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類固醇在美國是非法的?1990年類固醇控制法的歷史

2020-12-17 佛系老派健身

"藥物"這個話題在討論二十世紀中葉健美運動時一再出現。像阿諾德(Arnold)或弗蘭克·贊恩(Frank Zane)這樣的標誌性健美運動員是如何建立自己的冠軍體格的?一切都取決於遺傳學嗎?使他們的努力嗎 ?還是因為類固醇呢?又或者是三者的結合呢?作為半個世紀前的東西,我們很多都無從考證,也沒有足夠的證據,但是"黃金時代"健美運動員的成功仍然是健美健身愛好者定期辯論的話題。

並且時不時地,某些人會在網絡上開始詢問有關這些健美類固醇循環以及這些循環對他們有什麼作用的更有趣的問題。而我寫這篇文章的目的並不是要批評或認可合成代謝類固醇的使用,而是強調黃金時代的健美運動員與20世紀90年代和21世紀初的周健美健身愛好者之間的真正區別。因為在阿諾德健身期間,類固醇是合法的。

實際上,直到20世紀80年代,在美國國會立法確保類固醇成為一種受管制的物質之前,類固醇一直可以從美國的醫生那裡獲得。而這篇文章著眼於20世紀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美國對類固醇的禁令,看一看這一決定背後的動機,更重要的是它所帶來的影響。

為什麼要禁止類固醇?

從我之前的文章所寫的鮑勃·霍夫曼(Bob Hoffman)和美國奧林匹克舉重的出色工作中你會了解到,類固醇早在20世紀50年代就已在美國使用。

▲Bob Hoffman

在合成代謝類固醇的早期,很少有人了解它們對肌肉生長的好處,或更重要的是,它們可能具有致命的副作用。正如當時美國舉重運動隊的運動員所說,他們不確定自己的力量增加是否是由於類固醇還是他們的催眠實驗所致。

進入到20世紀60年代,70年代乃至80年代,只要醫生為醫療目的開出類固醇,類固醇在美國仍然可以買到,並且不應低估這一途徑的重要性。

從1968年奧運會起,就開始禁止使用性能增強藥物(PED),儘管人們意識到運動中的藥物等同於作弊,但許多國家在接下來的幾十年中仍在使用PED。而健美運動則是處於一種非常奇怪的情況。畢竟,健美運動是對肌肉無止境追求的一項運動。與奧運會不同,類固醇改善了肌肉的生長,並且健美運動對藥物的治理也較為寬鬆。而如果一個健美聯合會決定進行藥物測試,就像我之前文章所說的1990年的奧林匹亞先生那樣,大部分健美運動員可以簡單地轉向不進行藥物測試的聯合會。順帶一提是在1991年確實發生了這種情況,即大部分的健美運動員放棄了IFBB,轉向了WBF。

那麼,如果運動員被禁止在各自的運動中服用PED,並且健美運動也存在於灰色地帶,為什麼美國政府會在1990年決定徹底禁止藥物呢?

答案在於兩個方面:醫生不遵守規則,以及備受矚目的藥物事件。關於前者,最出名的例子就是內科醫生羅伯特·克爾(Robert Kerr)博士,他在1982年出版了一本書,名為《合成代謝類固醇與運動員的實際使用》。在書中,克爾聲稱用PED治療了來自20個國家的4000多名運動員。克爾和他同時代工作的人,在20世紀80年代開始因類固醇處方引起了媒體的廣泛關注。

與克爾和其他處方同時出現的是,北美一些知名的藥物事件。儘管大多數人可能都熟悉加拿大短跑運動員本·詹森(Ben Johnson)在1988年漢城奧運會上的藥物測試的失敗,但詹森只是這段時間被抓獲使用PED的眾多運動員之一。

在詹森在奧運會上進行藥物測試失敗的同時,美國媒體普遍擔心合成代謝類固醇以及青少年出於虛榮心而濫用它們的可能性。當然,這也與美國總統裡根宣布在20世紀80年代宣布"藥物戰爭"的決定息息相關。儘管類固醇在表明上變得不合法,但地下藥物交易仍在增長。

▲Ben Johnson

最明顯的例子是丹·杜連科(Dan Duchaine)。在20世紀80年代初期,杜連科出版了他的《地下類固醇手冊》,並在20世紀末被媒體稱為"類固醇大師"。

到了20世紀80年代末,合成代謝類固醇和一般的PED受到了越來越多的媒體調查。他們仍在影響奧林匹克運動,甚至是青少年也開始使用,他們通過向醫生要求開處方以幫助他們獲得藥物。

▲Dan Duchaine

類固醇在美國的終結

經過兩年的美國國會聽證和辯論,1990年決定正式停止在美國合法使用類固醇。在此過程中,對《管制物質法》進行了修正,將同化類固醇納入對什麼是非法,哪些不是非法的非常嚴格的理解。

對於那些反對使用合成代謝類固醇的人來說,這是一個美好的一天,但並非所有人都感到高興。而《管制物質法》對於非法的理解很簡單,即類固醇需要產生某種形式的身體依賴性或心理性,但實際上這些依賴表現在文獻中認為尚不明顯。

在以後的幾年中,這也成了該法案的許多問題之一。由於對哪些合成代謝類固醇是非法的進行了非常嚴格的措辭,因此該法也無意中鼓勵了一些人銷售合法的產品,但這些產品本質上仍是合成代謝類固醇。生產者能夠利用漏洞,這意味著他們可以合法銷售特定的產品。

其中一個明顯的例子是21世紀初期的美國促激素熱潮,在作為合成代謝類固醇被禁止之前,促激素可以在補劑商店中合法出售。2004年對1990年法案進行了修訂,解決了此類漏洞,但仍存在解決方法。同樣成問題的是,對類固醇的興趣在20世紀90年代不斷增長。該法案不但沒有減少這種興趣,還將類固醇交易帶到了犯罪的地下。

之後,大量的藥物從墨西哥以及其他國家湧入到了美國。而9.11之後包裹的審查變得更加嚴格。而現在美國市場上的一部分藥物也來自於中國,地下化學家在自己的廚房和地下室將粉末製成液體和藥丸,並貼上標籤,然後再網際網路上,甚至有時在社交媒體上出售。這些種種形成了今天的市場,但質量卻更讓人質疑,因為許多都不具有活性,甚至已經被汙染。

不論1990年的法案及其後續的法案用意是多麼的好,都會產生一些意想不到的後果。而這樣的問題是否能在網際網路時代真正解決,則是一個價值上億的問題。

相關焦點

  • 類固醇在美國的真實故事
    統計數據十分清晰地告訴我們美國人絕沒有對這些藥物說「No」像蘋果派一樣「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健康與人類發展教授Charles Yesalis博士在1993年的著作《體育運動和訓練中的合成代謝類固醇》估計在美國,120萬成年人曾主動使用類固醇。
  • 類固醇是什麼,健身界的「慢性毒藥」?
    類固醇到底什麼?健身人服用了類固醇據說增肌快的很,難道是健身增肌的「靈丹妙藥」?首先,讓我們來認識什麼是類固醇。類固醇是廣泛分布於生物界的一大類環戊稠全氫化菲衍生物的總稱。又稱類甾體、甾族化合物。合成代謝類固醇在1930年首先用於治療性腺機能減退(睪丸內不能產生足夠的睪丸激素來滿足生長和性功能的需要)。之後,它主要是用來治療青春期晚到,陽痿等。在30年代,科學家們在對動物實現中發現合成代謝類固醇有利於骨骼肌的生長,之後健美運動員和舉重運動員開始服用,最後發展到很多體育項目都開始服用合成代謝類固醇。現今,類固醇在體育項目中被廣泛採用,這就嚴重影響到體育比賽的結果和公正性。
  • 17歲小夥健身注射類固醇走向巔峰!帶你了解類固醇對人的危害!
    Jon skywalker是一位國外的健身網紅,而他除了一位健身狂熱愛好者外,還是一位類固醇藥物長期公開使用者,他在自己的社交媒體上多次公開自己使用類固醇的過程!17歲時Jon skywalker第一次來到健身房,很羨慕那些大塊頭,他們班上的大塊頭就很受女孩喜歡!
  • 合成類固醇是怎樣先讓你變強壯,然後再毀掉你的健康的?
    至於「合成代謝雄性類固醇」(這個專業術語指的就是一般人所說的「類固醇」),其實就是這種著名化合物的人造版本。本文將它們簡稱為「合成類固醇」。 合成類固醇怎樣讓你變強壯?一般來說,類固醇是些結構相似的化合物,它有很多類型,許多都能在你體內起作用;合成類固醇只是其中之一。如果服用合成類固醇,身體會將藥物分解成可以進入細胞的小分子。
  • 合成代謝類固醇濫用常見問題【第四部分】
    ,首先應該努力防止類固醇的使用,特別是在年輕的學生運動員中。到目前為止,美國最普遍的蛋白同化甾類預防項目是針對職業運動員、奧林匹克運動員和大學生運動員的。很少有地方學區建立了類固醇預防計劃。根據國家藥物管理局的數據,估計有9% 的中學有違禁藥物的藥物測試項目,在美國只有不到4% 的高中測試他們的運動員的合成代謝類固醇科學研究已經表明,僅僅告訴年輕人類固醇的副作用並不能有效地預防類固醇的使用,同時告訴他們使用合成代謝類固醇的風險和好處。學生們發現一個平衡的方法更加可信,NIDA 說。
  • 能夠快速增肌的類固醇到底是什麼鬼
    而在美國,數據統計有數百萬人在嘗試類固醇,全世界則可能有幾億人。對於運動員來說,服藥是為了獲得榮譽和名次。但什麼趨勢普通公眾服用類固醇?皮特博士說——由於類固醇可以通過靜脈注射,這種行為在最近十年內增幅也超過了 600%。靜脈注射類固醇的人開始暴露在 HIV、肝炎等疾病的陰影之下,這類人群感染的機率也在增加。
  • 五種最適合增肌的類固醇
    你現在在舞臺上看到的所有的健身運動員全部是類固醇使用者!無論他說自己用沒用藥!」睪酮「是一種最直接的,增肌最有效的的類固醇,也是所有類固醇的基礎。但是類固醇也有他的黑暗面,比如,由於它的半衰期比較短需要經常注射,如果你注射量比較少的話,需要每天注射。如果相對少的注射,也需要每兩天一注射。另外一個不好的影響是會造成局部腫塊,因為類固醇多為油脂,油脂的擴散會相對慢一些,因此會有腫塊。在黑市裡你會碰到各種純度的藥物,因此找一個靠譜的賣家是十分重要的。
  • 濫用類固醇,健身房的增肌毒藥|GymSquare
    僅美國FDA數據中,就有38萬名在校高中生濫用類固醇,國內雖然沒有數據統計,但獲取類固醇的途徑遠遠不限於醫用處方藥。增肌欲望無限膨脹,有人盲目注入類固醇,但已有人付出生命代價。即使外表肌肉強壯,藥物健美者英年早逝不是個例。
  • 小白必看:新手面對類固醇的問題詳解
    問題二:使用類固醇獲得的增長是暫時的嗎?是也不是。首先你要明白類固醇可以幫你在兩個基本的方面上實現肌肉增長。首先,藥物可以讓你快速的達到基因設定的肌肉增長的極限。通過積極訓練,合理飲食以及成功的循環後恢復計劃你當然可以保持住在自己基因決定的限度下的肌肉。從這方面講,早期循環帶來的肌肉增長並不是暫時的。另一方面,類固醇可以幫你突破自己的基因極限。需要強調健美運動員極端的體型如果不通過長期循環使用類固醇藥物是無法保持的。
  • 類固醇、劑量和安慰劑效應
    關於作者Greg Nuckols是一位知識淵博的美國力量舉選手,保持著三項220磅/242磅重量級力量舉世界紀錄。Greg有著超過十年的訓練經驗,並且是有著運動科學學士學位。他線上線下總共訓練過幾百位運動員和普通愛好者,並且為很多健身雜誌和網站供稿。
  • 睪酮完全科普系列之第三篇:睪酮替代療法與類固醇
    在體育和健身愛好者中,沒有什麼比類固醇話題更能引起強烈的意見了,其中絕大多數的意見都是否定的。但是伴隨著否定而來的是很多錯誤的信息和半真半假的事實。類固醇被妖魔化得太厲害了,以至於可行的醫療形式通常會與類固醇的使用混為一談。
  • 用類固醇的訓練強度與類固醇的反應
    近些年類固醇的使用者成倍增長,很多人對試用類固醇都非常感興趣,自己也想嘗試一下。
  • 用藥7年的健美運動員告訴你,類固醇對他的影響有多大?
    這篇文章要分享的是,一位來自韓國用藥7年的健美運動員的訪談。 大約用了7年的類固醇,他是一名健美運動員和體適能教練。
  • 合成代謝類固醇濫用常見問題【第一部分】
    使用類固醇的問題在於,長期使用類固醇會對健康產生負面影響。使用注射類固醇和口服類固醇會增加心臟病發作或中風的風險。研究發現,使用大部分用於健美的口服類固醇會導致肝損傷2.What Are Anabolic Steroids? 什麼是合成代謝類固醇?「合成代謝類固醇」一詞是指一組合成物質,模仿雄性激素(如睪丸激素)的作用。
  • 合成代謝研究2019:類固醇的副作用被誇大了嗎?
    新澤西州立大學的研究員傑伊·霍夫曼和尼古拉斯·拉塔邁斯得出結論認為類固醇有效,特別是當高劑量服用時。雖然類固醇有時有副作用,但其風險被誇大了。美國的運動員,特別是健美、投擲、舉重和橄欖球運動員——自20世紀60年代末以來一直服用類固醇。臨床觀察表明,類固醇與心臟病、肝毒性、癌症、自殺和精神異常有關,但並沒有研究能夠明確兩者之間的因果關係。
  • BBC紀錄片:能夠快速增肌的類固醇到底有多可怕?
    BBC還邀請到運動科學家皮特博士,他說,最新的數據顯示,在英國,類固醇有6萬使用者。許多人認為這個數據嚴重低估了現狀。而在美國,數據統計有數百萬人在嘗試類固醇,全世界則可能有幾億人。儘管如此,類固醇的使用率仍然在年年上升。隨之而來的,是「針頭交換」這種非常危險的行為。由於類固醇可以通過靜脈注射,這種行為在最近十年內增幅也超過了 600%。靜脈注射類固醇的人開始暴露在HIV、肝炎等疾病的陰影之下,這類人群感染的機率也在增加。BBC找到一位曾經的業餘健美運動員Gary,他從20歲起開始使用類固醇,那時他完全認為這樣的自己非常健康。
  • 類固醇使用七年,用到沒有性 欲是什麼體驗?
    這篇文章要分享的是,一位來自韓國用藥7年的健美運動員的訪談。他的名字叫金東賢,29歲,來自韓國。大約用了7年的類固醇,他是一名健美運動員和體適能教練。首先,我有近14年的健身經驗,我想為何每個練健美的人都知道類固醇,人們卻藏藏掖掖呢?沒人願意開口提及它呢?為什麼不老老實實的說出來呢?曝光這個詞不是很準確,我只想告訴大家這個健身行業到底是什麼樣的?
  • 類固醇激素的合成與作用機制
    類固醇激素包括性激素和腎上腺皮質激素兩大類。它們都是膽固醇衍生物,具有脂溶性,所以能夠通過質膜並與細胞內受體(也稱為核受體,NR)結合,發揮基因表達調控作用。 類固醇激素的合成通常在腎上腺皮質,性腺(睪丸和卵巢),大腦,胎盤和脂肪組織中進行。
  • 類固醇是好是壞?一篇關於肌肉發展的文章
    在不到60年的時間裡,類固醇從在健美運動中相對的不為人所知變成了一種流行為什麼需要醫療行業人員監督其他人報告也顯示胃和消化系統問題,一些人聲稱在服用類固醇之前無法進食自己喜歡的食物。在大多數情況下,類固醇的副作用可以通過認真的醫學護理得到糾正。然而,醫生認為,在這種情況下,患者永遠不應該使用類固醇,並表明該患者是不適合使用類固醇的受試者。
  • 他拒絕使用類固醇,自然健美練了40年,與施瓦辛格公開對峙
    現在很多人都知道那些頂尖的健美運動員都是使用類固醇輔助後才有現在的這種效果,類固醇可以快速達到自然健身的極限體重,亦或者通過大劑量,超越自然健身的極限體重。同時,這種物質對人體的傷害也是極大的,但是不少健美運動員依舊為了成績不擇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