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曾贈:拍電影就像和迷人的渣男談戀愛,期待結果

2021-01-12 虎嗅APP


中國電影「第七代」導演還尚未成型,所謂的「第八代」80後85後青年導演們已經開始嶄露頭角,市場中新人湧入速度之快讓人始料未及,而這些年輕人的表現也同樣沒有辜負市場的熱情。在給青年導演曾贈拍攝完紀錄片後,我們收到了她的好消息——她的長片處女作《雲水》入圍了鹿特丹國際電影節,「光明未來(Bright Future)」單元。

 


 

這位曾被貼過「大齡、未婚、北漂、女文青」等標籤的導演或許將再次站在聚光燈下。兩年前,憑藉北影導演專業碩士畢業作品《明月的暑期日記》,曾贈第一次體驗了被關注的感覺,電影攬下國內外大小18個獎項,入圍了釜山國際電影節「廣角鏡單元」,資本們帶著電影項目聞聲沓來。

 

但影視圈總是這樣,一切來得快去得快。一年不到,談好的項目也黃了,曾贈的生活歸於平淡。在18樓房間裡,曾贈感到很無助,靠電影拿的獎金也快花完了。

 

跨入電影行業三年不到,曾贈體味了所謂的事業高潮低潮,並再次出發獲得認可。她現在也是寧浩「壞猴子72變電影計劃」的青年導演之一,她的成長或許會對你有所啟發。

 

選擇成為導演

 

「導演工作對我來說特別像跟一個迷人的渣男談戀愛,儘管很多人勸你離開他找個老實人嫁了,但你只要喜歡,肯定不會走,你會期待看到結果。儘管看起來大概率是不會有結果的。」曾贈抱怨做導演讓她很難嫁,但她是一條道跑到黑的人,做導演是不妥協的選擇。



你很難想像這樣認可自己導演身份的姑娘,本科竟選擇了不太相關的電視編導專業。「其實那時候以為編導是學編劇和導演,我也沒特別琢磨」,這樣一個滑稽的起點卻讓曾贈離電影更近也更堅定了。

 

學習編導專業需要完成一些圖片蒙太奇作業,那時也許是她最接近導演身份的一刻。「我第一次拍,用12張圖片講了一個兇殺的故事,老師給了我史上最高分98分,他說自己很吃驚。」曾贈說自己很少想後果,只能看到和思考自己想做的事情,「做作業的過程我能體會到快感,那會就特別喜歡做小作坊式的作業。」

 

很顯然,創作成了曾贈能看到和思考的——她想做的事情。

 

在某一個夏日午後,曾贈走過一個橋洞,耳機裡放著音樂,兩三單車往來於她身旁,「這一刻情緒很複雜,很難用語言表述清楚是什麼。後來我發現令我記憶深刻的這種片刻越來越多,我需要與人分享,然後我發現,電影,複雜又簡單,清晰又模糊,可能是最適合我的表達方式。」曾贈在此前的報導中提到。

 

畢業後,她選擇繼續深造成為一名導演,北漂三年終於考上了北電導演研究生。

 

《明月》是她導演研究生三年的學習成果,片子描述了喪父的12歲少女明月,在暑假裡將媽媽的情人推入水中疑似死亡後迎來初潮的故事。


寧浩被問到挑選「壞猴子72變計劃」裡新導演的標準是什麼時說道:「有想法,有審美,作品兼具本土性和當代性」。如果你看過《明月》,你會體會到寧浩對新導演的要求仿佛是為曾贈量身定做。

 

高潮與低谷

 

正如前文提到的,曾贈的畢業作品《明月》獲得了國內外電影界的不少青睞,項目與資本慕名而來。曾贈晚上想項目,白天談合作,形勢好像一片大好。那時的曾贈還沒加入寧浩的「壞猴子」計劃,靠劇本收入和《明月》的獎金生活,但她覺得她的時代要來了。

 


曾贈因為《明月》的關係有很多曝光機會,一次活動中,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退休教授,也是導演陸川的導師江世雄把曾贈拉到一旁說到:「我看了你的片,我很喜歡。我必須要提醒你,一個導演不只是要準備好如何應對自己的高點,還要準備好如何應對自己的低潮,兩者都很可怕,你要做好準備。我覺得你現在很膨脹,低潮也會來的。」

 

前輩的預言很快被印證了,2015年秋,曾贈接觸的項目開始一個接一個得被砍掉,雖說她也知道這個圈子裡「十活九黃」,但當製片人拎著酒去她家說項目都取消了的時候她還是覺得無法接受。「所有項目都黃了,電影節獎金花完了,自己住在一個18樓的小房子裡,覺得特別難受,覺得沒有任何可以支撐我的東西,很虛弱。」曾贈回憶道。

 

那段時間裡的曾贈好像遠離了她摯愛的電影事業,所有人都覺得,曾贈不行了,還沒有出現過,就要消失了。

 

同年冬天,曾贈受邀作為評委參加慕尼黑學院獎,這讓她被動離開了情緒低谷。「我住在一個德國女導演家,我們不停地聊故事,聊我們喜歡的好電影,聊女性困境,」這場專業對話讓曾贈既興奮又羞愧,「一想到我的腦子竟然還用去難過,而不是想故事,就萬分羞愧。」

 

從困境中抽離出來,曾贈得以客觀地審視自己的困境,「我覺得自己難過是因為自己心理脆弱,不淡定,浮躁不純粹,容易被環境左右自己的判斷,從而浪費時間和情緒......所以我覺得其實高潮和低谷都是不存在的。就特簡單把導演看成生計或者工作,不去賦予它那麼多理想啊夢想啊什麼的意義,就輕鬆很多。」

 

回國後,曾贈像開了掛一樣創作,一口氣寫了三部作品,馬上要開拍的《少司命》就是她那段時間的創作,是她的第二部電影長片。

 

如何成為更好的導演

 

還在北影的時候,曾贈的老師對她說過,「你們畢業後會發現,青年電影製片廠是全世界最好的資方。」此話不假,青年電影製片廠會為學生提供畢業作品的拍攝經費,同時學生也很容易得到當地企業、政府的支持。

 

但這只是一個象牙塔而不是真實的社會,真實的社會會強加給你所謂的事業高低潮,尤其對於曾贈這樣的新導演來說,創作本身的複雜、執行創意的瑣碎本身就不是童話故事。

 

《明月》中有一個關鍵鏡頭,明月將媽媽的情人推入水中,落水位置距離水面達6米高,而且聲納探測到水底有沉船,水流急、水底情況複雜。曾贈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堅持讓男演員跳了三次。「我很害怕,但那時覺得為了完成作品一定要做,說實話我不敢坐在監視器前,自己躲在空船的煤倉角落裡,渾身蹭的都是煤,躲在下面念經,不敢看。」



曾贈回憶那段經歷,坦言如果重來,不會再衝動,讓別人冒險,「自己當時因為太年輕,沒有經驗,每天都在抓狂。每天都在遇到問題,根本想像不到的問題。」因為壓力大,她一天吃五頓飯,靠嚼檳榔等各種小動作來緩解焦慮,用她的話說「當時根本沒有什麼形象可言,整個人又胖又醜,我覺得醜對於正在拍戲的女導演來說算是工傷」。

 

此外,創作劇本的前後邏輯、人物塑造都在困擾著曾贈,「新劇本裡總想不好一場戲該怎麼寫,人物有必須完成的戲劇任務,但那麼寫拍出來會很無聊,這個問題當時困擾了我三個月。」

 

而最讓曾贈難以忍受的是問題是窮,不僅自己窮,要靠幹各種其他活兒補貼生活,而且項目也沒什麼資金,對當時的曾贈來說,為了完成拍攝哭窮是基本功。窮是青年導演普遍面臨的一個問題,沒有知名度難拿大投資,即使拍成了也很可能入不敷出,不少青年導演都是靠拍廣告或者電視劇來投資自己或者用來彌補項目虧空。

 

曾贈在這過程中也沒少聽讓她「成熟」一些不要繼續任性的「經驗之談」,但曾贈認為做導演已經是她面臨最消耗她力氣的挑戰了,她拓展邊界似乎只有一個方向,那就是讓自己成熟,繼續在導演這條路上走到黑。

 

「每次過了自己那一關是就會很開心」,如果你真正愛一件事,那麼完成它那一刻的喜悅是無法替代的。

 

完成了從學生創作階段到工業體系導演身份的過渡,帶著新作品《雲水》回歸大眾視線的曾贈多了幾分經歷世事的淡定,「我還算不上一個導演吧,還在努力的路上,好電影其實是一半準備一半命,準備包括對自己的準備和對這個項目的準備,我覺得我唯一可控的是對自己的準備,這部分佔四分之一吧。」



曾贈仿佛能更圓滑地與這個世界接觸了,但她其實從來沒變過,還是那個深愛電影的導演,「我沒有做妥協,因為我也不知道怎麼妥協。還沒學會吧。」




相關焦點

  • 為什么女生都喜歡和「渣男」談戀愛?聽聽這些女人的真心話!
    1、@夏校,22歲「其實渣男除了不專情這兒一點之後,都挺好的啊,他們知道怎麼去哄一個女人高興,他們知道女人最想要什麼,不像和直男談戀愛,每天都要被他氣出病來,和渣男在一起的每一天也都是快樂的,談戀愛就應該是這樣的,只要不真的動情,渣男是最好的選擇。」
  • 中國優秀青年導演梯隊,你最期待誰?
    電影的發展進步,不僅有賴於繼承和創新,更有賴於每一代具有時代品牌的年輕電影人。「這些導演將在未來發揮關鍵作用。」。憑藉《寄生蟲》的大放光芒的奉俊昊,在英國《視與聽》雜誌上,入選了20位最受期待的電影人。其中,有中國導演畢贛和趙婷。
  • 關於電影的未來? 奉俊昊最期待的20位電影導演
    那麼,在接下來的二十年中,我們又期待這些導演為我們展現什麼呢?《仲夏夜驚魂》那衝擊力十足的視覺感受,《夜以繼日》中那靜靜凝視著黑水河的眼眸,《燈塔》那大海之上的黑白美學,尹佳恩的電影中的孩童世界,《幸福的拉扎羅》那神跡般的影像表達。這些作品對於他們的導演來說意味著什麼呢?我想有一件事是確定的:他們將一如既往地拍下去。
  • 期待!大聖歸來導演將拍《三體》 國產CG電影探索者易巧等擔綱製片
    期待!大聖歸來導演將拍《三體》 國產CG電影探索者易巧等擔綱製片  Evelyn Zhang • 2020-06-24 10:50:55 來源:前瞻網
  • 張藝謀將拍電視劇,馮小剛正拍網劇:第五代電影導演,到底怎麼了
    目前在劇本創作階段即將開拍,導演為張藝謀。 舉世聞名的電影大師,竟然開始拍電視劇了。 不少人都不敢相信這個消息。
  • 雷神3導演確定拍攝星戰電影,曾執導過曼達洛人,令人期待
    5月5日,據有關媒體報導,《雷神3》導演塔伊加·維迪提正式確定將執導一部新《星球大戰》電影,由他和電影《1917》編劇克裡斯蒂·威爾遜-凱恩斯聯合編寫劇本,令人期待。目前,關於新《星球大戰》的內容和檔期都尚未曝光,只知將是院線片。塔伊加·維迪提此前曾執導過《曼達洛人》第一季的終篇,並為劇集中人氣機器人角色 IG-11 獻聲配音,塔伊加·維迪提拍攝的這一集也取得了該劇的最佳口碑。
  • 這些老導演們是如何拍電影的?
    瑞典作家、影評人史提格·比約克曼曾對伍迪·艾倫進行了長達數年的專訪,在相處過程中,他發現,「怪異獨行」、「神經質」、「自憐自艾」、「優柔寡斷」等伍迪·艾倫在銀幕中經營的形象標籤,其實並不適用於他的日常生活與工作狀態。他說:「伍迪·艾倫是一名自律的創作者和決策者,一個不斷要求自己、對藝術和想像力決不妥協的嚴肅自覺的藝術家。」
  • 《錦衣夜行》導演鍾澍佳:用電影手法拍電視劇
    由著名導演鍾澍佳執導,張翰、樸敏英、徐正曦、宋妍霏、魏千翔等領銜主演的古裝大戲《錦衣夜行》拍攝已接近尾聲。值得一提的是,曾執導過13年霸屏古裝劇《蘭陵王》的導演鍾澍佳更是親臨執導,此番他又將給觀眾帶來怎樣的視覺享受,著實令人期待。    談到鍾澍佳,大多數觀眾喜歡叫他為「佳佳導演」。這個頗顯親暱的稱呼與他鴨舌帽搭配一副黑框眼鏡的造型,總是曬出和合作演員的搞怪照,微博上調侃的語氣倒是十分符合。不過,不同於和藹的性格,這位信守「快樂拍攝」的導演對待工作的態度相當認真。
  • 阿湯哥上太空拍電影?《碟中諜7》導演回應了,答案非常自信
    頭號電影院懂小姐(topcinema原創,嚴禁轉載)湯姆·克魯斯,要上太空拍電影了?新片拍攝暫停,近日他和兩位影片主演西蒙·佩吉、海莉·阿特維爾出現在某視頻節目中,提前曝光了關於《碟中諜》兩部最新續集7和8的相關幕後。(阿湯哥和導演克里斯多福·麥奎裡)
  • 吳思遠:現在的導演拍不好電影 要打屁股
    杭州網訊 一部《阿凡達》橫掃全球票房後,動漫電影成為電影界公認的關注焦點。動漫電影中的關鍵因素——CG技術承擔著一個舉足輕重的角色。CG在電影應用過程中,會達到怎樣的嶄新高度?阿凡達的票房奇蹟對中國電影有哪些啟示?今天,首屆國際電影高峰論壇在杭州舉行,這是第六屆中國國際動漫節餘杭分會場承辦的高端盛會,也是動漫影迷們值得期待的動漫盛事。
  • 拍商業電影的導演挺多的,拍出電影質感的導演不多,陳可辛算是其中...
    拍商業電影的導演挺多的,拍出電影質感的導演不多,陳可辛算是其中之一。 其中的含義大家也都明白,走到最後的導演一定靠的是堅持和默默付出,太看重票房的導演註定拍不出有質量的電影片子。 陳可辛執導的《奪冠》電影花費了7個多月的拍攝,其中的辛苦不言而喻。陳可辛不算一名商業價值的導演,更傾向於表達內心的想法。在如今的時代尤其不易,過多導演看重票房忽略電影的本質,守住本心不容易。
  • 5月超期待的電影,就這麼爛了?
    說起來,這也是我五月非常期待的一部電影了,結果,看完大失所望。搞了這麼久,就這???關於他的傳奇故事,也特別多,有很多都可以寫、可以拍。相信大多數觀眾,在看這部電影之前,都與我一樣,想看湯老溼飾演的這位黑幫大佬,如何在當年的美國叱吒風雲,稱霸黑幫王國的霸氣故事。結果呢?根本不是這樣的。
  • 為什麼現在越來越多的演員開始拍電影當導演了?
    姜文做演員很成功,獲獎無數,同樣做導演也很成功,拍出的作品大多很有深度,很受觀眾的喜歡。後來又有一大批演員轉型做了導演,票房都還不錯,比如趙薇的《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王寶強的《大鬧天竺》、蘇有朋的《左耳》等,當然最成功的的要數徐崢的《囧》系列了,一下子將徐崢從二線演員推到了一線導演的位置,讓其他演員羨慕不已。
  • 曾是清純校花拍大尺度電影,被質疑和導演曖昧
    許多人知道趙奕歡,是在多年前的電影《青春期》裡,她在這部電影裡扮演純潔校花,穿戴低胸裝和超短裙,盡情地展示著好身材。在經過《青春期》走紅後,趙奕歡又連續拍照了好幾部系列電影,這些電影首要敘述的都是校園裡不良少男少女的故事,但由於尺度太大,在播出後沒多久就全都被禁了,現在回過頭去也很難找到資源。
  • 專訪"變5"蘿拉哈德克:拍完爆炸戲就像死裡逃生
    這次電影換上了全新的女主角、出生於倫敦的英國女演員蘿拉·哈德克(Laura Haddock), 蘿拉在片中飾演迷人的牛津學者維維安·溫布利,在電影裡她與不想再戰鬥的凱德·伊格爾(馬克·沃爾伯格飾演)合作。蘿拉·哈德克早前接受網易娛樂獨家專訪,分享拍攝時的難忘點滴。蘿拉·哈德克生於倫敦,2007年首次在英國電視節目亮相。
  • 49歲知名導演故事,曾拍五月天電影!吳克群發文悲痛哀悼
    》、《殺手歐陽盆栽》以及五月天紀錄電影《搖滾本事》,大家就會印象非常深刻了。 其實這位導演不僅僅拍攝過影視劇作品,有不少大咖MV也是他的代表作,像他拍攝的《愛的初體驗》、《壁虎漫步》等都非常具有代表性,可以說影響了很多人的童年和青春,他還曾和徐若瑄、陳小春
  • 音樂人當導演成趨勢 拍電影水平受到質疑
    這三部電影的主創有一個同樣的身份———音樂人,除了《藍色骨頭》備受關注,其他兩部影片就沒那麼幸運了,特別是雪村的《臥龍崗》,很多影院一個場次都沒排。  觀眾:那根本就不叫電影  之前,《臥龍崗》曾在北京舉行點映,觀眾反響平平,記者從微博看到不少網友罵這部影片難看。網友「Asa艾沙」說:「現在的娛樂圈也真是啊,是個人都敢出來拍電影。
  • 讓「喪屍」和人談戀愛,這部殭屍電影,有點另類,看完感覺被治癒
    中式的,是這樣:西式的,是這樣:深沉的,是這樣:《我是傳奇》探究人性的,是這樣:《釜山行》有沒有想過,還有一種是這樣色兒的:和喪屍談戀愛!也因為這兩種可供影迷選擇的結局,讓影片從單純好看的爆米花電影變的有了可供探索的深度影片。《釜山行》這部影片在深度上面做的更直白,影片感官刺激給的足,卻藉由喪屍講述人性罪惡面,這一大亮點也讓《釜山行》成為所有喪屍影片當中鶴立雞群的電影,不得不說,韓國人在拍深度電影上真的有一套。既能講好的故事,也能帶的了深的思索。
  • 瑞士導演為何要拍中國鬼片?
    (董特寧供圖/圖)瑞士導演董特寧(本名多米尼克·奧瑟寧·吉拉德)計劃2015年拍一部中國的鬼片,純商業操作,「找中國的電影公司,面向中國的院線觀眾」。董特寧曾以驚悚片導演的身份聞名好萊塢。據《好萊塢報導》雜誌的數據,1989年他執導的《月光光心慌慌5》全球淨賺5600萬美元。
  • 中國人導演的美國電影獲威尼斯影節最高獎,扯下了中國電影遮羞布
    《無依之地》是一部標準的美國影片,看它所有的標籤,和中國沒有一點關係,劇本依賴的原著也是美國的一部小說。 也許有人說,導演趙婷是中國人,可是趙婷只是出生在北京,很早就已經到美國發展,這部影片是一部純粹的美國電影,講的是美國的故事,對中國電影質量的提升沒有到可歌可泣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