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省東陽市種糧大戶田間輪種大球蓋菇增效益 秸稈多級利用實現...
今年,在東陽市農業農村局的支持下,村民大力開展高品質綠色科技示範基地建設項目,試水秸稈資源利用,今年年初,還購置了自走式打捆機、粉碎機等設備,並從麗水龍泉地區引進大球蓋菇新品種,利用水稻秸稈開展大球蓋菇種植基料化和肥料化利用試點示範工作。
-
東陽種糧大戶將秸稈變廢為寶,換來「真金白銀」
為了提高秸稈的利用率,今年,趙永良在東陽市農業農村局的支持下,大力開展高品質綠色科技示範基地建設項目,試水秸稈的資源利用。今年年初,他購置了自走式打捆機、粉碎機等設備,並從麗水龍泉地區引進大球蓋菇新品種,利用水稻秸稈開展大球蓋菇種植的基料化和肥料化利用的試點示範工作。
-
「變廢為寶」,青田禎旺用甘蔗渣試種大球蓋菇
連日來,在青田縣禎旺鄉上垟村「知味紅」紅糖生產工坊的甘蔗種植基地裡,村民們正在試種大球蓋菇,與常規的種植方式不同,村民們將甘蔗渣一層層鋪在田地上,代替秸稈作為大球蓋菇的栽培原料,成功「變廢為寶」,開啟「林下經濟」新模式
-
黑龍江甘南縣:玉米田套種大球蓋菇取得了圓滿成功
為提高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甘南縣農民種地效益,實現秸稈綜合利用,甘南縣農業農村綜合技術推廣中心在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園區實施了玉米套種大球蓋菇試驗與示範,通過近半年的精心呵護,玉米田套種大球蓋菇取得了圓滿成功。
-
內蒙古扎蘭屯打造大球蓋菇栽培試點 探索「一變兩化」庭院經濟發展...
提升產業質量是持續發展產業的根本之策,為充分利用房前屋後每寸土地,引領全鎮發展庭院經濟,探索「一變兩化」庭院經濟發展新模式,內蒙古呼倫貝爾扎蘭屯市蘑菇氣鎮在三合村打造大球蓋菇栽培試點,如今,三合村村主任劉奉哲栽培的大球蓋菇已順利出菇,為下一步的全鎮推廣起到很好的示範帶動作用。一是變廢為寶,栽培原料來源豐富。
-
漢中市大球蓋菇種植關鍵技術
2 大球蓋菇種植方式我國多以室外生料栽培為主,主要利用冬閒田或林地、果園、茶園種植。利用冬閒田或落葉林地種植時可根據氣候狀況搭簡易棚以遮蔭或保溫;利用果園、茶園種植時無需搭棚,高溫時,樹蔭可起到天然屏障作用,具有降溫保溼、省工、省力等優點。
-
大球蓋菇(就是赤松茸菇)怎麼吃
我們先了解一下大球蓋菇: 赤松茸菇是口蘑科、口蘑屬的野生食用菌,學名為大球蓋菇,又名皺環蓋菇、酒紅球蓋菇,俗稱益腎菇、粗腿蘑。【這是平頂山市農科院畜牧研究中心銀杏樹下種的大球蓋菇】 大球蓋菇於1922年美國首先發現,1930年在德國、日本等地也發現了野生的大球蓋菇。1969年在當時的東德進行了人工馴化栽培。
-
草腐食用菌大球蓋菇栽培技術
菇體色澤豔麗,腿粗蓋肥,營養豐富、食味清香、肉質細嫩、柄脆、口感好,幹菇濃香,可與香菇媲美,頗受消費者青睞。幹菇香味濃鬱,富含相當高的蛋白質和對人體有益的多種礦物質元素及維生素,能治療或改善人體多種疾病之功效,堪稱是色鮮味美,具有「素中之葷」的全價營養保健食品。大球蓋菇屬於草腐食用菌類可利用農作物的秸稈作原料。
-
寶豐縣鬧店鎮85後種糧大戶王曉鵬種糧機械化帶民一起富
12月8日,寶豐縣鬧店鎮大張莊村種糧大戶王曉鵬一邊在田間查看小麥的長勢,一邊說。王曉鵬是鬧店鎮屈指可數的85後種糧大戶,他在大張莊村、李官營村承包了210畝農田,主要種植小麥、玉米、花生、豌豆等傳統農作物。1986年出生的王曉鵬高個子,有點黑。當地的村民提起他,都會豎起大拇指誇一句:是個「幹家兒」。
-
懷仁市河頭鄉:秸稈打捆 變廢為寶
為有效解決秸稈露天焚燒問題,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汙染防治法》以及省、市、鄉護林防火工作的相關規定,懷仁市河頭鄉立足實際加快秸稈集中打捆離田再利用工作進程,通過集中打捆離田,從源頭上排除秸稈焚燒隱患,保證良好的生態環境,同時提高秸稈利用率,實現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贏。
-
用堆成山的秸稈來種馬鈴薯 花農的生意經環保有新意
正在農戶們愁著不知道怎麼處理這些秸稈的時候,南湖區大橋鎮由橋村的黎金根卻僱了一批村民,挨家挨戶到村裡收集秸稈。秸稈收來做什麼?黎金根說:「作用可大著呢!」原來,黎金根正準備種植大球蓋菇、馬鈴薯,而秸稈正是在種植過程要用到的原料。這個月20日,他開設的利用秸稈反季種植馬鈴薯培訓班就要開班了,屆時將有13戶周邊的農戶前來學習,這種模式今年冬天起將在南湖區的農村推廣。
-
寧鄉壩塘鎮黨員「一對一」服務種糧大戶實現「雙過半」
近段,在壩塘鎮各村的田間地頭,到處活躍著黨員幹部的身影,黨員們樹黨旗,戴黨徽,亮身份,展形象,他們宣政策、助防疫、問需求,解難題,指導全鎮 193 戶種糧大戶有序開展春耕工作,為全年糧食增產增收助力。他們是壩塘鎮 " 百名黨員聯農戶 " 活動中的聯絡員,也是 " 一對一 " 服務全鎮每戶種糧大戶的貼心 " 田保姆 "。" 請問您家承包的水田有好多畝?能夠落實雙季稻面積多少畝?種子、化肥都備足沒有?還有什麼困難?" 這是聯絡員與聯繫的種糧大戶第一次見面時,必問的四個問題。
-
青浦這片樹林下有「寶」,一天最多可採8000斤大球蓋菇,還有靈芝...
除了蘑菇,還有被稱為「赤松茸」的大球蓋菇、靈芝、銀耳、黑木耳等各種菌類。魔都開啟冰凍模式後,主人給它們搭建了暖棚,好讓它們繼續蹭蹭蹭地長個。據悉,這裡一天最多採摘到8000斤大球蓋菇,附近同屬一家企業生產的活體菌菇、芽苗菜你說不定在海底撈品嘗過。 除了茭白,青浦還有各種菌菇寶寶 說起練塘鎮的農產品,你的第一反應可能是茭白。
-
禁止焚燒,秸稈該何去何從?教你三個措施,充分利用秸稈好處多
要想把秸稈的作用發揮出來,我們就需要採取「變焚燒為利用」的思路措施。秸稈並非毫無用處,只要處理得當,利用秸稈也能給我們帶來一定的經濟收益,接下來就通過三個方面來跟大家談談如何去利用玉米秸稈。1.有農戶會將秸稈直接曬乾就作飼料用,這其實對秸稈的營養損失是比較大的,一般會降低40%~60%,而當秸稈發酵之後,其養分並無過多損失(5%~10%),而是最大程度保留了其營養物質。此外,玉米秸稈的質地是比較幹硬,倘若僅曬乾後給牲畜餵食,牲畜是很難吸收,同時也沒有食慾。而經過乳酸菌發酵後的秸稈飼料,含水量通常可達75%,帶有香味且質地變軟,更適合餵食於牲畜,吸收的效果也更好。
-
紫雲:利用香菇菌渣培育大球蓋菇示範成功
在紫雲自治縣科技服務中心與貴州優纖貝公司的積極配合下,青島農業大學承擔的青島市科技局對口支援《安順大棚栽培食用菌標準化生產技術示範與應用》項目,在紫雲縣「利用香菇菌渣培育大球蓋菇技術」示範成功,為紫雲縣食用菌產業做大做強,助推紫雲鄉村振興發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撐。
-
蘑菇「長」在稻田裡 「吃」掉秸稈渣還田 「稻菇輪作」肥了冬閒田
「我們正在用冬閒稻田種植大球蓋菇。這些粉末是用稻草秸稈做成的培養料。鋪稻草可保溫保溼。這是一種生態種植新模式——稻菇輪作。」省農科院植保土肥所助理研究員段小麗介紹。大球蓋菇又叫赤松茸,一種草腐型食用菌,外形美觀,口感綿密,近年來市場俏銷。2017年秋,南漳利用稻草在露天試種大球蓋菇,半畝地收穫6000多斤鮮菇,引發研究人員關注。湖北是水稻主產區,每年秋收後,稻草秸稈回收處理量巨大。
-
大災大戶種植農業險,讓種糧大戶吃了一顆定心丸
「有了大災大戶這個種植險,我現在更有信心了,今年又多流轉100多畝土地,繼續擴大種植面積。」泰安市寧陽縣東疏鎮老王莊的種糧大戶王常舜,2020年又擴大了土地流轉面積。提起信心,他說縣裡推出的大災大戶保險,讓他吃了一顆定心丸。
-
決勝2020|懷遠:秸稈編繩草生金
張理想「別看我歲數大,一天能編10來捆草繩!」11月28日,懷遠縣白蓮坡鎮新莊村,在匯農草編專業合作社寬敞的扶貧車間裡,75歲的唐元標將水稻秸稈源源不斷地塞進草繩編織機進料口,隨著機器飛快運轉,一條手指粗的草繩便連續「吐」了出來。
-
江蘇句容:葡萄架下套種赤松茸 廢棄秸稈長出「軟黃金」
大家都知道,每年的10月至來年的6月份是葡萄上市的空檔期,如何巧用空間、變廢為寶,利用這段空閒時間給農戶增收
-
吉安市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水平邁上新臺階 綜合利用率達95%
吉安新聞網訊 小小秸稈,不僅關係著「三農」問題,還關係著生態環境治理。12月18日,記者從全市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隨著我市秸稈綜合利用的不斷加強,尤其今年還印發了《吉安市政府辦公室關於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的實施意見》,全市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水平邁上新臺階,秸稈綜合利用率達95%,比去年高出2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