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頓擺是什麼?它如何工作?

2020-12-14 科技領航人

牛頓擺是桌上玩具和教學工具,可演示能量守恆和動量守恆定律。當其中一個球被提起並釋放時,它撞擊隨後的固定球,並通過一系列快速的能量傳遞,最後一個球被向外推動。

在《財富》 500強公司每位執行長,電影中的主角的桌子上都可以看到牛頓擺,這是大多數人在工作檯上使用的玩具。這種擺動球的設置可以減輕某些人的壓力,並激發其他人的創造力,但對於大多數人而言,這僅僅是吸引人眼球而已。

該設備用艾薩克·牛頓爵士(Isaac Newton)的名字命名,也被稱為牛頓擺,牛頓搖杆,更隨意地稱為牛頓球。牛頓擺除了是優雅的裝飾物外,還展示出兩個非常重要的基本物理定律,即動量守恆定律和能量守恆定律。

牛頓擺的歷史

與流行的看法及其名稱相反,擺球裝置實際上不是牛頓發明的,也不是他第一個提出玩具演示法則的人。

約翰·沃利斯(John Wallis),克里斯多福·雷恩(Christopher Wren)和克裡斯蒂安·惠更斯(Christiaan Huygens),於1662年向皇家學會提交的論文中首次提到了這種擺所展示的原理。克裡斯蒂安·惠更斯(Christiaan Huygens)尤其對擺的發明做出了最大貢獻。

克裡斯蒂安·惠更斯(Christiaan Huygens)

惠更斯的著作《關於運動體的碰撞(De Motu Corporum ex Percussione)》中,討論了懸垂物體的碰撞以及運動從運動物體到靜止物體的傳遞。他也是第一個報告說,要解釋像擺一樣的系統背後的力學原理,必須使用動量守恆和與質量乘以速度平方成比例的量。質量乘以速度平方即是運動物體的動能;即使這樣,這個詞還是在惠更斯發現後近一個世紀創造的。

另一方面,雷內·笛卡爾(Rene Descartes)首先提出了動量守恆定律。雖然,他提出了數學表示法而不是速度。雷內的公式動量=質量x速度在某些情況下確實有效,但是無法解釋物體的碰撞和隨後的動量。惠更斯用速度(向量)代替速率,因此在解釋物體碰撞方面更為成功。

雷內·笛卡爾(Rene Descartes)

然而,法國物理學家和牧師艾伯·馬裡奧特(AbbéMariotte)是第一個正確地進行和記錄擺球實驗的人。牛頓在他的著作《原理》中提到了馬裡奧特的工作,這是他對現在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裝置的全部貢獻。

但是為什麼要用「牛頓擺」命名呢? 你可能會問。

因為動畫片《Courage, the cowardly dog’s computer》中的計算機這麼說!

好吧,本質上不是計算機,而是在經典動畫片系列中為計算機配音的演員(西蒙·普雷布爾)將搖擺球裝置稱為牛頓擺。

擺被認為以牛頓命名,有兩個原因。首先,可以從牛頓的第二運動定律(力=質量x加速度)中得出動量守恆定律,其次,作為對牛頓對物理學領域遠比惠更斯和馬裡奧特貢獻更大的頌歌。

擺結構與擺如何工作

多年來,牛頓擺進行了多次翻新。但是,基本輪廓保持不變並且非常簡單。奇數個幾乎彼此不接觸的球(通常是五個或七個)被懸掛在木製或金屬框架上。球通常由不鏽鋼製成,在極少數情況下,由鈦製成。由於其良好的彈性和低廉的價格,不鏽鋼是構造球的理想選擇。

每個球的特性(大小,重量,質量和密度)均相同,並使用兩條等長的線懸掛。導線從框架的任一側傾斜以與滾珠形成一個倒無底三角形。它們還有助於將擺錘的運動限制在與框架橫杆平行的單個平面上。

牛頓擺的操作與其結構一樣簡單。當一端的球被抬起並釋放時,它撞擊隨後的靜止球並將所有能量傳遞給它。通過一系列令人難以置信的快速傳遞,能量被傳遞到另一個終端的球上,迫使球向上擺動。終端球升至等於第一個球的高度,然後掉落下來擊中靜止的球。現在,能量和運動都沿相反的方向進行,最終將第一個球再次推出。

接下來的過程一直持續,直到開始時傳遞的所有能量都被空氣阻力、聲能和擺動球體之間產生的任何熱量所損耗。

牛頓擺背後的物理學

如前所述,牛頓擺展示了能量守恆定律和動量定律。

能量守恆定律規定:「儘管可以將能量從一種形式轉換為另一種形式,但它既不能創造也不能被破壞」。另一方面,動量守恆定律斷言,孤立系統的動量是守恆/恆定的,即,當兩個物體碰撞時,碰撞前後的動量保持不變。

回到牛頓擺,靜止時,球的勢能為零,因為它們不能進一步向下移動(勢能= mgh,靜止時h = 0),動能為零,因為它們不運動(運動) 能量= 1/2 mv^2,靜止時v = 0)。同樣,球也不帶動量(動量= mv,靜止時v = 0)。

但是,當第一個球被提起並離開時,它隨著高度的增加而獲得重力勢能,而動能保持不變,為零。 釋放後,隨著球體高度的降低,勢能轉化為動能。所有的勢能在底部位置都轉換為動能。而且,球在向下擺動時會獲得動量,並在底部位置獲得最大動量。

在與下一個球撞擊時,第一個球失去所有動能(因此,失去了所有動量)並陷入死胡同。但是,能量和動量不會丟失,因此必須將其轉移到它擊中的球上。第一個球在撞擊時施加的力使第二個球略微壓縮變形。壓縮是能量以勢能形式傳輸的象徵。當第二個球試圖保持其原始形狀時,勢能被轉換為動能,並同時傳遞給下一個球。接下來的壓縮-減壓鏈以及因此的能量傳遞持續到最後一個球體。

減壓後的最後一個球體找不到隨後的球來壓縮並將能量傳遞給它。由於傳遞能量不是一個可行的選擇,因此最終的球將倒數第二個球推向後方並向外推動。每個動作都有相等和相反的反應,對嗎?

由於在傳遞過程中沒有能量損失,所以最終的球以與第一個球的下降速度相等的速度射出,因此表明動量得以保留!

同樣,最後一個球上升到與第一個下降高度相等的水平,表明所有能量也被保留了!

總結語

儘管牛頓擺背後的工作程序和物理過程非常簡單,但人們經常問:如果我們扔下兩個球而不是一個,該怎麼辦?為什麼牛頓擺不以一半的速度炸開兩個球?

首先,每個球都賦予足夠的能量來移動另一個球(假設它們具有相同的大小),因此向外射出的球的數量將等於掉落球的數量。第二,從動量(mv)公式可以明顯看出,如果質量相同(對於所有球的確如此),則要保持動量,速度也必須保持相同。第三,牛頓擺最終會由於能量損失而停止。

在理想的世界中,牛頓擺將代表彈性碰撞(碰撞前後的動能保持不變),但由於能量損失使碰撞變得非彈性。

儘管如此,這種已有50年歷史的儀器仍然作為令人著迷的玩具和出色的教育工具而盛行!

相關焦點

  • 牛頓擺
    又叫:牛頓擺球、動量守恆擺球、永動球、物理撞球、碰碰球等。理想狀況      實際狀況中的牛頓擺存在一個問題:一個運動的球表現為它的質量好像都集中在其幾何中心。在理想狀況下的牛頓擺中,金屬球是完全相同的質點,將發生完美的碰撞。動量守恆     動量守恆定律表明在一個封閉系統中,給定方向的動量是恆定的。
  • 神奇的牛頓擺!你知道什麼物理原理嗎?
    牛頓擺是一個1960年代發明的桌面演示裝置,五個質量相同的球體由吊繩固定,彼此緊密排列。
  • 將100個鐵球做成「牛頓擺」,第一顆砸下去後,震撼才剛開始
    將100個鐵球做成「牛頓擺」,第一顆砸下去後,震撼才剛開始網羅天下趣事,縱觀八方奇聞,歡迎收看本期內容,「牛頓擺」是我們物理學課桌上,遇到的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小物件,這種小物件不僅有趣,還內涵著很多有趣的物理學知識,這種由5個小鐵球製成的牛頓擺。
  • 用5個直徑1米的球組成牛頓擺,到底有多可怕?看看西瓜就知道!
    用5個直徑1米的球組成牛頓擺,到底有多可怕?看看西瓜就知道!牛頓擺是一種有趣的桌面演示裝置,著名的物理學家牛頓靠牛頓擺證明能量守恆和動量守恆定律,而在今天,牛頓擺也成為了很多人桌面上的小擺件,因為它本身就是特別有趣的,賦予它多大的力量。
  • 一個神奇的牛頓擺!讓你再也不用擔心物理知識啦!
    牛頓擺是一個1960年代發明的桌面演示裝置,彼此緊密排列。最重要的是,它每個球的質量相同。
  • IYPT 2019 Background Kit | No.15 Newton's Cradle牛頓擺1
    牛頓擺的振動會逐漸衰減,直到擺球靜止。探究相關參數,例如擺球的數量、材質和排列方式對牛頓擺衰減速率的影響。——from Wikipedia牛頓擺是一個使用一系列擺球來演示動量與能量守恆的裝置。當一端的擺球被舉起釋放時,它會撞擊靜止的擺球,通過靜止擺球傳遞力量推動最後一個球向上。最後一個球擺擺回並撞擊相鄰的靜止小球,在相反方向重複該效果。此裝置以17世紀英國科學家艾薩克-牛頓爵士的名字命名。也叫牛頓球或辦公室球擊器。
  • 牛頓擺的新玩法?15個鐵球同時擺動,整個過程讓人眼花繚亂!
    大家好,歡迎收看本期木易機械牛頓擺的新玩法?15個鐵球同時擺動,整個過程看得我眼花繚亂!牛頓擺是個很好玩的小擺件,最早是作為一種物理演示的工具,不過人們發現這個東西看起來挺好玩的,就慢慢被人們做成了各種各樣的小擺件,原理也非常簡單,一排等質量的小球被掛成一排,最邊上的一個被拿起後,撞擊挨著的下一個,只有另一邊最外面的一個會被彈飛,在重量的影響下,再次循環這樣的動作。
  • 牛頓的第一運動定律如何幫助您更快地完成工作
    牛頓在他的書(被廣泛認為是有史以來最重要的科學書之一)中,闡述了他與自然哲學和世界體系有關的數學原理。他的第一個運動定律可以成為在您的生活和職業中取得進步的有用模型。牛頓的第一運動定律也稱為慣性定律,它說靜止的物體保持靜止,或者如果運動,則保持恆定速度運動,除非受到淨外力作用。
  • 將5顆鐵球製成牛頓擺,威力到底有多可怕?看西瓜下場就明白!
    將5顆鐵球製成牛頓擺,威力到底有多可怕?看西瓜下場就明白!相信很多小夥伴都見過牛頓擺,它是由幾個質量相同的小球,在頂端拴上一根線,藉助外力的作用。將小球撞擊其它的小球。理論上它們並不會停下。而這遵守的就是能量守恆定律。
  • 開局一個牛頓和若干定律,如何一統力學江湖?
    假設你生活在牛頓那個時代,你要如何根據已有的經驗和規律開宗立派,創建一個完整的力學體系?這篇文章我們來嘗試復盤一下牛頓一統力學江湖的過程。牛頓出生於1642年,我們先來大致了解一下時代背景。那一年,近代科學之父伽利略剛剛去世,以「行星運動三大定律」為天空立法的克卜勒剛去世12年,提出近代日心說的哥白尼去世了99年,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則已經是150年前的事了。
  • 將5個直徑一米的大鐵球,打造成牛頓擺,威力到底有多大?
    將5個直徑一米的大鐵球,打造成牛頓擺,威力到底有多大?在物理實驗當中,有一些實驗是非常有趣的,就比如說牛頓擺,製作牛頓擺非常的容易,只需要將一些等質量的小鐵球擺放在一起,利用到能量守恆的作用就能夠讓它們按照一定的規律擺動起來,那將5個直徑一米的大鐵球打造成牛頓擺,威力到底有多大呢?
  • 什麼是「擺大巴」,如何「擺大巴」?
    大家好,今天我們分享在職業足球裡「擺大巴」的來歷及如何做,希望大家喜歡!擺大巴是一種形象的說法,意思是防守方將防線退得特別深,以組織對手的進攻機會,它通常被認為是比較消極的足球策略,常被那些試圖保住領先地位或保住得分的球隊使用。
  • 牛頓和愛因斯坦是如何看重力?重力是一種幻覺嗎?
    這裡有一些實質性的東西,為什麼愛因斯坦採用它,以及它是如何為最終成為廣義相對論的東西埋下種子的。我們需要從物理101和牛頓運動定律開始。要分析運動,需要所謂的參照系。使用x-y-z軸來標記空間中的點,以及一個時鐘來跟蹤時間。需要一個參照系的原因是只能測量相對於其他物體的運動。牛頓定律不能告訴你,一個參照繫到底是靜止的還是勻速運動的,因為這個區別毫無意義,只是一個觀點。
  • 因為疫情在家的牛頓,都做了些什麼?
    在這期間,偉大的物理學家牛頓在家躲瘟疫的那段歲月廣為流傳開來。那麼,牛頓在這段時間裡到底都做了些什麼呢?在這段時間裡,牛頓完全通過自學學習了當時絕大多數的數學知識,並且對於純數學和如何將數學應用到生活中十分感興趣。此間,牛頓也留下了一句流傳後世的名言:「Plato is my friend, Aristotle is my friend, but my greatest friend is truth(柏拉圖是我的朋友,亞里斯多德是我的朋友,但我最重要的朋友是真理)」。
  • 牛頓的數學成就——廣義二項式展開(牛頓推導過程)
    在這篇文章中,我將重點介紹牛頓早期的數學成就。我將描述他對廣義二項式展開的推導,以及他如何應用它來得到正弦函數的冪級數展開。德裡克·懷特塞德(Derek Whiteside)被認為是「同時代最重要的數學史學家」,據他說,這是正弦(和餘弦)的冪級數首次在歐洲出現。
  • 高考:什麼是牛頓定律?牛頓定律該怎麼簡單理解?這裡有答案!
    著眼於眼前,不要沉迷於玩樂,不要沉迷於學習進步沒有別人大的痛苦中,進步是一個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只有足夠的量變才會有質變,沉迷於痛苦不會改變什麼。今天給大家總結一下牛頓第一定律,與牛頓第二定律,還附帶一個力學的單位制,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因為專心,所以專業。一. 牛頓第一定律(也稱慣性定律)①慣性:物體保持原來的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的性質叫做慣性。
  • 1光年長的牛頓擺,1頭鋼球落下,另1端多久彈起?是否能超光速
    1光年長的牛頓擺,1頭鋼球落下,如果另一頭的鋼球瞬間彈起,那麼信息的傳播速度就可以超過光速,但是實際上不會發生這樣的事。鋼鐵的密度是7.8,掂在手裡具有沉甸甸的感覺,而且具有極高的強度。那麼一個實心的鋼球真的是實心的嗎?只要我們把尺度縮小到原子尺度,以此來衡量一個實心的鋼球。
  • 什麼是重力?愛因斯坦提出廣義相對論後,牛頓的定律是錯的嗎?
    還有什麼能比引力更令我們熟悉呢?從高處落下一個物體,萬有引力就使它墜向地面。同時我們在課堂上學到引力使月球繞地球運動,也使地球繞太陽運動。牛頓不是第一個注意到蘋果從樹上落下來的人,他偉大的洞察力表現在,他以數學的形式展示了使蘋果落向地面的力一定與使月球按照軌道運轉的力是同一種。牛頓引力概念的核心——現在被稱為萬有引力定律——即宇宙中每個物體與其他所有物體間都存在吸引力。而且這力量的強弱與它的質量成正比,也就是說,一個物體質量越大,它的引力就越強。
  • 艾薩克·牛頓與鍊金術
    首先,沃克爾熟悉牛頓與眾不同的筆跡。然後是牛頓創作手稿的方法,他取了一張大得多的紙,把它對摺兩次,然後沿著其中一次對摺的一半剪成小冊子。沃克爾以前見過這樣的臨時筆記本,通過他與伊薩克·牛頓化學實驗室的合作,這個項目由印第安納大學的威廉·紐曼策劃,提供學術在線訪問牛頓的鍊金術手稿。通過這樣摺疊紙張,牛頓能夠複製和注釋鍊金術實驗的冗長配方。
  • 以萬有引力定律而聞名的英國物理學家:艾薩克·牛頓
    牛頓的理論認為,白光是光譜中所有顏色的合成,而光是由粒子組成的。他的重要著作《原理》包含了除能量以外幾乎所有物理學的基本概念的信息,最終幫助他解釋了運動定律和引力理論。和數學家哥特弗裡德·威廉·馮·萊布尼茨一起,牛頓被認為是發展了微積分的基本理論的人。艾薩克·牛頓發明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