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至16日趁周末去了一趟青海,到青海有兩處地方是外地人的必去之所,一是湟中的塔爾寺,一是海西州的青海湖。
我們於15日早7點由甘肅渭源出發,走316國道至蘭州,然後上蘭西高速,約12點30分到達西寧。到達西寧後,首先找到住的地方,在解決吃飯的問題。現在雖然不是旅遊的高峰期,但西寧的房價似乎不是太便宜,我們在通往青塔高速的路邊找到一處快捷酒店,房價一晚折扣後也要228元,顯然有些貴了。安頓好住宿後,樓下剛好有一家阿瓦山寨,就隨便吃了點飯。稍作休息後,就驅車前往藏傳佛教聖地塔爾寺。由於整個塔爾寺景區面積不是太大,遊客也不是太多,大約2個多小時就遊覽完畢,而後又回到西寧。時間尚早就又驅車來到為民巷13號馬步芳公館參觀。參觀完馬步芳公館後,又在西寧市區走了走,看看當地的土特產,可以說西寧市區遍地都是賣蟲草的。近2年來蟲草的價格實在邪乎,已由原先的不足萬元漲到現在的十幾萬元,但蟲草到底有多大的作用還真不好說,這也許都是有錢人的專利吧。我們轉了轉也只能是過過眼癮,無福消受這等名貴補品,只好買點當地比較有特色的犛牛肉乾來平衡一下心理。
西寧的天空不僅蔚藍亮麗,夜晚更是星河燦爛,寧靜而美好,讓一路風塵的旅人安然進入夢鄉。一覺醒來,雖不是陽光明媚,卻是一個雨後初晴早晨,空氣中瀰漫著淡淡的花香,沁人心脾。吃過早餐,收拾行裝,我們又踏上徵程,朝著目的地——青海湖進發。
青海湖由於面積實在太大,我們選擇青海湖最值得去,也最好玩的鳥島一遊。從西寧沿國道315線一直朝西南方向前進,過海晏,往剛查,翻山越嶺,人煙越來越少,天越來越寬闊。過海晏後,一路西南,海拔是越來越高,內地已是初夏季節,可這裡還是白雪茫茫,這不由讓我想起「早穿皮襖午穿紗」的老話,可能是昨夜剛下過雪的緣故。因人跡罕至,路上車輛稀少,我們越走越感到心中茫然,時不時在遇到車輛和牧人後,總要打聽一下鳥島的去處,漸行漸遠,我們心中也越來越無底,恍惚間已來到剛查縣城。在這個穿城而過的小縣城,我們作為過客,一問方知鳥島已近在咫尺。
青海湖又名「庫庫淖爾」,即蒙語「青色的海」之意。它位於青海省東北部的青海湖盆地內,既是中國最大的內陸湖泊,也是中國最大的鹹水湖。由祁連山的大通山、日月山與青海南山之間的斷層陷落形成。它長105公裡,寬63公裡,周長360公裡,面積達4583平方公裡,比中國最大的淡水湖鄱陽湖,要大近459.76平方公裡。最深處達38米,湖泊的集水面積約29661平方公裡,湖面海拔3196米。西北有布哈河注入,鳥島也就位於此。
青海湖在不同的季節裡,景色迥然不同。夏秋季節,當四周巍巍的群山和西岸遼闊的草原披上綠裝的時候,青海湖畔山清水秀,天高氣爽,景色十分綺麗。遼闊起伏的千裡草原就象是鋪上一層厚厚的綠色的絨毯,那五彩繽紛的野花,把綠色的絨毯點綴的如錦似緞,數不盡的牛羊和膘肥體壯的驄馬猶如五彩斑駁的珍珠灑滿草原;湖畔大片整齊如畫的農田麥浪翻滾,菜花泛金,芳香四溢;那碧波萬頃,水天一色的青海湖,好似一泓玻璃瓊漿在輕輕蕩漾。而寒冷的冬季,當寒流到來的時候,四周群山和草原變得一片枯黃,大地披上一層厚厚的銀裝。每年11月份,青海湖便開始結冰,浩瀚碧澄的湖面,冰封玉砌,銀裝素裹,就像一面巨大的寶鏡,在陽光下熠熠閃亮,終日放射著奪目的光輝。青海湖以盛產湟魚而聞名,魚類資源十分豐富。很值得提及的是,這裡產的冰魚較為著名。每到冬季,青海湖冰封后,人們在冰面鑽孔捕魚,水下的魚兒,在陽光或燈光的誘惑下便自動跳出冰孔,捕而烹食味道鮮美。
青海湖鳥島,又名小西山或蛋島(因鳥蛋遍地故名)。位於布哈河口以北4公裡處,島的東頭大,西頭窄長,形似蝌蚪,全長1500米,1978年以後北、西、南三面湖底外露與陸地連在一起。鳥島坡度平緩,地表由沙土、石塊覆蓋,島的西南邊有幾處泉水湧流。主要植物有二裂季陵菜、白藜、冰草、鐮形棘豆、西伯利亞蓼、嵩草、早熟禾等。鳥島是亞洲特有的鳥禽繁殖所,是我國八大鳥類保護區之首,是青海省對外開放的一個重要地點。每年3~4月,從南方遷徙來的雁、鴨、鶴、鷗等候鳥陸續到青海湖開始營巢;5~6月間鳥蛋遍地,幼鳥成群,熱鬧非凡,聲揚數裡,此時島上有30餘種鳥,數量達16.5萬餘只;7~8月間,秋高氣爽,群鳥翱翔藍天,遊弋湖面;9月底開始南遷。為保護鳥類供人觀賞,1975年8月建立鳥島自然保護區,1980年被列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986年省政府撥款60萬元,興建了暗道、地堡、瞭望臺等設施,供遊人觀賞等,南北均有公路到達鳥島。
我們大約在12點30分左右到達景區入口,在景區停車場就有很多紅嘴鷗在迎接遊人。每年的4月下旬至7月上旬是觀鳥的最好季節,我們可說來的正是時候。購買了景區門票,景區門票價100元,區間乘車費15元,然後乘區間車至鳥島。鳥島遊覽區共分三個部分,第一個景點是觀鳥長廊,為了使遊人不驚嚇正在孵蛋的斑頭雁等鳥類,遊客只能在觀鳥長廊內欣賞鳥兒。長廊外的海灘上各種鳥兒烏壓壓一片,有的在悠閒散步,有的在竊竊私語,有的在忙著孵化,有的在翱翔藍天,真可謂是鳥兒的天堂。此處的鳥兒以斑頭雁居多,紅嘴鷗及其他鳥兒參雜期間。觀鳥長廊外是鳥兒歡舞,長廊內是各種鳥兒的攝影作品,讓遊人通過照片欣賞到更多的鳥類。雖然隔著玻璃不能近距離的接觸鳥兒,多少有些遺憾,但卻還給了鳥兒一片自由飛翔的藍天。遊完觀鳥長廊,乘車到下一個景點鸕鷀島,下車後沿木質廊道步行至鸕鷀島大約要10幾分鐘。為了使遊人不破壞島上的植被和生態,景區內修建了木質的廊道。來到鸕鷀島,遠遠就看見黑壓壓一片,大大小小的鸕鷀布滿整個小島,有很多鸕鷀都在孵化小鳥。在鸕鷀島的觀景平臺上也聚集著很多紅嘴鷗等待遊客的餵食,有不少遊客拿出從景區門口買的麵包餅乾在投喂,引的鳥兒上下翻飛,遊人競相拍照留念,人和鳥構成一幅天然的圖畫。也許是經常和遊人接觸的緣故,這裡的紅嘴鷗一點也不怕人,有些鳥兒甚至飛到了遊客的身上。看完鸕鷀島在步行幾分鐘,就來到遊客碼頭,據說這裡曾經是魚雷試驗基地,隨著旅遊觀光的開發,魚雷基地早已廢棄。也許是天氣還比較冷,也許現在還不是旅遊旺季,遊客碼頭還沒有接待遊客,只是有幾艘遊船和快艇停泊在碼頭上。不過到這裡卻是和青海湖最緊密接觸的地方,遊人可以走到湖邊,親手摸摸冰涼的湖水,體驗一下青海湖這一內陸最大高原鹹水湖博大和浩渺。
由於昨天剛落過一場雪的緣故,天空略顯陰沉,也可說是天公不作美。雖沒有看到藍天白雲,海天一色的景致,青海湖也不虛此行。
青海把青海湖作為名片,大力打造這一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推出「大美青海」這一理念,可謂匠心獨運。青海湖不僅是鳥兒的天堂,更是人間的一片聖土。
壹點號東郭二木
本文內容由壹點號作者發布,不代表齊魯壹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