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應急調度守護沿線6000萬群眾用水安全

2020-12-14 新浪財經

來源:中國網

原標題:中國發布丨頂住疫情防控「大考」壓力!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應急調度守護沿線6000萬群眾用水安全

中國網3月6日訊(記者 張豔玲 通訊員 閆智凱 周夢 劉許偉)水是疫情防控的重要戰略物資。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南水北調中線建管局頂住疫情防控「大考」壓力,多措並舉,發揮輸水調度優勢,保障沿線受水區6000萬群眾用水安全,也為企業復工復產提供重要支撐。

監測受水區需求 緊急協調統一調度

中線調水線路長、規模大、沿線無調蓄,運行工況複雜。疫情防控期間,南水北調中線建管局總調度中心根據受水區各省市的用水調整情況,緊急協調水源及沿線各省市,實時監控、聯合調度,竭力滿足受水區需求。

受疫情防控影響,今年春節假期延長,預計到大年初七用水量開始上升的情況並未出現,中線工程個別渠段水位反而上漲。控制水位成了調度工作的關鍵。中線建管局及時監測分水總量變化和渠道水位的上漲,總調度中心迅速分析研判,對全線下達調度指令。

從1月22日至2月28日,總調度中心共制定和下發調度指令1815門次,將渠道水位上漲過快的區域,合理調蓄到各個渠段,避免了個別渠段水位上漲過快的情況出現,使渠道水位在安全區間運行,保障了工程的運行安全。

冰期邊戰「疫」邊輸水 24小時監控隨時待命

每年12月1日到來年2月底為冰期輸水階段。2月29日,2019-2020年中線工程冰期輸水順利結束,整個冰期輸水量達13.78億立方米。

如何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堅決頂住冰期輸水調度壓力,利用渠道槽蓄、減少閘門調節頻次,確保工程安全平穩,是總調度中心面臨的重大考驗。「冬季總乾渠結冰十分正常。關鍵在於我們是否採取有效措施,防止冰凍災害影響,保障冰期輸水工程的安全調度與平穩運行。」南水北調中線建管局副局長劉憲亮說。

中線輸水調度最大的風險是遇到極端天氣,會在短時間內造成渠道大部分工程調度閘門部位結冰,嚴重影響工程安全。

總調度中心根據冰期輸水調度方案,首先保持總乾渠高水位運行,如果形成冰蓋,立刻實施小流量輸水;其次,加強冰期輸水水溫、流速和流量的觀測以及工程巡查巡視,一有險情,提前預警。另外,全線通過增加攔冰索、攔冰桶,安裝擾冰裝置,添置應急搶險車、閘門槽內部增加電加熱融冰設備等方式,多措並舉,消除了冰凍災害對輸水調度的安全影響。

如今,這些應對極端天氣的有效措施,已經成為中線工程冰期輸水調度的一整套經驗。「2019年12月入冬之前,我們提前開展冰期輸水科學研究,將安陽河節制閘以北的節制閘閘前水位抬升至設計水位附近運行,修訂完善了冰期輸水調度應急預案,並組織開展應急演練。疫情防控期間,更是全天24小時監控,隨時待命,統一調度,確保了突發事件出現時及時有效應對。」總調度中心調度生產處負責人靳燕國介紹。

成立抗疫突擊隊 不缺人不空崗

中線工程沿線1432公裡的長渠,有眾多節制閘、退水閘等分水口門。隨著沿線分水口門調整頻次加強、疫情防控持續升級,工程安全供水的風險和難度也加大。

總調度中心利用自動化閘站監控系統,實行集中遠程控制閘門,成為全線輸水調度工作的指揮中樞。每一項調度指令均由總調度中心制定下發。

「疫情防控期間,我們及時制定應急防控措施,積極開展情況排查及信息報送工作,紮實做好疫情聯防聯控。」總調度中心負責人曹玉升說,「輸水調度工作不容有失!無論如何都要保證總調度中心的安全,保證全線調度人員的安全。」

疫情防控正值冰期運行和春節用水量變化期間,全線輸水調度崗位具有特殊性和重要性。總調度中心緊急下達通知,要求除了執行最嚴格的測體溫、消毒等措施外,工程沿線所有調度值班場所封閉隔離,嚴禁無關人員進出,切斷病毒傳播途徑。

2月5日,總調度中心成立抗擊疫情突擊隊。「一旦調度值班人員出現疑似病例,隨時待命的備班突擊隊,就要頂上去,做到有備無患,確保調度值班不缺人、不空崗。」曹玉升說道。

為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影響,確保調度值班工作平穩有序,總調度中心要求各級調度機構統一安排春節假期無外出的職工參與調度值班。在中線建管局河南分局,人員採取「5班3倒」制。河南分調度大廳每天通過「視頻會議系統」,與18個管理處中控室聯動,隨時了解堅守人員的情況。

相關焦點

  • 南水北調300億立方米 中線工程澤被6000萬人
    和城裡人一樣,享受到「同水源、同管網、同水質、同管理、同經營、同服務」的姜英霞是沿線6000萬受益群眾的一個縮影。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正式通水以來,工程沿線省市按照水利部部署,大力實施城鄉供水一體化工程和農村安全飲水工程,積極消納南水北調用水指標,加快構建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相適應的水利基礎設施和南水北調配套工程網絡,取得顯著成效,為國家供水安全、生態安全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為南水北調後續工程早日開工奠定了良好基礎。
  • 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迎來全面通水六周年
    央廣網北京12月12日消息(記者馮悅 朱敏)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導,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12日迎來全面通水六周年。工程累計調水超394億立方米,1.2億人直接受益。作為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調水工程,南水北調工程規劃分東線、中線、西線向北方地區調水。通水六年,年供水量逐年遞增,累計調水超394億立方米,受益1.2億人。工程運行安全高效,綜合效益顯著,沿線群眾普遍認可。水利部南水北調司一級巡視員李勇表示:「目前我們正穩步推進南水北調後續工程前期工作,加快構建『四橫三縱』的水網格局,為保障國家水安全作出應有的貢獻。」
  • 河南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開始安裝「安全閥」
    頂端新聞·大河報記者 劉瑞朝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添了一個「安全閥」和「穩定器」,解決南水供應的供水安全。記者從河南省水利廳了解到,南水北調中線總乾渠沿線第二個調蓄工程、我省第一個南水北調調蓄工程——觀音寺調蓄工程,已經正式開工建設了。
  • 中國發布丨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通水六周年:調水超394億...
    中國網12月12日訊(記者 張豔玲)2020年12月12日,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迎來全面通水六周年。六年來,工程累計調水超394億立方米,1.2億人直接受益,其中,中線工程調水348億立方米,約6900萬人受益;東線工程向山東調水46億立方米,惠及人口約5800萬。
  • 南水北調東、中線調水六年,帶來哪些大變化?
    南水北調東、中線六年累計調水394億立方米 1.2億人受益據水利部相關負責人介紹,我國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全面通水六年來,工程累計調水超394億立方米,1.2億人直接受益,其中,中線工程調水348億立方米,約6900萬人受益;東線工程向山東調水46億立方米,惠及人口約5800萬。
  • 南水北調東、中線調水六年,帶來哪些大變化?_國內新聞_新聞_湘潭在線
    工程運行安全高效,綜合效益顯著,沿線群眾普遍認可,已經與沿線群眾生產生活緊密聯繫在一起,與推動生態文明建設促進經濟社會綠色發展緊密聯繫在一起,與推進國家重大戰略實施、保障國家水安全緊密聯繫在一起。水利部相關負責人表示,2020年,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南水北調各單位建立健全安全保障機制和應急工作機制,水利部創新「視頻飛檢+現場飛檢」監管模式,加強工程運行和疫情監管,確保供水防疫兩不誤;中線通過自動化調度系統、巡查維護實時監管系統、疫情上報及監控系統等遠程調度管理,確保輸水安全;東線工程數位化管理系統為安全調水提供了有力支撐。
  • 南水北調使1.2億人受益 沿線居民生活迎可喜變化
    原標題:南水北調使1.2億人受益 沿線居民生活迎可喜變化   12月13日,封面新聞記者從水利部獲悉,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全面通水六年來,工程累計調水超394億立方米,1.2億人直接受益,其中,中線工程調水348億立方米,約6900萬人受益;東線工程向山東調水46億立方米,惠及人口約5800萬。
  • ——寫在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通水六周年之際
    ●輸水  每秒420立方米最大流量  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1月1日,中線一期工程超額完成2019-2020供水年度水量調度計劃,向京津冀豫四省市供水86.22億立方米,超過《南水北調工程總體規劃》中提出的中線一期工程年平均規劃供水量85.4億立方米,標誌著工程運行6年即達效。
  • 南水北調帶來哪些大變化?
    工程運行安全高效,綜合效益顯著,沿線群眾普遍認可,已經與沿線群眾生產生活緊密聯繫在一起,與推動生態文明建設促進經濟社會綠色發展緊密聯繫在一起,與推進國家重大戰略實施、保障國家水安全緊密聯繫在一起。水利部相關負責人表示,2020年,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南水北調各單位建立健全安全保障機制和應急工作機制,水利部創新「視頻飛檢+現場飛檢」監管模式,加強工程運行和疫情監管,確保供水防疫兩不誤;中線通過自動化調度系統、巡查維護實時監管系統、疫情上報及監控系統等遠程調度管理,確保輸水安全;東線工程數位化管理系統為安全調水提供了有力支撐。
  • 專家聲音 | 劉憲亮: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在華北地下水超採綜合治理中...
    2002年,國務院批覆的《南水北調工程總體規劃》中明確指出「要按照『先節水後調水,先治汙後通水,先環保後用水』的原則,進一步落實有關節水、治汙和生態環境保護的政策和措施,實現節水、治汙和生態環境保護的各項目標。」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可研報告中明確指出「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供水目標以京、津、冀、豫四省(直轄市)主要城市的生活、工業供水為主,兼顧生態和農業用水。」
  • 千裡水脈潤北國——寫在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通水六周年之際
    輸水每秒420立方米最大流量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1月1日,中線一期工程超額完成2019-2020供水年度水量調度計劃,向京津冀豫四省市供水86.22億立方米,超過《南水北調工程總體規劃讓中線工程受益區人民喝上丹江口水庫甘甜清澈的南水,安全一直是南水北調中線建管局渠首分局工作的主旋律。2020年,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南水北調各單位建立健全安全保障機制和應急工作機制,水利部創新「視頻飛檢+現場飛檢」監管模式,加強工程運行和疫情監管,確保供水防疫兩不誤;中線通過自動化調度系統、巡查維護實時監管系統、疫情上報及監控系統等遠程調度管理,確保輸水安全。
  • 南水北調大文章越來越精彩
    萬人受益東線工程向山東調水46億立方米惠及人口約5800萬工程運行安全高效,綜合效益顯著,沿線群眾普遍認可,已經與沿線群眾生產生活緊密聯繫在一起,與推動生態文明建設促進經濟社會綠色發展緊密聯繫在一起,與推進國家重大戰略實施、保障國家水安全緊密聯繫在一起。
  • 南水北調東中線通水六周年,1.2億人直接受益
    12月12日,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迎來全面通水六周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水利部獲悉,六年來,南水北調工程累計調水超394億立方米,超1.2億人直接受益。其中,中線工程調水348億立方米,約6900萬人受益;東線工程向山東調水46億立方米,惠及人口約5800萬。
  •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通水六年 精細服務涵養一渠清水
    渠首——  河南南陽:精準調控保障供水安全  河南省南陽市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水龍頭」和「大水缸」。南水北調中線工程起源於丹江口水庫,調往北方的丹江水,95%以上取自南陽。  11月18日,南陽市南水北調工程運行保障中心副調研員李家峰帶隊到市氣象局調研氣象服務工作,肯定氣象部門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科學調水、就地節水與治理提供科學決策依據和保障工作。  南陽段工程長度最長、工程地質條件最為複雜, 氣象災害極易引發供水安全風險。
  • 南水浩蕩潤天下——寫在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全面通水五周年之際
    在河南焦作市的南水北調中線乾渠旁,67歲的王褚鄉東於村村民張欽虎,望著滾滾江水感慨地說,「自從用上了南水,自來水管擰開就是清水,這日子也過得一天比一天好。」  水垢少了,水好喝了……自5年前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全面通水以來,沿線群眾飲水質量顯著改善,幸福感和獲得感隨之增強。
  • 南水北調通水六周年 1.2億人直接受益
    ,工程累計調水超394億立方米,1.2億人直接受益,其中,中線工程調水348億立方米,約6900萬人受益;東線工程向山東調水46億立方米,惠及人口約5800萬。目前,按照國務院南水北調後續工程會議要求,南水北調後續工程前期工作正穩步推進。東線二期工程可研和穿黃工程初步設計編制上報完成,中線引江補漢工程可研報告編制完成並上報水利部,中線調蓄庫工程雄安調蓄庫灌漿試驗開工,西線工程規劃方案比選論證通過水利部水利水電規劃設計總院覆審。東線北延應急供水工程建設進度加快,計劃年底水下主體工程完工。
  • 南水北調工程通水6周年 河北受益人口達2377萬
    滹沱河倒虹吸工程。資料圖長城網訊(記者 王林紅)從河北省水利廳獲悉,12月12日,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迎來通水六周年。六年來,中線工程累計調水348億立方米,約6900萬人受益。其中,河北受益人口達2377萬。
  • 南水北調中線舉行冰期應急搶險設備技能比武
    河北日報訊(記者馬彥銘)12月15日,南水北調中線建管局冰期應急搶險設備技能比武活動在北京分局易縣管理處舉行。活動旨在進一步加強應急隊伍建設,檢驗員工應急處置技能,確保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總乾渠冰期輸水運行安全。
  • 南水北調:6年向河南調水118.54億立方米 2380萬群眾受益
    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為我省實施生態補水,圖為南水通過潁河退水閘12月11日,記者從河南省水利廳和水利部南水北調中線建管局獲悉,截至當天8時,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通水6年來累計向北方調水348.63億立方米,約6700萬人受益;其中向我省調水118.54億立方米,我省工程沿線2380
  • 南水北調,不只調來好水
    這一刻,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正式通水,也意味著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全面通水。6年來,南水一刻不停、奔流北上。東線,自江蘇揚州江都水利樞紐提水,沿京杭大運河及平行河道逐級翻水北送,以世界最大規模泵站群實現「水往高處流」,累計向山東調水46億立方米,惠及人口約5800萬;中線,南水出陶岔、過啞口、飛渡槽、鑽暗涵,跋涉1432公裡潤澤京津冀豫,累計調水348億立方米,約6900萬人受益。394億立方米,記錄著南水北調東中線全面通水6年來的點滴。