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日本共同社援引相關人士的消息稱,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曾於2016年計劃派遣海上自衛隊的戰艦駛過中國南海的領海。安倍的企圖是,當時中國海軍戰艦駛進釣魚島,對日本"構成侵犯",所以他也就必須"換以顏色"。但是由於害怕橫越南海的行動招來中國的反對,然而惡化中日兩國之間的關係,所以安倍晉三不得不放棄了這一計劃。而後,安倍晉三一直都處於"明著親華暗地反華"的狀態,他在自己上一屆的任期內,對華先後釋放了數次善意。但是,安倍"兩面三刀"的做法還是露出馬腳。
人民日報海外網11月23日報導,日本《讀賣新聞》援引日本政府消息人士表示,東京地檢特搜部收到了有關於對安倍晉三的舉報,該舉報內容稱,安倍晉三在舉辦"賞櫻會"前夜宴會時涉嫌濫用政治資金。當時,參加安倍晉三舉辦的這一宴會需要繳納一定數額的資金,但是由於訪客"交金"不足,導致宴會結束後安倍晉三無力支付超額消費。為此,安倍晉三動用"安倍晉三後援會"的會款補齊剩餘帳目,但這一行為已經構成了"腐敗"。如果這一消息屬實的話,那麼安倍晉三就必須接受調查。至目前為止,安倍晉三的第一秘書等人都已經被東京地檢特搜部調查,下一步應該就會輪到安倍晉三。有觀點認為,現在啟動對安倍晉三的調查,可見日本現政府是想讓安倍晉三坐牢的。
和外界想像的不同,日本政界內部的鬥爭十分嚴重,不同黨派之間乃至不同陣營之間經常引發各種對政敵的抨擊乃至刑訴調查。2010年,日本民主黨前幹事長小澤一郎與時任日本首相,民主黨代表菅直人展開競爭,雙方圍繞著"民主黨黨首"展開了選舉競爭。這場競爭波及範圍極大,野田佳彥,前原誠司,鳩山由紀夫等一票中國網友熟悉的日本政客都波及其中。雖然這些人都是民主黨,但是他們之間分為"小澤陣營"和"非小澤陣營",在激烈的內鬥中,雙方都會竭力"終結"對方的政治生涯。用中國人的話來說,就是"斬草除根"。
黨內鬥爭尚且如此,黨外之間的內鬥那更是慘烈。更為奇幻的是,在日本各黨派之間的角逐中,駐日美軍扮演了積極角色,或者說,駐日美軍是各方代表和各黨派都積極拉攏的對象,不管是誰有了美軍支持,那麼勝算就會增加。小澤一郎當年與菅直人競爭之所以會失敗,其實也是在"普天間美軍基地搬遷問題"上令民眾不滿,不得不對民眾致歉並辭去了一些重要職務進而在民主黨內徹底失勢。而熟知美軍重要性的安倍晉三在看到這些"前輩"的教訓後,便開始積極拉攏討好美軍。可以說,安倍晉三之所以能夠成為日本在任時期最長的首相,就是因為他和美軍的關係相當好,無論美軍索要多大數額的駐軍費用,安倍晉三都會毫無折扣的支付。
但是,這樣的行為也自然會引來政敵的不滿。實際上,安倍晉三"賞櫻會"前夜宴會所消耗的資金並不多,欠款也只是很少一筆數額。但是,政敵黨派也是出於"斬草除根"的考量,希望通過尋找一個突破口,徹底終結安倍晉三的政治生涯。自辭職以後,安倍晉三高調參拜靖國神社,而且還擔任著議員席位。明面上,安倍晉三似乎已經放下了大部分權力,但是憑藉和美軍的良好關係,安倍晉三在日本政界的地位仍是舉足輕重的,這種"暗地操縱政壇左右政策"的行為,令現在的執政黨感到非常不滿。趁著這一機會,日本現執政黨可能會對安倍晉三付出一系列的打擊行動。
考慮到美國國內現在正處於"政權更迭"之際,已經贏得大選的拜登政府還沒有和安倍晉三有過其他形式的往來,對安倍晉三的好感自然不會很大。所以,日本現執政黨的做法應該是首先打掉安倍晉三這個釘子,然後藉由安倍晉三入獄,加大與美軍的對接,換來美軍的全力支持。一旦現執政黨得到了拜登的賞識和美軍的支持,那麼現首相也就能順利的打破安倍晉三的在任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