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原著手段不輸小秦氏的大秦氏:扎手玫瑰,顧偃開被騙一生

2020-12-23 微談說情感

大秦氏,是顧偃開心中的白月光,卻是顧府宗門的黑玫瑰。

大秦氏,不僅長得很美,還特別有才華,但她「美得」真的太扎手了。

顧府的舊僕們曾經評價大秦氏:「秦家大小姐,美若秋荷,靜極生妍。善詩詞,工曲賦,琴棋書畫無一不通。」

的確,這樣的女子,生來就該是眾星捧月,傾倒眾生的。

可惜天妒紅顏,她生來就體弱多病。體弱到什麼程度?娶了她連繁衍子嗣都成問題。所以即使她生在高門大戶的東昌侯府,可是到了18歲,卻仍然嫁不出去。

可沒想到顧偃開卻愛慘了她,什麼都不管不顧,就是要把她娶進門。

這下,顧府就熱鬧了。

01讓顧偃開背不孝名聲,不堪為兒媳

顧偃開的父母,是肯定不願意嫁進來這樣的兒媳婦的,結果顧偃開拎起來包袱就跑到了北疆軍中效命,而那時當時戎患正熾,兵兇戰危,隨時可能喪命。

二老就這樣膽戰心驚的過了一兩年,顧偃開回來之後,還是非大秦氏不娶,二老怕顧偃開一個不小心又跑出去,不知道有沒有命回來。

二老沒辦法,只好答應了他。想著若是大秦氏,實在沒辦法生養,就讓顧偃開多娶幾個妾室。

大秦氏進門,伺候公婆吃飯第1天,就直接暈倒了。

顧偃開一看,抱著大秦氏不肯鬆手,對著父母又哭又求,老侯爺夫婦心疼兒子,最後立規矩這事兒就不了了之了。

這事兒開始讓老侯爺夫婦對這兒媳婦心寒。奈何兒子對她就是著了魔似的喜歡,二老最後也只能忍氣吞聲。

到了顧家子嗣這件事情上,二老卻是有底線的。

看到顧偃開心裡眼裡只有大秦氏一個人,成親兩三年,別說妾室通房,連一隻母蚊子都飛不進顧偃開房裡,二老告訴兒子,他的子嗣關係著寧遠侯府的傳承,不是他想怎樣就怎樣。

老侯爺拿出家法孝道,老母親涕泗橫流哀求他,顧偃開答應了。

結果大秦氏這邊好戲開羅了,她立馬就病了,發了高燒,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搶救回來,醒了之後又哭得梨花帶雨,又要暈過去。

顧偃開立馬心疼的不行,趕緊把屋裡的妾、通房全部送走,趕緊把大秦氏像供菩薩一樣供著。

半年之後,公婆又提子嗣的事,這次大秦氏又故技重施,然後又九死一生搶救了過來,幾次下來,顧偃開竟然瞞著父母,帶著大秦氏去了西南邊陲。

顧偃開和大秦氏這樣的愛,是病態的。

小秦氏曾這樣評價顧偃開對大秦氏的愛:「他對姐姐是糊迷了心竅的著迷,是前世的債。」

顧偃開對大秦氏如此深情,可大秦氏卻從未為顧偃開想過。

她從沒把顧偃開的父母放在眼裡,還帶著顧偃開,不把自己的父母放在眼裡。

百善孝為先,可是大秦氏病態自私的想法太可怕了:我不想孝順你的父母,那你也別想孝順你的父母,你的眼裡只能有我。

02不顧顧偃開前途,不堪為宗婦

顧廷燁覺得大秦氏可憐,又厭煩,他這樣評價大秦氏:她畢竟是宗婦,嫁入顧門近十年,只知風花雪月傷春悲秋,夫家的隱患她竟一點不知。

大秦氏自私的只愛自己,只想要顧偃開無所不用其極的對她好,卻從沒想過如何做好一個侯門宗婦,如何管家理事,如何督促顧偃開在仕途上求上進。

也只有顧偃開才覺得大秦氏「美貌高貴,心慈柔弱,是位世間難以企及的好女子」

顧偃開,作為侯府嫡長子,面對偌大的侯府,老去的父母,年幼的弟弟,本該由他撐起重擔,只顧著和大秦氏風花雪月,兩人一溜煙跑到西南邊陲去,結果轟隆一聲,顧府塌了。

顧家被爆出欠了朝廷88萬兩白銀,皇帝那會剛死了老婆,暴虐異常,什麼話都聽不進去,顧家岌岌可危。

老侯爺夫婦找到了白家,顧家要錢,白家要名,雙方一拍即合,親事就這麼定了。

老侯爺夫婦無奈,只好跑去西南邊陲,把事情的前因後果告訴兒子。幸好顧偃開沒忘了自己,還是侯府的嫡長子,必須承擔起自己該承擔的家族責任。

顧偃開被逼上梁山之際,娶了白氏。而此時大秦氏已經病入膏肓,在她臨死之前,卻要故意給白氏和顧偃開之間製造矛盾。

她把自己身邊的一個丫鬟送給了顧偃開做妾。她要放這樣一個人在顧偃開身邊,讓顧偃開時時刻刻都能想起她。

生前不讓顧偃開納妾,是為了讓他時刻只愛她一人,死後卻送自己的貼身丫鬟給他做妾,還是為了讓顧偃開忘不了她,順便給新夫人白氏添堵。

可那丫鬟早就有了心上人,但是大秦氏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根本不管她願不願意,就把她當做棋子嫁給了顧廷燁。

而顧偃開,大秦氏走了,白氏走了,又來了大秦氏的妹妹小秦氏,每天面對他和大秦氏的兒子顧廷煜,終日模仿大秦氏的顧廷燦,他時時刻刻都活在大秦氏的陰影裡,至死都沒走出來。

顧偃開臨死前還一直以為,他和大秦氏是兩情相悅,是世間最美愛情的代表。

多麼可笑的執念!

03隻愛自己的大秦氏

大秦氏就是我們常見的那一種人,任何時候,最愛的人始終是自己。

愛是什麼?愛是互相給予,是我給你帶來幸福,你給我帶來歡樂。

大秦氏給顧偃開帶來幸福了嗎?

她似乎只希望顧偃開鬨著她,任何時候都把她放在第1位,不管顧偃開這樣做會不會給他自己帶來麻煩,給家族帶來災禍。

顧偃開幸福不幸福,她活著的時候,從沒想過;臨死的時候,還想著給他房裡塞人,讓顧偃開夫妻不睦,一輩子只想著她。

看看大秦氏臨死前的安排,這不是在愛顧偃開,而是在害他。

想起了和她一樣「柔弱不能自理」的餘嫣然的祖母,才是真正受到了餘閣老一生的愛護。

她才是真心愛著餘閣老,她沒有像大秦氏一樣的手段,更加從沒想過在臨死前還要害人。

如果她真的是像大秦氏一樣的人,內能管家,外能理朝的餘閣老也不可能和她相濡以沫的過一生。

大秦氏這樣的女人,真的是能避則避。

因為她「看起來太美好了」,就像帶刺的玫瑰一樣,一旦接近她,一不小心就被「她的美好」吸引,等你想抽身的時候,像顧偃開一樣,恐怕就來不及了。

我是微談說情感,用文字陪你霧裡看花,挑燈望月。專注書評,影評,劇評。目前《知否》書評已更新51篇,喜歡請點關注。

《知否》原著:使出「火牛陣」的琉璃夫人,會愛自己的女人多酷

《知否》原著三對「利益婚姻」:是現今婚姻的鏡子,這一對最幸福

《知否》原著:這六個十裡紅妝的女子揭示的婚姻真相,你必須知道

相關焦點

  • 重溫《知否》才懂,顧偃開最愛之人,不是大秦氏,而是白氏!
    導語:在《知否》中顧偃開是顧廷燁的父親,顧偃開在他的一生中迎娶了三個女人;一個是他青梅竹馬的髮妻大秦氏;一個是拯救顧家危機的白氏;還有一個就是大秦氏的妹妹小秦氏。顧偃開為了彌補遺憾,維護自己家族的榮譽,才會迎娶大秦氏的妹妹小秦氏來續弦。
  • 知否小秦氏要爵位,不把精力放在培養兒子上,捨近求遠捧殺顧廷燁
    我是小小小美呀兒,喜歡點擊關注我知否小秦氏要爵位,不把精力放在培養兒子上,捨近求遠捧殺顧廷燁看過知否的都知道小秦氏的手段一個字高 。顧偃開死後其嫡子肯定會合法繼承基本沒有意外,知否一書裡墨蘭婆家就是如此,庶子強勢但是蒸騰了一陣朝廷好事把爵位給了其嫡子的弟弟。說白了就是顧二被排擠也沒用,這襲爵決定權不在小秦氏和顧四顧五。
  • 《知否》小秦氏,翻譯翻譯什麼叫「佛口蛇心」!每一個惡都有來由
    這邊事情剛完,沈國舅的夫人張氏又派人去喚明蘭,張氏即將生產,而府裡的妾室小鄒氏攔著不讓太醫去接生。女人懷胎時候最危險,但是明蘭的整個孕期,都在奔波。後來明蘭月份已經很大了,原著中是小秦氏找到了曼娘,曼娘要殺明蘭和明蘭肚子裡的孩子,而電視劇中的兇險不亞於原著,是康姨母在明蘭生產的時候,偷偷進去刺殺明蘭。
  • 《知否》顧廷燁的生母為何被丈夫嫌棄?侯爺原配妻子原型是林黛玉
    《知否》原著小說裡,大秦氏美貌出眾,才情過人,只是身嬌體弱,好在是侯府嫡女,父母把她嬌生慣養著,沒受過什麼挫折。她和寧遠侯府的嫡長子顧偃開(顧廷燁的老爹)有青梅竹馬的情分,應該算是顧偃開的表妹,從小就兩情相悅,顧偃開對大秦氏是百依百順,非她不娶!所以大秦氏簡直是拿了林黛玉那種「天仙女主」的劇本。
  • 《知否》原著:齊賀顧三人都想娶明蘭,論追女生,顧廷燁贏在哪
    他就可以不顧父母的心意,不顧家族的前途,堅持娶了大秦氏。若是齊衡能對自己狠一點,不顧父母、前途、家族,他真的未必娶不到明蘭。他狠不下拒絕父母,狠不下心,只顧自己,不顧家門。所以,他這一生註定是「不自由」的。
  • 讀了《知否》原著才知道,四個反派排序,小秦氏真拿不了第一
    在電視劇《知否》中有四個反派角色最讓人印象深刻,她們分別是林姨娘,朱曼娘,康姨媽和小秦氏。這四位演員的演技真好,成功的引起了觀眾的反感。在這四位反派中,我們一直認為小秦氏才是反派中的王者,我們都低估了一個人,其實她比小秦氏更加的狠毒。1.
  • 讀《知否》原著:顧二,你老子是極愛你的!
    文成顧偃開的長子顧廷煜長得像死去的白月光大秦氏,且身子病弱,因此顧偃開最偏心這個長子,但凡他們兄弟間有些矛盾,顧偃開總願意聽他信他,對他呵護備至。小秦氏生的第三子顧廷煒,他從沒覺得這個兒子可堪重用,也不對他寄予厚望,顧廷煒的功夫是府裡的護院教的。顧偃開對他的定位是背靠侯府的富貴閒人。而顧廷燁是他從小帶在身邊親自教養的。
  • 《知否》:大秦氏榮寵一生,顧七姑娘效仿,卻把自己逼入絕境
    關心則亂的小說《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中,有隱忍聰慧的盛明蘭,有功於心計的小秦氏,有人人羨慕的大秦氏,還有這樣一位女子——讓人哀婉嘆息的顧七姑娘廷燦。上一篇筆者給大家分析了顧老侯爺的第一位夫人大秦氏,本篇著重分析像極了大秦氏的顧七姑娘廷燦為何最終孤苦潦倒?
  • 《知否》原著:白氏用嫁妝救下顧氏一族,為何得不到任何人感激?
    導語:在原書中,顧廷燦的丈夫曾經說,顧偃開一生被秦家女子所累,大秦氏害得他一生英明受累,小秦氏害得他子孫幾乎斷絕,幸好有白家姑娘留下得一點血脈,支撐起了整個顧家門第。這句話,當然是他和妻子吵架時說的氣話,但卻將白氏對於顧家得恩德,一語點破,白氏嫁給顧偃開時間最短,也最不被顧家看好,但她卻救了整個顧家。
  • 《知否》原著:小秦氏買通奶娘,欲給團哥兒下毒,被顧廷燁一鍋端
    明蘭嫁給顧廷燁,實在算不上一門好親事!首先,我們先不說顧廷燁的心機和手段,他羅織了一張大大的網,先是毀掉了明蘭和賀家的婚事,然後拿如蘭和文炎敬開刀,逼盛老太太就範,用盛家的名譽和官聲來賭,令明蘭不得不嫁給他,雖然有幾分真情在裡頭,但骨子裡總歸是涼薄。在原著中,顧廷燁愛明蘭,卻更愛自己,至少一開始是這樣的!
  • 《知否》:顧廷燁對曼娘的一往情深,越細想,越心疼
    幸運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顧廷燁算是人中翹楚,雖一副風流的模樣,實則是個再正派不過的人。所以當他遇到明蘭之後,二人惺惺相惜,墜入愛河。可為何這樣聰明的人,會看不穿曼娘的虛情假意呢?細細想來,對他只有心疼。
  • 《知否》原著「白蓮花」小秦氏: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
    恰好此時寧遠侯顧堰開二娶的妻子白氏留下孩子抑鬱而終,侯爺又一心念著死去的全配小秦氏的姐姐大秦氏,於是她也就順理成章地嫁進了顧家,接替了姐姐的位置,坐上了寧遠侯夫人。先是利用四房五房給明蘭添堵,眼看不起作用了,又許以好處在背後挑撥,擺出一副厚道的面孔,內裡卻處處都是算計。原著中顧廷煜就曾說過:「我到這幾年才看明白姨母,她這人最慣會拿別人做靶子的;以前是四房和五房,鬧的二弟和他們勢成水火,她卻一味在老爺子面前做好人。便是我,哼哼,怕也是著了道的。」
  • 知否:填房不容易,盤點小說裡繼室們的結局
    在小說《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裡有這樣一群女性,她們表面上看著風光,實際上地位卻很低,她們是正妻,可又與正妻完全不同,這一類人被稱為填房,也就是繼室。說白了,一般就是男人的第一個老婆去世了,男人又續娶了一個。
  • 知否:一樣是續弦,小秦氏可以嫁姐夫做正妻,為何小鄒氏只能做妾
    在《知否》中,小秦氏和小鄒氏兩人的境遇既讓人可恨又讓人同情,同樣都是因為姐姐去世,妹妹續弦,小秦氏嫁了顧老侯爺成了正妻,而小鄒氏嫁了沈從興成了妾氏。小鄒氏的出身自不用說,和小秦氏根本就比不著。當年八王爺沒當皇帝之前,沈家就已經不怎麼樣了,鄒家自然只會更差。沈從興的親姐姐是當今的皇后,要不是大鄒氏之前因為照顧沈皇后而死,小鄒氏這種出身就連給沈國舅做妾都是不配的。
  • 《知否》原著:白氏的婚姻,本可以另有天地
    高嫁白氏不知道侯府娶她,不過是為了解決財務危機,白氏更不知道她丈夫的白月光大秦氏剛剛咽氣給她騰了空位。她的到來,是鳩佔鵲巢嗎?也許在顧偃開心裡是的。丈夫不愛她,她可以好好愛自己、愛兒子。但白氏太把「顧偃開妻子」當回事了,站在妻子的立場,她不能接受自己的婚姻是一場交易,不能接受白家的一百萬兩白銀填補了顧家的虧空,而自己連基本的尊重都得不到。她更不能接受有人時時給顧廷煜灌輸:因為白氏要進門,他母親是活活被逼死的!
  • 知否:顧廷燁做父親有多糟糕,原著裡他的做法「渣」到極點,還不如顧...
    而顧廷燁自己做父親,卻是比顧偃開更加的遠遠不如。 1 顧廷燁做父親其實是非常糟糕的。在做父親上,他遠遠沒有顧偃開稱職。顧偃開雖然不愛顧廷燁的母親,但是對顧廷燁也是上了心的。 將他好好的留在侯府,還費勁心力,教導他安身立命的本事。
  • 《知否》番外,顧廷燦,真的是父母最疼愛的小女兒嗎?
    顧廷燦是顧偃開最後一個孩子,因為她長得像大秦氏,所以格外受寵。她也有意模仿大秦氏,為自己和母親謀取更多的好處。父親的寵愛和母親的縱容,讓她的成長軌跡一路跑偏。別的大家閨秀,都在學習如何理家處事,如何相夫教子,成為一個合格的女主人。而她,一直在學如何做大秦氏第二,學習她用柔弱博愛憐,學習她吟詩作對,不問世事,做一個美麗的花瓶,脆弱,時時需要呵護。
  • 知否原著:才情不凡的顧家七姑娘,說親艱難、婚姻失敗、結局慘澹
    顧廷燦是寧遠侯府嫡出的七姑娘,為小秦氏所出。她生的很美,只是神情中帶著一種輕慢憂鬱,總像隔著層紗似的疏離,這並不符合當時的閨訓要求,那時對閨中女子的要求是溫柔靦腆、端莊和氣。這位七姑娘在侯府住的屋子是整個園子裡採光最好,朝向最佳的,滿地的名貴草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