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友頭條-車友號-電動邦] 蔚來BaaS模式公布之後,又在車主和媒體圈子裡引起了一場大討論,甚至形成了兩種觀點:一派認為,蔚來開始割韭菜啦!BaaS智商稅啊!另一派則截然相反,認為買車不用掏電池錢,簡直是電動車主福音!今天小偵探就從車主和行業兩個角度,跟大家聊聊BaaS是一盤多大的棋。
討論之前,咱們先確立1個大的前提:BaaS目前只是推出了基礎服務框架,後續細節措施還有待完善。
為什麼蔚來能實現車電分離?
BaaS不可能拍腦門想出來,按照李斌的說法,早在蔚來創立之初,便打算將電動車的車身和電池包分開搞。為什麼蔚來前期瘋狂燒錢?一個重大研發方向就是要啃下「車電分離」這塊硬骨頭。
物理層面的車電分離,就是今天我們看到的換電站,以及蔚來為了實現換電拿下的1200多項相關專利,包括車身設計、電池包設計、BMS設計、換電站設計、車-電池包-換電站-用戶的雲端服務等等。
到現在,蔚來用戶已經累計完成80萬次換電,全國有143家換電站。不過李斌當初設想的,到今年年底建設1000家換電站肯定是完不成了,還需要更多時間。以上這些是想說,蔚來先有了成熟的「車電物理分離」做基礎,才能實現下一步的「車電產權分離」。
買車租電池,省還是不省?
先帶大家回顧一下BaaS的措施吧。
蔚來挑頭,與寧德時代、湖北科投、國泰君安共4家公司作為發起股東,每家出資2億元,創立一家新的電池資產管理公司——蔚能電池資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蔚能」)。將來所有BaaS用戶的電池,都將由這家公司進行管理運營。
目前蔚能只開放了70千瓦時電池包的租賃,最吸引人的莫過於車價立減7萬元,車主只需每個月交980元的電池租金。當然李斌在發布會上也提到,如果是非服務無憂用戶,每個月還要交80元保險金(包含電池質保),所以電池的單月總金額為1060元。
如此一來,ES8、ES6和EC6的起售價立馬降到了38萬元、27.36萬元和28萬元。同時,蔚來的「終身免費換電」也有變化,10月12日之後下大定的用戶,將來每個月前六次換電免費。
事實上,蔚來在2018年就開啟了「電池租賃服務」,車價降10萬,月供為1660元。但兩者是有本質區別的,早先的「電池租賃服務」其實是套著租賃外殼的金融方案,而且是免息分期。貸款還完,車和電池都是車主的。
現在的BaaS,車屬於車主,電池的所有權歸屬於蔚能。也就是說,投入到BaaS懷抱,意味著28萬元的ES6還可以再做貸款,如果您夠給力,最低首付只需要不到10萬元就能把ES6開回家。因此小偵探更願意將以前的方案叫「月供」,BaaS方案叫「月租」。
那麼問題來了:1060元的月租要交到什麼時候才算完?選擇BaaS的車主在擁車達到5年半的時候,累計繳納的租金+保險就達到當初買車時減免的7萬元了。
然而,蔚來目前並沒有公布租金的截止時間,而且BaaS是跟車不跟人,只要車還在,沒報廢,這輛車不管在誰手裡,轉幾次手,都得一直繳納電池租金——難怪認為BaaS割韭菜的人管這項業務叫「詛咒」。
不過BaaS不是賣身契,車主可以每個月多花一點錢去租100千瓦時電池包,或者乾脆直接享受100千瓦時的BaaS服務。總之,用戶對於「租電池」的全新模式也得有一個理解和接受的過程。
除了省錢,真的省心嗎?
BaaS最大的特點,就是真正意義上實現了產權層面的「車電分離」。電池不需要用戶操心,而是蔚能這家電池資產公司從蔚來購買,再租給用戶。
因此一輛完整的ES6會產生兩張發票,一張是給到車主的、已經降價7萬元的購車發票,另一張是蔚來給蔚能開的電池發票。
由於電池是租的,所有權歸電池資產公司,你只需要每月交980+80元即可。這裡有一個讓車主省心的「隱性」優勢——車電分離後,電池在使用過程中產生的問題徹底分清了。
什麼意思?你的電池是租的,租金、保險都在繳納,蔚能公司有義務對你的電池進行監控和維護,如果正常使用中電池出了狀況,這個鍋直接甩給蔚能,跟用戶一點兒關係都沒有。
按照蔚來官方的說法,BaaS對於用戶的重要利好在於以下幾點:
①更低的購入門檻,這點前面已經介紹過了;
②靈活配置續航,可以臨時租用100千瓦時電池包;
③通過換電抹除電池損耗帶來的折舊。
其中第3點我認為算不上BaaS服務的特色優勢,因為即便不通過BaaS購車,普通渠道全款/貸款購車的車主,也可以換電,從而抹平單一電池包能量衰減帶來的折舊。應該說「電池損耗無憂慮」是整個蔚來,以及後續所有走上換電技術路線車企的優勢。
相比之下,70千瓦時的BaaS車型的靈活度實打實提升了,因為汽車大部分的使用場景還是日常通勤,以大城市的充電站覆蓋和將來換電站的鋪設,70千瓦時足夠應付通勤。
如果車主某天需要跑個長途,可以臨時租用100千瓦時的電池,滿電裡程直接從300km躍升至接近500km的水平,而他們並不需要負擔100千瓦時電池的一次性購置費用!顯然BaaS讓他們既省心,又不用花「冤枉錢」。
BaaS對於汽車消費觀念的挑戰
之所以BaaS受到大家熱議,我覺得主要還是這套體系背後,大家買車對於「擁有感」的重視。
大幾十萬買個車,誰都希望車上每個零件都是自己的,而BaaS相當於把佔汽車成本近40%的電池所有權拿走了,給了車主7萬元「優惠」,並以租金的形式慢慢回籠,這種「擁有感」的缺失會讓一些人產生牴觸情緒。不過,我給大家打個比方:
買汽油車,每次加油是不是得花幾百塊錢?傳統形式購買電動車,車款裡40%(行業均值)都是電池錢,說白了相當於一次性繳清N年的油費。
至於車輛使用過程中產生的充電、換電費用,車主間的情況會依據住宅周邊換電站分布、是否有家充樁、每月使用裡程等因素而大不相同,發布會上給出的均值約為200元/月。
BaaS的作用在於先給你降7萬,然後每個月交1260元的「油錢」。從這個角度來看,BaaS反而使電動車消費更像汽油車了,你可以把租金理解為油錢。
既然每個月固定1060元,那顯然BaaS車主開得越多越狠,電池租金就稀釋得越徹底,也就是越開越省錢!由於蔚來本身產品過硬,足以「吊打」同級別汽油車——就問28萬的ES6,汽油車裡有比它強的嗎?
我覺得對於「租電池」的理解,如果把這個彎兒轉過來,心裡會好受很多。這也是為什麼李斌在發布會上一直在拿BaaS和燃油車作成本對比,他是真的想用這套玩法吸引更多燃油陣營的潛在用戶。
車電分離背後蔚來的野心
在國家政策支持下,蔚來、北汽嘗到了車電分離的甜頭,現在上汽、吉利等廠商也在積極跟進換電。蔚來是第一個做到技術、產權雙分離的品牌,在產權分離層面,蔚來的構思可謂十分巧妙。
目前汽車廠商對於電動車都是「全方位負責」,車身和電池出了問題,都要由廠商去面對。可問題在於,電池包的老化或者非人為故障,到底是Pack的原因還是電芯的原因?這就難免讓主機廠和電芯供應商之間扯皮推諉。
四家公司聯合創立蔚能這家電池資產公司,做Pack的蔚來和做電芯的寧德都在其中,很大程度上稀釋了蔚來在電池運營方面的風險。發布會上李斌也明確提到,蔚能將來不僅服務於蔚來車主,也歡迎其他品牌加入到電池資產管理中。
可怕的是,蔚來已經參與到換電行業標準中最重要的安全性國標設計,包括換電次數、接口、安全邊界條件等等。如果相關標準最終出臺,其他廠商也會跟進執行,並將電池管理業務委託給蔚能,這將使蔚能在行業中的地位和話語權提升帶來巨大影響。
或許有一天,多數車企都會有兩套產品線,一套是車電結合,就像今天一樣;另一套是車電分離體系,而其中電池的管理者,很有可能就是蔚能。所以蔚能僅僅把眼光放在BaaS業務中每個月1000出頭的租賃費嗎?僅僅服務於蔚來一個品牌的車主嗎?顯然不是的。蔚能的觸手很有可能同時伸向B端和C端。
小偵探總結
回到車主身上,BaaS真的是「割韭菜」嗎?我不認同。所謂割韭菜,指的是被割者毫無還手之力,只能認虧。
而BaaS只是蔚來給到用戶的另一個購買選擇而已,如果對車電產權分離模式不認同,或者擔心二手車交易時因為要繼續承擔電池租賃費而沒人接盤,那你完全可以不入這個「坑」,選擇傳統的車電一體購買方式。
蔚來已經完成了產品、銷售、產權三方面的體系化建設,從產品到產權的車電分離,讓蔚來的銷售模式靈活多變。
不過,我覺得蔚來還有一塊拼圖沒找好位置,那就是二手車,具體表現在二手車主的權益如何得到切實保障,在BaaS業務出臺後,僅剩「殼子」的ES6二手保值率確實會有所提升,但第二任車主是否有信心選擇一臺每月交租金的蔚來汽車呢?(文/車友號 電動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