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民族復興·英雄烈士譜)廖俊波:真心實意為人民造福的「樵夫」

2020-12-22 中國網新聞中心

這是廖俊波像。 新華社發

新華社福州5月21日電(記者王成)2017年3月18日,一個大雨滂沱的夜晚,福建省南平市委常委、副市長廖俊波在乘車前往武夷新區開會途中遭遇車禍,走完了他年僅48歲的一生。

入黨25年來,廖俊波信念堅定、不忘初心,對黨和人民無限忠誠,在每一個工作崗位上都傾心盡力為黨和人民事業奮鬥。2015年6月,時任福建政和縣委書記廖俊波被授予「全國優秀縣委書記」稱號,在他逝世後,又被追授為「全國優秀共產黨員」「時代楷模」。

廖俊波2011年到政和工作時,這個福建省扶貧開發重點縣被戲稱「省尾」。四年間,廖俊波這個「火車頭」帶著政和人民加速追趕,政和連續三年位列福建省縣域經濟發展「十佳」。

政和縣外屯鄉在雨季經常內澇,當地村民探索了一條發展蓮子產業的路子,但受制於資金緊張,產業難以做大。廖俊波推動成立政和縣扶貧小額信貸助推協會,由政府出資作抵押擔保專門幫農民貸款,把扶貧資金的最大效益發揮出來。資金瓶頸破解了,蓮子產業成為當地富民產業。

廖俊波為發展而疾呼、為民生而奔走的場景,長久印刻在政和縣幹部群眾的腦海中。時任政和縣規劃建設和旅遊局局長的卓陳慶回憶,2012年9月,在推進政和城市面貌大變樣的「百日會戰」中,道路改造曾因變壓器位置的選擇而受阻。廖俊波了解情況後,當即從辦公室下樓乘車來到施工點,花了兩個多小時把30多個點位挨個看過,叫來10多個相關單位負責人開會討論,現場就制定了解決方案。

在政和,廖俊波親手繪藍圖抓「施工」,一個省級工業園區崛地而起;他馬不停蹄追著項目跑,為閩北山區縣產業發展打牢「地基」;他「能到現場就不在會場」,以務實擔當的作風創造了振奮人心的「俊波速度」,政和縣幹部隊伍精氣神為之一新。

廖俊波給自己的微信暱稱取名為「樵夫」,他認為自己就是大家的「砍柴人」,而在群眾眼裡,廖俊波是「和農民坐一條板凳的人」。

年逾古稀的張承富家住政和縣七星溪邊,溪水衛生條件差、雨季水位大漲,一直困擾著老人和周邊居民。2015年5月,張承富找來廖俊波的手機號,抱著試試看的態度給他發了一條簡訊,希望改善周邊居住環境。

令張承富意想不到的是,廖俊波很快回復了他,還邀請他到辦公室面談。在廖俊波的推動下,當年的臘月二十七,一條嶄新的棧道架在了張承富家門前。家家戶戶都放起了鞭炮,張承富滿懷感激地親手寫了一副對聯貼在門口:「當官能為民著想,凝聚民心國家強」,橫批「俊波您好」。

在廖俊波生前長期工作的福建南平,「俊波精神」成為永不過時的精神坐標,激勵著當地幹部幹事創業,一批忠誠、乾淨、擔當的「廖俊波式好幹部」脫穎而出,「想幹、善幹、敢幹」的政治好生態正在形成。

相關焦點

  • 廖俊波:真心實意為人民造福的「樵夫」
    入黨25年來,廖俊波信念堅定、不忘初心,對黨和人民無限忠誠,在每一個工作崗位上都傾心盡力為黨和人民事業奮鬥。2015年6月,時任福建政和縣委書記廖俊波被授予「全國優秀縣委書記」稱號,在他逝世後,又被追授為「全國優秀共產黨員」「時代楷模」。廖俊波2011年到政和工作時,這個福建省扶貧開發重點縣被戲稱「省尾」。
  • 【為了民族復興·英雄烈士譜】劉英:「赤心獻革命,決然無返顧」
    原標題:【為了民族復興·英雄烈士譜】劉英:「赤心獻革命,決然無返顧」  浙江金華永康方巖馬頭山麓,松柏挺拔,莊嚴肅穆,條石鋪砌的劉英烈士陵園坐落於此,供人瞻仰,緬懷著浙南遊擊根據地創建人劉英。
  • 電影《樵夫廖俊波》曝終極海報 一步一印詮釋「公僕」
    海報上「薪火相傳,照亮世界」八個字,印證著「時代楷模」廖俊波帶給大眾的精神力量,海報中腳踏實地、敬業奉獻、溫情暖心的內涵,也透露著廖書記一生的使命與追求。生長於斯奉獻於斯 傾注一生目光於斯閩北熱土孕育了鍾靈毓秀的山川地貌,也培養了廖俊波堅毅的品格。從邵武拿口鎮到榮華山工業園區,從政和縣到武夷新區,他工作的每一地,都是為基層建設,奮鬥的每一處,條件都堪稱艱苦。
  • (為了民族復興·英雄烈士譜)邱光華:雄鷹出擊為人民
    邱光華為黨和人民飛行一生、奉獻一生的英雄事跡鼓舞激勵著官兵。這些年來,每逢重大任務,官兵們都要在此宣誓動員;每次取得佳績,官兵們都要在此向英雄報告。  邱光華,羌族,四川茂縣人,1974年4月入伍,1976年6月入黨,我軍第一代少數民族飛行員,歷任原成都軍區某陸航團飛行員、副大隊長、大隊長。  上世紀90年代初,我軍裝備某新型運輸直升機。
  • 烈士紀念日向人民英雄致敬!
    1949年9月30日,共和國締造者在天安門廣場執鍁鏟土,為人民英雄紀念碑莊嚴奠基;65年後的這一天,新中國迎來首個法定烈士紀念日,深情緬懷為民族復興偉大事業捐軀的無數先烈。當天傍晚,毛澤東主席親自執鍬鏟土,為紀念碑奠定基石。  碑身的正面刻寫著毛澤東題寫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個鎦金大字,背面是毛主席起草、周恩來總理撰寫的碑文:  三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
  • (為了民族復興·英雄烈士譜)半生戎馬半生歌:人民藝術家閻肅
    他就是人民藝術家、空軍政治工作部文工團原創作員閻肅。在新中國文藝史上,「閻肅」這個名字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影響力。他堅定愛黨報國的理想信念,為黨和軍隊文藝事業不懈奮鬥了65個春秋,創作了1000多部(首)精品佳作,參與策劃100多場重大文藝活動,為謳歌主旋律、匯聚正能量,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事業和先進軍事文化作出了突出貢獻。
  • 臨危不懼 英勇無畏(為了民族復興·英雄烈士譜)
    據新華社電(記者毛鑫、李雄鷹)為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他義無反顧地撲向手持炸藥包的歹徒,犧牲了年輕的生命。他就是陸錦棠烈士。陸錦棠,1961年出生,廣東省新會市棠下鎮人,生前是廣東省新會市公安局棠下派出所民警,一級警司。
  • 烈火青春 捨己救人(為了民族復興·英雄烈士譜)
    獲知楊科璋犧牲的消息,很多人自發來到當地廣場,點燃心形蠟燭,拉起寫有「悼念消防英雄楊科璋」字樣的條幅,不少市民紛紛落淚。2015年6月1日,公安部批准楊科璋同志為烈士,並頒發獻身國防金質紀念章。在生死關頭,楊科璋捨己救人,把生的希望留給他人。他的烈火青春,如流星划過,讓人淚目,也讓人銘記。
  • 人民網評:堅持人民至上,甘當為民服務孺子牛
    時下,我國居民人均預期壽命逾77歲,基本醫療保險覆蓋超過13.5億人,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情系人民、造福於民,在一張張幸福清單中,浸潤著千千萬萬孺子牛的汗水與心血。回望來路,在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鬥爭史裡,無數英雄以鮮血染紅旗幟、以軀體阻擋炮火,為四萬萬人民結束了長達百年的屈辱與辛酸;在建設祖國、改革開放的奮鬥史裡,共產黨人身先士卒、發展建設,用翻天覆地的變化編織出人民群眾的幸福生活。我們黨始終堅守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使命,在經濟社會發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時,使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 進一步學習弘揚廖俊波精神,福建再發通知
    ,不忘初心、紮實工作、廉潔奉公,身體力行把黨的政策方針落實到基層和群眾中去,真心實意為人民造福。通知指出——當前,面對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艱巨任務,面對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超越的光榮使命,進一步學習弘揚廖俊波精神,對於激勵全省廣大黨員、幹部對標先進、見賢思齊,擔當作為、銳意進取,為加快推進新時代新福建建設提供不竭動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 電視劇《一諾無悔》央視熱播,優秀書記廖俊波的故事迅速圈粉
    歐陽奮強表示,時代呼喚這樣的作品,觀眾需要這樣的精神食糧,影視工作者有責任去謳歌我們這個時代的英雄。廖俊波生前是福建省南平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曾任政和縣委書記,2015年6月被中央組織部授予「全國優秀縣委書記」稱號。2017年3月18日,廖俊波在趕往武夷新區主持召開會議途中不幸發生車禍,因公殉職。
  • 讓崇尚英雄成為這個時代的鮮明氣質——寫在第七個烈士紀念日
    無數先賢英烈不僅以其頑強抗爭推動了歷史進步,更以其堅定信念、無畏氣概和高尚品格,挺立起了民族精神的萬裡河山。崇尚英雄才會誕生英雄,爭做英雄才會英雄輩出。如果說奮鬥奉獻是一個強大國家和優秀民族不可缺少的血性根脈,那麼崇尚英雄則是一個民族崛起必須擁有的價值取向與自強情懷。
  • 科研報國 一生「追光」(為了民族復興·英雄烈士譜)
    這是國際上首次觀察到這一譜區的螢光輻射。然而,當時的外國專家認為,馬祖光的成果是使用國外的實驗設備取得的,在論文中把馬祖光的名字寫在了第三位。馬祖光據理力爭,最終,這項發現被認定只屬於他一個人。「我爭的是國家的聲譽、國人的尊嚴。這是中國人做出來的,榮譽應該屬於中國。」馬祖光說。
  • 《一諾無悔》熱播 聶士傑:年輕人需要學習樵夫精神
    電視劇《一諾無悔》取材於「全國優秀縣委書記」廖俊波的先進事跡,以他在福建省政和縣擔任縣委書記的工作經歷為創作背景,講述了他履職盡責、克己奉公,帶領政和人民脫貧攻堅、脫掉「貧困」帽子的感人故事。此劇系國家廣電總局2018-2022年百部重點電視劇之一。
  • 抗疫人民英雄向人民英雄紀念碑獻花
    烈士紀念日向人民英雄敬獻花籃儀式今天上午10時在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習近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出席,同各界代表一起,在天安門廣場向人民英雄敬獻花籃。今天我們以國家名義緬懷烈士致敬英雄!向為中國人民解放事業和共和國建設事業英勇獻身的烈士默哀!
  • 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努力奮鬥
    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把維護世界和平,為全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造福作為新時期國際關係和國內各階層、各民族關係的重要政治任務,為制止戰爭,維護世界和平作出新的貢獻。弘揚偉大的抗戰精神大國崛起於文明,奠基於精神。
  • 以革命英雄主義精神砥礪民族復興力量
    深切緬懷志願軍「回家」的英靈,不僅是為即將到來的烈士紀念日、國慶節預熱,更是為激發和弘揚攻堅克難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燃燈。  9月27日,第七批在韓中國人民志願軍117名烈士遺骸回到祖國。中國國產大型運輸機運-20第一次執行運送志願軍烈士遺骸「回家」任務,機身上醒目的01編號、機身外戰鬥機伴飛和機場「過水門」迎接,無不體現著祖國對烈士們的無限尊崇。
  • 【為了民族復興·英雄烈士譜】西北黨團組織的創始人——魏野疇
    西部網訊(陝西廣播電視臺《陝西新聞聯播》記者 劉康 楊涇茂 史霄 興平臺 王楠) 中國共產黨早期黨員、著名宣傳活動家魏野疇是西北地區共產主義啟蒙運動的先驅,為救國救民、為傳播馬克思主義真理、為領導陝甘和皖北人民開展革命運動,他激情貢獻、青春無悔,直到犧牲。
  • 英勇制敵 捨己為人(為了民族復興·英雄烈士譜)
    為了戰友的生命安全,彭寶林緊握著槍一步步退回到南面房裡。他沉著冷靜,尋找制服罪犯的良機。當案犯因心虛向後顧盼的瞬間,彭寶林毅然撲向案犯,案犯狗急跳牆,瘋狂地扣動了手中的扳機,子彈穿過彭寶林的腹部,他倒在地上。周志科見自己的戰友被擊倒在地,衝上去扭奪案犯的手槍,並將案犯摔倒在地。
  • 勇擔民族復興的歷史重任
    中華民族是世界上偉大的民族,在5000多年的歷史長河中,創造了燦爛瑰麗的中華文明,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鴉片戰爭後,中國遭受了千年未有之變局,陷入內憂外患的黑暗境地,國家積貧積弱,社會戰亂不已,人民生靈塗炭。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無數仁人志士奮起尋求救國救民、振興中華的道路,但都壯志未酬,終究未能改變舊中國的社會性質和中國人民的悲慘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