季歐冠冠軍將會額外獎勵500萬歐元,獲得當季西甲冠軍獎勵150萬歐元,數字遠高於與卡達航空的合約。當然,樂天的Logo將不僅僅出現在巴薩球衣胸前,諾坎普球場球迷座位上的廣告也將由卡達航空變成樂天。
實際上,樂天在十年前就已經和巴薩籤訂了戰略合作協議。
2006年7月,樂天集團董事長 Hiroshi Mikitani 和巴薩當時的市場總監Esteve Calzada籤訂了商業合作協議,由樂天在日本推廣巴薩品牌。十年來,巴薩在日本的會員管理、網站管理,甚至包括巴薩官方的新聞發布都是由樂天集團打理或協助的。
基於十年來與巴薩的密切合作,成為巴薩新晉胸前廣告贊助商,自然是在情理之中的。
雖然加泰隆尼亞人決定賣胸了,但是從胸前空白到史上最貴,僅用了幾年的時間,就成功將足球場上的優勢蔓延至商業運營上,對於目前的職業足球而言,巴薩的決定同樣也將給予他們未來更強大的統治力。
部分圖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