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飛一生擔任過哪些官職,相當於現在什麼職務?

2020-12-08 騰訊網

全文字數1837字,圖片6張,閱讀時長約6分鐘

宋朝被稱為「積弱積貧」,卻名將輩出。其中,知名度最高的應該是南宋抗金名將嶽飛。

嶽飛,字鵬舉,相州湯陰(今河南省湯陰縣)人,生於1103年3月24日。嶽飛是農民出身,曾經先後拜周同、陳廣為師,學習騎射、刀槍功夫。嶽飛天生神力,不到20歲就能夠開300斤的硬弓。1宋斤約等於今天的0.6公斤,這就是說嶽飛能拉動180公斤的硬弓,實屬罕見。

這樣的人,一輩子在農村種田,當然是很可惜。於是,嶽飛去參軍了。

在風雲激蕩的北宋末年、南宋初年,立志報國的嶽飛自有用武之地。嶽飛參軍後,先後成為劉韐、劉浩、宗澤等人的部將。宗澤是一名老將,多次打敗金軍,被金軍尊稱為「宗爺爺」。後來,宗澤壯志未酬,抑鬱而死,死前疾呼3聲「過河」。

正是在宗澤軍中,嶽飛獲得了第一份官職:修武郎。修武郎屬於第44級武階,相當於今天的營級幹部。這一年,嶽飛23歲。

1127年,正是靖康元年,「靖康之變」發生的那一年。金軍大軍入侵,嶽飛隨宗澤大軍轉戰於曹州(今山東省定陶縣)一帶,以白刃戰的方式打敗了一隊金軍。嶽飛因功遷升為武翼郎。武翼郎屬於第42級武階,相當於今天的副團級幹部。

「靖康之變」發生後,宋徽宗、宋欽宗及其后妃、皇族成員大多數被押送到金國去,康王趙構僥倖成了漏網之魚,逃到應天府(今河南省商丘市)創建了南宋,是為宋高宗。宋高宗不思抵抗,重用黃潛善、汪伯彥等主和派官員,打算繼續逃到長安、襄陽、揚州等地。嶽飛聞訊,不顧自己級別低微,給宋高宗打了一份洋洋灑灑幾千言的報告,進行勸諫。

宋高宗批示了8個字「小臣越職,非所宜言」,將滿腔熱血的嶽飛革除職務,趕出軍營。

嶽飛的報國夢想還沒開始,就匆匆結束了?不存在的。嶽飛乾脆渡過黃河,隻身奔赴抗金前線,投靠了正在招募抗金將士的河北西路招撫使張所。張所被嶽飛的一番愛國情懷所感動,又佩服他的非凡見識和高超武藝,將他留在帳下,任職武經郎。武經郎與武翼郎一樣,也屬於第42級武階。

1128年,金軍大軍南侵。嶽飛在位於今天河南省滎陽市汜水鎮的竹蘆渡與金軍對峙時,以疑兵之計打敗了金軍,因為戰功升遷為武功郎。武功郎屬於第35級武階,相當於今天的正團級幹部。

1129年,嶽飛在守衛京師時,多次立功,累功升遷為武德大夫,授英州刺史。武德大夫屬於第28級武階,相當於今天的副師級幹部。英州刺史屬於從五品。在宋朝,刺史是武臣寄祿官,代表官員身份地位的虛銜,無職掌,無定員。

接下來的幾年,嶽飛轉戰於各地,收留了被金軍打散的宋軍餘部和被金軍強行徵募的籤軍,逐漸形成了嶽家軍。嶽家軍紀律嚴明,訓練有素,戰鬥力明顯高於其餘抗金軍隊。

嶽飛一生的志向是北伐中原,收復河山,而在北伐之前,必須掃清後方的遊寇,獲得一個穩定的大後方。為此,嶽飛花費了好幾年時間,平定了李成、張用、曹成等遊寇,並平息了吉州、虔州的叛亂。宋高宗將嶽飛升為神武后軍統制,並賜御書「精忠嶽飛」錦旗。神武后軍是嶽家軍的正式番號,統制級別非常高,相當於今天的軍級幹部了。

1134年,嶽飛進行了第一次北伐,收復了襄陽六郡(襄陽府、郢州、隨州、唐州、鄧州、信陽軍),被封為清遠軍節度使,湖北路荊、襄、潭州制置使。宋朝節度使為從二品,是一種榮譽性的虛銜,並不實際赴任。制置使是方面軍的統帥,相當於今天的軍區司令員。

這一年,嶽飛年僅31歲,是有宋一代最年輕的制置使。

1135年,嶽飛平定了湖南洞庭湖地區的楊麼農民軍起義後,加檢校少保,進封武昌郡開國公,升任荊湖北路、襄陽府路招討使。檢校少保是虛職,武昌郡開國公是爵位,荊湖北路、襄陽府路招討使才是實權官職,位於宣撫使之下,制置使之上。宋朝軍權和行政權是分開的,但嶽飛擔任荊湖北路、襄陽府路招討使時,有權任免轄區內的知州﹑知縣等地方官員。

從1136年到1140年,嶽飛先後發起了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北伐。期間,嶽飛加官至少保,開府儀同三司,官職也升至荊湖北路、京西南路宣撫使兼營田大使。少保是正一品官職,位極人臣。開府儀同三司是一種待遇,意思是能夠建立府署並自選僚屬。宣撫使是統兵大將。

1141年,嶽飛被召回京城後,解除了軍職,授任樞密副使。宋朝以樞密使為最高軍事長官,相當於今天的國防部長,樞密副使則相當於國防部副部長。樞密副使級別非常高,但此時的嶽飛手裡沒有任何職權。

不久,嶽飛不被罷免樞密副使級,擔任萬壽觀使。萬壽觀使是一個虛銜,沒有任何職權,相當於給嶽飛告老還鄉時用。嶽飛也很知趣,乾脆請假出去休假了一段時間。這是嶽飛生前最後一份官職。

相關焦點

  • 張之洞一生當過哪些官職?放到現在相當於什麼職務?
    張之洞在晚清官場取得的第一份正式官職是翰林院編修。翰林院編修的級別為正七品,與知縣一個級別。翰林院編修的工作是負責起草詔書及機密文件,如果放在現在,大致相當於中央辦公廳和政策研究室的工作人員。在那以後,張之洞在京城當了17年京官。這17年間,張之洞做過哪些官職呢?我們一一道來。
  • 嶽飛從軍後具體都擔任過什麼官職?大致相當於現在的什麼職務?
    被害於臨安(杭州)大理寺監獄(風波亭是小說家言),再過幾天就是這位我國歷史上最偉大的民族英雄的蒙難忌日。「敢戰士」這支武裝應屬地方官員招募組建的地方部隊,類似縣大隊、保安團,嶽飛擔任的是無品階的低級軍官。不過編查宋朝的軍制,無「小隊長」這一軍職。
  • 民族英雄左宗棠,一生擔任諸多要職,都相當於如今的什麼職務?
    那麼,大家知道為中華民族付出了這麼多的左宗棠,在當時擔任的職務相當於如今的什麼職務嗎?圖片:左宗棠擔任幕僚劇照二、歷經坎坷,終獲浙江巡撫這一正式職務在左宗棠充當幕僚的日子中,很多人都譏笑他是「左都御史」,明明沒有官職,但是卻獨立參與軍政要務工作,獨當一面,攬權自重。
  • 蘇軾在官場浮沉40年,當過哪些官職,相當於現在什麼職務
    元豐改制後,門下侍郎相當於副宰相,蘇轍也算是過了一把宰相的癮。只有蘇軾,在官場浮沉40年,不但沒有當過宰相,連尚書都沒有做過,讓宋仁宗的期待完全落空。  一  蘇軾是在1061年正式步入仕途。這一年,蘇軾在「三年京察」中考得第三等,授大理評事、籤書鳳翔府判官。大理評事是一種階官,表示官員級別的高低,不是實際官職,為正八品。鳳翔府判官才是蘇軾的實際官職。
  • 保長民國時期職務,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官職
    保長民國時期職務,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官職都知道警察是在民國時期開始有的,但很少人知道民國還是保長這個職務,可能就是在電視劇中發現這個職位,不過保長在當時究竟是個什麼樣的職務,在現在又是多大的一個官位呢?宋朝對於保長的制度制定得比較完善,就成為民間組織,保長都是當地比較有勢力的人才能擔任。到了民國之後就有專門的警察局,這個民間組織也就沒有什麼存在的意義,這個制度就開始遭到廢除,要知道為了能讓保長震懾住百姓,多數擔任這個植物的不是地頭蛇就是有實力的人,當然要把它給廢除掉才行。
  • 《清平樂》裡神童晏殊做過哪些官職,相當於現在什麼職務
    如果放在現在,等於是15歲就考上了名牌大學的博士。晏殊步入仕途後,獲得的第一份官職是秘書省正事。在古代,秘書省是專門管理國家藏書的機構,相當於現在的國家檔案館、國家圖書館。「正事」是職事的意思。這就是說,晏殊第一份官職,相當於今天國家檔案館、國家圖書館的工作人員。1008年,晏殊授任太常寺奉禮郎。
  • 李鴻章的最高職務,相當於現在什麼官職?
    與之相對的,一直被批評是暴君的商紂王、隋煬帝也在傳播華夏文明、促進南北統一等方面做出過貢獻。所以說,在評價歷史人物時我們要注意對其進行辯證的客觀分析,才能得出結論。符合這一原則的,還有清末名臣李鴻章。作為慈禧太后的得力助手以及清朝與列強之間各種不平等條約的籤訂者,李鴻章一直被很多人視為封建王朝的衛道士,是一個愚昧、落後、反對革新的人。
  • 與曾國藩齊名的胡林翼,做過哪些官職,相當於今天什麼職務
    他父親叫胡達源,考取過進士,官至從二品的內閣學士。胡林翼出身官宦世家,受過良好的家庭教育。1836年,胡林翼第一次進京參加會試,如囊中取物地考取了進士,點了翰林,年僅24歲。1839年,翰林院散館,胡林翼授任翰林院編修。翰林院編修的級別為正七品,相當於現在的正縣級幹部。
  • 雍正帝寵臣——李衛的最高職務,相當於現在什麼官職?
    歷史上的李衛出身江蘇富戶,以「花錢捐官」的方式進入仕途,康熙年間便已經做到了戶部郎中,品秩為正五品,基本相當於現在的財政部下轄司局級部門的一把手。巔峰時期的李衛,敢於彈劾內閣首輔鄂爾泰的弟弟,時任九門提督的鄂爾奇;敢於彈劾同百姓爭搶土地的誠親王府護衛;更能將河道總督一舉拉下馬。
  • 和珅擔任過的官職,如果放在今天相當於什麼職務?
    1772年,22歲的和珅被授予三等侍衛,相當於皇帝的知己,第二年,和珅又被被選為乾隆儀仗隊的侍從,此時的和珅相當於皇帝的保鏢,成為乾隆的侍從後,由於他經常得到乾隆的讚賞,出類拔萃,在清政府中擔任了許多重要的職務,其中大部分是兼職,權力的壟斷已經真正實現,可以說,雖然沒有宰相的名字,但他擁有宰相的權力。
  • 左宗棠擔任的浙江巡撫、陝甘總督等,相當於現在什麼職務
    用「大器晚成」來形容晚清重臣左宗棠,一點都不為過。左宗棠雖然20歲就考中舉人,但此後3次進京參加會試,均以失敗告終。左宗棠一怒之下,不再參加科舉考試,回到老家種田過日子。1852年,當左宗棠接受湖南巡撫張亮基的邀請,到省城長沙擔任張亮基的幕僚時,已經年滿40歲了。
  • 「八府巡按」是個什麼官職?相當於現在的什麼職務?
    那麼,古代的「八府巡按」到底是個什麼官職?就其行政級別和具體權勢而言,相當於現在的什麼職務呢? 「八府巡按」,又稱「八府巡撫」,在古代的官制體系中,這一官職名稱並不存在,僅出現於古代的戲文或者小說中。
  • 清朝的「知縣」,到底是什麼官職,相當於現在什麼職務?
    但是,對於這個官職,很多人常常是既熟悉又陌生。所以,今天我們要聊的就是清朝的「知縣」,到底是什麼官職,相當於現在什麼職務?清代《皇朝經世文編》曾言:「天下之治始於縣,縣之治始乎令」。短短一句話,精確指出了清朝知縣的特點。在清朝知縣身上,有兩個明顯不同於其他官職的特點。
  • 李鴻章一生都做過哪些官職?放到今天大體相當於哪些官職?
    一個是清朝的官職,一個是今天的官職,肯定不能完全對應,頂多有個大致對應。李鴻章曾擔任過的主要官職有五個:太子太傅、文華殿大學士、北洋通商大臣、直隸總督、一等肅毅伯。爵位咱們暫且不論,因為今天中國不是君主制國家,所以也沒有爵位一說,咱們只說那幾個職務。
  • 和珅官職最多的時候相當於現在哪些,一不小心掌握了半個清朝
    死後被抄家的時候,財產相當於清朝十年的國庫收入。不過我們忽略了一件事,就是他之所以能貪汙這麼多錢,和他掌握的權力有很大的關係。和珅不僅僅只做了一個官,而且身兼多職。我們看一下他做了哪些官就知道他為什麼能貪汙這麼多錢了。
  • 曾國藩的最高職務,相當於現在什麼官職?官職太高,你可能都不信
    他的最高職務,又相當於現今什麼官職呢?曾國藩的官職、爵位、諡號又在清朝處於何等地位呢?嘉道時期的曾國藩嘉慶十六年,曾國藩出生於湖南長沙的一個普通家庭,乃係儒家代表人物——曾子的嫡系後代。賞識便提拔了曾國藩,或許是奸臣穆彰阿一生唯一值得稱道之事。道光二十六年之前,曾國藩歷任檢討、侍讀、侍講,最顯赫的官職也不過是個「日講起居注官」,總體以虛銜文職為主;道光二十七年,曾國藩迎來了第一個實職官銜——內閣學士加禮部侍郎銜,行政級別為省部級正職。道光二十八年,曾國藩歷任禮部右侍郎、兵部左侍郎、工部左侍郎。
  • 古代的「八府巡按」,到底是個什麼官職,相當於現在什麼職務
    那麼,古代的「八府巡按」到底是個什麼官職?就其行政級別和具體權勢而言,相當於現在的什麼職務呢?「八府巡按」,又稱「八府巡撫」,在古代的官制體系中,這一官職名稱並不存在,僅出現於古代的戲文或者小說中。在明清時期,「八府巡按」雖然並不存在,但卻存在一個名為「巡按御史」的官職,與之大體類似。
  • 紀曉嵐的最高職務,相當於現在什麼官職?與和珅根本不是一個量級
    那麼,紀曉嵐最高做到了什麼職務,又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官職呢?成功闖進仕途以後,紀曉嵐的官場生涯同樣不順當,只因為文章見長而屢任類似現今政府出版機構的編輯、總編輯;直到乾隆三十三年,紀曉嵐才被外放地方官職,任貴州都勻知府,品秩為從四品,基本相當於現今地級市的市長,行政級別為廳局級正職。這一年,和珅迎娶了直隸總督馮英廉的孫女,為以後的官場升遷之路打好了基礎。
  • 晚清第一名臣曾國藩做過的官職,相當於現在什麼官?
    1840年,翰林院散館,曾國藩獲授翰林院檢討,級別為從七品,比正七品的知縣還低一級,相當於現在的副縣級幹部。翰林院檢討與修撰、編修一樣,負責掌修國史,只是級別不一樣。李鴻章、張之洞當年的第一份職務都是翰林院編修,為正七品,比檢討高一個級別。至於左宗棠,他終生沒有進入翰林院,因此從沒有任職過這些職務。翰林院檢討類似於現在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歷史研究院的研究人員。
  • 太尉相當於現在什麼官職?
    秦朝短命,大漢建立之後,太尉一職地位大抵沒什麼變化,依舊是三公之一,理論上依然是最高軍事長官,遇到戰爭時刻,方才臨時設一個太尉,戰事結束了這個太尉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將會變成其他官職,可以看到秦漢朝的太尉基本上屬於臨時的皇帝的最高級的參謀和顧問,根本不可能直接領兵,只是理論上掌握全國的軍事活動,一旦遇到戰爭,依然要靠皇帝分發虎符,層層下達,不過太尉作為三公之一,必然會是有經驗的老臣擔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