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記者從北京華信醫院(清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獲悉,該院心臟中心李小梅教授團隊日前成功為一名4歲女童萌萌(化名)植入了3.0T抗核磁長壽命心臟永久起搏器,使用周期可達17至19年。
這也是該款起搏器全國首例兒童植入病例。
女童萌萌4個月大時,被診斷為三度房室傳導阻滯。這意味著,孩子心臟傳導系統從中間的房室結部位完全斷開了,電信號傳不過去,只能靠心室自身的逸搏來維持心率,這直接導致孩子心率變得非常慢。
萌萌的父母被告知,孩子要想好起來,必須植入心臟永久起搏器。然而,一家人輾轉多家醫院,均被告知孩子年齡太小無法做手術。直到今年底,萌萌的媽媽找到北京華信醫院心臟中心教授李小梅。
「這個孩子全天的心跳只有6萬多次,而普通4歲孩子的心跳應該在每天14萬次左右。這直接導致了孩子全身臟器長期供血供氧不足。」李小梅表示,孩子年齡尚小,體內臟器發育還都沒成熟,需要足夠的血液和營養供應,長此以往會對她的整體生長發育帶來嚴重影響。隨著時間推移,孩子的心功能耐受程度會越來越差,最終可能出現嚴重的心力衰竭。另外,孩子的心室逸搏局部興奮性較低,有可能發生心臟驟停,面臨猝死風險。
經檢查,李小梅團隊決定為萌萌植入一枚3.0T抗核磁長壽命心臟永久起搏器。
兒童體格小、血管細、心腔小,起搏手術風險及難度遠遠超過成人。手術當天,醫生從萌萌左鎖骨下穿刺血管,將起搏電極沿著血管送到右心室裡,釘在了最佳的起搏部位——左束支區域,又將電極的另一頭連接到起搏器上。之後,再將起搏器植入患兒鎖骨皮下剝離出的「囊袋」裡,縫合傷口。
「這個孩子特別幸運,她是國內首例植入3.0T抗核磁長壽命心臟永久起搏器的患兒。」李小梅表示,在前幾年,臨床上使用的起搏器電池壽命往往只有六七年。這意味著,孩子每隔幾年就不得不去醫院更換一次起搏器。把傷口切開、再縫合……這個過程對孩子的皮膚也會造成較大創傷。
這款剛剛在國內獲批的起搏器,電池壽命最高能達到19年。不僅如此,它還兼具抗核磁的功能。簡單來說,在植入起搏器後,患兒哪怕使用磁場強度達3.0T的核磁共振儀進行檢查,也完全沒有問題。「對於兒童來說,這無疑是最好的選擇,大大減輕了多次手術帶來的痛苦。」
李小梅表示,這次手術非常順利。目前,萌萌身體恢復情況很好,預計明天就可以出院了。
文章轉載自北京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