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氣功的辛勤開拓者
—— 懷念劉貴珍同志
李薰風
一
中國,古文明之邦。
中國,古氣功之鄉。
古氣功源遠流長,它是古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
然而,在氣功發展歷史上,由於人類認識能力的限制和諸多的社會原因,氣功常被視為旁門左道,橫遭摧殘。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氣功恰似枯木逢春,顯示出來其內在的勃勃生機。今天面對百花爭豔的大好局面,在欣喜之際,我們更加懷念那位新中國醫療氣功的辛勤開拓者——北戴河氣功療養院前院長劉貴珍同志。
荒原,猶如撂荒,是需要人重新開拓的。劉貴珍同志就是這樣一個辛勤開拓者。
二
劉貴珍是農家子,當過學徒,年輕時就參加了革命。在冀南行署工作的時候,由於積勞成疾身患胃潰瘍、肺結核、胸膜炎、神經衰弱等多種疾病,體重僅36公斤,行走困難,命在旦夕。在殘酷的戰爭年代,缺醫少藥,連止痛片都極為難得,又到哪裡去尋良醫求妙藥呢?在劉貴珍同志的要求下,組織上派人用擔架把他抬回老家——河北威縣農村養病。
當死神在床前徘徊時,一個救星上門了。同村的遠房叔叔劉渡舟先生,傳給他不用醫藥的神功妙法——內養功,使他的各種疾病竟在102天內獲得了痊癒,繼而紅光滿面,青春煥發,重返崗位。
是內養功挽救了劉貴珍垂危的生命。從此,他與氣功結下了不解之緣。
三
他以拓荒者精神開拓著氣功荒原,對氣功事業的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卓越貢獻之一,是由實踐到認識,確定氣功名稱,倡導氣功療法。
氣功,我國最早不叫氣功。在類書《道藏》裡相當於氣功的名詞有幾十種。僅《嵩山太無先生氣經》,就有脹氣、淘氣、調氣、咽氣、行氣、鍊氣、委氣、閉氣、六氣、調氣液、修真、修氣等說法。
正式提到氣功一詞的,有《淨明宗教錄》的「氣功闡微」。在《混元八景真經》中有《二氣相合法兼結氣功章》。1915年的《少林秘訣》,1929年《武術匯宗》,曾把氣功作為武術基本功。1934年,杭州有《肺癆病特殊療法——氣功療法》,l935年,上海有《氣功治驗錄》。不過,這些均未引起人們的注意。
直到五十年代初,劉貴珍受組織委託在唐山籌建了氣功療養所,研究、應用和推廣氣功療法,由於療效顯著,受到國家衛生部的表彰和獎勵,其功法也向全國進行推廣和普及。氣功逐漸被人們所了解、所認識。他著作的《氣功療法實踐》問世,氣功一詞得到了社會的公認。
劉貴珍以他的實踐和著作,為新中國氣功和氣功療法奠定了基石。
四
卓越貢獻之二,是氣功用於醫療實踐,創建了氣功療養機構。
人們在掌握氣功之後,一般多用於自身鍛鍊,而劉貴珍則是推己及人,用於濟世救人。
1954年,創辦唐山氣功療養所;1956年,創辦北戴河氣功療養院;有了氣功療養設施,其意義是重大的:增添了醫療手段;充實和健全了醫療網絡;密切結合臨床開展實驗研究;更好地發揮組織作用和示範作用。
在療養院、所,劉貴珍率先垂範,親身參與臨床治療。即使被貶為「庶民」期間,也常有「不速之客」在深夜敲門求「氣」,使得廣大患者深感氣功療法有起死回生之效。
五
卓越貢獻之三,是組織氣功隊伍,培養氣功人才。人才對事業發展,可以說是根本條件,甚至起著決定作用。
劉貴珍一開始就注意培養人才、壯大氣功隊伍的問題。1951年,在邢臺幹休所辦了3期氣功學習班。還把劉渡舟老師請來做輔導工作。在北戴河氣功療養院,辦全國氣功訓練班,師資班有二十二個省市的學員參加。十年動亂後,缺乏專業人員輔導練功,辦起氣功速成訓練班。每次辦班要教會多種功法。劉貴珍深入實際,聯繫群眾,親自授課,解決實際問題。
為當地駐軍開辦學習班。
為秦皇島群眾講課。
在此期間,一批又一批人才脫穎而出。使北戴河氣功療養院成為全國氣功教學中心。伴隨劉貴珍一起工作的田宏計、趙寶峰、李春才、張天戈等人,也都成了著名的氣功專家。
六
卓越貢獻之四,是重視民族文化,大量發掘傳統氣功遺產。
劉貴珍潛心涉獵文化典籍,尤其注意傳統氣功遺產的發掘整理。不拘一法,不抱門戶之見。
初版《氣功療法實踐》就著手發掘工作,再版時更增添了許多功法。先後介紹的除內養功(這是主要的)、強壯功、保健功、還有行步功、虛靜功、太極內功、放鬆功、氣動功、誘導功、九次呼吸法、丹田注氣法、分症練功法、採太陽、觀星望月等,而且用於臨床實踐,取得了滿意的療效。
幾年來,發掘整理各種功法,成果輝煌。隨著全國各地創辦《氣功》《中華氣功》《東方氣功》《中國氣功》《氣功與科學》《氣功與體育》等刊物,大量刊登古典氣功、民間氣功。各種流派的氣功,匯成了氣功的海洋,每一種功法都是海洋中一朵閃著彩虹的浪花。氣功文化是祖國獨特的燦爛文化。
七
卓越貢獻之五,是開展實驗研究,提高氣功科學水平。
劉貴珍在實踐活動中,一開始就重視理論研究。
十年動亂後,在河北省舉行的第一次氣功經驗交流會上做了《以中醫理論為基礎,加強氣功機理研究工作》的報告。
1981年《氣功療法實踐》再版前言,對「氣功」與「氣功療法」的闡述比初版時談的更準確、更全面了:我們認為,氣功的「氣」,不僅包括呼吸之氣,也包括人體內的正氣。在氣功修煉中,可以使這種正氣增強而治癒疾病,正氣充沛後,體質得到了全面加強,臟腑功能也隨之提高,從而又可以達到益壽延年的的目的。氣功的「功」,是指練功的功夫。練氣功沒有功夫便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氣功」這個詞概括了靜坐、吐納、引導、內功等修煉方法。因為氣功用於防病、治病,故名為「氣功療法」。
1982年《氣功與科學》創刊,劉貴珍在《為揭示人類的生命奧秘做出貢獻》一文中指出:「氣功這門科學屬於生命科學的範疇,其所涉及的科學很廣,開展氣功研究,僅停留在中醫理論的水平上,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現代科學技術,在對練功者進行人群、整體探索的同時,還要邃究其微觀的奧妙。」
「未來的世紀是生命科學的世紀,氣功是身心統一的整體科學,在生命科學中佔有重要地位。因此,隨著氣功本質的揭示,對整個自然科學的推進,將產生深遠的影響。」
「我們要以辯證唯物主義思想作指導,以現代科學技術手段,對氣功進行全面的綜合的研究。」
這些都是極為中肯的言論,有著方針、方向上的意義。
劉貴珍在實踐上深入了,在理論上也提高了。在臨終前,他還在考慮著編一部《氣功辭海》。
八
卓越貢獻之六,促進國際交流,贏得世界聲譽。
中國氣功本身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具有非凡效果,自《氣功療法實踐》出版,使湮沒無聞的氣功得到了發揚,在國內外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促進了國際交流。
美國哈佛醫學院氣功考察團先後來到北戴河氣功療養院,做了學術上的探討。
氣功,不僅屬於中國,也屬於世界。
劉貴珍對氣功事業做出的開拓性貢獻,是大有裨益於中國,也大有裨益於世界。
劉貴珍之所以能做出諸多貢獻,最根本的,有兩個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是外在的原因——黨的領導和支持。劉貴珍病好重返革命隊伍後,黨組織聽取了他的匯報,就派他去從事氣功的挖掘工作。隨後又支持他建立氣功療養所,推行這種不打針、不吃藥的神奇醫療技術。而在取得明顯效果的時候,中央衛生部又給予了嘉獎和表彰。而當《氣功療法實踐》即將問世時,謝覺哉老人親自題詞:「氣功療法,人人可行,不花錢,不費事,可以卻病,可以強身,可以全生,可以延年。」這簡短的幾句話,揭示了氣功療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另一方面是內在原因——他具有革命者不斷改革的開拓精神;他剔除了氣功的糟粕,使之淨化;他改革了單傳、三不傳的方式,使之大眾化;他揭開了氣功神秘的外衣,使之科學化。
氣功,在沿著開拓者揭示的方向發展。
氣功界,在沿著開拓者的足跡前進。
氣功事業,不僅是氣功家的事業,它已經成為全民的事業,甚至將成為全人類的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