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媒體報導美國出了3件大事,一件事美國抓捕了13個白人至上主義者,他們罪名就是密謀推翻密西根州政府,密謀綁架女州長惠特默,第二件事是一個叫莫福德的美國海軍陸戰隊員,公開威脅要用要用武器幹掉中國人,第三個就是日本鋼琴家在美國被當做「華人」而遭到毒打。
這三個事聯繫在一起,其本質就是因為美國白人至上主義在崛起,而白人至上主義在迫害黑人、迫害印第安人、迫害所有少數族裔之外,又由於中美兩國的大背景,而將目標又指向了華裔以及亞裔。實際上美國白人至上主義,在美國建國前就開始存在,因為它本身就是與美國立國的新教清教徒緊緊綁定,從一開始迫害所有外來者,只不過這種迫害隨著美國人口、疆域和國力的增長而發生變化。在美國高歌猛進的時候,這種迫害似乎掩蓋在所謂的「美國大熔爐」之中,而如果美國出現問題,這種迫害就會露出鋒利的獠牙。
和我們五千年的歷史迥然不同,研究美國就繞不過美國新教的清教徒,因為他們是最早來到美洲新世界的一批殖民者,是美利堅民族的創建之父。他們帶到美洲一種宗教、一套價值體系、一種生活哲學以及一種視角。這些清教徒夢想生活在一種完美的秩序當中。當他們踏上美洲大陸,看到滿目的荒原——古木參天的茂密森林、湛藍的湖泊以及成片成片未開發的土地,就想到了聖經中的伊甸園。他們馬上明白,他們是被挑選出來,把人類這最後一塊未開發的土地建設成人間新的新的伊甸園。
這套話術,似乎今天看起來沒啥。但是在歐美文化圈,在16-17世紀的美洲殖民地,這套話術的威力是強大的。而最後經過託馬斯·傑斐遜、班傑明·富蘭克林的加工,美國這一新國家的誕生,成為了新教神話的代表,成為現實存在的山巔之城和天選之國,而「一個真正的美國人應該是白人新教徒」的觀點,已經正式確立起來。但是這套體系最大的弊端,就是只適合殖民地開拓,而不適合國家的建構,特別是和美國作為現代國家的成長,產生各種矛盾。
美國從殖民地立國,但它當時可沒有能力封鎖邊境,因此大規模的移民一直存在。一開始是來自英國的新教徒還好說,後面來的就是來自愛爾蘭、德國以及義大利的天主教移民。事實上,美國這時候第一次大規模宗教迫害已經開始,但談不上種族主義,因為迫害的目標就是同樣是白人的歐洲移民,甚至把愛爾蘭人說成是魔鬼的爪牙。美國本土的排外主義者不斷襲擊愛爾蘭人的教會和住宅,其實和今天迫害亞裔沒什麼區別。但愛爾蘭人當初可不好惹,團結起來和這些人死磕,最後打出了自己的一片天。
美國的新教神選立國論,催生了盎克魯薩克遜新教白人至上主義,但這套理論是沒法建設強大國家的,因為一個走向現代化的美國,需要更多的領土、人口,因此白人至上主義在國家政權面前又只能後退,先是要容納歐洲天主教移民,然後又要讓黑人平權,此外還要容納來自亞洲中國、日本的早期移民。但不同時間段進入美國的白人移民,其後代宗教信仰不同、教育水平不同、經濟收入不同,因此最後美國能夠剩下來的,就只有膚色認同——也就是盎克魯薩克遜新教白人至上主義簡化為成白人至上主義。
儘管美國從國家利益角度來說,不需要白人至上主義,這也是近現代美國一直打壓這種思潮和運動的主要原因。但美國的立國根基,卻自帶白人至上主義的內核。你可以說美國是個大熔爐,但實際上宗教、人種、信仰、意識形態,一圈圈的藩籬在美國就是現實存在的。亨廷頓在《我們是誰 :美國國家特性面臨的挑戰》一書中指出,美國的核心文化向來是而且至今依然是17—18世紀創建美國社會的那些定居者的文化,即盎格魯—新教文化。從這個核心角度發散來看,美國亞裔乃至華裔,面臨的認同挑戰實際上相當大,因為他們與美國核心文化的差距,實在太遙遠了。
更讓我們國人匪夷所思的是,美國背後的盎克魯薩克遜新教,屬於加爾文教派。這一教派主要觀點之一就是無條件挑選學說,即對選民的挑選是無條件的,一個放棄娛樂,幫助窮人,忙著禱告的好人,完全可能被神懲罰,而追求享樂,貪得無厭的壞人,也完全可能上天堂。其根源就是內心對「自己獲救的確信」,只要有這一點,幹出啥事也無所謂。這就是一些美國白人動輒對黑人乃至有色有種大規模屠殺、迫害、種族歧視的根本動因。因為做這些事,他們幾乎沒有任何心理負擔。然而對於已經是世界超級大國和移民目標的美國來說,白人至上主義就等於從娘胎裡帶出來的不治之症。
因此,儘管上面所說的3件發生在美國的大事,讓我們國人看了很不舒服,但這背後反映的就是美國極其深刻的認同危機。而且這種認同危機,美國基本沒有解決方案,只能靠做大蛋糕來掩蓋,一旦蛋糕做不出來,馬上就會危機爆發。實際從愛爾蘭人到黑人,我們不難發現,這些當初被迫害的族裔,不斷「翻身」成為不可忽視的力量,靠的不是和諧相處,而是尖銳鬥爭,只有讓那些肆無忌憚的壓迫者覺得疼,才能為自己爭取到利益和安全,相反按照原有的亞洲式思維,一味地和諧相處,效果未必理想。因為這就是美國,必須入鄉隨俗!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