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陝西省「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助推鄉村振興現場會在我市長安區召開。記者從會上獲悉,「十三五」以來,西安市累計建設改造農村路4128公裡。目前,西安市共創建「四好農村路」全國示範縣1個、省級示範縣5個。
「四好農村路」創建比例位居全國同類城市前列
近年來,西安市大力推進農村公路「建、管、護、運」協調發展,初步建立起「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體系,為區域經濟發展和農民脫貧致富提供堅強的交通保障。
據統計,「十三五」以來,西安市累計完成投資32億元,建設改造農村路4128公裡。三年來,大力實施交通脫貧攻堅戰略,優先安排資金,完成投資9.15億元,完成通村公路和「油返砂」整治1685公裡,建制村通硬化路率、通客車率均達100%,全面完成交通脫貧兜底性任務。同時,先後建設鄉鎮五級客運站41個,農村客運招呼站點(候車亭)2328個,特別是長安區、高新區基本實現了城鄉一體化的公共運輸網絡服務,全市農村客運發展步伐不斷加快。
因地制宜 「交通+」模式助推鄉村振興
同時,西安市堅持以改善特色小鎮、農業基地、產業園區等經濟節點的公路為重點,改造通往旅遊景點、都市農業和重要峪口的農村公路,建成都市農業、旅遊產業路200公裡。
積極創建了「交通+農業」「交通 +旅遊」等模式,做到以創建促提升,以創建促發展,形成了灞橋櫻桃節、戶縣葡萄節、長安桃花節等鄉村旅遊節事活動品牌。2019年,全市鄉村旅遊收入達到184.8億元,為推動農村農業發展和脫貧攻堅發揮了重要作用。
各區縣因地制宜,科學謀劃,將大眾旅遊、農業觀光、民俗民宿、縣域文化傳承和特色產業發展深度融合。
譬如,長安區採取區委牽頭、人大監督、政府指導、政協參與的「四大班子」齊上手的組織方式,為「四好農村路」建設提供了新的借鑑模式,得到了交通部領導的點讚好評。鄠邑區堅持可持續發展路線,不斷完善農村公路長效管理養護機制,實現了有路必養、養必優良的目標。臨潼區加大旅遊路和產業路建設力度,進一步發揮「四好農村路」對產業的帶動作用,成功創建全國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先導區。高陵區拓展農村快遞服務網絡,打造「農產品+電商+快遞」發展模式,不斷壯大「高陵甜瓜」「高陵紅杏」等農產品品牌,帶動全區農業發展。(西安報業全媒體首席記者 梁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