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聽說過昌都嗎?那是西藏最後的秘境!

2021-01-13 騰訊網

提起西藏

人們往往會想到拉薩的布達拉宮和八廓街

林芝的桃花和南迦巴瓦雪山

又或者「一措再措」的藏北無人區

蒼茫的阿里高原、神山岡仁波齊

但西藏還有一個地方,至今鮮為人知

就連《中國國家地理》都沒有進行過系統介紹

但這裡卻有

國內落差最大的懸冰川

藏地最神秘的懸空寺

中國面積最大的丹霞地貌

攝影@雪域修羅

茶馬古道上唯一現存的古鹽田

神奇的一妻多夫婚俗

以及西藏最奇特的宗教信仰

……

這裡是「西藏最後的秘境」

昌都

昌都

藏語意為「大河交匯的地方」

它位於西藏自治區東部

橫斷山系腹地

發源於青海的扎曲河和昂曲河

在這裡交匯為瀾滄江

開啟了它長達5000公裡的徵途

1950年西藏和平解放後

江達、貢覺、類烏齊、丁青、察雅、八宿

左貢、芒康、洛隆、邊壩和昌都

十一個縣合併為昌都市

西藏第二大城市

1.

路口

三條景觀大道在這裡交匯

318國道川藏南線

《中國國家地理》評選的「中國人的景觀大道」

它在竹巴龍大橋過金沙江,進入昌都境內

途徑芒康、左貢、邦達、然烏湖後

進入林芝地區波密縣

這一路,處處都是風景

▲怒江72拐,318國道上最著名的地標

川藏公路上盤山公路的濃縮版

▲然烏湖,反覆出現在旅行和攝影類公眾號上

也是318國道標誌性的風光

來古冰川——然烏湖的源頭

由六條巨大的旋渦狀冰川組成

▲冰川的中心,是仙境一般的來古村

然烏-來古一線的東側

則是著名的史詩級公路「丙察察」的北口

它和318國道在然烏湖畔交匯

317國道—川藏北線

至今依舊人煙稀少的秘境公路

317國道在德格縣跨越金沙江進入崗託鎮

繼續西進,途徑江達、昌都、類烏齊、丁青

在布加雪山附近進入那曲地區巴青縣

進入昌都境內後

矮拉山、雪吉拉山、朱角拉山、斜拉山

一個個海拔超過4500米的雪山埡口撲面而來

相較川藏南線

這裡的人文更加原始、風光更加粗獷

70年前,英勇的人民解放軍十八軍戰士

沿著這條公路解放了昌都

為和平解放西藏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

▲恩達戰役舊址

214國道

南段連接318國道,被稱為「滇藏公路」

北段連接317國道,被稱「青康公路」

滇藏公路逆瀾滄江北上

經過鹽井後,在芒康和318國道匯合

向西並行300公裡,又在邦達鎮繼續分路北上

穿越邦達草原,到達兩江環繞的昌都首府卡若鎮

在這裡,和317國道並行

在類烏齊,一個藏語意為「大山」的地方

214國道再次分道北上,直奔青海玉樹而去

214國道也是唯一一條

串聯金沙江、瀾滄江、怒江三大水系的國道

2.

江河

三江併流地區的多樣人文

金沙江

長江上遊的別稱是金沙江

發源於青海格拉丹冬雪山

一路南下,進入橫斷山區

是西藏和四川的界河

▲金沙江崗託碉樓,攝影@雪域修羅

和德格隔金沙江相望的波羅鄉

自古是盛產木刻匠人的地方

▲波羅鄉

▲波羅木刻

三百年前德格土司興建德格印經院的時候

便召集了大量的波羅木刻匠人

毫不誇張地說

精美的波羅木刻,是德格印經院的工藝基礎

瀾滄江

瀾滄江發源於青海雜多

由扎曲河和昂曲河匯流而成

一路南下,穿越橫斷山區後流出中國

稱為「湄公河」

是亞洲第三大河流,也是東南亞最重要的河流

鹽井,藏語稱「查卡」

位於瀾滄江畔的乾熱河谷地區

這裡保存著茶馬古道上唯一的人工曬鹽場

根據品質和色澤

不同的鹽被稱為「桃花鹽」「雪花鹽」

酷愛美酒的法國傳教士曾在這裡長期居住

所以在鹽井,除了鹽

還出產品質上佳的葡萄酒

這些虔誠的傳教士

甚至改變了藏族人長久以來的信仰

天主教在這裡生根發芽

於是人們來到鹽井

就會看到這樣一個奇特的現象——

人們用藏語虔誠的吟唱著

來自遙遠西方的聖經讚美詩

鹽井加加面

以四川的面、雲南的肉、藏地的配料製作而成

傳說公元1265年,法王八思巴接受元朝封贈返回西藏,途徑鹽井地區,當地以麵食供奉。為了敬重上師,調和上師食慾,廚師以小碗面敬奉。八思巴一下吃了好幾碗,並大讚其鮮美,不斷地說:「加、加」。從此,鹽井加加面以「小碗」「加、加」的方式流傳下來。

怒江

怒江發源於唐古拉山

藏語稱為「那曲」

是東南亞重要河流薩溫爾江的上遊

也是中國唯一一條沒有修建水電站的大河

沿途以原始人文風光著稱

從邦達鎮順318國道東下

東壩就藏在國道旁的怒江峽谷之中

▲攝影@香雪藍溪

山路極其險峻

短短25公裡有高達2000多米的落差

一個個村落綠洲般散布其間

由於山川阻隔、土地貧瘠

東壩人至今仍堅守著「一妻多夫」的婚俗

▲攝影@人生如夢

這是一戶藏族的一妻多夫制家庭

由白瑪朗措和男主人嘎索平措兄弟三人

及其共同撫育的八個子女組成

▲白瑪朗措

宅子裡雕梁畫棟

內飾和建築有藏、漢、納西三個民族的風格

這是藏彝民族走廊裡常見的建築組合方式

這座宅子已經修建了十四年

至今沒有完全竣工

▲攝影@雪域修羅

3.

秘境

填補你旅行地圖上的空白

昌都地區山脈資源極其豐富

橫斷七脈中的三條山脈都集中在昌都地區

(芒康-雲嶺山脈、他念他翁-怒山山脈

伯舒拉嶺-高黎貢山山脈、念青唐古拉山東段)

四條山脈糾結在這裡

如同成片的雪山排著整齊的隊列

接受我們的檢閱

雪山群中,數不清的秘境

等待我們前去解鎖

孜珠寺

在丁青縣城以東約40公裡的孜珠山上

坐落著一座魔幻的懸空寺廟

孜珠,意為「六座山峰」

苯教傳承千年的孜珠寺便因此得名

這裡異峰突起、挺拔險峻

每一座山峰都被自然之力雕刻得怪石嶙峋

有的孤傲矗立

有的被掏空成一個個天門

縹緲的雲霧中

佛殿和僧舍層層疊疊交錯在每一座山峰

遠遠望去,恍若小說中描述的天國一般

光影變幻中讓人有一種得道升仙的錯覺

▲孜珠寺大殿

布加雪山

布加雪山,或許曾經名不見經傳

但近年的科學考察

卻註定了它將是一座無與倫比的雪山

因為,在這裡發現了五條發育完整的巨型懸冰川

成為世界最密集的懸冰川群

其中最長的一條懸冰川名為焫茸冰川

焫茸冰川從海拔6328米的布加雪山峰頂

延伸到海拔4200多米的冰磧湖

落差高達2100多米

而根據此前的資料記載

世界最大的懸冰川為四川省海螺溝懸冰川

落差是1080米

這條在西藏新發現的冰川

可能是有記載的懸冰川中的世界之最

薩普神山

邊壩向西,是那曲地區比如縣

邊壩和比如相鄰的群峰中

念青唐古拉山脈

最後一座海拔超過6500米的極高山

屹立其間

它,被人們稱為薩普神山

主峰薩普崗日海拔6956米

薩普神山近年爆紅

除了它獨特的山峰形狀

還有就是在巨大的山嶽冰川之下

可以看到坍塌的冰塊漂浮在湖面之上的

「海洋冰川」景觀

藏東丹霞

說起丹霞,人們往往想起的是張掖的七彩丹霞

但就在昌都,同樣擁有一片絕美的丹霞

這片丹霞,沒有名字

等待更科學的考察研究

單就面積來看,這片神秘的丹霞可能是

「中國最大的丹霞地貌區之一」

從昌都到類烏齊、再到丁青

317國道一路都穿行於火紅的峽谷之中

長度超過130公裡

據不完全統計

這片丹霞地貌的面積超過了2000平方公裡

三色湖

邊壩——整個昌都甚至整個康巴藏區的最西部

西鄰那曲、南望念青唐古拉山、北靠玉樹

周圍有異常豐富的冰川資源

縣城東南的邊壩鎮

政教合一時期是邊壩地區的宗教中心

由此向南十餘公裡,就是三色湖和普玉冰川

▲普玉冰川

三色湖分別為黑湖、白湖、黃湖

陽光下顏色各異,故稱「三色湖」

▲黑湖,攝影@大衛

▲黃湖,攝影@雪域修羅

三湖在宗教上被看做是

金剛手菩薩、觀世音菩薩、文殊菩薩的魂湖

三色湖成不規則「品」字形排列

而品字形中間,有一道高高的山梁

山梁上,是當年邊壩地區的政治中心

邊壩宗城堡的遺址

▲邊壩宗城堡

長毛嶺自然保護區

出類烏齊向西,離開317國道約兩小時的距離

有一處名為長毛嶺的草原

這是一個平淡無奇的名字

卻有著一段動人的故事

向秋拉姆,一個世代放牧的康巴婦女

20歲的她在偶然一個雪夜,撿到了三隻小馬鹿

她悉心照料著這三隻孱弱的小生命

它們很快恢復了健康

小馬鹿成年後,拉姆將它們放歸大山

不久,小馬鹿們又回到拉姆家中的草場

▲向秋拉姆

此後,幾乎每年

小馬鹿們都會回到拉姆家裡一段時間

又過了幾年

那三隻早已成年的馬鹿帶來了自己的家族

拉姆慢慢也習慣了在山裡食物匱乏的季節裡

竭盡所能為它們提供食物

時光流逝,轉眼四十年過去了

向秋拉姆也早已滿面風霜

她和家人一起

繼續照料著這個越來越大的馬鹿種群

而這片名為長毛嶺的草場

也已經成為了

類烏齊長毛嶺國家級的馬鹿自然保護區

地圖上沒有標註的公路

從丁青到邊壩

有一條地圖上沒有標註的線路

道路正在修建中

經瓦拉山埡口到丁青縣當堆鄉

順怒江而下到邊壩縣熱玉鄉

全程191公裡,路況直追當年的丙察察

如果你是越野愛好者,這條公路值得嘗試

昌都

地處康巴腹地

蘊藏著絲毫不輸於西藏其他地方的美景

更加神秘和豐富的人文

以及更多尚待發掘的秘境

卻由於交通不便而深藏閨中

期待有更多喜歡探索的遊俠們走進昌都

走進這片深藏橫斷群山中的

「西藏最後的秘境」

相關焦點

  • 此生必駕318@3817KM,這裡是昌都!
    提起西藏,人們往往會想到拉薩的布達拉宮,林芝的桃花和南迦巴瓦,或者蒼茫的阿里高原和神山岡仁波齊,但西藏還有一個地方,至今鮮為人知,這裡是「西藏最後的秘境」——昌都。昌都市坐落在橫斷山脈群山懷中,是四川和雲南入藏的門戶。昌都藏語意為「水匯合處」,發源於青海的扎曲河和昂曲河在此相匯為瀾滄江,成為昌都名字的由來。
  • 西藏昌都,美劇天堂
    地處於橫斷山脈核心地帶的昌都地區,在西藏的東部,這裡天高雲闊,雨落風輕,陽光明媚,空氣清淨,是藏東最接近神明的地方,讓人心靈寧靜,無比嚮往。偌大的昌都地區,我們該去哪裡呢!就去這幾個必遊的地方吧。昌都最大的格魯寺寺院強巴林寺強巴林寺是藏東最大的藏傳佛教格魯派的寺院,建築保存完好,寺內數以百計的佛像和得道高僧的雕像,還有精巧絕倫的壁畫等等,這裡有面目猙獰的「古慶」神面具,場面神秘,動作誇張。各具特色的來古冰川來古冰川是西美冰川,雅隆冰川,雄加冰川等冰川的統稱,位於然烏湖附近。
  • 這本行走16年做出的好書,重新發現了西藏「秘境」
    「二花二草、三山三江、四路四桃源」點擊圖片購買,領略秘境之美!圖/《康巴腹地》,攝影/許偉華上面的所有美景,都來自於一個鮮為人知的地方——西藏的東大門昌都。入藏,如果不是為了到達終點,而是為了路途中的風景,那麼上面那些理由,足夠了。為什麼絕妙的西藏東大門鮮為人知?
  • 反走317 ·最後的藏東北秘境
    【川藏北線317】7天6晚拉薩-納木錯-聖象天門-那曲草原-骷髏牆徒步薩普神山-三色湖-普玉冰川-孜珠寺-強巴林寺極致探險宗教藏區深處,穿越最後的藏東北秘境西藏等你已久,你來了!…… 相信今夜,將無人能眠…… 溫馨提示:當天請儘量不要洗澡,可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水,最好不要抽菸與飲酒。良好的心理素質是克服和戰勝高原反應的靈丹妙藥。大量事例證明,保 持豁達樂觀的情緒,能夠減弱高原反應帶 來的身體不適。
  • 抗美援朝戰場之外:解放戰爭大陸最後一戰 昌都戰役
    然而,西藏少數分裂主義分子卻鼓動西藏地方當局拒絕談判,並企圖武力獨立,致使雙方最後兵戎相見。作為解放西藏的關鍵一役,昌都戰役規模並不大,戰鬥也不甚激烈。但是作戰準備時間之長,戰區之廣,地形之複雜和任務之艱巨,卻是解放軍歷史上罕見的。與其說這是一場軍事戰,毋寧說是一場政治戰。
  • 大陸解放的最後一仗——昌都戰役
    如果看過清朝有關藏區的史料,你會發現那裡根本找不到「昌都」,但卻能經常看到一個音近的詞——「察木多」。沒錯,那就是昌都以前的譯名,而按照藏語發音的話,它原來的名字「察木多」,其實比現在的「昌都」更合適一些。清朝曾在察木多冊封了一批大活佛和土司,受駐藏大臣和達賴喇嘛的管理。
  • 昌都戰役:打開西藏和平之門
    由於地形獨特,地勢險要,昌都成為西藏東部橫斷山脈中的一個重鎮,成為歷史上兵家必爭的戰略要地。據相關資料顯示:唐代時,昌都曾為吐蕃王國的一部分,明清以後統稱此地為康藏地區。10月6日,18軍的右路攻擊部隊已經全部抵達金沙江畔指定地點。而此時,張國華遠在後方的甘孜,坐鎮大本營,運籌於帷幄之間,決勝於千裡之外。
  • 昌都戰役:解放全國大陸的最後一戰
    然而,西藏少數分裂主義分子卻鼓動西藏地方當局拒絕談判,並企圖武力獨立,致使雙方最後兵戎相見。拒絕談判積極備戰1950年10月,西藏當局在拒絕了與中央談判的同時,也在積極備戰,他們將代本(相當於一個團)加以擴充,每個代本擴大為一個加強團,將原來的14個代本擴充為17個,又從外國購進大批軍火,加強代本的武器裝備,每個代本都配備了美國電臺,還請來英國教官訓練各地藏軍。
  • 藏區紅土地,凡間天堂——昌都
    它位於我國大西南,橫穿山脈,抱著三江(金沙江、瀾滄江、怒江),這是以前茶馬古道出入西藏所必需的道路,現在也需要從西藏流入同一條路,世界三大冰河之一來到了古冰川,那是西藏昌都。昌都被稱為「藏東珠」,閃耀在東方的珍珠閃閃發光,那個名字在藏語裡作為「河流的十字路口」很喜歡,這是因為那個地區的行政公署位於瀾滄江上流。昌都市古稱「康」或「客木」,明代以後是康藏地區的一部分,說起昌都的地理位置,以昌都為中心,東與四川相對,東南與雲南接壤,西南鄰接西藏林芝市,西北與西藏那曲市相連,北面與青海省接壤。
  • 昌都戰役:大陸解放的最後一戰
    昌都地區是西藏解放最早的地區,是西藏第一面五星紅旗升起的地方。昌都戰役的勝利為和平解放西藏作出了重大貢獻。  1949 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為爭取和平解放西藏,中央人民政府組織開展了大量勸和促談的政治爭取工作,但帝國主義反動勢力和西藏親帝分裂分子重重阻撓,害死勸和代表,拒絕和談,擴充藏軍並陳兵金沙江西岸。
  • 西藏昌都發現疑似馬門溪龍類足跡群_西藏新聞_中國西藏網
    12日,中外科學家團隊宣布在西藏自治區昌都市發現多處蜥腳類恐龍足跡點。足跡保存於昌都地區的中侏羅統察雅群紅色泥質粉砂巖或紅色粉砂質泥巖中,含足跡地層的巖性以及原生沉積構造和無脊椎動物遺蹟指示了濱湖相的沉積環境,說明這些恐龍曾經活躍於古昌都湖周圍。
  • 西藏這十大秘境,90%的自駕者都沒有去過
    經318國道到達拉薩,去過納木錯,就算西藏自駕遊修行圓滿了;去過珠峰營地的可以稱為資深西藏驢友;如果再走過阿里南北線的就是西藏驢友中的老炮了……現在有一條新的「西藏全景公路」,你聽說過嗎?都是很少有人涉及過的地方,堪稱西藏秘境。
  • 西藏的高山野花,那些隱藏在秘境中的植物世界···
    特別是西藏,由於西藏西北、東南氣候差異極大,造成了多元化的氣候以及植被特點,那些玲琅滿目、形態各異的植物們會讓你懷疑自己是不是真的身在西藏,在這裡,你會發現一個隱藏在秘境中的屬於植物的世外桃源···大花黃牡丹。毛茛科,芍藥屬植物(Paeonia ludlowii);多年生落葉灌木。生於海拔2900-3200米雅魯藏布江河谷及山坡林緣。
  • 4條優選進藏線,重新發現距離我們最近的藏地秘境!|自駕地理
    昌都美玉草原。圖/《康巴腹地》,攝影/當路況好、裡程短、安全係數高的青藏線和青藏鐵路開通時,我們還有必要選擇從東面的川、滇線入藏嗎?最後,昌都孜珠山的孜珠寺,由於與世隔絕、遠離政權中心,成為了這種古老宗教的避難所,這裡保存著藏地最為完整的本教儀軌和象雄文獻,而象雄文化的核心智慧,就隱藏在這些古老的遺存中。孜珠寺中的喇嘛。
  • 1950年昌都戰役,毛主席決策,鄧小平籌劃,以戰促和和平解放西藏
    鄧小平在慎重考慮後認為,昌都既是藏東政治經濟重心,聯結內地的樞紐,也是進軍西藏的必經通道,在政治爭取的同時,要支持和配合十八軍入藏,加速和平進程,有必要組織昌都戰役,給執迷不悟的地方政府以教訓。8月20日,鄧小平、賀龍聯名致電毛主席,決心發起昌都戰役。
  • 秘境|如果要冒險,那一定是這裡!西藏最值得去的19個地方!
    如果你還沒去過西藏那麼請你在未來一定給西藏留個時間因為西藏去西藏一年裡有兩個最好的時節。 一個是夏天,氣候溫暖,天時地利。 一個是冬天,旅遊淡季,人少更容易深入藏地秘境。 但是,無論何時去西藏,只要你是第一次趕赴這裡, 相信,你都會迷失於此。
  • 西藏旅遊時間表!在最美的時間遇見你!
    如果說為什麼要去西藏,給一個理由,我相信應該不是任何時間維度能阻止你的出行。其實,去西藏選對了時間,看到的景色真的還是有不小玄虛,有時驚豔,有時差強人意。合適的時間,去合適的地方,遇見合適的人,旅行總會讓你的認知獲得更多的升華。不如看看這一年四季的西藏,每個月的旅遊看點有哪些?跟著小編一起逐月來看這西藏12個月份的旅遊看點吧!
  • 2019穿越中國最美人文景觀大道 探尋西藏絕世秘境薩普神山極致自駕之旅
    朝聖 · 天路你計劃去西藏嗎?又稱為「德格吉祥聚慧禪院」,遊覽完後,我們車行半個小時左右,過金沙江崗託大橋後即進入西藏境內,過矮拉山,到達藏東門戶縣城:江達縣城,中午統一午餐,然後參觀金沙江紅軍十八渡渡口(江達是解放西藏第一站,也是川藏北線上入藏後第一處標誌性建築), 一路下山到達藏東重鎮昌都鎮,沿途風景讓你覺得置身在世外密境之地,車隊抵達素有「藏東明珠」 之稱的昌都市,這裡燈火輝煌,入住酒店後,大家可以好好的感受一下。
  • 西藏昌都市卡若區文化引領工程凝聚民族團結精氣神
    近年來,西藏昌都市卡若區文化局緊緊圍繞「讓文化建設成為促進民族團結進步的融合劑」的工作思路,通過實施形式多樣的文化引領工程,進一步凝聚起各族群眾團結奮鬥的精氣神。  「十二五」「十三五」期間,卡若區文化局先後投入2900餘萬元,對卡若遺址進行保護和開發,並將建成卡若遺址公園。
  • 「你對西藏有49則偏見!」一名西藏高三學生說…
    29.關於活佛,依稀記得政府出了一個《活佛轉生制度及其管理辦法》(滑稽     我的一個表舅是昌都一個寺廟的活佛,為此,他只能放棄在拉薩上學。ㄟ( ▔, ▔ )ㄏ)30.西藏大學藏文系的學霸大部分是青海,那曲和日喀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