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居老人攢廢品全樓蟑螂成災,自言苦衷:想給女兒多攢錢

2020-12-17 騰訊網

通州區劉莊新村小區的一位獨居老人平時愛收集廢品,數量之多導致整棟居民樓不僅氣味難聞還蟑螂亂竄,鄰居們不堪其擾。物業如何化解這場鄰裡糾紛?接到投訴後,北京晚報(ID:wxbjwb)記者深入社區一探究竟。

老人想攢錢鄰居要衛生

近日,家住劉莊新村小區的劉女士反映,她和丈夫婚後不久前剛搬進這個小區,住進新房的兩人卻並不舒心。住在樓下的老人常年將撿來的廢品、舊物堆在家中,招來了大量蟑螂,這些蟑螂順著管道或門縫跑到了自己家裡。「不僅我家,整棟樓都是這樣。」

12月10日下午,記者來到劉女士家,廚房裡乾淨明亮,但當記者打開壁櫃,瞬間驚呆了:柜子裡有十幾隻死蟑螂,壁櫃裡還放著幾個除蟲用的蟑螂粘板,拿起來細看更是讓人一驚,每個粘板上都粘著幾十隻蟑螂,加起來足足有上百隻。記者先後問了其他樓層的住戶,大家都表示深受蟑螂問題的困擾。「到了夏天還有刺鼻的臭味,您說能不糟心嗎?」「在家裡堆那麼多的易燃物,著火了怎麼辦?」

記者隨後在樓下見到老人,老人已年過七十,外套的領口袖口處已經磨得發亮,冬日冷風吹打在她身上,她的聲音都有些顫抖。面對抱怨,老人覺得鄰居不體諒她。「我有個女兒,住得遠,工作忙,還得照顧孩子,我得給他們攢錢。」老人說,她一人住在這裡,撿廢品並非因為經濟困難,自己平時吃穿都十分節省,就是一心想給女兒多攢錢。

老人告訴記者:「他們老說我不清理,可我一直在收拾啊,只是最近收廢品的一直沒來。」但鄰居們說:「如果能賣早就賣了,在家裡堆了幾年的廢品都是根本賣不出去的舊衣服。」

對於鄰裡之間的矛盾,小區物業經理說,物業和村委會一直在協調,「我們嘗試和老人溝通,但老人不給我們開門,鄰居們又覺得物業沒有解決實際問題,對我們也有意見。」

物業牽頭雙方達成和解

12月10日下午,在北京晚報記者的參與下,老人、鄰居和物業保潔負責人劉先生終於聚在了小區樓下。最初,老人和鄰居雙方情緒激動,都不願讓步,但經過物業和記者的耐心勸導,大家逐漸冷靜下來,開始商量解決辦法。

物業劉先生說,他接管這個小區已經五年了。五年來,物業和村委會多次給居民們發驅蟲藥,他也多次清理老人堆在樓下停車位上的垃圾。「希望這次大家能一起商量出對策,徹底化解矛盾。」

鄰居們反映,老人曾答應11月前清理房間,但進入12月仍無動靜。老人解釋說,家中撿來的舊衣物確實太多了,她一個人收拾太慢,女兒平時很少過來,不能幫她一起收拾。「不是我不收拾,而是身體不好,最近一年我基本沒再撿廢品了,我也撿不動了,最近腰特別疼,疼到都走不動道了。」

經過面對面的交流,鄰居與老人之間的矛盾逐漸說開了,鄰居不再抱怨,老人不再推脫。最終,大家一起商量出了一個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由物業多派幾名保潔員,在不破壞老人的家具和物品的前提下,將房間裡需要處理的廢品暫時運至樓下空地,在未來幾天,由老人分批賣出。

對這個方案,鄰居和老人表示都接受和支持。

眾人合力清廢品滅蟑螂

12月11日下午2時,記者再次來到小區,10名物業工作人員正在做清理前的準備工作。物業保潔負責人和老人協商好清理範圍:僅對廢品堆放最嚴重的客廳、餐廳進行清理,不會進出老人家中其他區域。

一名工作人員開著電動三輪車運來近50個大編織袋,另一名工作人員背上大桶驅蟲劑,手持噴頭,對樓道進行消殺。「提前在樓道裡噴上藥,一會兒清理過程中就不怕從屋子裡跑出的蟑螂爬到鄰居家裡去。」工作人員解釋說。

樓道噴完藥後,工作人員戴著口罩、塑料腳套,拿著編織袋和清掃工具來到老人家中。一開門,一股腐臭味撲面而來,即使戴著口罩,也能聞到臭味。

屋裡的情形讓人震驚:從玄關到牆角,全都堆滿了廢棄的衣服、垃圾袋等,廢品堆到了小腿的高度。「我這陣子已經清理出一條路了。」老人指著一條僅容行走的窄縫說。而這條窄縫其實也鋪滿衣物,只是沒有摞得太高。鄰居告訴記者:「以前廢品能摞到大腿這麼高,老人平時進出都要從廢品上爬過去。」

工作人員將廢品裝進編織袋,再將裝得滿滿當當的袋子拖下樓,樓下有專人對每個編織袋進行消毒。在搬運過程中因為磕絆,袋裡的不明液體滲漏在路面上,怪味四處瀰漫。最後一個袋子拖下來後,編織袋已在牆根處堆成一座小山。清理工作持續了一個小時。老人家中堆放多年的廢品清理完畢後,家裡立馬變乾淨了,也有地方走路了。隨後,工作人員給老人家中也做了殺蟲處理。

經過協商溝通,物業留出兩個停車位,暫時存放這些裝滿廢品的編織袋。老人承諾,本月25日前處理完這些廢品。「鄰居應該相互體諒,大家理解老人上了年紀,也體諒老人為兒女的一片心意,但老人也要注意不給鄰居們造成困擾。這件事解決了,大家還是好鄰居。」物業負責人說。

專家:鄰裡間不妨多為對方考慮

在這場鄰裡糾紛中,老人並未佔用樓道等公共空間堆積廢品,而是將廢品堆放在自己家裡,由此產生惡臭、蟑螂滋生等問題影響了鄰居的生活,老人是否應當為此承擔責任?記者就此事採訪了北京京師律師事務所張自豪律師。

張自豪說:「我國物權法規定,不動產的相鄰權利人應當按照有利生產、方便生活、團結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則,正確處理鄰裡關係。也就是說,在相鄰關係中,一方在使用自己的不動產時負有不妨礙對方的義務,同時,也有權要求對方不妨礙和侵犯自己的權利。老人不斷撿拾收集廢品的行為,即使是在自己的住宅內,由於環境氣味、蟑螂滋生等原因,也同樣侵犯了鄰居的合法權益。」

那麼,遇到這種情況,應該如何正確處理?

張自豪說,應以協商為主,物業和社區基層也應充分發揮溝通協調作用,通過溝通解決當然是最好的,多站在對方角度,為對方考慮,鄰裡關係才能和睦。

相關焦點

  • 獨居老人攢廢品全樓蟑螂成災,自言苦衷:想給女兒多攢錢頻道推薦
    通州區劉莊新村小區的一位獨居老人平時愛收集廢品,數量之多導致整棟居民樓不僅氣味難聞還蟑螂亂竄,鄰居們不堪其擾。物業如何化解這場鄰裡糾紛?接到投訴後,北京晚報(ID:wxbjwb)記者深入社區一探究竟。老人想攢錢鄰居要衛生近日,家住劉莊新村小區的劉女士反映,她和丈夫婚後不久前剛搬進這個小區,住進新房的兩人卻並不舒心。住在樓下的老人常年將撿來的廢品、舊物堆在家中,招來了大量蟑螂,這些蟑螂順著管道或門縫跑到了自己家裡。「不僅我家,整棟樓都是這樣。」
  • 上百隻蟑螂竄進鄰居家!獨居老人愛撿廢品:想給女兒多攢錢
    通州區劉莊新村小區的一位獨居老人平時愛收集廢品,數量之多導致整棟居民樓不僅氣味難聞還蟑螂亂竄,鄰居們不堪其擾。物業如何化解這場鄰裡糾紛?接到投訴後,北京晚報(ID:wxbjwb)記者深入社區一探究竟。老人想攢錢鄰居要衛生近日,家住劉莊新村小區的劉女士反映,她和丈夫婚後不久前剛搬進這個小區,住進新房的兩人卻並不舒心。住在樓下的老人常年將撿來的廢品、舊物堆在家中,招來了大量蟑螂,這些蟑螂順著管道或門縫跑到了自己家裡。「不僅我家,整棟樓都是這樣。」
  • 安徽中年婦女跪在街上大哭,多年撿廢品攢錢養家,丈夫一夜敗光
    最羨慕那種夫妻兩人你懂我,我也懂你,哪怕困難再多也一起扛;哪怕風雨再大也一起擋。結婚典禮上,新郎坐著輪椅眼睛都睜不開了,新娘說餘生希望新郎多關照關照她,她也會參與到針灸的工作中。許多人說何苦呢,但人家倆個偏偏喜歡在一起呀!對於老人來說,晚年終於有個人照應了。對於新娘來說,可以從精神病院辭職,接管先生的手藝了,畢竟先生幹了幾十年了也有很多客戶和人脈了,把這個手藝學過來也能把一家子給養活了。
  • 女子撿廢品,省吃儉用攢錢卻被老公「敗光」,跪地...
    安徽一女子撿廢品,省吃儉用辛苦攢錢卻被丈夫敗光,當街絕望大哭,生活不易,尤其是那些生活在底層的人民,家境貧寒的夫妻們不僅要供養老人,還要育養孩子,生活的重擔往往會壓得他們喘不過氣來。在2021年1月5日,安徽省阜陽市,有網友拍到了一段視頻發到了網上,看完之後令人心酸!
  • 工資低又想攢錢買房,可以試試這3個副業,不僅來錢快,還賺得多
    工資低又想攢錢買房,可以試試這3個副業,不僅來錢快,還賺得多近些年,房價飛速發展,各個大城市裡面的房子,是普通的打工人一輩子不吃不喝攢錢也買不到的。有了房子,在外面不管混得多慘,過得多不好,總能知道自己有個落腳點,再難也會堅持下去。但是沒有房子,在外面就總覺得自己無依無靠,總擔心自己要是在外面掙不到錢,就會流落街頭,只能睡在大橋下。所以不管是在哪裡的打工人,都會想擁有屬於自己的房子。但是,不管是在大城市打工,還是小城市打工,想攢下一套房子的錢,都會很難。在小城市買房倒還好,七八十萬也差不多了。
  • 家裡蟑螂成災?是時候介紹真正的滅蟑技術了!
    蠓多(就是跟螞蟻差不多小的黑色小蟲子,吸血,很難抓)▽還有蟑螂多▽第一次見到深圳的大蟑螂很多從北方來的大兄弟頓時嚇成了「小姐姐」因此,想絕後患,平時就要用泥或橡膠,封堵這些縫隙,讓蟑螂無處安家。家裡的排水管口蓋,一定要一直蓋著。尤其是晚上,要裝紗門和紗窗並一直關閉,才能防止他們在夜裡竄入。
  • 「別人家的孩子」火了,靠收廢品攢下巨款,獎學金還有一萬多
    前段時間,一位河南的12歲男孩在網上走紅,而他走紅的原因就是通過「節約」攢下了一筆「巨款」! 「別人家的孩子」火了,12歲攢下萬元巨款,賺錢方式令人稱讚 這位來自河南的男孩今年12歲,是一名初中生,在很多人眼中,12歲的男孩應該喜歡打籃球,玩遊戲,看漫畫…… 但這位小小少年卻有著與眾不同的愛好:撿廢品。
  • 秦皇島老人撿廢品捐款助人13年收到無數感謝,這次她卻要感謝別人
    我有些話想和你說。」12月7日下午,記者接到79歲的範木蘭老人的電話。老人是秦皇島市的一名退休職工,從2007年起撿廢品積攢資金捐款獻愛心。無論寒冬酷暑,老人瘦小的身影在街邊徘徊,撿拾垃圾桶中的瓶子、廢紙殼賣掉,把賣廢品的錢捐出去。汶川地震、玉樹地震……老人總會出現在捐款現場。
  • 兩位獨居耄耋老人成為好鄰居 買菜購藥結伴而行 低齡推著高齡散步
    每次出門,家住礄口區古田街萬人社區的袁三榮婆婆都不忘提醒獨居老人楊慧貞注意用電安全。兩位耄耋老人自從搬進同一小區成為鄰居,就一直守望相助,外出都是結伴而行。兩老太結伴出門買菜購藥楊慧貞婆婆94歲,老伴去世20多年。她之前跟小兒子住在一起,後來小兒子中風,2017年她就搬到了漢口古田美好名流匯小區。
  • 女子撿廢品攢錢被老公敗光,跪地嚎啕大哭,大喊:這些錢不能花啊
    1月5日,安徽一女子因老公把自己省吃儉用撿廢品攢下來的錢給「敗光」跪地痛哭。視頻中女子身穿一身睡衣,期間大喊:「我都活不下去了,這些錢不能花啊」,語氣令人心酸,路人看到後紛紛圍觀駐足,但女子依然痛哭不顧形象。據了解女子靠撿垃圾為生,不料丈夫卻把女子攢的錢全花光了。
  • 錢不是攢出來的?山西大學生4年攢15萬!網友:比我還有錢!
    除了在學校食堂兼職,寒暑假他也會抽時間打工,他平時還會收收廢品,轉賣閒置圖書,再加上母親每個月給他1500的生活費,四年大學下來,在所有同學都身無分文去找工作的時候,他已經有了15萬的存款,而且更讓人驚訝的是,截止到現在,張益豪已經坐著火車遊遍了祖國的大江南北,目前除了港澳臺還沒去過,他已經乘坐火車在祖國各地留下了他的腳印!
  • 耄耋老人守望相助,87歲老人給94歲的婆婆當臂膀
    在萬人社區,兩位耄耋老人守望相助的故事成為佳話。楊慧貞(左)和袁三榮(右)買菜購藥 兩位獨居老人結伴而行楊慧貞婆婆94歲,老伴去世20多年,之前跟小兒子住在一起,後來小兒子中風,她2017年開始搬到了漢口古田美好名流匯小區。
  • 獨居老人報假警,原因竟是太孤獨,關愛老人
    現在隨著人口老年化的加重,出現了非常多的空巢老人,空巢老人這個問題也成了不可忽視的社會問題。近日,黑龍江發生了這樣一件事情,黑龍江綏濱的一位獨居老人報警說她有知道什麼秘密,還說晚上經常有人敲她的門,還往家裡放毒氣。
  • 拾荒老人:是因為缺錢?還是因為孤獨?
    我搬到現在住的小區大概有五年了,剛搬來沒多久的時候,發現有一位大概六十多歲的拾荒阿姨,天天一手拿個棍子,一手拿個袋子,在小區裡不停的翻著各個垃圾桶,撿拾紙箱、瓶子等廢品,但是今年我發現小區裡拾荒的老人越來越多,有時候會出現一個垃圾桶一個老人剛走,另一個老人又出現在了垃圾桶旁!
  • 獨居老人突發疾病直到去世後才被發現……不願言說的「獨居之殤」!
    「記不清了」,「想不起來了,忘了」,關於王安老人被發現的具體死亡時間,與王安老人同住一村的侄子現在已回想不起來。作為老人生前的主要照顧者,其侄子表示,偶爾想起來會去看看,因為平時自己也很忙,所以不會經常過去照顧。「老人在突發應急條件下,在身體都無法行動,神志不清的情況下一個人根本無法實施自救。
  • 蒼蠅亂飛,氣味刺鼻……大連這棟居民樓下竟然開了一家廢品回收站
    廢品收購站內物品雜亂堆放 社區緊急整治消殺小藝告訴記者,小區住戶把房子租了出去,開了一家廢品回收站。這處廢品回收站已經營多年了,老闆平時收了很多廢品,導致周邊的環境衛生髒亂差,雜物堆放太多容易引發火災。回收站前的路面狹窄,居民出行,經常被回收站的雜物阻攔,十分不便。
  • 愛心帽子送高齡獨居老人
    「開頭要繞10股線,上兩針,下兩針,再挑一挑……」臘八節前夕,滄浪街道萬年社區的三樓活動室裡格外熱鬧,江南騎遊隊的十幾位阿姨聚集在一塊,為社區裡一些高齡獨居老人編織毛線帽、圍巾和手套,給他們送上一份冬日裡的溫暖。
  • 老人去世留下18萬老版百元鈔大開眼界
    即使年紀大了,身體不好了,也想著要為孩子留下些什麼。我身邊就有這樣的老人,平時特別節儉,剩飯剩菜都捨不得倒。其實他們年輕時也是努力工作,有一小筆"積蓄"。可是若問他們:"為什麼捨不得花啊?"他們總是會回答:"為孩子攢錢。"網友們的評論也是讓人感慨萬千,生死的無情和父母的愛子之心可見一斑。
  • 關愛獨居老人,這個做法,值得全國推廣!
    關愛獨居老人,這個做法,值得全國推廣!新華社記者 方喆 攝給獨居老人安裝一個智能水錶實時監測老人的用水情況12小時內用水量一旦低於0.01立方米街道層面的「一網統管」平臺就會接收到報警信息並及時通知社區、志願者第一時間上門查看老人情況
  • 獨居老人突發「被害妄想」,醫生:這是創傷後應激障礙
    近日,66歲獨居老人孫婆婆突然致電女兒求救,聲稱有人入室搶劫,當社區人員火速趕到現場時,才發現是虛驚一場。但老人卻一個勁兒念叨「有人要害她」,言語邏輯混亂,行為驚慌詫異,在徵得家屬同意後將老人就近送醫檢查,才知老人竟患上創傷後應激障礙。了解到孫婆婆的病症,女兒自責不已,第一時間趕到老人就診的武漢腦科醫院長江航運總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