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腐食用菌大球蓋菇栽培技術
幾年來的栽培推廣,大球蓋菇具有非常廣闊的發展前景,栽培技術簡單粗放,可直接採用生料或發酵料栽培,具有極強的抗雜菌能力,栽培成功率高,栽培原料來源豐富。它可利用稻草、麥秸、稻殼、玉米、大豆秸稈等農作物下腳料及栽培過食用菌的菌糠、汙染雜菌的廢料進行栽培。
-
「變廢為寶」,青田禎旺用甘蔗渣試種大球蓋菇
連日來,在青田縣禎旺鄉上垟村「知味紅」紅糖生產工坊的甘蔗種植基地裡,村民們正在試種大球蓋菇,與常規的種植方式不同,村民們將甘蔗渣一層層鋪在田地上,代替秸稈作為大球蓋菇的栽培原料,成功「變廢為寶」,開啟「林下經濟」新模式
-
大球蓋菇栽培技術,種植戶不必苦惱,找對方法輕鬆解決
晚稻草質硬,出菇時間長,產量高,一般每平方米產鮮菇20~25千克。早稻草質軟,出菇時間短,產量較差,每平方米產鮮菇15~20千克。高粲稈、玉米稈、大豆稈出菇時間長,產量較高,經壓碎後再用。所有原料經曬乾後,置於乾燥地方貯藏起來備用。播種前稻麥草需浸水2天,使料吸飽水分變軟後用。高溫天氣原料應經2~3天預堆發酵,翻堆散熱後,再用作栽培。
-
大球蓋菇(就是赤松茸菇)怎麼吃
我們先了解一下大球蓋菇: 赤松茸菇是口蘑科、口蘑屬的野生食用菌,學名為大球蓋菇,又名皺環蓋菇、酒紅球蓋菇,俗稱益腎菇、粗腿蘑。【這是平頂山市農科院畜牧研究中心銀杏樹下種的大球蓋菇】 大球蓋菇於1922年美國首先發現,1930年在德國、日本等地也發現了野生的大球蓋菇。1969年在當時的東德進行了人工馴化栽培。
-
漢中市大球蓋菇種植關鍵技術
大球蓋菇栽培時大多採用的秸稈類、穀殼類等原料,表面有臘質層,拌料時很難一次調配到合適的含水量,大面積栽培時原料水分含量控制更難,對此可採取以下 2 種方法。4 漢中市大球蓋菇栽培推廣前景漢中市地處秦巴山區,是國家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和陝西省引漢濟渭工程的重要水源地,在發展大球蓋菇等食用菌產業具有三方面的資源優勢,其一是生態環境優良,森林資源豐富,森林覆達 63.3% ,人均林地面積是全國的 4 倍、全省的2倍;氣候溫和,年均氣溫14℃ ,年均降水量800~1 000mm ,十分有利於食用菌生長
-
紫雲:利用香菇菌渣培育大球蓋菇示範成功
在紫雲自治縣科技服務中心與貴州優纖貝公司的積極配合下,青島農業大學承擔的青島市科技局對口支援《安順大棚栽培食用菌標準化生產技術示範與應用》項目,在紫雲縣「利用香菇菌渣培育大球蓋菇技術」示範成功,為紫雲縣食用菌產業做大做強,助推紫雲鄉村振興發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撐。
-
【幸福花開新邊疆】內蒙古扎蘭屯:小木耳做出大文章 黑牡丹開出...
光明網訊(記者 趙豔豔 潘迪 李剛) 內蒙古扎蘭屯市是自治區級貧困旗市。在2014年國家貧困人口識別中,共確認貧困人口12783戶、33785人。近年來,當地靠著發展蔬菜大棚、木耳種植等特色農業,帶領百姓逐步脫貧,走上了致富路。
-
黑龍江甘南縣:玉米田套種大球蓋菇取得了圓滿成功
為提高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甘南縣農民種地效益,實現秸稈綜合利用,甘南縣農業農村綜合技術推廣中心在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園區實施了玉米套種大球蓋菇試驗與示範,通過近半年的精心呵護,玉米田套種大球蓋菇取得了圓滿成功。
-
種糧大戶田間輪種大球蓋菇增效益 秸稈多級利用實現「變廢為寶」
今年年初,他購置了自走式打捆機、粉碎機等設備,並從麗水龍泉地區引進大球蓋菇新品種,利用水稻秸稈開展大球蓋菇種植的基料化和肥料化利用的試點示範工作。「今年年初,我在自家的一畝多水稻田裡嘗試性種植大球蓋菇,沒想到效益還不錯。」
-
逐夢藍天 放飛夢想 ——扎蘭屯全力打造中國北方航空特色小鎮
扎蘭屯市在謀劃發展中,把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作為主基調。2018年12月12日,中國民航大學內蒙古飛行學院正式揭牌落戶扎蘭屯,同時天津傑普遜國際飛行學院投入運營,填補了內蒙古民用航空類專業、民用航空器定檢和維修等多項空白。
-
浙江省東陽市種糧大戶田間輪種大球蓋菇增效益 秸稈多級利用實現...
今年,在東陽市農業農村局的支持下,村民大力開展高品質綠色科技示範基地建設項目,試水秸稈資源利用,今年年初,還購置了自走式打捆機、粉碎機等設備,並從麗水龍泉地區引進大球蓋菇新品種,利用水稻秸稈開展大球蓋菇種植基料化和肥料化利用試點示範工作。
-
董塘鎮新龍村:發展「庭院經濟」 助力鄉村振興
面對疫情防控和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雙重挑戰,董塘鎮新龍村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時,紮實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創新打造農家樂、民宿等「庭院經濟」致富模式,為村民增收致富拓寬渠道。
-
不養牛、不養羊,內蒙古這個村竟然養了驢?
日前,「幸福花開新邊疆」大型網絡主題採訪活動走進內蒙古興安盟、呼倫貝爾市,深入調研採訪當地決戰脫貧攻堅、建設美麗家園的新實踐、新路徑、新探索、新成效。8月4日,記者來到了內蒙古興安盟扎賚特旗音德爾鎮長發村肉驢養殖園。在興安盟採訪期間,經常見到的是牛和羊,藍天白雲下,見到成群的驢,還是讓人吃了一驚。不覺疑惑,這個村子為什麼會養驢呢?
-
加快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製造業融合發展 打造兩化融合升級版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一代信息技術引領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興起,推動全球從工業經濟向數字經濟加速邁進,數位化轉型成為不可逆轉的時代潮流。站在新的歷史方位,我們要深刻認識融合發展在不同發展階段的重點與內涵,持續打造兩化全面融合的升級版,大力發展工業網際網路,全面加速數位化轉型,開創高質量發展新局面,贏取未來發展主動權。
-
竹下蓋菇闖致富新路
本報昭平訊 (記者/王克礎 通訊員/左德強)「去年,我在這片竹林下種了3畝大球蓋菇,畝產量達到2500-4000公斤。」1月5日,在昭平縣四溢香菇種植專業合作社基地,社長左培陽看著竹林下長勢喜人的蘑菇說,大球蓋菇已進入收穫期,按現在市場行情,年收益將超過10萬元。
-
藍坊魏家村2000斤大球蓋菇滯銷,急盼您伸援手!
藍坊魏家村2000斤大球蓋菇滯銷,急盼您伸援手!,今年栽有8畝大球蓋菇,以往他們都是自己採收拉到農貿市場進行批發,按照今年的產量和批發價,應該能賣8-9萬元錢,但因為疫情影響,餐飲店暫停營業,市場需求量減少,導致大球蓋菇滯銷。
-
長青村民的「致富菇」
近日,記者走進位於嘉蔭縣紅光鄉長青村的大球蓋菇種植基地,農民們正在柞樹林間採摘新鮮大球蓋菇。 長青村村民在大球蓋菇種植基地裡採摘新鮮大球蓋菇。
-
新產品孕育新產業 扎蘭屯工業經濟加速轉型
近年來,扎蘭屯市堅持從產業培育和企業培育兩個方面著手,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新舊動能轉換,工業經濟加快邁上高質量發展之路。特別是疫情發生後,扎蘭屯市委、市政府在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復工復產的同時,積極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針對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資需求量激增的實際,在項目立項和審批上開通綠色通道和在資金上給予政策扶持,對有發展前景但暫時受困的企業,引導各金融機構採取調整還款計劃、延長還款期限、積極爭取上級金融政策支持等措施緩解企業經營壓力,協調保證企業原料和產品運輸,使得一批新項目落地投產。
-
千畝大球蓋菇開始種植!紫雲千畝林下仿野生菌項目持續推進
5月20日,記者走進紫雲酸棗坡林下仿野生菌種植基地,仿野生的林下大球蓋菇已經開始栽種,目前已經栽種30餘畝。當天,40餘位清河村等附近農戶正在轉運基料、搬運菌種、播種、覆土、蓋松枝等種植大球蓋菇作業,現場一派繁忙的景象。
-
青浦這片樹林下有「寶」,一天最多可採8000斤大球蓋菇,還有靈芝...
除了蘑菇,還有被稱為「赤松茸」的大球蓋菇、靈芝、銀耳、黑木耳等各種菌類。魔都開啟冰凍模式後,主人給它們搭建了暖棚,好讓它們繼續蹭蹭蹭地長個。據悉,這裡一天最多採摘到8000斤大球蓋菇,附近同屬一家企業生產的活體菌菇、芽苗菜你說不定在海底撈品嘗過。 除了茭白,青浦還有各種菌菇寶寶 說起練塘鎮的農產品,你的第一反應可能是茭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