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鄉,鮮為人知的西藏秘境

2021-02-16 騎行西藏

[導讀]

傲慢、自卑、期待、恐懼…… 我們生活在一個情緒濃烈的時代,每個人都遊走在針尖麥芒之上。或許正因為如此,我們才尤其渴望寧靜。

-自駕西藏-

丙察察、山南環線,阿里環線

7月05日,DAY47:色鄉-白馬林措

山南市是西藏古文明的發祥地,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山南因擁有眾多個"第一"而被公認為"西藏民族文化的搖籃"。如西藏第一位國王、第一座宮殿、第一座佛堂、第一塊農田、第一座寺廟、第一部經書、第一部藏戲等等,均誕生在山南。

非常感謝雅菲所做的功課,得以來到這處寧靜之地,我很喜歡色鄉這個地方。

色鄉位於西藏山南,與不丹隔山相望,來了西藏多次,雖說與佛法無緣,至今缺乏信仰,然而對於佛法相關的書籍,卻是看了不少,其中頗為喜歡的《正見》一書,其作者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就是出生於不丹。

宗薩蔣揚欽哲卻吉嘉措仁波切( Dzongsar Jamyang Khyentse Chökyi Rgya mtsho Rinpoche, Khyentse Norbu), 1961年6月18日出生於不丹,被公認為第三世宗薩蔣揚欽哲,通常被稱為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以下簡稱宗薩仁波切。宗薩仁波切是已故寧瑪巴法王敦珠仁波切的長孫,七歲時被十四世達賴喇嘛、薩迦法王及十六世噶瑪巴認證為宗薩欽哲確吉羅卓(Dzongsar Khyentse Jamyang Chökyi Lodro, 1893-1959)的轉世。曾在薩迦學院研習佛教哲學。出版有《正見》、《八萬四千問》、《不是為了快樂》、《佛教的見地與修道》等書籍;同時,他也是一位電影導演,所拍攝的電影包括《高山上的世界盃》、《旅行者與魔術師》、《祈福》等,最新劇情長片《嘿瑪嘿瑪》於6月在上海國際電影節展映。

與泛濫於朝陽區的仁波切不一樣,我喜歡宗薩的坦誠,他願意承認自己不能給與信徒解脫的答案,自身依然在修行之中,既討厭虛偽,自身也有虛偽的一面。

虛偽無處不在:修行成為欲望的幌子。

佛陀自身拒絕偶像崇拜,然而佛法在傳揚的過程中,往往會走向偶像崇拜的道路,宗薩自身也存在困惑,為何信徒希望信仰一尊佛像或是一個上師,就能獲得解脫,而忽視自身的修行。

宗薩在傳播佛法的過程之中,既不希望信徒對其產生偶像崇拜,卻又無法根絕這種現象,往往為了佛法弘揚,還得借用這種偶像崇拜的力量。

然而一旦走上神壇,往往就容易陷入虛偽的幻象之中,維護這尊佛像的正確變成了一種執著,而這卻又與佛法裡尋求從我執中解脫背道而馳,宗薩在批判現在佛教寺院系統修行身份掩蓋下的虛偽同時,自身也不斷的提醒自己不能陷入這種虛偽之中。

人的虛偽,往往來自於欲望,以及對欲望的隱藏,人出生於世上,難免有各種欲望,然而世俗道德觀念之中,對於欲望會有不同解讀,世人皆以欲望得到滿足而欣喜,卻又為過多欲望無法得到滿足而痛苦。

有人希望從佛法中獲取到斷舍離的力量,然而這種渴望,又變成了一種新的欲望。

宗薩曾在書中寫到有位長期交往的女友,還曾提及自己遭荷蘭女友背叛,痛苦至極的經歷。「我不是一個已經徵服了對安全感、伴侶和樂趣的需要的聖人。人們問我為什麼有女朋友的時候,我感到他們對我有著很高的期待——認為我在普通人之上。這著實令我擔心。我非常希望人們認為我是一個百分之百的人,擁有所有人類的特質、弱點、長處和過患。……很多事情應該放棄,但我沒有力量放棄,很多事情應該去做,但我卻因太懦弱而沒有做。」

我所認同宗薩的正是這一點,人生在世,首先的接受真實的自我,承認自己的凡俗之身,接受自己虛妄的一面,從中感受到那種虛妄的根源,方有可能求得解脫之路。

這與小龍所說的,微信並不是克制,對產品不談情懷只判斷對錯是有異曲同工之妙。

外界對於微信的神化,往往寄託其自身利益的訴求,如果不能從這種神化中脫離出來,便會陷入到虛妄之中。

洛卓沃龍寺 ﹣噶舉傳承的第一間寺廟。

雪域高原南聖地鄔金極樂宮 ﹣洛卓沃龍寺位於西藏自治區山南地區洛扎縣色鄉行政區域內。於十一世紀前期由西藏馬爾巴大譯師創建,是噶舉傳承的第一間寺廟,至今巳有近千年歷史。

洛卓沃龍寺創立人 ﹣瑪爾巴大譯師於公元1012年誕生於洛扎秋切(今西藏南部羊卓雍湖之南)的卓龍村,由於其從小聰慧異常,十三歲前在卓彌大師跟前學了一段時間梵語和佛法。之後聽聞了印度那洛巴大師的成就,升起強列信心,於是從十三歲到五十二歲,歷經無盡苦難與生命的危難,三次往返印度、四次往返尼泊爾求法,學法歷時四十年之久而獲得無上成就,成為西藏佛法後弘時期的一代教主。

同時,由於瑪爾巴翻譯、校正和抉擇了大量佛教梵文經藏和儀軌,亦被譽為「古代西藏七大譯師之一」。 

當瑪爾巴第一次返藏時,依循那洛巴的授記,在自己的家鄉洛扎建立了洛卓沃龍寺,在此攝受了不可思量的弟子,門下成就弟子無數,其中成就最大當推其「四大柱弟子」。

據歷史記載,當時的洛卓沃龍寺於山洞閉關者、樹蔭下禪修者同一時間超過五百人,可見千年前的洛卓沃龍寺的講修和實修的教風非常興盛。

賽卡古託寺 ,又稱桑喀古託寺,位於西藏山南地區洛扎縣色鄉鄉政府所在地南面約600米處,所在位置海拔3700 米,原為噶舉派寺院,後改宗格魯派。

該寺的主體建築為城堡式碉樓,高9層(主體為7層),故名「塞卡古託」(意為「九層公子塔」)。相傳,當年米拉日巴受瑪爾巴譯師的指點,為了消除前半世所造之孽,於公元1077-1083年間,孤身一人歷時6年方才建成塞卡古託和噶哇久尼殿(意為「十二柱殿」),瑪爾巴譯師曾親自為其開光加持。

九層公子塔頂上建了一條懸空的小棧道供人轉經祈福。旁邊有藏文提示牌,大致的意思是轉一圈可以洗滌前世所有的孽緣;轉兩圈可以消除父母所有的罪孽,祈求父母健康幸福;轉三圈來生能得暇滿人身,不會墮入地獄。

白瑪林錯是蓮花生大師四大魂湖之一,隱匿在措玉村白馬林溝的盡頭。

拉普溫泉海拔4450米。位於喜馬拉雅山南麓洛扎縣色鄉,溫泉對面就是不丹王國,一河之隔。

【今日精彩視頻】

拍攝:雅菲,剪輯:雅菲

tao:微信前公眾平臺技術總監,現咖啡館店主。

夢想,既能浪跡天涯,又能朝九晚五,在城市裡靜待花開。

人生就是一場旅行,最美的風景,就在生死之間的路上,你可以去演繹出不同的人生,也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來解讀人生,精彩與否,存乎一心。

歡迎喜歡生活·旅行的朋友來我們咖啡館,這裡有一群在各行各業都很出色,而依舊懷有夢想的朋友。

相關焦點

  • 秘境洛扎
    庫拉崗日,海拔7538米,與東方神山沃德貢傑、衛藏神山雅拉香波、北方念青唐古拉,並列為西藏傳統四大神山。洛扎雄曲是洛扎最長的一條河流,就發源於這座雪山。 從海拔4500米的洛扎縣城,沿著水流湍急的洛扎雄曲順流而下,穿行在洛扎大峽谷之中,向著海拔2500米的色鄉前進。峽谷之深之長之險,高差之大,令人震撼。峽谷中,不時可見一座座形態各異的碉樓。這些碉樓依山而建,據說主要是在戰爭中用於防禦。
  • 西藏除了世界第一高峰,還有鮮為人知的秘境地,平均海拔僅2000米
    一首廣為流傳的《家鄉》讓所有人都知道了一個美麗的名字,叫做日喀則,在歌聲中傳唱的「美麗的河」,指的就是日喀則的母親河年楚河,在日喀則地區不僅有美麗的河流,還有滿山坡的牛羊,這裡還有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同時它擁有有中國海拔最高的河流,雅魯藏布江,以及神秘的部落夏爾巴人,還有鮮為人知
  • 西藏山南 才是你一定要去的西藏
    在中國西南,有一個與不丹接壤的地方,深藏於西藏邊陲,光芒被拉薩、林芝、阿里所覆蓋,名不見經傳,卻是西藏的「西藏」,光看圖已美醉成仙。藏民族和藏文化從這裡走出,西藏第一代藏王在這裡誕生,西藏第一座宮殿、第一座三寶俱全的寺院在這裡崛地而起……
  • 山南,深藏無數個西藏NO.1
    」多次上過《中國國家地理》的封面…中國西南有一處秘境圖源丨ZOL論壇  qq_4d47qj194603它深藏於西藏邊陲與不丹接壤光芒被拉薩、林芝、阿里所掩蓋卻是西藏的「西藏」圖源丨ZOL論壇  qq_4d47qj194603貼士:從色鄉到白馬琳措修有一條簡易的砂石公路,到停車場翻過一個小山坡就可以看見白瑪琳措。庫拉崗日,號稱西藏中部地區「四大神山」之一。
  • 拉薩往南,通往西藏的西藏,這條大環線路有多虐,景就有多仙!
    >名不見經傳,卻是西藏的「西藏」藏民族和藏文化從這裡走出,西藏第一代藏王在這裡誕生,西藏第一座宮殿、第一座三寶俱全的寺院在這裡崛地而起……▼這裡是山南之南這裡路有多虐,景就有多美這裡深藏著無數你不知的神秘境地
  • 那是西藏最後的秘境!
    但西藏還有一個地方,至今鮮為人知 就連《中國國家地理》都沒有進行過系統介紹 但這裡卻有 神奇的一妻多夫婚俗 以及西藏最奇特的宗教信仰 …… 這裡是「西藏最後的秘境
  • 這本行走16年做出的好書,重新發現了西藏「秘境」
    ,發現西藏,探秘西藏必備的好書面世:這就是深度發現西藏東大門的《康巴腹地》《中國國家地理》雜誌社副社長才華燁主編4位戶外攝影專家,實地探訪四條國道「二花二草、三山三江、四路四桃源」點擊圖片購買,領略秘境之美!
  • 走進川藏中線 揭開西藏絕世秘境面紗
    提起入藏,絕大多數人只知道318川藏線,少數人知道317川藏北線,幾乎沒什麼人知道還有一條鮮為人知的川藏中線,我稱之為像天方夜譚一樣的三縣,即邊壩、嘉黎、比如……這裡有純淨的藍天,耀眼的白雲,盛開的鮮花,碧藍的湖水,幽綠的冰川,聖潔的雪山;這裡既是落後,也是超前,既是原始,也是潮流,即使拘束,也是自由。
  • 2021.3月 西藏庫拉崗日輕裝徒步
    庫拉崗日,一個聽起來很陌生的名字,它其實是西藏傳統四大神山之一,也是山南地區的最高峰。白馬林措相傳是蓮花生大師的三大魂湖之一,很久以前這裡與世隔絕、杳無人跡,為了讓世人欣賞到這瑰麗的秘境,蓮花生大師化身為一種叫做「仲」的動物,開闢了一條通往白馬林湖的聖路,才讓這仙境呈現於世人眼前。
  • 絨轄溝,西藏又發現一絕世秘境?
    連西藏人都深感陌生的名字因何成為喜馬拉雅最後的秘境?絨轄溝地理位置極為隱蔽,卓奧友與拉布吉康兩座高峰像兩扇大門,聯袂隱藏了由西藏進入絨轄溝的唯一通道。即使找到這條通道,又需要翻越5430米的普士拉山口,再下降到2800米的河谷,方可進入絨轄溝。這條唯一的進出通道以前路況很差,因此造就了絨轄溝的鮮為人知。絨轄溝直到1971年11月才獲得解放,成為中國大陸最後解放的地方,也從側面佐證了這個地方的交通閉塞。
  • 鮮為人知的西藏靈石崇拜
    今天跟大家聊一聊西藏的靈石崇拜。藏族認為萬物皆有靈性,包括沉默不語的石頭。靈石崇拜,是藏族自然崇拜的一個重要形式。一、瑪尼堆象雄文明中的大石文化遺存據《西藏考古綜述》載:西藏遠古時代存在著一種大石文化,其遺址主要分布在阿里、那曲、日喀則等地,用途大概為祭祀祈福、鎮邪伏魔。
  • 《榜樣·西藏(2020)》第二集——格桑德吉:「秘境墨脫」的築夢人
    她,就是全國最美鄉村教師、被譽為「秘境墨脫」築夢人的格桑德吉。《榜樣·西藏(2020)》第二集:《格桑德吉:「秘境墨脫」的築夢人》在西藏最後一個通公路的縣城——「秘境墨脫」做「學生媽媽」,格桑德吉需要更多的付出——那些年,為了勸學,格桑德吉在滿是泥石流和山體滑坡的道路上頻繁往返。
  • 冬季西藏,哪條徒步路線最值得一去?
    為什麼冬季來西藏徒步?有人說,七八月的西藏是屬於遊客的,冬季的西藏才是真正的西藏,少了平日的遊人喧囂,多了藏地該有的寧靜安逸。一想到冬天的西藏,是不是眼前浮現千裡冰封萬裡雪飄,是不是想到大雪封山氧氣稀薄。其實這些都是刻板成見。2011年,西藏被CNN評為「亞洲最佳冬季旅遊目的地」;2014年西藏入選環球旅行網「中國12個最適合冬季旅遊目的地」……她的美只有去過的人才懂!冬季的西藏,雖天氣寒冷氧氣稀薄,卻有著一年中最晴朗的天氣,最溫暖的陽光。
  • 冬遊西藏│庫拉崗日徒步體驗&普莫雍措藍冰撒野
    與內地人的想像相反,冬季的西藏並非冰天雪地、寒氣逼人。相傳在很久以前,白馬林措與世隔絕、杳無人跡,為了讓世人欣賞到這瑰麗的秘境,蓮花生大師化身為一種叫做「仲」的動物,開闢了一條通往白馬林湖的聖路,才讓這仙境呈現於世人眼前。  白馬林措湖水顏色因深淺不同與其周邊的景色融匯後呈現出藍、綠、白三種顏色 。每一個季節的白馬林措都給人以不同的感覺,白雪皚皚,冰封湖面的冬季;鮮花遍地的夏季,色彩斑斕的秋季,曼妙的景致讓人流連忘返。
  • 西藏這十大秘境,90%的自駕者都沒有去過
    經318國道到達拉薩,去過納木錯,就算西藏自駕遊修行圓滿了;去過珠峰營地的可以稱為資深西藏驢友;如果再走過阿里南北線的就是西藏驢友中的老炮了……現在有一條新的「西藏全景公路」,你聽說過嗎?都是很少有人涉及過的地方,堪稱西藏秘境。
  • 遊冰雪秘境,享2021「冬遊西藏」新體驗
    新華社拉薩1月8日電(記者司源、張兆基)西藏推出新一輪「冬遊西藏·共享地球第三極」活動,除減免部分景區門票、執行航班酒店淡季價格、對旅行社進行相應激勵外,還面向消費者發放3000萬元旅遊惠民消費券。記者從日前召開的2021年度「冬遊西藏」政策解讀暨產品推介會上了解到,本輪「冬遊西藏」活動分2021年1月1日至3月15日和2021年10月15日至12月31日兩個階段,旨在以新政策、新產品賦能新體驗,推動疫情防控常態化旅遊全時發展,繼續擴大「冬遊西藏」政策感召力,提升進藏旅客的體驗感和滿意度。
  • 秘境中的秘境,「廢城」知子羅
    這條線路所概括的範圍其實就是怒江大峽谷,它位於雲南與西藏交界的大山之中,縱有千般氣勢磅礴,萬種旖旎風情,也被崇山峻岭閉鎖,氣象萬千「足不出戶」,長年累月孤芳自賞。怒江大峽谷那是一個真正人跡罕至的秘境,雄渾的雪山,大氣的峽谷,奔騰的江水,桃花源般的村莊…無不讓人心生嚮往,卻又苦於路遠難行,無數次想起,又無數次放下,心中的遺憾慢慢成山,壓迫得自己無問東西
  • 絨轄溝,西藏人亦不了解的秘境
    有人說,在交通和通訊日益發達的今天,西藏已經沒有了所謂的「秘境」。
  • 2019年9月27日-10月6日西藏山南、珠峰秘境探尋宇宙密碼,八瓣蓮花託起的拉姆拉措觀相神湖,照見前世今生來世!
    人生要有一次說愛就愛的旅行,人生要去一次離天堂最近的地方,去聆聽生命的聲音,帶上好心情,背上行囊,說走就走,到西藏山南秘境、珠峰「世界最高峰」遇見今生的美好!!!黑皮驢舍二度環藏、滇藏、川藏,青藏唐蕃古道,本次第六次進藏,只為遇見夢境中的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