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作文題回歸傳統,怎樣寫好聽聽名師怎麼說

2020-12-14 華聲在線

華聲在線7月7日訊(三湘都市報·華聲在線記者 黃京)根據材料,圍繞圍繞齊桓公、管仲、鮑叔寫一篇發言稿——今年湖南高考作文題公布後,引起不少網友刷屏。有人覺得「出乎意料」,有人覺得「不好寫」,也有人覺得題目也在一定程度上考察了考生的傳統文化素養。三湘都市報記者第一時間邀請了幾位湖南名師對今年高考作文題進行解析,請他們來談談要怎麼寫好這篇文章。

反常規、反套路,回歸寫作本質

【長沙市一中高三語文備課組長 歐鵬舉】

今年的高考作文題的關鍵詞可以說是「回歸」。

一、 材料選擇上,回歸經典。此次全國一卷罕見地迴避了「疫情」「命運共同體」等熱點,而選用了《史記》中齊桓公和管鮑二人的故事,引導學生關注名作,重視閱讀,啟發學生思考歷史人物的當下價值,也與新課程下整本書閱讀的理念遙相呼應。

二、情境設置上,回歸簡略。相較於前幾年,此次1卷作文指令在寫作者身份、寫作對象上已經沒有了特別具體的說明或強調,也就是說學生寫作中有對話意識和文體意識即可,從而避免了行文時處處受限。

三、寫作角度上,回歸多元。學生可類比2015年全國2卷「誰更具風採」一題,在三個歷史人物中選擇其中任意一個來寫作均可,而具體到每一位人物,也有許多可供挖掘的點,如齊桓公不計前嫌、心胸寬廣……鮑叔謙虛禮讓、不計私利……管仲盡忠職守、才能出眾……學生扣住這些要點來寫作都是符合題意要求的。

寫作的難點和爭議估計有以下幾處:

一、比較意識的體現。文題問「你對哪個人物感觸最深」,那麼行文中是否需要體現思考、權衡和選擇,需不需要在比較的基礎上得出結論,或對寫作主體外的二人進行簡析,值得思考。

二、就事論事和延伸說理的比重。此次材料本身就具備足夠的挖掘深度,學生對所選擇的人物進行評析時佔比應到多少?學生由材料出發引出對寬容或胸懷的思考應該是可行的,但是否需要始終緊扣材料以避免套作之嫌,有待商榷。

三、冷門寫作角度的選擇。學生若從材料中提煉出較為生僻的角度,如齊桓公能察納雅言、鮑叔慧眼如炬、管仲胸懷坦蕩等,能否算是切合題意,也有待考量。

總之,今年高考1卷作文在反常規、反套路之餘,回歸了寫作本質,即對學生閱讀、積累、思維和表達的考察,也相信語文素養的好的學生能在考場上寫出文質兼美的佳作。

一次不折不扣的傳統文化的回歸

【長沙麓山國際實驗學校語文教研組長 傅應湘】

今年的高考作文題,從材料特點看,可以說是一次不折不扣的回歸——回歸傳統文化,具體指向為「讀史使人明智」。這則敘述性材料,主要參與元素為桓公、管仲和鮑叔。三人的作為及特點可表述為:桓公遇險「裝死逃脫」,足見其機智,為君「任人不避敵」,足見其襟懷宏闊,這些品質與他終成「五霸之首」密切相關;管仲前有「阻擊射殺」,盡其人臣之責,無可厚非,後得桓公「重用」,傾心盡力,成就齊國霸業,可謂得其所、盡其才;鮑叔不僅「知人薦能」,且願「甘居其下」,其家國至上、謙遜淡泊的特點顯而易見。眾人一臺戲,各有角色,各有戲份,也各有特點。材料內涵豐富,為學生的作文提供了足夠多的立意角度與個性選擇。

貫徹「樹德立人」的育人宗旨,是作文命題的前提與基礎。回眸歷史,觀照歷史,燭照現實,吸收養料,實為命題之初衷,也是近年各類作文命題之亮色。材料中主要人物身上,不僅閃爍著人性的光輝,也凸顯生存智慧、治國才具,無一不能為今所用,為我所用。從寫作要求看,一則頗有「情境感」:「班級座談」「展開討論」,要求考生在真實具體的情境中展開思維;二則頗有「應用感」:「對哪個感觸最深」「結合你的感受與思考」「寫一篇發言稿」,強調框架內區間內的實際應用,這一點與2019年類似,切實貫徹了高考語文評價體系的具體要求。

發言稿只是一個「殼」,內容才是核心

【湖南作文教育專家、高考滿分作文得主、麥田格創始人 李卓】

如果考生熟悉「管鮑之交」,這篇文章的立意一下就出來了。個人認為,以齊桓公或鮑叔牙為突破口,會比以管仲為突破口容易得多。兩個人物關鍵詞很明顯:鮑叔牙——胸懷寬廣、包容、無私、懂得欣賞他人;齊桓公——胸懷豁達、知人善任。從一個人的胸懷入手,可能是一個特別好的選擇。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儒釋道都有這方面的智慧,所以,從材料本身而言,難度是不大的。

不過,作文的難重點在於:一、發言稿只是一個殼。裡面的內容,講故事(記敘文、小說)也可以,講道理(議論文)也沒問題,文採飛揚地講道理談感想(議論性散文)也很好。有一個發言稿的格式就行,內容才是核心。二、文學就像一枚硬幣,一面是世界,是宇宙,一面是語言,是文字,而中間還有一個小小的面,那就是我們自己。對於每個考生來說,自己的這個面很容易被忽視——很多考生總是不自覺的站在了局外,自己的態度、觀點、情感都表達得不夠充分。寫作本質上就是一個觀自我、觀眾生、觀天地的過程,從哪裡「觀」出去?從自己的眼睛,而不是你所認為的那個「智者」的眼睛。所以,對胸懷等主題的理解,一定要有自己的觀點。無論怎樣旁徵博引,最終自己的生命體驗、感悟要浮出水面。

當然,如果核心是議論文,也有一個難點。難在哪裡?難在說理。說理是需要一套嚴密的邏輯的,不同於擺事實。理的好處,在於邏輯清晰,而穿插其間的「事實」,濃淡適宜就好。

相關焦點

  • 湖南一線名師解析今年高考作文題:考作文就是考做人
    齊桓公管仲鮑叔,挑誰寫更易得高分 湖南一線名師解析今年高考作文題:考作文就是考做人,一次傳統文化的徹底回歸 請結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寫一篇發言稿。 根據材料,圍繞齊桓公、管仲、鮑叔寫一篇發言稿——今年湖南高考作文題公布後,引起不少網友刷屏。有人覺得「出乎意料」,有人覺得「不好寫」,也有人覺得題目在一定程度上考察了考生的傳統文化素養。三湘都市報記者第一時間邀請了幾位湖南名師對今年高考作文題進行解析,請他們來談談要怎麼寫好這篇文章。
  • 長沙語文名師解讀2020年高考作文題:這是一次不折不扣的傳統文化的...
    7 月 7 日上午,湖南高考考生的作文題出爐,《瀟湘晨報》邀請長沙中學一線名師對高考作文題進行解讀,有老師認為這是 " 一次不折不扣的傳統文化的回歸 "。長沙麓山國際實驗學校語文教研組長傅應湘說:" 從材料特點看,可以說是一次不折不扣的回歸——回歸傳統文化,具體指向為『讀史使人明智』 "。
  • 中考作文點評 一起來聽聽名師大拿們是怎麼說的
    溫州網訊 中考作文怎麼寫?專家來解答!記者邀請了多位名師大拿,來點評2020年溫州中考作文題「筆記」的三種體裁。  張新強:於平淡中出新意。  張新強,溫州首批教授級中學高級教師。
  • 名師點評河南高考作文:回歸經典文化,貼近現實生活
    伴隨著2020年高考語文科目的結束,作文又一次成為網友熱議的焦點。記者第一時間聯繫省實驗中學名師,就今年高考作文予以點評。  點評:一.審題難度不大,內容上回歸經典文化所選材料材料出自《論語》和《史記》等經典文化典籍,重視傳統文化,「管鮑之交
  • 作文名師推薦10本作文好書書單
    這本書向我們權威地證明了,無論一個孩子來自怎樣的地方、擁有怎樣的背景或者面臨何種困境,他都有可能在老師的引導之下瘋狂地愛上詩、愛上閱讀和寫作。適合親子閱讀。n《作文三書》王鼎鈞著國際文化出版公司這是曾經風靡港臺校園,成為臺灣多年來最有影響力的一套作文教科書。
  • 2020年湖南高考作文題出爐!(附歷年高考作文題)
    就在剛才咱們湖南的高考作文題新鮮出爐了!他為此感到困惑、苦惱,他寫了一封信,想聽你的意見,你給他寫封回信。90年代1990年材料作文:根據「每朵花下面都有刺」還是「每叢刺上面都有花」的材料寫議論文。聽了兩個孩子的話,望著那個被刺破指頭的孩子。母親陷入了沉思。(一)在文中a、b兩處應分別有表現小姑娘此時表情或動作的描述性文字,請填入題後的方格內。要求:①符合兩個小姑娘此時的心態及上下文所提供的情境;②語句通順,上下連貫;③不少於5個字,不超過15個字。
  • 聚焦高考|2020高考作文怎麼寫,聽聽石家莊一中語文名師怎麼說
    來看石家莊一中兩位語文名師怎麼說——立意靈活開放 給考生寫作留下廣闊空間石家莊一中 盧冀川▲盧冀川,語文高級教師,多年擔任班主任,河北省首屆微課大賽一等獎,河北省骨幹教師培訓團講師,河北師範大學兼職講師,石家莊市首屆高中青年教師教學素質筆試一等獎,石家莊市青年教師優質課展評一等獎,
  • 河北2020高考作文題出爐!你會怎麼寫?(附歷屆高考作文題)
    有的老師說:「每次學生作文,我都辛辛苦苦地批改講評,但是學生往往只看分數,不注意自己作文中存在的問題,所以提高不快。」針對上面兩段話所反映的情況,聯繫自己和周圍同學的現狀,以對中學生作文的看法為中心,寫一篇800字左右的議論文,題目自定。
  • 福州一中名師點評2020高考作文
    請聽福州一中名師王兆芳對今年高考作文的點評一起來看看吧!文化傳統中的現代精神與情境化應用性寫作福州一中語文組長 王兆芳王兆芳,福州一中語文教研組組長,福建省語文學會常務理事,海峽語文網顧問,福建省語文讀寫能力測評中心委員,《作文通訊》編委,《海峽青少年讀寫》編委,福建教育學院語文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研究員。
  • 意林特邀名師最快解讀2020高考作文全國10套卷
    全國卷Ⅰ(適用地區:河南、河北、山西、江西、湖北、湖南、廣東、安徽、福建)原題: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所以,在人生的旅程中,我們需要尋找各種「鏡子」、不斷繪製「自畫像」來審視自我,嘗試回答「我是怎樣的人」「我想過怎樣的生活」「我能做些什麼」「如何生活得更有意義」等重要的問題。畢業前,學校請你給即將入學的高一新生寫一封信,主題是「如何為自己畫好像」,與他們分享自己的感悟與思考。
  • 2020年湖南高考作文題竟是這個!還記得你當年的作文題嗎?
    就在剛才,咱們湖南的高考作文題新鮮出爐了!請結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寫一篇發言稿。要求:結合材料,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洩露個人信息;不少於800字。每年高考的作文題目都是人們最津津樂道的話題。那麼,你還記得你高考那年的作文題嗎?小編已經幫你找到了過去43年的高考作文題!
  • 名師指導:寫爸爸媽媽的作文,開頭怎麼寫才更真實?
    杭州一位小記者,在採訪諾貝爾獎獲得者莫言時,提出一個問題,開始練習寫作文您建議我們寫什麼題材?莫言答道,希望大家去關心自己的父母,身邊的親人,多寫寫他們。莫言之所以這麼說,就是希望孩子們從最熟悉的人寫起,試著了解他們的生活、感情、一舉一動,因為孩子跟他們的感情最深,能寫出最真實的感情。
  • 名師解讀中考作文的育人導向 要善於從危機中發現機遇
    今年中考作文題體現了怎樣的導向?記者邀請我省語文名師對中考作文予以解讀。從內容上看,作文命題中心詞是「危機」。這個話題在八年級教材《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一文中有「居安思危」滲透,也蘊含在「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裡。「由此可以看出,今年的中考作文,仍舊具有鮮明的育人導向,將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緊密相連,給學生以積極的價值導向和生活態度。」
  • 高考作文難不難 咋寫容易拿高分 一起看看高三語文老師的點評吧
    避開熱點,體現「反押題」傳統點評名師:鄭州外國語學校高三年級語文備課組長堯建興在鄭州外國語學校高三年級語文備課組長堯建興看來,縱觀全國2020年高考作文題目,全國Ⅰ卷顯得最與眾不同,也最難能可貴。「與眾不同是因為全國Ⅰ卷幾乎避開了所有的熱點話題,體現了高考『反押題』的一貫傳統。」他說,難能可貴是因為全國Ⅰ卷體現了對語文素養的回歸,引導學生真正關注自身的語文能力。今年的作文題目體現了今年高考「穩」的特色。整體上屬於新材料作文加上任務驅動情境的類型,這種作文類型考生都比較熟悉。
  • 「金鷹杯」兩岸青少年徵文大賽複賽作文題出爐,你怎麼寫?
    【比賽進程】 12月6日,兩岸同題決賽將拉開大幕。決賽統一由臺灣專家命題,按複賽的4個組別,一組一題,現場公布題目,現場寫作。大賽特別邀請著名作家、特級教師喻旭初、祁智、沈國芳、朱萍、賈卉等擔綱決賽評委。決賽優秀作品將同時在南京晨報和好讀周報上發表,以文字為紐帶,促進兩岸青少年互學互鑑,攜手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共創美好未來。
  • 上海春考作文題,復旦中文系「滿分學霸」會怎麼寫?
    至今,他在位育中學讀書時的作文還長被老師讀來教育學弟學妹。 作為參加過2017年上海春考的過來人,2021年的春考作文,這位學霸會怎麼寫?9日下午,解放日報·上觀記者連線小曹。帶教高一、高二年級,看到作文題的角度,既有「學生」的,也有「老師」的,二者合一。 「有人說,你怎麼做,就會成為什麼樣的人,也有人覺得不盡如此,你怎麼看?請寫一篇文章,談談你的認識和思考。」這是2021年的上海春考作文題。 「我會聚焦『青年成長』,」小曹說。首先春考作文題題幹延續「有人說」這個給出材料要求觀點的傳統。
  • 以「自律的樂趣」為主題,中山名師教你寫好中考作文
    7月20日下午17時,隨著鈴聲的響起,中山中考語文科目考試結束,中考作文題目出爐。 南方+聯繫了中山優秀教師,點評今年中山中考作文題,請賞析。
  • 今年中考作文如何能得高分?能仁中學名師解析中考語文卷
    命題以教材為藍本,引導教學回歸課本,回歸閱讀寫作本真。今年中考作文題是「那段日子,我忽然長大」,看到這道題,感覺還是比較親切的,很貼近學生的認知水平,引導學生關注生活、關注社會,抒寫自我的體驗、感受,實現自我成長。審題難度不大,一般都能通過敘寫事情體現自己的成長,但有些同學可能會忽略「那段日子」和「忽然」這兩個修飾語。
  • 2014年全國各地高考作文題匯總
    不聽警告執意餵食者,將依法懲處。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義的範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大綱全國卷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 今年的中考作文題該怎麼寫?聽聽三位名師的解讀
    杭州市建蘭中學語文老師王旭東:杭州中考作文第一次出現了任務型寫作大題杭州市學科帶頭人、語文高級教師、杭州市建蘭中學語文老師王旭東說,今年任務驅動型作文登上了大作文的舞臺,杭州中考作文第一次出現了任務型寫作大題。 具體到這次考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