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第一書記|梅可賢:做群眾的貼心人

2021-01-17 天眼新聞

我叫梅可賢,是開陽縣稅務局一名幹部。

2020年3月,脫貧攻堅進入決勝階段的關鍵時刻,我有幸受貴陽市稅務局指派,開陽縣委組織部任命,赴花梨鎮新山村任駐村第一書記、駐村工作組組長。

新山村地處花梨鎮西北部,位於美麗的開洲湖畔。

去往新山的路上,風景宜人,鳥語花香。

多年前,我是去過新山的。那時的新山村,是一個偏遠落後的小山村。但那裡的村民純樸、善良、勤勞。

一路上,我想像著新山村今天的樣子,心裡更盤算著我這個新手,如何邁出駐村工作的第一步?

與村支兩委的見面會上,我迫不及待地向村支書了解新山村的基本情況。

我一邊了解,一邊在我的工作筆記本上記著:全村戶籍人口1215戶,4047人,常住人口985戶,2875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31戶,96人,在2019年年底全部脫貧。村海拔最低處630米,最高處1230米,年平均氣溫16℃,年降水量1128毫米,全村有耕地總面積14220畝,林地8527畝。已種植獼猴桃1000多畝……

村支書介紹完,用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看著我說:梅書記,你剛剛來,老百姓對你不熟悉,但心裡卻有盼頭。村裡的事多且雜,有「難啃的骨頭」,也有「難送的神」,你要有心裡準備哈。

村支書話裡有話,我微笑著,用堅定的眼神看著他說,再「難啃的骨頭」,再「難送的神」,還不都是人嘛,放心,我有心裡準備。

與村支書簡短的交流,我心裡「嘀咕」了一陣,瞬間感覺到,要在2020年7月高質量通過脫貧攻堅國家普查驗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我心裡也非常清楚,逐一走訪農戶,就是我這個新手邁出駐村工作的第一步。

用腳步丈量民情,用行動走近群眾。

起初,在走訪中,我除了了解農戶的基本情況外,臨走時還留下我的電話號碼,讓他們有事就找我。

現在農村在家的大部分是老人,告訴電話,也記不住。為了方便村民聯繫我,我製作「駐村第一書記幫扶便民聯繫卡」。

別說,這一招,還真是管用。

我在走村串戶時,四處張貼。從4月21日至6月12日,不到兩個月的時間,我走遍全村34個村民組,近1000戶農戶。

無論天晴下雨,我都在走村串戶的路上。

在那些披星戴月的路上,也留下我這個駐村第一書記、稅務人的足跡。同時留下的,還有我對黨的忠誠,有我的蔚藍情懷,有我幫扶的初心。

記得,5月23日,早上6點剛過,手機鈴聲響了。

電話接通,有急促的聲音傳來:

「梅書記,我是乾井村民組的盧興華,昨天晚上被鄰居家狗咬傷了,今天還可以打防疫針不?」

「可以的,只要在24小時內,都可以打。治療費的問題,你們兩家商量,趕緊去醫院,不要耽誤。要是有什麼困難,你再打電話給我。」

當天下午,盧興華在電話裡告訴我,防疫針已經打了,鄰居付了治療費。我心裡也放心了。

有時,下組回到村裡,剛端起碗準備刨一口飯,手機就響了。村支兩委和駐村工作隊的同事打趣地說,梅書記,你來不到兩個月,手機都成熱線電話了。

我淡然一笑,說,這是老百姓信任我。有人打,是好事。沒得人打,才不是好事呢!

自從「聯繫卡」張貼出去後,村民的莊稼受蟲災,住房屋基、堡坎垮塌等,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打電話找我。能解決的,及時解決,不能解決的,立即跟村支兩委、駐村工作隊商議,並向鎮政府反映,錄求解決的辦法。

新山村的集體經濟一直很薄弱,每年的辦公經費,全靠政府劃撥。

村唯一的集體經濟來源,就是蛋雞養殖基地。

蛋雞養殖基地的雞蛋,多為綠殼雞蛋,營養較為豐富。但受疫情影響,雞蛋銷售出現了困難。

有一天,村支書望著幾大筐雞蛋一籌莫展,用期待的眼神看著我時,我拍了他兩下肩膀,說,我來想想辦法。

當天,我聯繫了縣稅務局和幾家企事業單位的食堂,跟他們大致講了村裡的情況,得到大家的支持,同意以後他們食堂的雞蛋,都由新山村蛋雞養殖場供應。

雞蛋的銷路找到了,我心裡也樂開了花兒。也在那時,我才真正體會到,「心裡樂開了花兒」是什麼滋味。

6月5日,對新山村金竹坪組的龔明豔來說,是一個悲痛欲絕的日子。

2018年,龔明豔考取了內蒙古呼倫貝爾學院,學計算機科學與應用專業。一個準大二的學生。

走訪期間,我對龔明豔家的情況,略有了解。

龔明豔自幼父母離異,母親改嫁黔西南。

父親在外打工,勉強維持生計。

今年年初,父親因大腦血管腫瘤返鄉治療,讓原本並不富裕的生活,雪上加霜。

村裡考慮到她家的實際困難,按規定程序,將其納入了低保。

6月5日,父親最終還是沒能熬過病魔的折磨,丟下她一個人,走了。

當天中午,當龔明豔穿著孝衣出現在村委會時,我看著她哭腫的雙眼,心立馬就揪痛起來。

當我問她,現在家裡有什麼困難急需解決時,她雙手一捂臉,「哇」一聲,放聲大哭。

我一下子不知如何是好,輕輕拍了一下她的肩膀,有政府在,不怕。

她稍作調整,依然抽泣著說,寨子上幫忙的人都到了,家裡等著米下鍋。

我讓她先回去招呼寨子上的人,剩下的,交給我們。

我立即趕緊招集駐村工作隊及村支兩委的同志,湊上1000元,給她好買大米和油送去,讓其父親得以安葬。

想到她還有兩年才大學畢業,這期間,學費麼辦?生活費從哪裡來?一連幾個晚上,我輾轉反側,難以入眠。

為了解決她讀大學的後之憂,我多方奔走,找到開陽美聯博雅欣苑的房開老總,跟他講明情況後,爽快答應,每年贊助她學費5500元,每個月生活費1500元,直到她大學畢業。

還有石老虎組的潘國海家,有三朵金花,分別上大一、大二、大三,一到開學季,就要近4萬的報名費。對一般的農村家庭而言,要一下子拿出這筆錢,還是很艱難的。

我了解情況後,又去找雲開國際的開發商,為他家爭取了2萬元的贊助,解決了他的燃眉之急。

扶貧路上的一樁樁,一件件,我用我的真心,踐行著我扶貧的初心。

因為,我心裡只有一個念頭——做群眾的貼心人。

文/梅可賢

刊頭設計/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吳浩宇

文字編輯/趙相康

視覺/實習生 曹芳芳

編審/李纓

相關焦點

  • ...用心幫扶,做群眾的貼心人丨施秉縣楊柳塘鎮高塘村第一書記朱宏喜
    我叫朱宏喜,2018年到施秉縣楊柳塘鎮高塘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朱書記,我們寨子上的吳治英家庭情況有點特殊勒,能不能想點辦法幫助哈?」這是我剛到高塘村不久,村幹人口主任吳光仁對我說的話。  從那時候起,我通過個人資源,聯繫了社會愛心人士對吳治英戶進行每月五百元的捐助,這一捐將近三年了。自那時候起我也成為這家帶著4個未成年孫孫獨身老人家的常客,送衣物、食品、電池,修有線電視。
  • 鄂州市平石村第一書記:扶貧路上群眾的貼心人
    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通訊員李朝霞、汪霽月)7月29日,筆者獲悉,由鄂州市文化和旅遊局派駐到平石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的季鴻鷹,在開展駐村工作中,積極發揮第一書記「領頭雁」作用,努力當好群眾的貼心人、問題的攻堅手。
  • ...故事」開陽縣稅務局工作人員梅可賢:用心用情做好 群眾的貼心人
    我叫梅可賢,是開陽縣稅務局一名工作人員。今年 3 月,我被委派到花梨鎮新山村任駐村第一書記、駐村工作組組長,與這裡的緣分便從此時開始。新山村地處花梨鎮西北部,位於美麗的開洲湖畔。在去新山村就任的路上,一路雖風景宜人,但我心裡還是很忐忑,不知道新山村情況如何?盤算著我這個新手,該如何邁出駐村工作的第一步?經過了解,新山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共有 31 戶 96 人,雖說在 2019 年年底已全部脫貧,但幫助他們鞏固脫貧成效又成為了下一階段工作重點。
  • 陳紹和|退休不退色 群眾貼心人
    「陳書記,你今天得空不?得空的話帶我去南溝的銀行取點錢用」「得空,你老人家來了,不得空都要抽空。」11月12日一大清早,黔江區城南街道山臺山社區黨委書記陳紹和一到辦公室,就迎來了一位特殊的親人朱文祿。  「這些年來,他始終心懷群眾,把自己擺在『服務』位置上,為群眾辦實事,做群眾的貼心人。」
  • 張婷婷:陳家大莊村群眾的「貼心人」
    「娃娃,你又來看我了。都夠用哩,就是身體不太好,想著這幾天去城裡看看。」得知老人身體不好,張婷婷便坐在床沿上詳細問他的身體狀況,又打電話詢問衛生院的同志有關情況,神情中流露出急切和擔心。 我們看到的這一幕正是成縣陳院鎮陳家大莊村專職化黨組織書記張婷婷走訪貧困戶陳維凡時的情景,這只是她任職以來開展工作的一個縮影。
  • 林麗娜:做群眾的貼心人
    挨家挨戶摸底排查外來人員,與居家隔離人員接觸,為他們測量體溫、送菜、扛物資……「不只是防疫,她平時也為社區、為大家做了好多事。」玉湖社區居民邱秀說。到社區工作後,林麗娜一心一意為群眾謀福利。她帶頭從自家企業拿資金免息支持創建玉湖果蔬批發市場,幾年內市場佔地規模就從3畝擴大到60畝,道路拓寬了一倍,社區財政收入增長至2000多萬元。
  • 我眼中的段莉萍法官:她是群眾貼心人
    我眼中的段莉萍法官:她是群眾貼心人 2020-11-28 18: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群眾的貼心人郭立新
    6月20日,河南省商水縣白寺鎮火燒樓村貧困戶大學生崔孟軻向前來慰問的商水縣衛健委駐火燒樓村第一書記郭立新表示感謝。崔孟軻的父親於2017年去世,母親靠打工供應崔行行、崔孟軻、崔鵬飛姐弟仨上大學,因三個大學生,家庭經濟十分困難,是目前火燒樓村的未脫貧戶。郭立新幫助崔孟軻母親就業、姐弟仨上學、貧困戶申報,每年春節、中秋節都自費買禮品慰問。
  • 文城鄉前湖村第一書記:做貧困戶貼心人
    聽到消息的張子健在第一時間放棄春節休息,跟著老第一書記柳凱來到前湖村住了下來,這一住就是一個多月。這一個月中,張子健和柳凱一起。挨家電話宣傳新冠肺炎疫情防治措施,疫情防控點值班,跟隨志願者入戶消殺,幫在家隔離的村民購買生活用品。這一個月的時間,走遍全村不下5遍。「當時並不覺得害怕,就是想著能儘自己的一份力,為村民做點事。」回想起那一個月的經歷,張子健笑著說。
  • 村裡來了貼心人——記江西省泰和縣馬市鎮柳塘村第一書記蔡正杰
    一年前,江西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委派蔡正杰擔任吉安市泰和縣馬市鎮柳塘村第一書記。他甘做貧困戶的貼心人,以實際行動書寫了對「第二家鄉」最真摯、最深沉的愛。幫村民化解燃眉之急  上任伊始,蔡正杰就馬不停蹄地訪遍村裡全部建檔立卡貧困戶,對住房安全情況全面摸排並掛牌標識。
  • 我要做群眾的「貼心人」
    我叫楊紅,是開陽縣稅務局一名普通幹部。2019年,被選派至開陽縣金中鎮茅坡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 茅坡村,作為開陽縣偏遠山村之一,山高坡陡地少人多,村裡共有8個村民組360戶人家,共1437口人。其中,建檔立卡戶就有23戶69人。
  • 【我的扶貧故事】做駐守在群眾心中的第一書記
    我叫鄭雷,是黔南民族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的一名教師,一名黨員幹部,於2018年3月受黔南醫專黨委選派到荔波縣朝陽鎮板麥村駐村扶貧,任第一書記。那年我的妻子已懷孕五個多月,年邁父親身患癌症。帶著對家人的愧疚,我堅決服從組織安排,毅然扛起脫貧攻堅的重擔來到板麥村開始了我的駐村工作。
  • ...系列故事(二)想群眾之所想 做群眾貼心人——扶貧幹部的心路歷程
    脫貧攻堅系列故事(二)想群眾之所想 做群眾貼心人——扶貧幹部的心路歷程 2020-11-25 17: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遵義市先進工作者|遵義中院彭莉:做群眾的貼心人
    「如果不按我的意見解決,我是不會罷休的。」
  • 用「心」當好群眾的「貼心人」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秋季學期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幹部培訓班開班式上強調,年輕幹部要提高群眾工作能力,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真正成為群眾的貼心人。從梁家河到正定,從福建到浙江,從上海到中央,一路走來,習近平總書記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以「無我」的狀態踐行著初心使命。
  • 我的扶貧故事丨令狐軍:實實在在做人民群眾的「貼心人」
    我叫令狐軍,是貴州省人民檢察院的一名處級幹部。自2017年8月起,我就奔赴在脫貧攻堅一線,來到黔南州長順縣掛職縣委副書記,擔任省人民檢察院派駐長順縣同步小康駐村工作隊副隊長、熱水村脫貧攻堅隊隊長(第一書記)。
  • 唐河縣馬振撫鎮:駐村幫扶工作隊 成了群眾貼心人
    央廣網南陽12月4日消息(記者 彭華 通訊員 李欣)「郭書記,我家水管壞了,你快幫我聯繫一下人來修吧……」2020年12月4日,河南省唐河縣馬振撫鎮賈莊村一戶村民向駐村第一書記郭成坡電話求助。4年來,賈莊村村民與駐村幫扶工作隊朝夕相處,建立了深厚的感情,遇到困難事第一時間就會想起找幫扶工作隊。賈莊村轄9個自然村,總人口653戶2835人,有建檔立卡貧困戶48戶76人,人均耕地面積1.06畝。今年,實現全村整體脫貧。駐村伊始,為了儘快進入角色,第一書記郭成坡用了一個月時間遍訪全村農戶。特別是對貧困戶,他每戶都去四五趟。
  • ...疫全國三八紅旗手黃紅芳:當好疫情「守門人」,做好群眾「貼心人」
    【決勝小康 奮鬥有我】抗疫全國三八紅旗手黃紅芳:當好疫情「守門人」,做好群眾「貼心人」 2020-12-09 17: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一個基層婦聯主席的一天|婦女群眾的「貼心人」
    一個基層婦聯主席的一天|婦女群眾的「貼心人」 2020-12-10 18: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開發區:「小馬扎」宣講隊成為群眾「貼心人」
    開發區:「小馬扎」宣講隊成為群眾「貼心人」 2020-05-25 04: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