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處方」帶你居家鍛鍊遠離感冒

2021-01-09 今日惠州網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人們儘可能減少外出,選擇居家休息或在辦公室上班,這對避免疫情擴散很有意義,但久居不動,又不利於身體健康。

近日記者從我市各大醫院獲悉,由於冬春交替、天氣寒冷、室內外溫差較大、不注意生活方式等原因,感冒發熱患者有所增多。專家表示,預防感冒發熱,運動鍛鍊必不可少,因為運動能降低身體的壓力激素,增強免疫細胞功能。那麼在疫情期間如何結合自身情況科學運動防感冒?對此,惠州專家開出「運動處方」。

運動形式多

中老年人適宜中低強度鍛鍊

「運動負荷和強度不要太大,尤其中老年人,適宜進行中低強度鍛鍊,不要做大強度、高負荷運動,否則容易發生危險。」市中心人民醫院急診科主任王國標表示,有高血壓的人居家鍛鍊時要格外注意,不太適宜做伏地挺身、舉啞鈴等力量訓練,做的話力量要輕柔,防止運動導致血壓過度升高;有冠心病和動脈硬化的人,要注意防止腦溢血發生。

王國標說,中老年人心肺功能比年輕人弱,很多人又有基礎性疾病,平時不愛動的中老年人剛開始運動時一定要比較柔和,比如太極拳、八段錦、五禽戲,幾個簡單的動作就可以達到養生和提高免疫力的目的。有一定運動能力的中老年人,在室內可以做瑜伽、健身操、瑞士球等運動,運動方式很多,關鍵要注意運動強度和運動量。

年輕人可室內跑步跳繩跳舞

王國標認為,運動能力比較強又有條件的年輕人,可以在家裡使用跑步機、功率車,可做跳繩等強度大一些的項目。

如果空間允許,可以做一些能夠提升心肺功能、改善血液循環系統的練習。比如原地跑、原地抬腿跑。這些運動幅度稍大,但可以給心血管系統一定的負荷,讓血液循環進一步加快,改善人體與外界的氣體交換,提升抵抗力。

「年輕的女性可以跳廣場舞或瑜伽,配上音樂,鍛鍊身體的同時愉悅心情。」王國標說。

兒童可深蹲高抬腿和青蛙跳

「兒童不妨試試深蹲、高抬腿、青蛙跳、仰臥起坐、跳繩等居家運動。」王國標說,做深蹲時,兩腳分開約與肩同寬,雙手放在頸後或平伸,然後慢慢往下蹲,整個下蹲的時間最好為10秒至30秒,然後再慢慢站起。

還可以做常見的高抬腿,雙手平舉,交替抬高雙腿彈跳,左右膝蓋交替打在平舉的手掌上,以20~30個為一組,每10組休息5分鐘。

簡單易行的「青蛙跳」也是不錯選擇,把雙手放在身後,像青蛙一樣彈跳,跳20~30次為一組。

此外,仰臥起坐、跳繩都是不錯的運動方式,強身健體的同時,對孩子長個子也有好處。但要注意,在室內跳繩時不要影響鄰居休息。

居家互動遊戲老少鹹宜

一家人聚在家裡可以通過一些有趣的小遊戲來互動,不僅能增強體質,還可以促進家人間的情感關係。

騰出客廳空間,可以互打桌球或板羽球,雙方保持一定距離,來回發球接球持球,身動眼動,有益身心。

還可以準備幾個氣球,中間劃條線,家長站在一邊用頭頂氣球,把氣球頂到線的另一邊,孩子再用頭頂回去。孩子還可以跟父母兩人一組背靠背,中間夾一個枕頭或小球,緩慢地側向移動,不要讓枕頭或小球掉下來,中途還可以加大難度做下蹲動作。

「為了安全起見,在家中不建議做過於激烈的遊戲運動,互動器械不要用質地堅硬沉重的,以免互動時誤傷。」王國標補充說。

運動有要點

避免高強度運動,微微出汗即可

王國標表示,在特殊時期,運動有利於強身健體,但要避免高強度運動,尤其是平時較少運動的人。因為偶爾的高強度運動後,短時間內免疫力會出現暫時下降,這時候往往容易被病原體感染,要避免「臨陣磨槍」。「當劇烈運動時,人體血液循環加快,免疫細胞活性會大幅上升,當運動結束後,免疫細胞活性降低。這樣的起伏,其實也會短期內(一般為3~72小時)使人體進入易生病階段,稍不注意有可能引發感冒、發燒等。所以運動不要追求量大,適當運動到微微出汗即可,也就是所謂的有氧運動。」王國標說。

王國標指出,正常人一般一周鍛鍊3到4次,每次持續30至50分鐘。在強度上,要把心率控制在120~150次每分鐘,基本就達到中等運動強度了。如有冠心病等慢性病,或體能較差、平時缺少運動,可以把運動強度降低,如每運動十幾分鐘休息10分鐘,然後再運動,總運動時間達到30至50分鐘,身體感到輕度乏力即可。

運動前要熱身,感冒後要休息

冬季和春季是運動猝死的高發時段,憋在家猛練、狠練時也存在風險,那該怎麼辦?

王國標表示,冬季氣溫低,人體交感神經系統興奮性增高,外周血管多處於收縮狀態,肌肉組織緊張度增加。不熱身就做運動,內臟神經系統沒有被激活,在運動中就可能發生運動心律失常等風險,所以冬季運動前一定要熱身。

此外,如果是病毒感染引發的感冒,感冒後強行鍛鍊容易引發病毒性心肌炎,而心肌炎是猝死的重要原因。大中小學生經常認為感冒無所謂,繼續運動,進而發生病毒性心肌炎,所以感冒後一定要好好休息。在休息好、感冒症狀減輕的前提下再適當運動,才比較安全。

戶外運動有諸多注意事項

居家運動太局限,可否進行戶外運動?王國標表示,原則上在疫情輕的地區是可以的,但要注意選擇清潔的環境,佩戴好口罩,與他人保持距離,最好相隔2米以上,不要參與人員密集的體育活動。

通常來說,在戶外自己練練太極拳,或是獨自跳上一段廣場舞也是可以的。

惠州日報記者周智聰 通訊員張娜妹

相關焦點

  • 根據心率做運動 居家科學「鍛鍊處方」
    (上遊新聞記者 梁呈蔚)一場新冠肺炎的來襲,讓許多人改變了生活方式,更多的選擇在家中進行鍛鍊。那麼如何居家科學運動才能有效增強免疫力呢?重慶西南醫院(西南醫院用規範寫法)關節外科彭陽、熊然醫生,為我們開出了專業、靠譜的運動處方。
  • 這份居家運動處方請收好
    居家休息,不等於久坐不動。在家做適量的運動能有效提高身體素質,增強免疫力,從而降低被感染風險。 運動處方最早應用於冠心病患者,研究證明有效的、科學的運動計劃制定有利於病人的康復。後被WHO(世界衛生組織)推廣並在國際上得到認可。 在此,運動醫學醫生開出居家運動處方。大家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量力而行。適合自己的運動才是最好的!一套科學的鍛鍊流程包括:熱身、訓練、冷卻、拉伸,缺一不可。
  • 主動鍛鍊,增強免疫力,請收下這份太極運動「處方」
    今天,太極療特別分享給您一張太極運動「處方」助您居家學習鍛鍊。 該運動處方融合運用中醫思維和太極思維,以太極拳運動為核心,堅持鍛鍊,不僅能幫助習練者增強自身免疫力,扶正祛邪,還能打通肺經和大腸經,有效促進呼吸功能改善,提升機體活動能力,從主動鍛鍊中尋得身心健康。
  • 體育教師招聘筆試運動生理學《肥胖與運動處方》
    遠離肥胖 健康運動導語:夏天就要來了,你的「馬甲線」是否還在冬眠,你的「蝴蝶袖」是否漸漸出現,對於美食的誘惑,你是否還在艱難的抉擇?正所謂「悄悄的我胖了,正如我悄悄的肥,我揮一揮衣袖,卻帶不走一片脂肪」,恍然大悟時,卻又不知所措。對於當代人來說,身材已經成為了一個非常熱門的話題,那麼如何保持良好的身材呢?如何健康的運動呢?
  • 運動也是一種「處方」,26種病這樣幹預
    運動也是一種「處方」,一生病很多人就吃藥掛水,但是如果選擇合適的運動方式,不僅可以加速康復,而且可以預防一些疾病的發生。上海體育學院運動科學學院和淮南師範大學體育系的專家,共同發表的《26種人類疾病的運動幹預指導方案》讓我們可以挑選最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
  • 體育鍛鍊應該如何制定科學的運動處方?
    就像醫生在每個求診病人開藥時只有對症下藥,才能治癒病人的某種疾病一樣,對每一個希望通過體育鍛鍊達到一定目的的人來說,也要結合自身實際制定相應的體育鍛鍊計劃(又可稱之為運動處方),然後有計劃、有步驟、有針對性地鍛鍊,才能有效地增強體質。
  • 什麼是,運動處方?
    正所謂生命在於運動,運動使我們健康。無疑,合理進行健身鍛鍊是我們獲得健康、擁有健康的重要手段。而運動處方,運動療法的說法也不斷浮出水面,並日漸成熟。尤其是隨著年齡的增長以及久坐,各器官功能普遍退化,各器官系統均需要鍛鍊,若只從事單項鍛鍊,易使肌肉疲勞,健康蒙受損失。此外,多項鍛鍊可帶來更大的樂趣,不致於產生厭煩心理,更容易持之以恆。運動的世界很精彩,你一樣需要到處去看看。
  • 高血脂 高血糖 高血壓 「三高」人群居家鍛鍊有講究
    疫情期間,廣大慢病患者居家生活,進行自我健康管理,需要注意什麼?本報記者專訪國家體育總局運動醫學研究所運動處方門診副主任醫師梁辰,聽聽她的建議。  梁辰說:「運動療法作為『五駕馬車』之一,可以起到降糖作用,但是只能作為糖尿病治療的一個手段,無法替代藥物治療。但是運動處方的實施可以鞏固提高藥物治療的效果,減少藥物的需求量並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提高生存質量。因此,居家期間,糖尿病患者針對自身實際情況,制定個性化的運動處方是十分必要的,有助於病情,也有助於居家身心健康。」
  • 倪海廈-治療感冒處方圖表一
    現在我既然路過貴寶地,也知道這種情形,我當義不容辭的替大家來解決這個問題,下面對於感冒的診斷與處方說明,我將使用最簡單的文字來讓大家都能了解得到感冒後該如何自保,如何自己能將自己治好,而不需要外求。   真正正統中醫學在治療感冒時,最常使用的處方我幫大家歸納一下,讓大家都好記,也都會使用。中醫治療感冒是依據不同的感冒症狀來開立處方,不是依據西醫區分為那類病毒來開方子的。
  • 《沙坪垻區中小學幼兒園學生居家防疫體育鍛鍊指南》來了
    為進一步豐富居家活動、增強抵抗能力,我們特意為每一位沙區中小學生準備了個性化的「運動處方」和一些居家體育鍛鍊的小知識、小遊戲、小活動,真誠地希望大家攜起手來,用情用愛陪伴家人,有章有法增強體質,最終全面地、徹底地戰勝疫情。1個性化鍛鍊操作流程(一)掃描二維碼(二維碼附後)關注該平臺,點擊下方「體質健康」。
  • 類風溼關節炎運動處方
    ,疼痛會更加劇烈,但是大量研究已經證明,運動鍛鍊能緩解類風溼關節的疼痛感。 感到疼痛說明關節肌肉缺乏鍛鍊,就應該加強運動,但是很多病人一旦運動就會感到疼痛,所以他們更傾向於服用止疼藥,但這並非長久之計,那麼病人究竟該如何在運動和止疼中取捨,以達到最好的效果呢?
  • 減肥該如何鍛鍊,你需要的運動處方來了!
    運動頻率:至少每周5次,使能量消耗最大化運動強度:推薦中等強度至較大強度運動。開始運動階段,訓練強度保持在中等強度(即:40%-60%HRR),強調延長運動時間及增加運動頻率,以後逐步增加到較大運動強度(≥60%HRR)運動,這樣效果更佳。HRR的計算,我之前的文章裡有詳細介紹,,看一下就知道了。
  • 河北師大體育學院開出居家防疫健身處方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周洪松 通訊員 王運敏)日前,河北師範大學體育學院向師生發出「健康運動之音」號召,一方面倡議師生投入「抗擊新型肺炎,健身防疫跟我來」行動,以教研室為單位,研發居家運動處方
  • 運動是良醫,居家也要合理運動
    所幸政府及時採取措施,讓居民開始居家隔離,避免疫情傳播和擴散。然而,居家,並不是只能「葛優躺」,宅家也需要開展合理的室內運動,這樣能有效提高身體素質,增強機體免疫力,如此,才是最好的防護手段。那我們該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居家運動方案呢?運動時又該如何保護好自己?
  • 中老年居家鍛鍊健身操—下肢運動
    【簡介】《中老年居家鍛鍊健身操》是一套針對中老年人群居家科學健身的關節運動操,是為提高、保持和恢復中老年人的力量素質、柔韌素質、平衡能力和協調性的綜合性健身體操。本套健身操主要是根據全身各關節的運動規律,利用身體自身重量,結合合理的身體姿態,從上肢到下肢,從頭頸到軀幹循序漸進、由易到難全面運動人體各個關節,鍛鍊人體各部肌肉,並激活人體核心肌肉群,能夠達到一定的有氧運動效果、提高心肺功能。本套操共十六節,總長15分鐘。包括上肢運動操、頭頸軀體運動操和下肢運動操三部分。
  • 疫情期間的心理健康需要「運動處方」
    據媒體報導,該醫院消化內科病房現被改造為確診新冠肺炎患兒病區,為照顧病區15位沒有家長陪護的小朋友,7位資深護士組成陪護專班,在治療之外輔導孩子功課,帶他們進行體育鍛鍊。 「廣播操、八段錦、五禽戲、廣場舞、太極拳……」東部戰區總醫院淮安醫療區老年科副主任江海洋注意到,越來越多的體育運動方法出現在新冠肺炎救治一線,「除了強身健體,更能改善患者心理狀態、減輕壓力」。
  • 長大體育帶您居家鍛鍊之老年人篇
    疫情還在繼續,居家健身不能停。之前我們為大家介紹過辦公室鍛鍊篇、居家力量訓練、柔韌訓練和體育舞蹈等的鍛鍊方法,對大家是否有效呢?今天,長安大學體育部繼續為大家推送適合老年人的居家鍛鍊健身方法。
  • 冠軍Jiao你做運動|上海男排戴卿堯教你居家鍛鍊腹部肌肉
    大家應該遵循作息規律,合理飲食,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開展適宜的居家健身鍛鍊,這有助於幫助市民增強體質,提高免疫能力。自2月10日起,「上海體育」政務微信推出「冠軍jiao你健康做運動」系列,編排了多組適宜居家健身的運動方案,針對不同市民群體和多個年齡段,通過奧運冠軍、世界冠軍等親身示範和教授,指導大家科學健身。
  • 彈力帶核心訓練運動處方
    ,在增強使用者力量、靈活性、功能以及緩解關節疼痛方面的作用已被充分證明,同時得到了美國物理治療協會(APTA)的強力推薦。基於嚴格循證的彈力帶與彈力管訓練在創傷康復、改善老年人功能性活動能力、提高運動員競技水平以及其他慢性病的治療方面具有顯著的療效。本運動處方為針對腹肌和下腰部肌群進行肌力訓練而設定,目的在於強化久坐人群的核心肌群功能。請注意,執行此運動處方需選取合適阻力的彈力帶。每一個動作重複8-12次,執行2-3組。
  • 抗擊疫情 居家鍛鍊丨王勵勤:上班做廣播體操 在家帶寶寶運動
    王勵勤一直保持健身鍛鍊的好習慣,建議大家在疫情期間要進行適當的科學健身,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向廣大市民倡導簡單易學的工間操和居家健身練習方法,在他看來,這是一名體育人應盡的責任。圖說:王勵勤做操 受訪人供圖在上下午的工作間隙,王勵勤會在辦公室和通暢的走廊,跟著廣播做第九套廣播體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