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原著:白氏的婚姻,本可以另有天地

2020-12-14 落川公子

富甲一方、商賈門第的白老太爺認為唯一的寶貝女兒能嫁入侯府,是一門極好的婚事,日後女婿襲爵,女兒就是高貴的侯爵夫人,這簡直就是老白家無上的榮耀。

白家姑娘是歡歡喜喜出嫁的,疼她的爹爹給了她一百萬兩白銀的嫁妝(劇中改為五十萬兩),外加田莊鋪子若干。

高嫁

白氏不知道侯府娶她,不過是為了解決財務危機,白氏更不知道她丈夫的白月光大秦氏剛剛咽氣給她騰了空位。她的到來,是鳩佔鵲巢嗎?也許在顧偃開心裡是的。

總之婚後的白氏並沒有新嫁娘的歡喜,丈夫冷淡,府裡眾人漠視,白氏從娘家的珍珠寶貝鳳凰蛋變成了夫家的微如塵埃。

但總算,她有了自己的血脈——第一個孩子顧廷燁。

得子

白氏覺得在侯府的日子不好過,但其實好不好過,都是相對的。

白氏有正室娘子的名份,有親生的兒子,有貼心的奶媽常嬤嬤,還有個那麼有錢的娘家,她大可以過得好好的。丈夫不愛她,她可以好好愛自己、愛兒子。

但白氏太把「顧偃開妻子」當回事了,站在妻子的立場,她不能接受自己的婚姻是一場交易,不能接受白家的一百萬兩白銀填補了顧家的虧空,而自己連基本的尊重都得不到。她更不能接受有人時時給顧廷煜灌輸:因為白氏要進門,他母親是活活被逼死的!

真相

二度有孕的白氏心中抑鬱,難產而亡。

真是……可惜了!

古時女子在婚姻中是無甚退路的,雖然也有什麼和離書、放妻書,到底不如現代女性,對於結婚離婚擁有完全自主權。

白氏的婚姻當然不算美滿,但《知否》中不美滿的婚姻還少嗎?重要的是怎樣在不美滿中儘量讓自己適意。

開解

英國公女張氏嫁與沈國舅,完全是皇帝出於新老貴族連姻的政治需求,沈國舅娶了張氏,卻放不下為救沈皇后而死的髮妻,遂納了髮妻之妹小鄒氏為妾,寵得她登鼻子上臉,無法無天。

張氏堂堂英國公之女、沈國舅正妻,在這樣的婚姻中也喪了心氣,將自己困在一方院子裡。

好在有明蘭開解,她從這小小院落殺了出去,顧盼生輝,為自己的婚姻搏出一條活路。

生路

原本白氏也可以的。

張氏的做法是往前走一步,而白氏只需向後退一步。

你顧偃開心裡沒我,行,我多多地疼愛自己。何況已經生下了兒子,何況肚子裡還有一個,何況還有個你們侯府不知道哪一天又要仰仗的有錢的老子!

顧偃開有三個兒子,長得最像他,性子也如同他一般剛烈倔強的,就是白氏生的二兒子顧廷燁,顧偃開雖然對他最嚴厲,卻是自小帶在身邊,親自教得他文武出色。

肖似

都說母憑子貴,就憑著顧偃開對顧廷燁的重視和疼愛,白氏縱然代替不了大秦氏在丈夫心中的地位,至少可以做一對相敬如賓的夫妻。

從當日的顧侯夫人,到來日的顧侯老夫人,加上娘家繼承的萬貫家財,這樣的人生,不好麼?

相關焦點

  • 《知否知否》原著把婚姻當跳板的盛墨蘭,贏在美貌,卻輸給格局!
    文/羅小可《知否知否》原著比電視劇還要精彩,女主角盛明蘭拿到了命運的一手爛牌,卻憑著真本事將日子過好,家族漸漸開始走「上坡路」。而同樣是盛家的庶女,盛墨蘭美貌出眾,才華橫溢,身邊有林小娘庇護,又得父親盛紘偏愛,從小養尊處優,風光無限。
  • 《知否知否》原著平寧郡主心高氣傲,婚姻幸福,卻輸在目光短視!
    文/羅小可《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是由趙麗穎、馮紹峰、朱一龍等領銜主演,根據關心則亂同名小說改編,講述了庶女盛明蘭從盛家庶女蛻變為一品誥命夫人的勵志故事。原著比劇版還要精彩,書中盛老太太身邊的房媽媽,她有一句話說得精闢:女人這一輩子,一命二運三本事!平寧郡主就是集運氣好命好有本事三點為一體的高門嫡女,她出身高貴,從小在宮裡長大,心高氣傲,汴京城裡一般的大家閨秀根本無入了她的法眼。
  • 《知否》原著手段不輸小秦氏的大秦氏:扎手玫瑰,顧偃開被騙一生
    顧偃開被逼上梁山之際,娶了白氏。而此時大秦氏已經病入膏肓,在她臨死之前,卻要故意給白氏和顧偃開之間製造矛盾。她把自己身邊的一個丫鬟送給了顧偃開做妾。她要放這樣一個人在顧偃開身邊,讓顧偃開時時刻刻都能想起她。
  • 《知否知否》原著她是唯一被休的大娘子,貪婪自私,結局很解氣
    文/羅小可《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是由趙麗穎、馮紹峰、朱一龍等領銜主演,根據關心則亂同名小說改編,講述了庶女盛明蘭從盛家庶女蛻變為一品誥命夫人的勵志故事。原著比劇版還要精彩和細膩,餘嫣紅的母親餘方氏是唯一被休的當家主母,她雖然膝下兒女雙全,但為人貪婪又自私,結局很解氣!都說,三觀和人品才是婚姻的底線,也是一個家族興旺與否的關鍵因素。
  • 《知否知否》原著梁晗娶妻只看重美貌,卻輸給格局,結局很後悔!
    文/羅小可《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是由趙麗穎、馮紹峰、朱一龍等領銜主演,根據關心則亂同名小說改編,講述了庶女盛明蘭從盛家庶女蛻變為一品誥命夫人的勵志故事。原著比劇版還要精彩,永昌侯府的梁晗雖然出身高貴,卻是汴京城裡的紈絝子弟,他不學無術,喜歡肆意瀟灑的生活,娶妻看重美貌,最後輸給眼界和格局,令母親吳大娘子後悔不已!都說,婚姻中你是什麼樣的人,最終就會遇到什麼樣的人。
  • 《知否》原著賀弘文的無愛婚姻:成年人最好的狀態莫過於此
    人們常說婚姻是愛情的墳墓,可若這段婚姻從一開始就不存在所謂的愛情呢?當那個溫潤如玉的少年終失所愛,他還能夠在往後餘生中尋到屬於自己的幸福嗎?也許並非每段婚姻都需要有愛情的存在,即使是無愛的婚姻用心經營同樣能夠擁抱不一樣的美好明天。
  • 探花郎娶到盛家祖母,只因京城有套住宅,《知否》原著故事很現實
    相比於劇版《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的童話結局,原著《知否》劇情相當現實,很多道理古今都一樣,比如:古代結婚比現在更看重房產!盛家祖母為何能下嫁探花郎?小說裡有個關鍵因素是:盛家在京城貴族區有套六進門的大宅子!勇毅候夫婦這才勉強同意婚事。
  • 《知否》原著:白氏用嫁妝救下顧氏一族,為何得不到任何人感激?
    導語:在原書中,顧廷燦的丈夫曾經說,顧偃開一生被秦家女子所累,大秦氏害得他一生英明受累,小秦氏害得他子孫幾乎斷絕,幸好有白家姑娘留下得一點血脈,支撐起了整個顧家門第。這句話,當然是他和妻子吵架時說的氣話,但卻將白氏對於顧家得恩德,一語點破,白氏嫁給顧偃開時間最短,也最不被顧家看好,但她卻救了整個顧家。
  • 《知否》原著中:為何好的婚姻,都是「胳膊肘子往裡拐的」?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中,講述了盛家小女兒們的婚姻和愛情。同是盛家教出來的七個兒女中,卻只有六人婚姻美滿幸福,這是為什麼呢?墨蘭對於婚姻,每個時代,每個年紀的人,都有自己的認識。不過,婚姻的經營,卻需要一些技巧。只是,大多人都忽略了,好的婚姻,胳膊肘子都是往裡拐的!
  • 重溫《知否》才懂,顧偃開最愛之人,不是大秦氏,而是白氏!
    導語:在《知否》中顧偃開是顧廷燁的父親,顧偃開在他的一生中迎娶了三個女人;一個是他青梅竹馬的髮妻大秦氏;一個是拯救顧家危機的白氏;還有一個就是大秦氏的妹妹小秦氏。顧偃開為了彌補遺憾,維護自己家族的榮譽,才會迎娶大秦氏的妹妹小秦氏來續弦。
  • 徐天川挑戰白氏兄弟,天地會「欺人太甚」,沐王府忍氣吞聲
    天地會青木堂賣膏藥的徐天川與沐王府白氏兄弟茶館相遇,他先是痛打吳三桂的狗腿子盧一峰,然後跟白氏兄弟喝了兩杯茶後寒暄一陣。之後白氏兄弟邀請徐天川到家裡做客,談到驅逐韃子以及吳三桂這個大漢奸,雙方都很意氣相投。最後突然說到擁唐擁桂,立即就有些臉紅脖子粗,火藥味兒十足,一時間劍拔弩張。最後雙方約定在天壇比武。一場架下來,徐天川被打成重傷,白氏兄弟中的老大白寒松被打死。
  • 《知否》原著:使出「火牛陣」的琉璃夫人,會愛自己的女人多酷
    《知否》原著的結尾,顧廷燁帶著盛明蘭去看了琉璃夫人的「無望亭」和靜安皇后的陵寢。一個破落不堪,一個金碧輝煌。破落不堪的「無望亭」,傳說是琉璃夫人和高大學士拜天地的地方。琉璃夫人和高大學士經歷磨難,最終相守一生,兒孫滿堂,成為「傳奇眷侶」。
  • 《知否》原著:明蘭的處事生活哲學,給所有女人都上了一課
    YIBAO|《知否》原著書評01這些日子,我一直都在看《知否》的原著。來回地看了很多遍,越來越佩服盛明蘭這個角色。明蘭為什麼會好命,為什麼能過得好,是跟她本人的婚姻觀以及處事生活哲學都是息息相關的。我們常說,你自己是一個怎樣的人,也就會有怎樣的命?說到底,一個人過得好與壞關鍵還是得看自己是一個怎樣的人。如果你本身活得很通透,那麼你也就會有很好的人生;如果你一直是抱怨,那麼即便你有很好的命也未必能過得好。在《知否》原著中,關於盛明蘭的處事生活哲學,寫的會更為細緻一些。
  • 讀《知否》原著:顧二,你老子是極愛你的!
    白氏出身商賈之家,門第與侯府雲泥之別,而他堂堂侯爺之尊,竟要低就吃軟飯,這是很丟人的一件事,因此白氏過世之後,顧偃開基本不提起有過這樣一位夫人,外頭人不知道的,還以為他一直與秦家連姻,先後娶的大小秦氏。
  • 《知否知否》原著盛明蘭侍女若眉空有美貌,委身做妾,結局悽涼!
    文/羅小可原著盛明蘭身邊的幾個侍女都嫁得很不錯,除了美貌的若眉。若眉原本是盛長楓的通房丫頭,容貌出眾,還有幾分才情,內心卻孤傲,喜歡孤芳自賞,經歷了家道中落,後來在林噙霜的發配下跟著盛明蘭。《紅樓夢》中曹雪芹有這麼一句話這麼形容晴雯的:「心比天高,命比紙薄。」這句話放在若眉身上再恰當不過了。心比天高的若眉,一度連自己的主子都看不起,曾經發誓「永不做妾」,最後卻心甘情願地嫁給了年事已高的公孫先生,成功打臉,然而她的結局卻沒有林噙霜風光。
  • 《知否》原著:墨蘭和明蘭關係好,如蘭差點嫁齊衡,林小娘被騙了
    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和原著小說中,有很多沒來得及拍的劇情,人物關係也和電視劇中表現得不太一樣! 1.原著中墨蘭和明蘭關係不錯。 在盛府後宅裡,墨蘭原著中屬於斯文敗類型反派,面子上做戲足。明蘭有心計但是圓滑不得罪人,兩姐妹人前很和睦。
  • 《知否》原著:勝券在握的賀弘文,是怎麼一步步弄丟明蘭的?
    YIBAO|《知否》原著書評 01 在《知否》原著中,其實最意難平的不是小公爺齊衡,而是賀弘文。但是對於賀弘文,明蘭就不一樣了,她本是把賀弘文當成了自己擇婿的最佳人選。 可以說,要是沒有「申辰之變」,沒有曹小姐,明蘭跟賀弘文早就結親了,哪裡還輪得到顧廷燁。 明蘭跟賀弘文很早就認識了,盛家老太太跟賀家老太太又是閨中至交,兩個孩子又都是各自養在她們門下的,她們也很早就有結親的意思。
  • 《知否》原著被命運眷顧的品蘭,她本就值得擁有這世上一切的美好
    前些天閒來無事又重刷了一遍《知否》原著,突然發現了一個被命運眷顧的女子,盛家大房的品蘭。她的一出場,眸子閃亮,趁著母親去服侍兩位老太太的功夫,偷偷衝著明蘭左眼大大的眨了一下,嚇了明蘭一跳,隨即也玩心大起地眨了一眼作為回禮。
  • 一次「政治正確」的改編:《知否》劇版和原著有哪些差別
    改編自關心則亂同名小說的古裝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不久前開播,這部劇由正午陽光出品,既有大量的書粉群體,又有精良的製作團隊和熱門的演員班底,甫一上映,便引起了不小關注。不過,看過前幾集之後,卻發現劇版相對原著其實改編動作較大。
  • 《知否》原著毒殺後母,謀害兄弟的顧廷燁:有一種善,是以惡制惡
    在寧遠侯府,他因為母親白氏出身鹽商之家,受盡了偏見,顧廷燁的父親顧偃開,對這個兒子也是另眼相看,他的存在,和白氏一樣,是顧家落魄的證明。顧偃開的偏見,是對顧廷燁最大的不公,對於顧廷燁身份複雜的情緒,讓他對這個兒子又愛又氣,在顧府,顧廷燁從來都沒有得到過寧遠侯府嫡次子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