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黃金時代》是我的寵兒(上)

2020-12-22 何生影談

有一種流氓氣的詩意叫做王小波,有一種愛情叫黃金時代。

「那一天我二十一歲,在我一生的黃金時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愛,想吃,還想在一瞬間變成天上半明半暗的雲。後來我才知道,生活就是個緩慢受錘的過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最後變得像挨了錘的牛一樣。」

這是小說《黃金時代》裡的一段話,因為這一段話,我對這本小說產生了興趣,更對王小波這個人產生了興趣。

這個故事王小波斷斷續續寫了十多年,不停地修改與變動。

在一個採訪裡,他說現代小說有一種寫法非常簡約非常完美,有些作者會把一生的心血耗費在那裡。

他生前接受的採訪不多,可每一段採訪裡都能看到他的思想在閃光。他說他寫小說不是為了當靈魂工程師,只是為了能平等的交流。

1952年5月13日,王小波在北京出生,「三反」運動給他的家庭帶來了打擊。1958年的「大躍進」運動也對他以後的創作帶來了深刻影響,《革命時期的愛情》裡更是用超現實主義的手法對大煉鋼鐵進行了描述。1966年文化大革命運動對作者的影響可以從《似水流年》中窺見。1968年王小波在雲南下鄉插隊,這一經歷更是小說《黃金時代》的寫作背景。1980年發表處女作《地久天長》。1982年寫了十多年的《黃金時代》終於出版。1997年4月11日病逝於北京。

《黃金時代》是一部三萬字的愛情小說,寫的是王二在雲南插隊遇見陳清揚發生的故事。這個故事其實是關於錯過,關於愛而不得,關於自卑。

相關焦點

  • 《黃金時代》是王小波的寵兒,卻被稱為「黃色小說」,王小波真冤
    王小波說:《黃金時代》就是他的寵兒。《黃金時代》講的是王二和陳清揚的愛情故事,裡面就有很多的性愛描寫。在1992年香港繁榮出版社出版此書時,就被直接命名為《王二風流史》,被收入「風月系列」。由於這部小說帶有著許多情愛的色彩,以至於被很多人稱為「流氓小說」。
  • 魯豫說它很解渴,王小波當它寵兒,《黃金時代》憑什麼牛?
    在王小波離世前,他最喜歡的一本書《黃金時代》,生前無銷路,死後卻爆火了。不少60後,70後,80後看了後都大為稱讚,他的文字打開了世人的視野,在一些難於啟齒的問題上他給了我們理智而又有趣的解釋。然而,在《黃金時代》出版之前,它並沒有想像的那麼容易。
  • 王小波死不瞑目:他把《黃金時代》當寵兒,卻偏有人當「黃書」看
    「那一天我二十一歲,在我一生的黃金時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愛,想吃,還想在一瞬間變成天上半明半暗的雲。」如果王小波活到現在,恐怕已經68歲了。如今名滿天下的他,將自己生命永遠定格在了45歲。在那個殘酷的夜晚,急促而劇烈的心臟病奪取了他的生命,一個偉大的靈魂就此隕落。
  • 高曉松心中神一樣的王小波,想要讀王小波,讀《黃金時代》就行了
    當時我們班男生競相傳閱的只有他一本書,《黃金時代》。當時我還懵懵懂懂的,很不理解班上男生為什麼對此書樂此不彼,不僅如此,在課堂上,老師在黑板上講解課程以及考試技巧,同時在下面就有人在課本裡夾著一本《黃金時代》。我就好奇了,王小波的書有這麼入迷嗎?懷著好奇的心,我也拜讀了《黃金時代》這部大作。
  • 王小波《黃金時代》:直白的性描寫背後,為何撇開雙腿無罪?
    那一天我二十一歲,在我一生的黃金時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愛,想吃,還想在一瞬間變成天上半明半暗的雲。對於王小波的評價,從來都是充滿爭議的。有人說如果王小波還在世的話,他會比莫言更早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也有人認為王小波的作品,不過是部黃色小說。
  • 王小波《黃金時代》到底有多曖昧?網友:彌補了我缺失的性教育
    王小波與李銀河王小波最有名的小說是《黃金時代》,這本小說,王小波本人非常滿意,他曾說:「《黃金時代》是我的寵兒。」而王小波的《黃金時代》也是誕生於「傷痕文學」浪潮時期,寫的也是知青下鄉那個特殊年代的故事,畫風卻完全不同,你看不到一點哀怨的描寫,相反,還讓人從頭笑到尾,這就是王小波的黑色幽默,同樣是在《從<黃金時代>談小說藝術》一文裡,他說:在我的小說裡,這些障礙(人性的障礙)本身又不是主題
  • 王小波在《黃金時代》中講了一個什麼樣的愛情故事?
    王小波在《黃金時代》中講了一個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便是《尋找無雙》。王仙客一介書生,從小寄居在長安城舅舅家裡,跟表妹無雙青梅竹馬,私下約定終身。奈何舅媽很不待見他,認為他不學無術,是個浮浪子弟,經常在舅舅耳邊說他壞話。舅舅不耐其煩,就給了王仙客一筆錢,讓他回老家山東發展,過幾年再回來。
  • 身體的快樂,是我們唯一的精神武器——王小波《黃金時代》
    有人說:這個世界上只有兩種人,一種是知道王小波的,另一種則是不知道王小波的。知道王小波的,又分兩種人,一種喜歡他的要死,另一種雖然喜歡王小波這個人,但是覺得這個「臭流氓」,寫得東西顛三倒四的,什麼鬼?總之,對於王小波以及他的作品,這二十多年來一直是褒貶不一。喜歡他的,依然喜歡他;討厭他的,依然還是討厭他。不過我想無論這個時代怎麼變,王小波的作品依然還是有人讀的。就比如他的一部小說《黃金時代》。
  • 王小波《黃金時代》:人的一切痛苦,本質上都是對自己無能的憤怒
    在王小波的所有作品中,不得不提就是他的三部曲:《黃金時代》、《白銀時代》、《黑鐵時代》!也是因此,王小波被稱為中國的卡夫卡。在3部曲中,首推《黃金時代》,就連王小波都認為,《黃金時代》是它的寵兒。接下來,就讓我們先從《黃金時代》中10句話中品味王小波的思想吧!人的一切痛苦,本質上都是對自己無能的憤怒!人活在世上 就是為了忍受摧殘 一直到死 想明了這一點 一切都能泰然處之。
  • 如何評價《黃金時代》?魯豫:王小波的文字很解渴
    那時候王二想:「在我一生的黃金時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愛想吃,還想在一瞬間變成天上半明半暗的雲,後來我才知道,生活就是一個慢慢受錘的過程。」如果要選中國文壇作家中,最特立獨行的一位,我會把票投給王小波。
  • 王小波《黃金時代》:直白暴露的性描寫,掀開人性的遮羞布
    王小波《黃金時代》:直白暴露的性描寫,掀開人性的遮羞布生活就是個緩慢受錘的過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最後變得像挨了錘的牛一樣。可我過二十一歲生日時沒有預見到這一點。我覺得自己會永遠生猛下去,什麼也錘不了我。
  • 《黃金時代》是在教誨不良青年嗎?王小波:我只是寫一些給讀者看
    多年以後,這隻特立獨行的豬成了王小波的精神嚮往與自況。積極雖是為人準則,也不該總是掛在嘴上,王小波寫作的態度便是「寫一些作品給讀者看,而不是教誨不良的青年」。書中雖未提到如何積極向上的生活,但是讀者卻可以從書中得到一種處世的態度,像王二一樣荒誕、幽默孤獨的生活。
  • 王小波《黃金時代》:肉體的歡愉,是時代變革下唯一的精神武器
    ——王小波王小波,也許你對他還不夠了解,但是你一定聽過他說的一句話:「一輩子很長,要和有趣的人在一起。」他長得很醜,蒜頭鼻,厚嘴唇,但是我看過一次他的採訪視頻,瞬間被他的思辨和智慧傾倒,說話也很溫柔。但凡事都有兩面性,經歷才是作家最好的素材,而正是那時候的經歷成為了《黃金時代》的藍本。在王小波的多本作品中,他最為滿意的就是《黃金時代》,這本傾注了他大部分時間和才華的書幾乎可以稱得上是他的"寵兒",而《黃金時代》的創作花了王小波20年。
  • 王小波《黃金時代》:性是無害的,但被壓抑久了,也就容易扭曲了
    《黃金時代》是已故作家王小波著名的《時代三部曲》之一,可謂是王小波心頭的寵兒。「我盼她時,她沒來;到她來時,我沒盼她。」王小波說。等他離世後,這本書才迎來它的黃金時代,4年時間大賣20萬冊,2001年,《時代三部曲》加印10次,印數20萬冊。王小波從此火遍了大江南北。
  • 年少不懂王小波,再讀《黃金時代》,他用文字顛覆了我們的道德觀
    我剛剛過了44歲生日,在這個年齡上給自己做結論似乎還為時過早。但我總覺得,我這一生絕不會向虛無投降。我會一直戰鬥到死。王小波寫下這句話後不到一年,就在北京郊區順義的一個家徒四壁的小小的寫字間裡,意外去世了!
  • 王小波《黃金時代》:大尺度性描寫,不是對抗荒誕現實的唯一據點
    那一天我二十一歲,在我一生的黃金時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愛,想吃,還想在一瞬間變成天上半明半暗的雲。當大多數人第一次讀到王小波的《黃金時代》時,都會覺得這只是一部有顏色的小說,裡面充滿了各種各樣的性描寫,但為什麼這麼少兒不宜的作品為什麼能成為經典,甚至被評為「20世紀中國小說一百強」呢?
  • 讀了王小波的《黃金時代》之後
    --王小波王小波的詞非常純正和舒適,似乎他的故事看似荒謬,但卻觸動了靈魂,讓人感到同情。不幸的是,王小波的生命只有但是他的卻卻給人們留下了他自己的《黃金時代》,雖然他已經走了,但他的思想仍然影響著我們。
  • 王小波《黃金時代》:肉體的快樂,是時代變革下唯一的精神武器
    《黃金時代》內地出版慘遭拒絕後來,以雲南下鄉為藍本,王小波創作了一系列雜文和小說,尤其是那部《黃金時代》,王小波最為滿意,這部小說從起稿到最終定稿,足足用了20年。王小波說:「寫《黃金時代》用了我很多時間和才華,寫得很精緻,傾注了我對小說的許多想法」!
  • 王小波的《黃金時代》:精彩直白的性描寫,是情慾下的精神勝利!
    而這些性格和思想的精華,全被濃縮在他最偏愛的《黃金時代》中。我想,即便沒有看過《黃金時代》的人,也會對其中大量的「性描寫」略有耳聞:直白裸露的文字描寫,有時還會讓毫無心理準備的讀者羞紅了臉。更可貴的是,不管是人體結構還是歡愉場景,王小波的筆調始終是冷靜自然的,將「性愛」兩字掌控在不越香豔禁區中。也是因為如此出眾的描寫,奠定了《黃金時代》在文壇上的另類地位,至今無人超越。那麼,這些直白裸露的性描寫,究竟是要表達什麼呢?
  • 王小波的《黃金時代》:到底講了什麼故事?導致它成為「禁書」
    說到王小波,在上個世紀後半段,他的名聲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甚至他的妻子李銀河曾宣稱:「如果小波不死,或者最早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人就是他了」。而王小波的小說《黃金時代》,更是被視為這位怪傑最傑出的代表作。在如何評價《黃金時代》方面,文化界一直褒貶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